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迎來了立冬後的第一場雨,雖不聞多情的鳥鳴,但兩排高大的梧桐樹仿佛氤氳著絲絲的暖意。走進實驗中學的多媒體教室,儼然一腳邁進了春天。一場省語文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正在舉行。鹿邑縣教研室張廣嵩主任和縣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正一起聆聽耿紅衛教授《中學語文有效教學實施策略》講座。
耿紅衛教授從有效教學在課程標準中逐漸走紅的現狀入手,講了有效教學五個策略:一.確定準確的教學目標;二.講授合理的教學內容 ;三.選擇貼切的教學方式;四.注意教學的細節,五.開展完善的教學評價。
耿教授從支撐有效教學的理論層面提出教學目標的確定1.依據情感教育理論教學目標重視情感培養的設定,不需明確區分三個維度的目標。2.依據傳統教育經驗確定教學目標要注意因材施教,適合的教育才是最為有效的教育。3.依據建構主義理論確定教學目標要以學生創新意識和個性發展為重點。學生建構自己的經驗世界,在建構中成長才是有效教學!
1.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結合課標要求注意體現基礎性、現代性、綜合性的統一;2.立足教學對象的水平;3.要樹立「用教材」教的教材觀,敢於對教材加工,力求「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歸文本」。力求實現編者意圖!教師六講、六不講!
選擇教學方式要參照「自主合作探究」。主要是讓學生先學後教,學生「精練」、老師「精講」。這個就是有效教學的策略!教師要注意教學的細節,把細節做到極致,就是一種境界!巧把媒體技術融入教學!特別要注重自身成長,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堅持教學反思,質疑教學。百鍊成剛,方能破萬裡浪牽引一股波濤前行!
開展完善的教學評價,注重發展性評價、開放性評價。互動環節,商丘市教研員王霞主任,談了自己聽報告的感受!突出一課一得,做到講的精準,練的有效!兩個半小時的講座,耿教授激情澎湃,我們聽得意猶未盡!
聽著窗外的雨,坐在電腦前時急時緩的敲動著鍵盤,有效教學再現的文字變得越來越模糊,雨打窗欞的聲音如冬天的一葉小舟載著講座的信息劃向記憶深處。落雨潤心,冬景似春,篤初誠美,慎終宜令。
教研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耿教授用宋代禪宗青原行思提出的參禪三境喻指參悟教材,用生命詮釋教育,對教學有著超越時空的尊重,用如雨般的「有效」教學滋潤學生的心靈,莊嚴課堂,利樂學生!修就是反思,行就是奉行,不忘傳道授業之初心,踐行立德樹人之使命。聽風聽雨,清靜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