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奶茶的現狀與未來

2020-12-20 茶餐廳老劉

隨著以喜茶、奈雪為代表的新中式茶飲的崛起,本來就是小眾飲品的港式奶茶,其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如果說2015年之前國內奶茶市場佔比,7成是臺式、2成是港式、1成是新中式的話;到了2019年底,這個數據就變成了5成臺式,4成新中式,0.7成泰式印式馬來式之和;至於港式奶茶,頂天只剩下0.3成,小眾中的小眾。

明明貴為非遺傳承項目,為什麼會這樣?難道說在當前競爭激烈的飲品市場,真材實料的港式奶茶就要被拋棄了嗎?

非遺傳承港式奶茶

一. 港式奶茶的第一印象:茶味濃,奶味重

顏值即是正義,港式奶茶在門店的視覺設計上,無時不刻都在傳達著濃濃的港式風味:鮮豔醒目的霓虹燈、紅藍字體海報……甚至還標有「經典港式」的字樣。

如果你細心觀察,還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港奶店鋪,都會在門店顯眼的地方張貼海報,提醒顧客小心「醉茶」:一種像醉酒一樣造成身體不適的感覺,通常是由於空腹飲用過多過濃的茶引起的。雖然醉茶不會對身體造成實質上的傷害(由茶鹼引起的大腦皮層短時間興奮),但這種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現象的確不受人待見,儘管只有極少數人才會出現醉茶的情況。而以絲襪奶茶為代表的港式奶茶,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茶味濃、奶味重。

港式奶茶店的代表風格

我在之前的文章介紹過,港式奶茶源自於英式下午茶,誕生在以售賣飲料和點心為主的香港冰室(類似於大陸的奶茶街飲店,著名的蘭芳園也是冰室)。伴隨著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的春風,以翠華餐廳為代表的港式茶餐廳不斷普及,而港式奶茶、鴛鴦、檸檬紅茶作為茶餐廳的配套飲品,也在這一時期一飛沖天,成為香港文化的一個標誌。

這種自上而下,由貴族生活方式逐漸平民化的產品演進所帶來的好處是,使用原葉茶和全脂淡奶的港式奶茶,從一開始在原材料上就比臺灣奶茶品質高。缺點在於產品高度標準化,可操作的空間極小。

翠華餐廳獨有的京劇臉譜瓷杯

港式飲品的標準化跟臺式/新中式的標準化又有很大的不同:

任何一家正規港式奶茶店的菜單上面,最醒目的地方必然是經典港式奶茶,下面自然而來羅列著鴛鴦、凍檸茶、鹹寧七、阿華田、好立克、芭樂等飲品,這些都是從港式茶餐廳裡改造而來的傳統飲品。但是總共也就這麼十幾種飲品了,每種飲品的主要原材料早已固定,除了不斷地提升飲品品質之外,幾乎沒有別的出路。

而誕生於街邊攤的臺式奶茶,天然地接地氣、具有包容氣質。珍珠、芋圓、燒仙草等等配料,搭配如紅茶、綠茶、烏龍茶等茶湯,可以研發出豐富多彩的產品線。再加上近年來興起的水果茶,不同水果的變化,不同輔料的變化,這些元素的排列組合,其變化非常多,產品庫非常大。

在產品融合常態化的當下,臺式奶茶、新中式果飲的相互借鑑變得越來越常見;從嚴格意義上界定一家奶茶店的歸屬,變得越來越模糊。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它屬於什麼品類並不重要;而飲品是否有品牌標識度、顏值是否有擔當、廣告營銷做得是否到位、飲品本身是否合口味,這些才是影響消費決策的關鍵。

顏值擔當新中式果飲

二. 市場份額暴跌,港式奶茶麵臨危機

在港式奶茶的黃金年代,國內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還是看著TVB長大的80後。依靠成熟的港式文化影響,和與臺式奶茶與眾不同的產品特色,港式奶茶在全國迅速發展。據相當資料記載,在2011至2015年期間,全國誕生的港式奶茶品牌有幾十個,店鋪數量超過了2萬家。

但當港式奶茶的第一波市場紅利在2015年年底結束時,危機開始浮現水面:大家發現港奶根本沒有新品可上,產品庫總共就那麼十幾款,還有一些是在餐廳裡面簡單操作的飲料,根本不適合在街頭售賣。同時港式奶茶濃鬱的茶味,讓大部分年輕消費者難以接受,這也成為阻礙港式奶茶發展的原因之一。

TVB經典劇照

2015年,新中式茶飲崛起速度迅猛,清新的奶蓋茶和鮮果茶成為大眾的新寵,而經典的港式奶茶遭遇強勢擠壓,掉頭直下,其店鋪擴張速度從高峰期的30%跌落至5%以內。曾經湧現出的諸多港式奶茶品牌,如大通冰室、地下鐵、米芝蓮、桂源鋪、樂堂口、廣芳園等幾十個知名品牌,經過幾輪產品迭代和市場洗牌後,在內地消費者心中的光環逐漸褪散。

如果說2015年之前國內奶茶市場佔比,7成是臺式、2成是港式、1成是新中式的話;到了2019年底,這個數據就變成了5成臺式,4成新中式,0.7成泰式印式馬來式之和;至於港式奶茶,頂天只剩下0.3成,實至名歸,小眾中的小眾。

三. 部分「港奶品牌」正在臺式化

2018年4月下旬,「港式奶茶」品牌廣芳園推出了一款新品「多肉葡萄脆啵啵」,這款飲品集合了當下流行的芝士奶蓋、新鮮水果、脆啵啵(就是珍珠)等元素。這一完全不屬於傳統港式奶茶品類的產品,從門店外的推廣海報,到菜單的新品推薦,甚至點單時的吧員引導,都給予了諸多精力進行推廣。

「港奶品牌」廣芳園

廣芳園創始人楊希龍在講到港式奶茶的產品邏輯時表示「以港奶為標籤,樹立品牌形象。以品類做融合,以品牌做區分,借鑑臺奶的研發趨勢,以港奶為基底做創新」。廣芳園的多款奶茶,都是以港式奶茶作為基底,在保留其核心元素的前提下,與臺式奶茶進行的融合型創新。

另外一家港奶品牌桂源鋪的創始人鄭志禹表示「桂源鋪的招牌奶茶本來就不是港式奶茶,在當前的形勢下,桂源鋪必須有一款茶味比較淡、奶味濃的產品去迎合市場」。而這款以牛奶煉乳為主、茶味比較淡的新的招牌奶茶,跟臺灣的珍珠奶茶也有比較大的區別,對此鄭志禹說「這個奶茶賣得比絲襪奶茶還要好」。

「港奶品牌」桂源鋪

桂源鋪的產品策略是:保留清晰的港式標籤,同時不斷地推陳出新,給顧客更多選擇。2018年5月中下旬,桂源鋪先後推出了4款新品,其中還有兩款鮮果茶。鄭志禹說「我們只是增加新品的形式,主營的核心產品都還是港式的」。

借鑑臺式奶茶以及新中式果飲進行產品研發和創新,確實是港式奶茶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

四. 淡化品類標籤,凸顯品牌價值

曾經依靠以絲襪奶茶為顯著標誌建立起的差異化標籤,如今正在被品牌們主動淡化。港式奶茶品牌在升級自救的過程中,產品結構逐漸演變成擁有豐富飲品加小吃的集合店。據廣芳園創始人楊希龍介紹,廣芳園的產品多達50多款,其中40%是小吃。傳統的港味小吃如雞蛋仔、魚蛋牛丸、菠蘿油等,也都開發出更加豐富的口味選擇。

這樣做的目的顯而易見:顧客點一杯茶飲加一份小吃,客單價通常在30元左右,遠高過普通的臺式奶茶店十幾塊錢的水平,既使客流量較臺式奶茶少一些,總體的利潤還是能夠保證的。

廣芳園菜單實拍

從剛開始堅決不賣珍珠奶茶,到順應市場上架新品,這些變化讓這些港奶品牌的大佬們認識到「絕大多數顧客並不會很介意你這個品牌是港奶,所以你就不能賣珍珠奶茶,他們沒有這麼強烈的認知和概念,所以最終的重點還是怎麼把奶茶做得順應主流市場。」

五. 港奶未來的發展方向

1. 大數據分析

從樹立產品壁壘到建立品牌認知,市場競爭的核心在轉移。今天大多數人在消費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品牌,在選定一個品牌後,然後在這個品牌中去做挑選。

無論是港式奶茶,還是臺式奶茶,以及正在興起的新中式果飲,其市場格局已然初定。進入茶飲競爭的下半場,更多的是在品類融合的基礎上,拼產品和品牌競爭力。

2. 我自己的觀點

小老百姓一個,雖然看得懂部分宏觀戰略,但是看得懂並不代表做得到。

「既然港式奶茶本身的定位就是小眾人群,那就盡全力將它做到精緻」,憑的就是熱愛、玩的就是情懷、走的就是精品路線,至於別人怎麼認為,與我何幹?把我自己的路走好就行了,對吧?

我入行港式茶飲有一年多了,除了自已努力煮茶之外,閒暇時間也會去各地品鑑各種品牌的港式飲品。客觀地來講,目前內地市場上的所謂港式奶茶店,超過95%的質量都非常一般。跟香港的海安啡室、金寶冰廳、蘭芳園、查餐廳、九龍冰室相比,那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很特別的港奶燈泡杯

沒有高質量的產品,讓客戶產生港式奶茶就是茶澀味重的固定觀感;言必稱港奶就是要拉茶多、論必提必須要用這個那個的才正宗...如此林林種種,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言論層出不窮。

正是因為缺少了品質的前提,擴張越快越會讓這個品類被冠以不外乎如此的固有印象,從而使消費者對產品失去信心,最終大家都無力回天。可以說一味求快求擴張而把質量踩在腳下的各大所謂的港奶品牌才是元兇首惡!

永遠信奉一句:假的真不了,正確的東西永遠都不會過時。

相關焦點

  • 港式奶茶的主要流派
    非遺傳承港式奶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按照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傳承,那必須分門列派,港式奶茶自然也不例外。目前市面上的港式奶茶主要分為依靠火力的傳統流派,以及依靠多次反覆拉茶的新式流派兩個。一. 傳統流派傳統流派顧名思義,是香港早期就成立的一些港奶門派。蘭芳園作為開宗立派之祖,自然不必多說了,餘下來的比如金寶冰廳、海安啡室、豪華咖啡等等,都是擁有50年以上歷史的老店面,對於港式奶茶也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啦!
  • 港式奶茶為什麼會敗給臺式奶茶?
    為何現在奶茶市場如此火爆,而曾同樣身為港式奶茶的她,卻火不起來,正在漸行漸遠?港式奶茶區別於臺式奶茶,第一在於茶味過重,現代許多人喝奶茶是因為裡面的茶能夠讓奶茶變得更好喝,然後過重的茶味不太適用於現在的年輕人的口感。
  • 臺式奶茶為何能打敗港式奶茶
    如果我們要追根溯源,那麼在奶茶的史上,有兩股強勁的力量驅使著奶茶發展到現今這樣。這兩股力量就是港式和臺式奶茶。我們要知道臺式奶茶這幾年的興起是十分明顯的,市場上響噹噹的奶茶店,絕大多數都是臺式茶飲,隨著臺式茶飲越來越繁盛,港式奶茶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 關於港式奶茶,你不知道的事,正宗港式奶茶深度剖析
    香港的絲襪奶茶和鴛鴦奶茶並沒有所謂統一的配方,每家的招牌奶茶和鴛鴦口感都是不盡相同的。如果說有「港式」成分在裡面,那也應該是90年代那時香港人對於日常生活的集體回憶吧。港式絲襪奶茶之所以叫絲襪奶茶,是因為當時奶茶師傅用棉袋撞茶時,客人看見被紅茶染成棕色的茶袋,覺得很像女人穿的絲襪,便把它叫做絲襪奶茶,後來香港人亦一直延用絲襪奶茶這個叫法。其實,茶袋原本是白色的棉袋,經過不斷衝煮浸泡,使棉袋顏色與絲襪非常接近,。現在講起絲襪奶茶,人們常常想到的是它口感香滑如絲絹。港式奶茶對茶底原料極其講究。
  • 港式奶茶,漸行漸遠?
    「2015-2017年,是港式奶茶在大陸發展的高光時刻。桂源鋪、米芝蓮、廣芳園、大通冰室、瀾記、樂堂口等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在大陸爭相開店,擁有幾百甚至上千家的港式奶茶品牌不勝枚舉。可以說,那時候但凡想開奶茶店做生意的公司或個人,首選絕對是港式奶茶。」桂源鋪創始人鄭志禹回憶。
  • 為什麼我們不再喝港式奶茶?
    文|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賀哲馨編輯|鍾睿你有多久沒喝港式奶茶了?近日,港式奶茶連鎖店桂源鋪因「使用過期淡奶油」被市場監管局點名。不少網友才發覺,以前每天必喝的絲襪奶茶,已經被各種多肉XX冰,芝芝XX冰等所替代。港式奶茶是怎麼過氣的?為什麼說堅持「正宗」反而讓它離我們越來越遠?30年來,我們都是怎麼嗑奶茶的?
  • 自製一杯港式奶茶暖暖秋
    一、說說港式奶茶港式奶茶很講究,並不是所有的奶茶都可以叫做港式奶茶,也並不是我草草一做就叫做正宗港式奶茶,港式奶茶從原材料到製作工藝都很特別。原材料最重要的就是淡奶、紅茶和糖。何為淡奶?黑白淡奶的奶脂和奶固體含量更高,質感更濃稠,70年代許多香港茶餐廳都不約而同地選擇黑白淡奶,從而成就了黑白淡奶作為港式奶茶最為經典的口味。港式奶茶都用什麼紅茶?港式奶茶的紅茶大多都是斯裡蘭卡進口的紅茶,也就是錫蘭紅茶。
  • 臺式奶茶愈加繁盛 港式奶茶漸行漸遠?
    追根溯源,奶茶有2股發端的力量:臺式奶茶和港式奶茶。   伴隨著以喜茶、奈雪的茶為代表的新茶飲迭代創新,臺式奶茶愈加繁盛。   而曾同樣火極一時的港式奶茶,卻正在漸行漸遠?即使在茶餐廳,港式奶茶也長期被遺忘在角落裡。   一直到2011年,港式奶茶才獨立門戶,在大陸開枝散葉。   2011年11月,在香港一家乳製品公司工作的鄭志禹,在上海開了一家專門賣港式奶茶的門店,取名桂源鋪。店名取自南宋詩人楊萬裡的一首詩,原詩描述的是一條涓涓細流衝破重重障礙,終於衝出大山流向大海,寓意潮流擋不住。這也是鄭志禹對於港式奶茶在大陸的願景。
  • 中國的奶茶發展史(第一篇:港式奶茶)
    港式奶茶衝泡過程有了小手壺,與其搭配的茶袋也需要重新設計,林木河認為傳統的茶袋布料孔徑太過疏漏,很多細小的茶末無法過濾,成品奶茶的口感不佳。港式奶茶公認的史祖蘭芳園這家開在香港中環結志街的奶茶店,幫助林木河夫婦把他們的六個子女撫育長大。
  • 港式奶茶加盟品牌 檸檬工坊港式奶茶綠色天然無汙染
    奶茶這種美味飲品在市場上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除了學生和上班族經常飲用之外,老人和孩子也是對它情有獨鍾。隨著人們生活消費水平提高,加上生活方式的變化,奶茶的市場需求量迅猛增多,讓很多創業者心動不已,本文就為大家推薦檸檬工坊港式奶茶飲品,確實是一個投資創業的好項目。   檸檬工坊港式奶茶飲品具有明顯的核心競爭力,真正確保綠色天然無汙染,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除了嚴格挑選新鮮原料,整個製作過程中都不會添加任何色素及防腐劑。
  • 揭秘:你喝的究竟是臺式奶茶還是港式奶茶(一)!
    奶茶是市面上很受吃貨們歡迎的一種美食。作為街頭零食,可謂是有些獨領風騷了。那麼作為一枚標準的吃貨,在你喝奶茶的時候你分得清你到底喝的是港式奶茶還是臺式奶茶嗎?正在低頭猛吸奶茶的吃貨猛地抬頭,一臉懵逼:「啥?這玩意還有這些區分?」當然有區分!
  • 正宗港式奶茶配方分享!
    港式奶茶,茶要夠濃,奶也要夠濃,奶茶的厚度主要由淡奶及茶湯的濃淡決定,淡奶所含的奶脂一定要夠濃,奶茶才能在表面凝結一層奶啡色的奶衣,成為掛杯奶茶。而掛杯只算合格了一半,奶味絕對不能掩蓋茶味,而且入口不能澀,才算一杯完美的掛杯港式奶茶港式奶茶入口的感覺是先苦澀後甘甜,最後是滿口留香。茶味濃鬱,奶香悠久。入口幼滑如絲,不會一飲而瀉,而是延綿細蜜,有奶油的口感。
  • 港式奶茶的主要特色(濃度篇)
    港式奶茶寫了不少關於港式奶茶的文章了,今天跟大家歸納一下港式奶茶的主要特點:直接切入主題:港式奶茶跟街邊臺灣奶茶店賣的奶茶煮好的港式茶湯港式奶茶就是用這個茶湯+黑白淡奶調製而成的,至於為什麼港奶喝起來並不會感覺到很膩,反而很順滑?這個就是手藝了!它其實是非常濃鬱的喔!
  • 經典味道很多,卻難忘港式奶茶香
    香港是美食天堂,鮮蝦雲吞麵,港式奶茶,巧克力蜜豆菠蘿包,港式叉燒,每一樣都令人垂涎欲滴。但若說哪一種美食能成為香港符號,或許就是那一杯順滑醇香的港式奶茶。在下午時刻,到香港街邊的茶餐廳點上一杯港式奶茶,享受一段寧靜美好的時光,大概是在這個國際化大都市裡最幸福的一件事。上個世紀中葉,蘭芳園創始人林木河發明了港式奶茶以後,香港人就迎來了這幸福的時光。蘭芳園一躍成為港式奶茶的標杆,不僅普通市民百姓,甚至周潤發、譚詠麟、鍾鎮濤、陳奕迅等香港明星也經常光顧。
  • 關於港式奶茶,你不知道的事……
    一杯港式奶茶!」對許多香港人來說,奶茶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組成。冬天來一杯熱奶茶,夏天來一杯冰奶茶。可以說是「可以一日不飲酒,卻不能一日沒有奶茶」。正宗的港式奶茶更是不少茶餐廳招徠顧客的「鎮店之寶」,大喵在這裡帶你解密關於港式奶茶【你不知道的事】【絲襪奶茶】的由來港式奶茶又可以分為「絲襪奶茶」和「鴛鴦奶茶」,港式絲襪奶茶之所以叫絲襪奶茶,是因為當時的師傅撞茶時,所用的棉袋是棕色的,客人看見時都覺得像女人穿的絲襪
  • 沒有經過拉茶的港式奶茶是沒有靈魂的
    說到奶茶,那就不得不提臺式奶茶,畢竟現在市面上我們喝到的基本都是臺式奶茶,真的是太熟悉了,而與臺式奶茶相對的港式奶茶因為相比臺式奶茶更為複雜的製作手法而比較少見。作為香港獨有的飲品,那跟所用的原料是密不可分的,說到原料不得不提一下黑白淡奶。
  • 港式奶茶,你不得不知道的由來和特色
    港式奶茶,顧名思義是起源於香港的奶茶。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港式奶茶的起源和特色是什麼。在香港被英國殖民期間,此種英式奶茶自然被傳入香港。讓人有喝下午茶的習慣,但卻不習慣英式奶茶過於清淡的味道,於是部分善於洞察商機的茶餐廳老闆率先對英式奶茶進行改造,加重其茶味,在其基礎上也不斷研發,更適合香港人口味的奶茶,最終形成了偏重茶味口感爽滑醇厚的港式奶茶,並由廣東傳入中國大陸。
  • 堅持「正宗」的港式奶茶,離我們越來越遠!
    桂源鋪創始人鄭志禹回憶,「那個時候但凡想開奶茶店做生意的公司或個人,首選絕對是港式奶茶。」原料升級,價格也水漲船高。港式奶茶被打上「精緻」「小資」「高檔」的標籤,一杯港式奶茶甚至能賣到25元。有知乎網友曾在2015年心有戚戚焉地留言,「希望有朝一日,港式奶茶也能變成「大家都消費得起,並且是品質不錯的出品。」
  • 只喝過港式奶茶和鴛鴦?那太Out了!各種港式地道飲品介紹
    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其飲食文化同樣博大精深,尤其是其飲品,現在市面上的奶茶店,有兩大地道飲品的派別,一是主打臺灣珍珠奶茶的,另一個則是主打香港港式飲品的,可見港式飲品的受歡迎程度,但是,對於一些對港式飲品陌生的朋友來說,可能以為就是港式奶茶和檸檬茶,那就大錯特錯了,香港風味的地道飲品有許多,作為港飲愛好者,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地道的港式飲品。
  • 你知道臺式奶茶和港式奶茶的這三個區別嗎
    二、什麼是港式奶茶港式奶茶是中國香港獨有飲品,茶味重偏苦澀,口感爽滑,且以香醇濃厚為特點。製作方法較大陸奶茶複雜,經過老茶衝茶居茶撞茶,再聚茶中茶六道工序,保證奶茶中保留茶葉的濃厚港式奶茶衝制技藝在2014年成功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