英美文化:美國人的開車習慣

2020-12-25 新東方網

  Meet Mitsuaki. He recently arr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enter university. He wants to do well in his studies and adjust to the new culture. But Mitsuaki has a problem. It's not his roommates. It's not his school fees. It's not even his English ability. Mitsuaki's problem is that he doesn't have a car. And in America, that really makes him a foreigner. Mitsuaki has already discovered a basic fact of American culture: Driving is a way of life.

  介紹你認識三和木,他最近剛到美國上大學。他的目標是想把書讀好並且讓自己能夠適應這個新的文化。但三和木卻遇到了一個問題。問題不是室友,不是學費,甚至不是他的英文能力,三和木的問題是沒有車。在美國,沒有車真的會讓他成了一個十足的外國人。三和木已經發現了美國文化中一個很基本的事實:開車是一種生活方式。

  It's not that there's no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 America. Many cities have taxis, buses and subways to help commuters get to and from work. Some large universities even have buses to take students to classes across campus. But most people find it much more convenient to drive, even if they do have to deal with traffic. Nowadays busy families often have more than one vehicle. Many people view their car as a status symbol. But no matter their social status, people without wheels feel tied down.

  美國不是沒有大眾運輸工具,很多都市都有計程車、公車和地下鐵幫助通車族上下班。有些規模大的大學甚至有公車在校園裡載送學生到各個教室上課。不過大部份的人還是覺得開車更方便,即使他們得面對交通擁擠的問題。現今忙碌的家庭通常擁有一輛以上的車。很多人把車子視為地位的象徵,但是不管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沒有車的人往往覺得很受束縛。.

  When Mitsuaki first arrived, he was amazed at how young many American drivers there were. Young people in America often get their driver's license around age 16 by passing a written test and a driving test. In many cases, before they can get their license, they have to take a driver education course. This course gives students hands-on practice with driving. It also helps to reduce the high cost of insurance. For teenagers, being able to drive——and in some cases, have their own car——is a big deal. It gives them a sense of power and freedom. Many young Americans consider a driver's license a right, not a privilege. It's rare to find an American teenager without one.

  當三和木剛抵達美國時,他很驚訝美國許多開車的人年紀實在很輕。美國的年輕人通常在16歲左右就會通過筆試和路考,取得駕照。很多時候在他們取得駕照之前,他們必須上一個駕駛人教育課程,這個課程提供給學生們實際的駕駛練習,它也有助於降低高額的保險費。對青少年來說,能夠開車,甚至擁有一輛自己的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為它帶給他們一種權力與自由的感覺。很多美國的年輕人把駕照視為一種權利,而不是一項特權。在美國要找到一個沒有駕照的青少年是很不容易的。

  Mitsuaki finally decides that he needs a car. His host family helps him find a good used car to buy. But before he gets his license and starts driving, he has to understand that the American style of driving is defensive, not offensive. He also needs to learn some of the basic rules of the road that good drivers follow.

  10 Commandments of Good Driving in America:

  1. Yield to vehicles who have the right of way.

  2. Don't cut in front of other vehicles.

  3. Drive within the speed limit.

  4. Obey all road signs and police officers.

  5. Pull over to the side of the road when you hear a siren.

  6. Stop completely at red lights and stop signs.

  7. Yield to pedestrians in crosswalks.

  8. Park only in a designated parking space.

  9. Use your turn signals when turning or changing lanes.

  10. Don't drink and drive.

  三和木最後終於決定他需要一輛車,他的寄宿家庭幫助他找到了一輛好的二手車。但是在他拿到駕照並且開始開車之前,他必須先了解,美國人的開車方式是屬於防守型,而不是進攻型。他也需要學習一些好的駕駛人應該遵守的基本道路規則。

  在美國優良駕駛的十大誡命:

  1. 禮讓有先行權的車子。

  2. 不超車。

  3. 行車不超速。

  4. 遵守所有的路標和交通警察的指揮。

  5. 聽到警笛聲時,立即靠邊停車。

  6. 遇到紅燈和停止標誌時要完全停下來。

  7. 在行人穿越道上要禮讓行人。

  8. 只能在指定的停車地區內停車。

  9. 轉彎或換車道時要打方向燈。

  10. 不要酒後駕車。

  As a car owner, Mitsuaki has the responsibility of maintaining his car. He knows that regular maintenance checkups can help to prevent many serious problems. But no matter how careful the maintenance, all vehicles need to be repaired sometimes. Many Americans take their cars to a garage for maintenance and repairs. Others like to work on their own vehicles. Not Mitsuaki. He decides that being a student is enough work for him.

  身為一個車主,三和木必須負責維修他的車子,他知道定期作保養檢查可以預防許多嚴重的問題發生。不過,不管多麼小心地保養,所有的車子有時候都必須修理。很多美國人把他們的車子送到車廠保養和修理;有些人則喜歡自己動手修車。但三和木可不這麼做。他覺得當一個學生已經夠他忙的了。

  Driving is to Americans what flying is to birds. It's almost part of their nature. For many Americans, being behind the wheel is like their natural habitat. But if they don't drive carefully, they can become an endangered species.

  開車對美國人的必要性,就像鳥兒需要飛翔一樣,幾乎就是他們天性的一部份。對許多美國人而言,「坐在方向盤後面」就像是他們自然棲息之處。不過,如果他們不小心開車的話,他們可就會變成瀕臨危險的動物了。

  (兼職編輯:藍奕婷)

相關焦點

  • 英語文化:美國人的開車習慣
    Driving   美國人的開車習慣   Meet Mitsuaki. He recently arr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enter university.
  • 英美文化:美國人的婚禮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美文化:美國人的婚禮 2013-04-01 15:49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英美文化:美國人幽默的電話留言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美文化:美國人幽默的電話留言 2015-07-14 11:02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深入了解英美的逆文化差異
    英美語言差異,母語都是英語,但也有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兩種區別,英國人發音口語清晰字正腔圓,連讀和略讀部分較少,而美國人發音則是能省略就省略,能連讀就連讀,此外,某些字詞含義也有所不同,美國地鐵是「subway」英國地鐵是「underground」、美國商店是「store」英國商店是「shop」等。
  • 調查:四分之三美國人有邊開車邊打手機的習慣
    調查:四分之三美國人有邊開車邊打手機的習慣 2008年05月21日 13:36 ,將近四分之三的美國人有一邊開車、一邊打手機的習慣;40%的受訪者反映,有被正在用手機的司機撞到或差一點撞到的經歷。
  • 從英語看英美文化差異
    小編知道一句特別有名的話:英國和美國是同一種語言分割而成的兩個國家。不記得是哪個名人說的了,但從這句名人名言就可以看出儘管英美兩國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但文化差異還是很大。即使是同一種語言,卻有很多不同之處。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從英語反觀英美文化的愛恨情仇吧!1. 最正宗傳統的文化,到底是誰的?
  • 英美文化:「美國惡搞新聞」背後的文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美文化:「美國惡搞新聞」背後的文化 2013-10-10 11:27 來源:21世紀 作者:
  • 中國茶文化,與英美茶文化之間的異同,你了解多少
    中國茶文化,與英美茶文化之間的異同,你了解多少經濟全球化帶動了文化全球化,茶文化作為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不僅對亞洲文化影響頗深,而且在英美一些國家中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茶文化不斷輸出,
  • 英美文化:US Independence Day(美國國慶日)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美文化:US Independence Day(美國國慶日) 2013-01-11 22:16 來源:英美者 作者:
  • 美國文化:美國人開車上路的時髦詞彙
    美國是一個有著許多公路的國家。雖然不是全部,但是大多數美國人都依靠機動車出行。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when talking or writing, Americans often use expressions with words from the world of automobiles.
  • 英語學習基礎篇|英美文化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其中一個答案便是:    「英美文化有什麼好了解的?」,其實單說「了解英美文化」是有些籠統,但不乏一些好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避開它們文化中出現的缺點,從它們的文化中汲取優點,並將這些優點整合進我們的文化當中,形成一種新的現代文化。聽起來好像有點好高騖遠,但是很多人現在正在實現這種想法。
  • 英美文化:英語姓名的引申意義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美文化:英語姓名的引申意義   姓名是一個人的代號.也是人類社會中最基本的人際稱謂,它帶有某一民族的印記,與該民族的歷史、宗教、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密切相關,是該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 英美文化是當前文化體系多樣化和內涵化的豐富、生動詮釋
    因此,在 當前我們認知英美文學作品時,需要從其中背後所詮釋的英式紅茶文化 出發,通過具體提升理解,深化文化價值詮釋,從而實現對英美文學作品的關鍵認知。所以,從具體的文化理解角度出發,將幫助我們更好服務英 美文學作品的創作。
  • 英美法律文化(1):美國法庭真實對抗、美國司法制度
    同學們,當你讀完這段對話,可能會在想,美國的法庭到底是怎樣的?而在打卡的同學一定會明白,適當了解英美法律文化對於法律英語的學習十分必要。有時候,我們在閱讀與翻譯過程中,因為不了解法律英語背景知識,翻譯起來十分困難,更重要的是,就算翻譯出來,自己連中文都沒看懂。一方面的原因是中文語系的調整,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你的背景知識缺乏。
  • 英美文化:萬聖節相關的英語表達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美文化:萬聖節相關的英語表達 2013-01-11 22:24 來源:英美者 作者:
  • 青島市洮南路小學"英美文化周"推介
    青島市洮南路小學於近期開展了主題為「精彩節日,多元文化」的「英美文化周」特色節日。其以感受有趣的西方節日為切入點,以學生親身參與製作電視專題片、學唱英文歌曲、「英語在我身邊」實踐活動、欣賞英美電影等多種形式,帶動學生親身體驗、主動探究豐富多元的英美文化,為學生們打開瞭望世界的新窗口。現在,大家就隨青島奧數網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Hello! Boys and girls!
  • 英美文化:山姆大叔到底是誰?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美文化:山姆大叔到底是誰?   Here the「Uncle Sam」comes from:   「Uncle Sam」是美國人的綽號。它源自1812-1814年間美英戰爭時期的一個歷史傳說 。相傳在紐約州的特洛伊城(Troy)有位年長的肉類加工商,名叫山繆爾·威爾遜(Samuel Wilson)。
  • 英美文化:父親節( Father’s Day)英語介紹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美文化:父親節( Father’s Day)英語介紹 2013-01-11 22:30 來源:英美者 作者:
  • 英美文化:外國怎麼過聖誕節?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美文化:外國怎麼過聖誕節? 2013-01-11 22:19 來源:英美者 作者:   美國人過聖誕:   美國人過聖誕節著重家庭布置,安置聖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聖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 為什麼英國人討厭美國人?英美留學感受到的真的不一樣
    引 言 英美有什麼不同?去英國,還是去美國?看完這篇文章,你會了解到英國人和美國人巨大的文化差異,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小摩擦,以及「英國人為什麼討厭美國人」。到底為什麼?? 隨著川普來訪大不列顛,英美關係也升(降)級(底)到了白熱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