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學才有效?用好這5條策略

2020-12-14 立恆語文

讓教學活動有效,這是開展任何一項教學活動都必須遵循的一條原則。守住這條原則,教學就有效,學生就有收穫;撇開這條原則,教學就無效,學生就會學無所得。由此可見,讓教學活動有效,實乃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底線、紅線、生命線,作為教師,碰不得,更不能突破。那麼,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去做,才能使教學有效呢?這裡,筆者從教學策略的角度介紹5條策略,供參考。這5條策略是:激發興趣的策略、先學後教的策略、先教後學的策略、學有所得的策略、提高效率的策略。下面一一做一分析。

一、激發興趣的策略

常言道:興趣是學習的先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的時候,為了使活動效益最大化,就必須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了,教師所設計的任何一項教學活動都會使學生興趣倍增,都會使學生從中獲益。

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主要有:

1. 故事法。教學伊始,或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饒有趣味的給學生講一則同教學內容有關聯的小故事,通過這則故事來激發學生進一步進行學習的欲望或興趣。

2. 問題法。即在教學伊始或教學過程中,恰當地設計一兩個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通過這一兩個問題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 過渡法。引導學生學完上一項學習內容後,為了使學生打起精神,增進學習下一項內容的興趣,教師可在這兩項內容之間設計一個過渡環節,通過這個過渡環節把學生的精神提起來,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

4. 實驗法。此法一般適用於理科課程的教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內容的特點,設計一個有趣的實驗,通過這個實驗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先學後教的策略

傳統教學很重視先教後學,對先學後教往往不大看重。但是,就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言,先學後教實乃是最具針對性的一種有效教學的策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老師教之前,學生先學了,至少有以下三個好處:

1. 學生對老師所教的內容瞭然於心。換句話說,學生上課時,哪些內容、哪些環節是需要仔細去聽的、仔細去記的;哪些內容、哪些環節只需簡略地聽聽、簡略地記記即可的;哪些內容、哪些環節不必去聽、去記的。這樣,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聽課的效率。

2. 教師對學生現有的認知狀況掌握得更精準。大家知道,上課,從教師這方面來講,要想提高教的效率,上課之前,教師必須對學生現有的認知狀況了解得一清二楚,只有這樣,教師的教才能教到學生的薄弱之處,才能教到學生最需要發展的地方,一句話,教師的叫才能教到學生心上。

3. 從課堂教學效率上講,先學後教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從前邊的論述中,讀者諸君不難看出,先學後教的策略提高了學生學的效率、提高了教師教的效率,它使學生學有所得,且學得輕鬆,它使教師教有效果,且教得輕鬆。兩者合起來看,自然就從整體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先教後學的策略

先教後學的策略雖是傳統教學的特色,但從今天的眼光來看,有很多弊端,雖然如此,教學過程中,教者如能同先學後教的策略搭配使用,依然能使這條策略放射出豔麗的光彩。具體來說,用好這條策略,它至少可以有以下三種作用:

1. 可以引導學生的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更具針對性;

2. 可以啟發學生的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更有創意性;

3. 可以督促學生的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性。

四、學有所得的策略

這本是有效教學的核心內涵之一,之所以將其視為有效教學的策略,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的:一方面是教師,一方面是學生。

從教師方面來講,教者在實施教學的時候,必須想方設法保證自己實施的教學能使學生學有所得,能使學生在技能方面有所提高,能使學生在素養方面有所提升。

從學生角度來講,學生在接受完教師的教導後,可以明確地感受到自己在教師教授的這個方面有了收穫,或者說有了提高。這就是學有所得策略的基本內涵。在這裡,讀者諸君可以明顯地看到,這條策略有沒有作用,或者說作用大不大,起決定作用的不在學生,而在教師。

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設計教學,只有這樣,學生在每堂課上才能有所收穫,有所提高,也只有這樣,有效教學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五、提高效率的策略

有效教學不僅要有效,而且要有效率,這是有效教學的基本內涵之一,也是有效教學要達到有效必須運用好的策略之一。運用這條策略,教者必須樹立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能夠獲得最大的收益。有效教學提倡的有效不能以犧牲學生的休息時間為代價,有效教學提倡的有效必須在提高教學效率上狠下功夫。這樣的有效教學才是我們提倡的真正的有效教學。

總之,有效教學雖然是在當今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個教學理念,但實際上,我們完全可以這麼說,只要有教學活動,就必須講究有效性;否則,所謂的教學活動也只能是在做無用功,是在浪費學生的生命。因此,追求教學的有效,使有效教學在任何時候都能在每個教師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當是每一個教者永遠要面對、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本文所談的5條策略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來思考的,但願筆者的這個思考能帶給正在從事這一事業的每個「靈魂工程師」以啟發。

相關焦點

  • 怎樣教學才有效?用好這5條策略
    守住這條原則,教學就有效,學生就有收穫;撇開這條原則,教學就無效,學生就會學無所得。由此可見,讓教學活動有效,實乃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底線、紅線、生命線,作為教師,碰不得,更不能突破。那麼,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去做,才能使教學有效呢?這裡,筆者從教學策略的角度介紹5條策略,供參考。這5條策略是:激發興趣的策略、先學後教的策略、先教後學的策略、學有所得的策略、提高效率的策略。
  • 初中古詩詞有效教學策略初探
    初中古詩詞有效教學策略初探目前初中古詩詞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從而導致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不濃,嚴重影響了初中語文教師對古詩詞教學的預期效果,筆者以初中古詩詞有效教學為例,探討當前初中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
  • 課堂有效提問——有效教學策略(三)
    長期以來,我們耳邊充斥著各種革新的教學策略:基於項目的學習、小組學習、同伴教學、頭腦風暴……那麼,到底哪些才是在課堂上真正有效的教學策略呢?為了探知教學策略在課堂上的實際應用情況,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教學專家約翰·哈蒂(John Hattie)花費了15年時間,對5萬個和學生成就相關的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涉及2.4億名中小學學生。
  • 餘文森《有效教學十講》第六講:有效教學的三條「鐵律」讀書筆記
    在第六講中,餘文森教授將帶領我們繼續學習、探討有效教學的規律問題。餘文森教授指出,要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有效教學、優質教學必須要遵循以下三條「鐵律」。   第三條鐵律:「溫故知新」。   這條規律告訴我們一切教學要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
  • 有效教學及其實施策略
    當然,隨著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現代社會也為學校改革教育途徑與方法,為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可能的機遇與方法、工具。正是從這一雙重意義上說,有效教學才不但成為在一定程度上可解的改革訴求,並因而成為當代世界性的教育研究的重點課題。  二、實際上,由於世界各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存在諸多差異,發達國家教育界提出的「有效教學」問題,也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
  • 7個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
    因此,成為一名有效的教師需要實施創新和創新的教學策略,以滿足學生的個人需求。無論您是教授兩個月還是二十年,都很難知道哪種教學策略最適合您的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沒有「一刀切」的解決方案,因此,您可以使用一系列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激發您的課堂練習。
  • 自閉症兒童繪本教學的有效策略
    教師可以採取選擇經典的低幼繪本、實踐個別化教學、安排圓形或模塊化的座位排列、使用三合一的教學媒介、採用以「做」為主的教學方法等教學策略來有效組織自閉症兒童的繪本教學。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繪本教學素養,堅持以生為本,探索並實踐有效的繪本教學策略,以真正發揮繪本在自閉症兒童成長中的作用。
  • 清晰的課程目標——有效教學策略(一)
    有效教學策略沒有一名教師會說,我不在意自己教得怎麼樣、學生學得怎麼樣。如何教得更好、讓學生學得更好是所有負責任的教師都關注的話題。而教學策略作為教與學的組織方式和實施方式,深刻地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 【教學視窗】策略意識如何在低年級「無痕滲透」 ——以「用列舉策略解決問題」為例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理解策略這個詞並不容易,但他們解決問題時的辦法和主意還是有一些的。很多教師總以為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從三年級才開始學習的,其實不然。教材只是從三年級開始系統性地歸納和總結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有意識地用策略去分析和解決問題。而事實上,對於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學習數學就已經有所接觸了,只是這種學習通常是在潛移默化之間進行的,即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 合作學習——有效教學策略(六)
    有效教學策略沒有一名教師會說,我不在意自己教得怎麼樣、學生學得怎麼樣。如何教得更好、讓學生學得更好是所有負責任的教師都關注的話題。而教學策略作為教與學的組織方式和實施方式,深刻地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 用好這6條策略
    下邊,筆者就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如何實施創新教育談一談6個策略,供讀者諸君參考。這六條策略是:父母要有創造意識、家庭要有創造氛圍、要呵護好孩子的好奇心、要重視孩子創造性人格品質的培養、要注意創造性思維方法的傳授和培養、引導孩子經常閱讀創造性人才的傳記。下面一一分析之。
  • 7種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
    因此,要成為一名有效的教師,就需要實施創新的教學策略,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無論您是教兩個月還是二十年,都很難知道哪種教學策略最適合您的學生。作為老師,沒有「一刀切」的解決方案,因此這裡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學策略,您可以用來激發課堂實踐。
  • 快速提高課堂上有效的教學策略
    ,師生互動中的教學行為應主要表現為:引導與幫助。   用「引導」與「幫助」的有效互動,來支撐學生的學習,使之實現有效教學。   所謂引導,應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要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對話;引導學生自我對話;引導學生與學生對話。引導學生與情境對話;引導學生對問題的觀察與討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學習過程。
  • 聆聽《中學語文有效教學實施策略》講座小記
    鹿邑縣教研室張廣嵩主任和縣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正一起聆聽耿紅衛教授《中學語文有效教學實施策略》講座。耿紅衛教授從有效教學在課程標準中逐漸走紅的現狀入手,講了有效教學五個策略:一.確定準確的教學目標;二.講授合理的教學內容 ;三.選擇貼切的教學方式;四.注意教學的細節,五.開展完善的教學評價。
  • 課堂教學的20條策略,真實用
    請看這20條課堂教學常規,實用,易學!1、教師要對授課內容、課件操作爛熟於心,課堂自己關注點、重心已不是教案預設,而是課堂秩序、動態生成。否則只顧內容能順利講下臺,無睱顧及課堂秩序,就會出現顧東顧不了西的局面。2、先能管住課堂紀律,再談教學方法。
  • 陳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識的教學策略
    一、陳述性知識的教學策略陳述性知識主要以命題網絡或圖示表徵,包括符號表徵、概念和命題。對這類知識學習的難點在於保持,也就是說,對它們的遺忘速度快且遺忘率高。在這類知識的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與記憶的策略或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與記憶的習慣十分重要。心理學研究證明,有效且適合於學習與記憶陳述性知識的策略或方法有如下幾種。
  • 【名師引路】有效學習的設計策略—薛法根
    語文學習需要就要讓學生在真實的問題,用語文解決問題(教科層次) 一、有效學習的心理需要: 運用語文讓生活更美好 通過語文學習;解決交際問題;豐富精神生活 二、教學解讀的四個入口 有效學習的設計,基於我們對文本所作的教學解。統編教材採用文學典型的教材,通過 一篇一篇的選文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 淺談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
    本文就如何推進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有效教學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二是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和「學到什麼程度」;三是採用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 教育解析:教學創生視覺下的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策略
    本文從現階段的高中英語寫作問題出發討論,分析了教學創生與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並提出了教學創生視角下的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策略,希望能為高中英語教育者提供幫助。關鍵詞: 教學創生;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不可否認,課改進程的不斷深入提升了我國的教育質量,然而因為英語寫作教育存在特殊性,因此課改所獲得的實效並不如其他課程明顯。
  • 語文教學中,採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會讓學生更好地學好語文
    調動學生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主動學,從而收到極佳的課堂教學效益。提供學習模式,使學生具有實踐能力,採用多元化評價,使學生享受活動快樂,從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出發,為學生拓寬學習的空間和時間,提供有效的展示平臺,採取有效的策略,就會使綜合性學習在語文課堂上閃亮登場,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生活課堂的時空裡學好語文、用好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