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半路出家,一字不識,但知念一句阿彌陀佛而已!」

2020-12-15 學佛家園

點擊上方「法子參方」關注我。

導讀:在民國時期有一位高僧,雖然目不識丁,但他一心念佛,苦行精修,最後預知時日,自發三昧真火,焚化軀體。這件奇事轟動雲南,當時媒體也曾報導,並有照片為證。這位高僧就是具行和尚,虛雲禪師門下弟子。虛雲禪師在具行和尚自焚後,曾寫下兩首詩紀念。當時還有人寫下《具行大師行業自化記》(收入《虛雲法師自述年譜》),至今仍在雲南雞足山上。下面這篇故事,就是依據碑文以及相關記載演繹而成。

虛雲老和尚與弟子

清光緒三十三年,有一個其貌不揚的樸拙青年,穿著一身襤褸的鄉下土裝,來到雞足山祝聖寺求見虛雲長老,住持祝聖和尚問他:「你是誰?求見虛老做什麼?」

那鄉下青年說:「我今年二十歲,雲南鹽源人氏,從小就父母雙亡,孤苦無依,族人將我入贅曾氏,從此以曾為姓,寄籍賓川縣。今因家鄉鬧飢欠收,無人僱我種田,家貧苦又有兩個兒子,養不活家小,無計可施,聞虛雲老和尚在雞足山修建祝聖寺,僱用苦力泥水工人,我走投無路,只好來求虛雲老和尚收留我在此做工,賺取些微工錢,養活家口。」

祝聖老和尚惻然說:「你若不嫌我們工錢低微,你就在本寺住下做工罷!虛老是最慈悲的,這等小事,你也不用去見他老人家,他沒有不答應的。」

「多謝大和尚!」那青年跪拜。

「你叫什麼名字呢?」

「家人叫我阿便!」

「很好!」老和尚說:「阿便!你就到後面的柴房去住罷!」

於是阿便就在柴房住下了。他十分勤勞,每日天未亮就起來,不用人吩咐,自己發心開墾種菜,施肥澆水。他本是穡稼佃戶,這些耕種事務,做得頭頭是道,他又自動出力挑土抬石幫助修廟,從早做到天黑,從不休息,也從不講話,別人跟他說話,他都聽不見。

「聾子!」別人都這樣稱他,反而不叫他名字了,阿便也不以為忤,從不爭辯。

阿便做工一個多月之後,有一天,他老婆抱著孩子來找他了,妻弟也同來了,嶽母子侄,一大批人七八口,擠滿了柴房,七嘴八舌。

聖空和尚聞報,對阿便說:「阿便!我收留你做工,可是你怎麼把老婆孩子也帶到廟裡來住了呢?這裡是佛寺,不可以住婦女家眷的!」

阿便說:「我不要他們來,但地主收回土地,把他們全都趕了出來,沒處可投奔。」

聖空說:「這可怎麼辦?那有佛寺收留婦女家眷的道理?」

他和阿便說著話,沒想到虛雲老和尚不知何時已經來到菜園柴房門口了。

「聖空法師!」虛雲說:「他們一家無家可歸,又苦又窮,就讓他們都在本寺住下吧!」

聖空慌忙說:「師父!佛寺怎可收容婦女呢?」

虛雲說:「這是收容難民,情況不同!你叫他們在寺院後山,另搭一座茅棚居住就行了!阿便喜歡住菜園茅屋也好!喜歡回後山住也可以!就讓他們全家都在本寺做工罷!」

阿便一家八口都感激不盡,不住叩拜道謝。

虛雲說:「你們不用謝我!這也是彼此互助,我們也缺人手,你們若不嫌本寺生活清苦,就跟我們出家人一起吃大鍋飯罷!我們有什麼,大家就跟著吃什麼,有飯吃飯,沒飯喝粥。」

阿便感激流涕,叩頭說:「老師父,您老人家救了我一家性命了!」

虛雲說:「阿便,快別這樣說,人類是應該互助的,佛門弟子更應助人!」

阿便全家八口從此都在祝聖寺做雜工,個個感激虛雲,人人勤懇,把後山開墾成了一畦一畦的菜圃,種了又肥又大的白菜和各種菜蔬豆子瓜果,供應全寺,又把全寺整理打掃得一塵不染,阿便自己住在茅蓬,不與妻室同居。

兩年轉瞬過去,阿便有一天趁著虛雲來山巡視,就跪倒叩頭,叩個沒停。

虛雲說:「阿便,你要什麼?」

阿便說:「老師父!求您老人家教我念佛吧!我人笨,又一字不識,不會念佛!」

「你念佛做什麼?」

阿便說:「我今世這麼辛苦這麼蠢,必是前生做了什麼孽,又不懂修行,所以今生想學佛修道,以求來生勿再淪落啊!」

虛雲微笑道:「你想要學佛修道?」

阿便說:「我不識字,又醜陋,又蠢材!我哪知道要怎樣修?只求老師父教我簡便容易的方法罷,我常聽師父講經,講得深奧,我一句也不懂,不過聽師父您說,只要一心不亂,勤念佛號也可得生西方。師父您就教我念佛號罷!」

虛雲說:「阿便,你已經一心專誠,真是難能可貴!我教你念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現在就教你淨土法門吧!」

阿便叩謝。虛雲教了他怎樣勤念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聖號。

於是阿便從此就屏息諸緣,一心念佛,日夜不停。即使是日間種菜鋤土,也心念佛號不輟。

光緒元年,虛雲老和尚運龍藏大經回山之後,舉行傳戒,阿便也想求戒出家,那時他才二十一歲。

虛雲說:「你要出家受具足戒!很好。我知你至虔,念佛極精勤,但是你還有家眷呢!你怎樣處理?」

阿便說:「我們一家八口老小都約好了,今日都來落髮出家修行,務乞師父恩準才好!」

「阿彌陀佛!難得!難得!」虛雲說:「甚勝因緣!好!好!好孩子!我準你!」

虛雲望著座下這個狂喜地不住叩頭的青年,老和尚好像依稀看到了自己當年,在鼓山湧泉寺跪求妙蓮長老傳戒時。老和尚眼裡不禁湧出了熱淚,感慨萬千!

六十五個年頭過去了!往事依稀!如夢境!猛回頭,卻在何處?幾十年來,東飄西蕩,傳戒的弟子也不少,怎料到奇蹟卻應現在這個面貌醜陋的貧苦青年身上?

虛雲出神地俯望著青年,竟忘了喚他止拜,阿便不住地叩拜,何只三跪九叩?怕不叩了一百個頭!阿便是拙於言詞的,感激得說不出話來,感激得只是流淚!只是叩拜!虛雲從阿便身上找到自己當年的影子,再細看阿便是阿便,虛雲是虛雲!

「起來吧!」虛雲微笑說:「不用拜這麼多!你多拜我,就不如多拜佛才對!」這樸拙的青年又拜了許多次才肯起來。

「阿便!」虛雲說:「從今天起,就把名字改為日辯!「辯」與你原名「便」字同音,我等你具足戒後,再另外賜你法名。」

阿便歡喜無限地說:「我就是日辯!」

「只不過是一個代名罷了!」虛雲說:「你並不是日辯,你也不是阿便!」

「師父!我聽不懂!」日辯茫然地仰望虛雲。

「我也不是虛雲,虛雲也不是我!」老人說:「你懂嗎?」

「還是不懂!」

虛雲說:「我教你念佛,我也教你打坐,現在我要教你知道,你不是你!我要你做到心中覺悟!『我不是我』。心中無我,破我執!而無所求,則自然得,明白嗎?」

「還是不明白!」

「你慢慢地學,漸漸就能體會的。」

虛雲說:「我知道你精勤不懈念佛,一心繫念!許多人都不及你!這也是你資質樸拙的好處。人太聰明了,反被聰明誤!往往不能精勤一心修行!日辯!好孩子,你這樣很好,不要自卑而生退心!也不要去學人家聰明人。」

「我本來就是愚笨,學也學不來聰明的。」

「愚笨才好!」虛雲說:「就不會被聰明誤了!」

日辯受過具足戒之後,虛雲便賜法名為「具行」。從此他就成為具行和尚了!

具行剃度改穿僧衣,每日發心做各種勞役,種菜、施肥、挑糞、擔土、打掃……一如未傳戒之時,他專誠一心勤念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也不和任何人講話,他耳患重聽,一般人都稱之為「聾子和尚」。

苦修到了民國四年,他越發耳聾了,也越發沉默,無論種菜或做工,無時都在心中念佛,誰喊他也聽不見。

虛雲老和尚

虛雲那天喚他來說:「具行!你苦修了四年,境界已不錯了,但是見識太少,你現在應該下山出外參學去!你應參拜天下名山道場,將來你願回來就回來,若另有好機緣,也可隨緣行止!」

具行泣拜:「師父!弟子不去!」

「為什麼不去?」

「弟子要一輩子服伺師父您老人家!」

虛雲心中一酸,但是裝起了怒容,叱道:「去!我是怎麼教你無我、破執的?你忘了?快去!我用不著你服侍!」

具行不敢抗命,哭著收拾行裝,虛雲送他到山門之時,看這青年和尚的依依不捨的樣子,他心中也難過了。

可是他絕不能流露出來,免得害了徒弟落入痴執,於是虛雲淡淡地說:「你去吧!我們有緣再聚!」

具行一笠一杖,正像虛雲當年的樣子,上路去朝拜各處名山去了!

民國九年,虛雲開始重建雲棲寺,具行和尚突然回來了,拜倒在虛雲老和尚面前。「師父!我回來了!」

虛雲驚喜得很:「你回來了?好極了!你出去參學,遊了些什麼名山?怎麼又回來了呢?」

具行說:「天下各處名山大都去過了,也不外如是!聽人說師父在此重修華亭寺,我知道師父缺人手,就回來了。」

虛雲說:「你回來甚好!打算回來做什麼事呢?」

具行說:「師父,我又蠢又笨,又不識字?我能做什麼大事?總不外是侍候師父,兼做些人家做不來、不願做的笨重低下工役罷了!」

虛雲說:「你既如此發心苦修,很好!你就住在雲棲寺和勝因寺兩處罷!」

又問:「這次回來,你去雞足山探視你家沒有?」

具行說:「沒有!我不去了!」

「為什麼?」

具行說:「大家都出了家修行,有什麼好眷戀的?」

「見見也不妨!」

具行搖頭:「不去!不去!」

從此,具行就在兩寺間每日辛勤作務,舉凡挖土、搬石、築牆、蓋房子、種菜、種樹、砍樹、取柴草、割禾打稻穀、犁田、除草、打掃、挑糞、施肥、炊事、劈柴……

一切最勞苦的工作,他都發心勤作,無一分鐘閒暇,亦無一刻不在心中念佛!

一面幹活,一面念佛,有時候他替師父或同參補衣,也是一針一句佛號。

到了晚上,他就念金剛經、藥師經、淨土諸經,一字一拜;早上,黎明鐘響,他總是頭一個上殿參加課誦,他的精勤苦修,真是全寺第一!

然而他卻是又聾,又像啞子,一句話都不開口。

虛雲觀察具行,覺得異常欣慰;他知道這個青年人的進境,已經十倍百倍於任何僧人了!

雲南昆明華亭寺虛雲老和尚舍利塔

修蓋海會塔之時,具行在挑擔石塊和砌牆,見到虛雲老和尚,他突然開口說話了,像個小孩子般天真地說:「師父!將來海會塔蓋成,我來守塔好嗎?」

虛雲望著具行,不立即回答,他知道這句話是讖語!他知道具行就快要化去了!

「好嗎?」具行繼續追問:「師父!好嗎?」

虛雲心中一酸,淚水幾乎奪眶而出,勉強點頭說:「好吧!」

「謝謝師父!」

「一切隨緣啊!」虛雲說:「不可強求!」

「知道了!」

然後,虛雲特許具行擔任這一年春戒的尊證!

受戒弟子請具行開示。

具行說:「我半路出家,一字不識,但知念一句阿彌陀佛而已!」

虛雲點頭嗟嘆,心說:「但知念一句阿彌陀佛,只要人人都像他這樣精勤不懈,一句也就足以成就了啊!倘若自恃聰明,心念紛歧,縱念萬卷經,又有何用?想不到,這孩子進境如此神速,他比誰都先證正果了!」

往事重現虛雲心頭,他知道具行這次授衣來供養大眾,就是西去了!

這一夜他為具行念經,具行來叩門,進來叩安。「師父!弟子要去了!特來叩辭!」

具行拜伏在地,悲泣難抑:「弟子去後,誰來侍候師父?」

虛雲說:「好孩子!你該怎麼辦你的事,你就去辦罷!不要因我誤了你的大事!」

「師父……」具行哽咽難言:「師父……」

「快去!」虛雲說:「我在這裡為你念經助你!」

具行再拜,然後離去,逕向寺後的後園去了。

入夜,監院法師點名查房,發現具行不在。

「具行呢?」

監院說:「怎麼不見了?他昨天請大家吃一餐,莫非今天下山走了?你們大家快去找!」

眾僧把全寺找了個遍,那找得到人影?

有一僧說:「敢情他昨日齋眾是訣別?今晚卻偷偷下山,逃去還俗接老婆了!」

另僧說:「快別胡說吧!具行不是這等人!他若要叛道,怎麼還回寺來做這幾年苦工呢?他雲遊在外,若要還俗不早就還了?」

「說得是!」

眾僧都說:「我們不要在背後謗毀具行法師!罪過!罪過!」

監院說:「你們還在這裡亂講什麼?還不再去找人?我怕他是挨不得苦,尋了短見!快尋!」

一僧說:「我看他斷不會怕吃苦去尋短見,多半是跑到廣東去投考黃埔軍校了!」

大家一聽,都楞住了:「什麼軍校?」

那僧說:「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開辦軍校,以蔣先生為校長?招考全國知識青年參加革命陣營,各省青年去報考的已經有三千多名了!就只有貴州都督周西成不準青年出境去報名,人家連北方的青年都紛紛南下去報考呀!聽說只取三百人!具行法師是個血性男兒,莫非也去報考?」

有人說:「不會!人家招考軍校學生只限十八歲到二十四歲,具行已經四十多歲啦!」

監院說:「別再多說了!再找!」

找到菜寮,門是鎖住的,窗口望進去,沒有人影,眾人一面叫喊:「具行!具行!」

來到後面菜園,忽見曬坪那邊閃起一陣強烈白光!一連閃了幾次,照耀得全園光明,直衝夜空!白光眩目。

「這是什麼光?」眾人無不嚇得心驚膽顫。

住在寺外的村民都看見了,這些人大多是過去逃難時來投奔虛雲的,災後也無處可去,紛紛留下來聚居,成了村落,這些村民都很感念虛雲的恩德。

這晚初更剛過,眾人都還未睡,正在乘涼,聚在瓜棚豆架之下講鬼講狐,忽然看見寺院白光沖天,使人目眩,眾村民大驚。

「不好了!佛寺失火啦!」

大家叫了起來:「快去救虛雲老和尚出險!」

村民好幾百人,奔入寺內,卻一個和尚也不見!眾人慌得亂喊:「虛老?虛老!您在哪裡?」

村人們一面找虛雲,一面要救火,卻又不見有火,找到後園來,看到了大批和尚在那裡發呆。

「火在哪裡?」村人們大叫:「虛雲老他老人家呢?你們怎麼都在此?」

「哪裡有火?」和尚們也給嚇慌了!「火呢?」

「我們在外面看見寺裡沖天白光!」

村人們說:「只道是火燒寺院了,趕來救虛老!」

「沒有火呀!」修圓和尚說:「白光一閃一閃是有的,倒不是火,喏!白光在那邊。」

眾僧與村民趕過去一看,點了幾支火把。

「啊!具行法師!」

修圓叫起來:「原來你在此地!害我們找得好苦!你在這什麼?」

眾人也都看見了!具行和尚端端正正,合十趺足而坐,巍然不動,眼睛半合,面帶微笑,不理不睬眾人。

「具行!」修圓欲待上前去拉他。

「慢著!」虛雲老和尚已經由另一批僧眾與村人擁護而至了,他老遠便看見具行端坐,他慌忙喝住眾人:「你們不許擅動具行!你們走開些!」

眾人慌忙讓開,虛雲扶杖來到具行面前,向眾人說:

「具行已經坐化了!他自身噴出三昧真火,把自己燒成了灰!剛才你們看見的白光閃閃,就是他的真火之光!我在禪房為他念經助他,感到全身發燒,就知道他已經成功了!我怕你們不知道而亂動他,我連忙趕來……」

眾人不論僧俗,聽師父一說,無不驚詫萬分,細看具行和尚,卻仍然是身披袈裟,趺坐面向西方,左手執磬,右手執木魚!面色如生,笑容和藹,只少了呼吸起伏動靜。

「這……真的是……自發真火化了麼?」

眾人都不敢相信:「這分明是個活生生的具行和尚嘛!」

虛雲說:「你們不要走近,恐怕衣帶生風,震動他全身灰燼傾倒!你們走開些!」

虛雲獨自上前再細看,火把照耀之下,只見具行手上的木魚柄早已化了灰燼,磬柄也成了焦炭,但是具行的全身和袈裟依然未變,其餘的,連僧鞋也成了灰。坐處的幾扎稻稈子和蒲團也早就成灰燼了。

眾人都又驚疑,又歡喜,個個合掌念佛。

「具行!」虛雲跪下合掌而拜,說:「恭喜你了!你已經修成破我執,得證大阿羅漢果!你以瑞相法身示世,證無生法忍之圓滿檀波羅蜜!請受虛雲三拜!」虛雲以師尊身份,對徒弟具行下拜!眾人當然也跟著叩拜了!

「具行啊!」虛雲忽然老淚縱流,哽咽道:「為師好為你歡喜!我還不及你的功行啊?將來欲求你的境界,也萬無可能啊!」

虛雲拜罷,具行遺體忽然放出陣陣奇異的芳香!

眾人都嗅聞得到類似檀香的異香,又像仙蘭!

大家都感動得流淚,個個念佛!

「具行啊!」虛雲祝道:「你且多保持瑞相一天,待明天為師請都督和昆明社會人士,還有新聞界都來瞻仰你法身,讓記者攝影,流傳於世,以弘佛法!」

虛雲又吩咐:「你們今夜須派人輪值看守,守護具行法身!勿讓人畜觸碰!不許大聲震動!」

「遵命!」眾僧連忙回答。

具行法師坐化照片

省督唐繼堯,財政廳長王竹村,水利局長張拙仙……

次日聞報,都趕來了。昆明日報攝影記者也跟來了,還有家屬、社會賢達、昆明的佛教徒緇素,全都來參拜了!轟動了全昆明;數萬人絡繹登山來拜,人人感動,個個稱奇!昆明日報刊出了頭條新聞和照片,轟動了全雲南。

「誰說沒有佛法呢?誰說修不成佛菩薩呢?」人人都說:「看!具行上人不就是最好的佛法證據麼?」

「這也奇怪!」唐繼堯說:「若說具行是取稻草自焚,卻又怎會把全身燒成了灰也不倒下?又怎會仍然保持原來形貌呢?袈裟又怎不成灰呢?分明這不是凡火燒成的了!」

虛雲說:「具行法師是由心內發出三昧真火,把自身焚化的,才有此瑞相奇蹟!」

唐繼堯說:「奇異極了!磬魚的柄都已成了焦炭火灰呀!師父!他的全身果然都是灰麼?」

虛雲說:「是的!」並向具行祝拜:「具行!你的功德圓滿了!請讓我們送你入海會塔罷!」

虛雲伸手,顫顫巍巍,取下具行手中的小磬,又祝道:「具行啊!具行!密行功圓,一磬留音!為師一敲磬,你可以放心西去罷!」

虛雲輕敲殘磬,清脆的磬聲三響才過,突然間,具行的全身震動,化作灰燼而傾倒了!

虛雲跪下合掌而拜,唐繼堯與觀眾數千也都跪下叩拜!

「阿彌陀佛!」人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阿彌陀佛!」

虛雲早已淚水奔流滿面了,他也分不清那是悲傷或是歡喜了!

「具行啊!我痛惜禪人殞少年,孔悲顏歿!此情何似?具行啊!你密行功圓上品蓮,燃臂藥王真供養……人當末法多緣劫,君至臨終一火完!世事變幻,妖魔將興,佛法大劫將臨!為師將來還須應劫啊!具行啊!你歸來念佛荷鋤邊,助興梵剎同艱苦!我們世念難忘蔬菜熟!人人都受過你的菜蔬布施啊!如今你西歸向夕陽!我怎能禁傷心老淚無盡?今日你一磬示妙緣!具行啊!為師恭送你了!」虛雲痛哭。

「為什麼要哭呢?」他自問:「我該為他歡喜才是啊!」可是,人總是有情生啊!夕陽殘照中,萬人落淚!白頭人送黑頭人!誰不傷心啊?

法子參方

相關焦點

  • 八識是怎麼運作念阿彌陀佛的
    有網友提問:例如我念一句阿彌陀佛,八識是怎麼運作的?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 為什麼非要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在這些惡緣當中,總有使你左右為難卻解決不了的困擾。怎麼辦,怎麼辦?放下!唯有放下自己這一根漚朽的浮木,方能得到整個大海!阿彌陀佛也告訴我說,「汝放下吧,放下,就算你緊緊抓住這根朽木抱在懷裡,也是沒有任何辦法渡到大海彼岸的!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吧,到了極樂世界你就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 念好這一句阿彌陀佛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念佛人一定要牢牢抓住這句阿彌陀佛,好好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如此,三年或者五年的功夫一定可以達到念佛三昧!在末法時期,特別是女人,更加要勤奮精進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在我們當下這個時空點裡,使女人能夠被尊重的不再是經濟獨立。一定要認識清楚,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我們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佛說阿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可見得,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是要多善根福德因緣。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本題。
  • 一句阿彌陀佛你並不知道他的境界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真正的佛法,就在像《阿彌陀經》一樣最平實、講種種事相的法上。其實淨土法門是最殊勝的,但是許多人並不理解。  我們不要小看有些老實頭,好像什麼都不懂,只是在念一句阿彌陀佛,其實你並不知道他的境界。為什麼現在乃至古代的一些念佛人會有不可思議的感應呢?正如《蓮花勝會錄文》講的「凡聖各住自位,而感應道交」,念著念著甚至可以與心性相應。 比如廣欽老和尚,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學過教理,就這樣念佛,最後能開悟、明心見性。
  • 【一句佛號】我有一秒鐘的時間,我念一句阿彌陀佛,如果沒有念一句阿彌陀佛這一秒鐘空過了,空過就是罪過
    功夫要深,有能力不受外面的感染,不受外面的影響,他可以做出弘法利生的事業。如果一受外面感染,他就完了,他就墮落了,依舊搞六道輪迴。我們能夠保持著還沒有墮落,原因是什麼?天天讀經,天天跟大家一起分享,靠這個。如果沒有這個,很容易墮落。這個染汙,力量太強大了,有史以來,從沒有現在這樣的染汙,現在這樣的幹擾。真的是要有定功,你才能保全自己;要有真實的智慧,你才能教化眾生,才能幫助別人。
  • 淨空法師: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圓滿的善根
    就是那一句阿彌陀佛。心裡有阿彌陀佛,意裡頭的善根堅固;口念阿彌陀佛,口裡有善根;身行阿彌陀佛之行,你豈不是身口意都具足善根了嗎?而且三善根功德無量無邊,不但自度了,而且能度一切眾生。但這個善根要堅固,堅固什麼?決定不為外面境界所幹擾,不能為外緣所轉,這叫堅固善根。我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放在心上,這真堅固。心裡有阿彌陀佛,還要放一個觀世音菩薩,行不行?
  • 我們的本性本善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
    一生圓滿成佛,顯示在四十八願當中,修行的方法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這句名號是究竟果覺,是阿彌陀佛證得的。這句名號是什麼意思?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全是梵文,翻成中國的意思,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悟,不是不能翻,能翻。能翻為什麼不翻?尊重不翻,無量覺。
  • 請隨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十方諸佛自然護念 守護身邊一切護法 遠離惡緣無諸障難 疾病也好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身心康寧舒心在 難過也好
  • 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圓滿地包含了世出世間一切法
    我們聽了以後,是不信心滿滿?我們選修《無量壽經》,選念阿彌陀佛,你不要小瞧了自己,你現在就是如來的第一弟子。黃念祖老居士是金剛上師,密宗的金剛上師。他在傳授密法時,第一個要求,要求學密的人讀《無量壽經》。是不大家聽了又一次震驚了,黃念祖老居士傳授密法,第一個要求就是,學密的人念《無量壽經》,受持此經。這個,他是有道理的,因為這是密法的精髓。
  • 【一句佛號】真誠心一句阿彌陀佛,超過你無量劫積功累德,不得了!沒人相信
    我學佛學了六十二年,才認識《無量壽經》,才認識阿彌陀佛,才知道這部經是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經。這一聲名號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你做了無量無邊的好事,積無量無邊的功德,比不上用真誠心念一句阿彌陀佛。真誠心一句阿彌陀佛,超過你無量劫積功累德,不得了!沒人相信。這個法門,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的人,遇到沒有不成佛的,遇不到太難,遇到就成佛。
  • 做阿彌陀佛的「志工」
    上人的《志工背誦法語》裡面這個「志工」,不是泛指所有有志之人,而是特指有志於為阿彌陀佛做事,做阿彌陀佛手腳的這一類人群。由志生願,由願發心,志、願、發心,三者其實是連著的。    有一句叫「志當存高遠」,就是說一個人的志越高越遠越好,不怕高,也不怕遠。
  • 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是否就不能學佛修行了,仁清法師開示
    仁清法師開示:如何理解「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這是六祖壇經上的話,我們把這個問題解答完了,可能就得下課了。「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是什麼意思?我寫過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沒公開,是說成佛和成就的差別,『成佛和成就的差別』成佛是究竟圓滿的成就,這是圓滿的成就。那麼成就呢?各有不同,它有宗派的不同和次第的不同。結合這一個問題,在這裡我們不展開講,只展開講禪宗。
  • 30年佛者:「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念了半輩子,才找到含義
    所以,現在能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們去尋求自己的信仰,或許是跟風或許是真的信仰,但我敢說其中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他們所信仰的是什麼。那麼在這其中,佛道二教在中國的普及無疑是非常廣泛的,甚至如今修佛者人數遠大於修道者。
  • 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一句千萬不可忽略
    各位師兄,都清醒醒吧,淨土宗絕不是只有念佛,而且佛號也不是這麼念的,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阿彌陀經》中非常重要但又被許多人或有意或無意的忽略的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佛學概念,指的就是因為我們在「身口意」中的善行而在阿賴耶識中種下的「善種」,然後它會慢慢的生根,就是善根。這裡面不光是一定要做善事,哪怕是說了一句善語甚至起了一個善念,都一樣有效;當然了,反過來也是一樣,惡的身口意之行種下的就是惡根。
  • 歷經塵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彌陀佛的珍貴
    2020年12月31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是我們日夜稱念的「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句萬德洪名的本尊,西方極樂世界教主,我們的慈父——阿彌陀佛的聖誕日。回首2020年,似乎有太多的驚懼、束縛、不自在。有的人把生命遺落在這一年,有的人生計失去著落,有的人生活軌跡被改變,幾乎所有的人都感到自由呼吸、自在行動的可貴。
  • 受持法華經乃至一四句偈即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慾所惱,亦復不為瞋恚愚痴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淨,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如來。聞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女身可以轉為男身,那已為男身者就更不必說了,肯定不會退為女身的。
  •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我不說你可能想不到!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我不說你可能想不到!今天的話題我們來講一下信佛人口中常呢喃的一句佛語,"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它果真如人們表面意思的理解:南方沒有阿彌陀佛?這種解釋想必也不能讓大家信服。
  • 佛教:為何念一句「阿彌陀佛」,智慧和功德都有了,這一定要知道
    佛教:為何念一句「阿彌陀佛」,智慧和功德都有了,這一定要知道。在我國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的美稱,可見無論是觀世音菩薩,還是阿彌陀佛都和我們有很深的緣分。尤其是阿彌陀佛的影響更為深遠,當然這離不開釋迦牟尼佛的介紹。出家人之間見面都會互道一聲「阿彌陀佛」,在家信佛的也以同樣的方式問候。
  • 提倡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怎麼看這種觀點?
    現在有人提倡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怎麼看這種觀點?達照法師答:這個提倡呢,如果你對淨土的信心具足,能夠一部《無量壽經》,一句佛號念到底,那正行具足,念經也是助行。其次,去固執說「只有念『阿彌陀佛』一句佛號,『觀音菩薩』也不能念,只要念《無量壽經》,《地藏經》也不能念,其它法會也不要參加,聽法也不要去聽……」這後面的這一大堆是有問題的,所以對這種觀念、這句話是要對症下藥。這個人他本來生活就比較閒,而且智力也不是很高,參與其它活動的熱情也不夠,所以要告訴你,「你就一部經,一句佛號念到底,你老老實實地、心安理得地念到底,你能往生。」
  • 學文鈔: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
    若理路不清,及心識紛亂,或致起諸魔事。但以至誠恭敬為主,能觀則觀。否則竭誠致敬,驀直拜去,亦自功德無量。若汝所立章程,對經而拜,拜下想偈,及拜起念佛觀佛,固不若供經佛前,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且勿謂緣想一佛,不如緣想多佛之功德大。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如帝網珠,千珠攝於一珠,一珠遍於千珠。舉一全收,無欠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