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心理暗示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2020-08-22 勤學好文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願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我們在生活中無時不在接收著外界的暗示。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從心理機制上講,它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的假設,由於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於這項內容。因此作為班主任必須重視,並巧妙的運用心理的暗示來為我們的班級管理服務。

一環境暗示——讓教室中所有的東西都承載著文化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周圍的世界是生動的思想源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庫,教師就是教育環境的設計師。」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活動場所,是傳授知識的聖地。所以班級的制度建設方面如張貼依據校紀校規,結合本班實際,凝結了全體共識的班級公約、以及量化的學習、紀律、衛生、班風標準等讓學生在一定的準則規範下,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著符合班級群體利益,符合教育培養目標的方向發展。讓還應賦予班級制度以文化的色彩,讓制度的強制作用和激勵作用得以共同發揮。

再有教室的一桌一凳、一草一花都蘊含著潤物無聲的教育力量;催人奮進的名言警句,豐富的讀書角,學習園地;教室科學的布置,物品井然有序的擺放等等,都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陶冶情操、振奮精神、啟迪其智慧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我們要讓教室的每面牆壁都說話,讓每教室中的每個圖標、每句話,擺放的每一件物品都影響人,教化人,作為隱性課堂的一部分,很好的服務我們的教育目標。

二.組織暗示——打造積極向上的團隊

文明和諧、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團隊。需要不斷的凝聚人心,不斷教育和打造來實現。譬如班徽的設計、班名、組名的確定等,通過全班動員、全員創作、海選、評議,群策群力,凝聚共識來設計積極向上的、飽含文化符號的班徽;來確定引人奮進的班名(如未來強者班等)、組名(如三心二意小組——即學習的安心、靜心、恆心加學習的樂意與藝術創作的創意)等。在組織的打造過程中 ,逐步給每個小組、給整個班級貼上積極向上的、催人奮進的標籤,這些已經確立,就將對每位成員形成長期的暗示和潛移默化的引領。成為強大的班級文化的有形和無形的複合體,成為小組、班級共同的圖騰。

三.言行暗示——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有意無意的話語,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我們對班幹部要儘可能的將要求、命令改為「確認」。暗示「由班幹部主導」,「 由班幹部制定、實施、決策」 。這樣的「確認」,衝淡了班主任強勢的感覺。利於增強班幹部主人翁意識,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他們的實施過程中對他們正確的行為給以 「你們想的很好」「這樣效果一定好」「幹得好!」等肯定性的評價、激勵,將極大地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有利於充分展現並發揮他們的才能。

對後進生除了切實可行的幫助外,再輔之以正面暗示的信息,消除負面暗示的信息。讓學生感覺到「我能行!」「我有潛力」。則更有助於他們的增強自信,發奮圖強,快速轉化。

對違紀的學生將守約的命令改為「約定」,把強制、強迫的任務轉換為學生的信守承諾,守約負責,如期而至,則更有利於實現自我約束,自我轉化。如此等等。

總之,心理暗示有助於我們的班級文化建設、團隊組織建設和對學生教育工作。我們在班級管理中一定要正確的運用心理暗示,進行正面的、積極的心理暗示,防止和避免負面的、消極的心理暗示。相信巧妙的運用心理暗示,必將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班級管理水平。

相關焦點

  •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滲透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指的是依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使用科學教學方法,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基本目標下開展一系列心理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對於高質量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一、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滲透意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滲透意義可以歸納為三點:第一,符合時代發展需要。
  • 班級文化建設在班級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宜川中學李江波)
    班級文化建設在班級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班級文化反映的是一個班級發展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是一種滲透在班級一切活動中的理念與靈魂。班級文化是班級師生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形成班集體凝聚力和良好班風的必備條件。它是以班級為主要活動空間,以師生為主體,以班級物質環境、價值觀念和心理傾向等為主要特徵的群體文化。
  • 在班級管理中提升學生自我價值感,關注心理健康,實現有效管理
    當前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涉及各個方面,包括學習動機的激發、學習習慣的培養、交流合作的能力、人際關係的和諧等。本文僅從提升學生自我價值感角度,談談在班級管理中的建議。
  • 班級管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借鑑與內化
    因此,對於班主任老說,了解和處理學生心理問題是一項班級管理基本工作之一,心理教育涉及層面廣不易充分掌握,對於非心理專業的普遍班主任來說,如何應用班級管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來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才是最實在有效的問題。
  • 心理遊戲活動對班級管理的積極意義
    總的來說,教師一定要注意在遊戲中觀察總結出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便於在今後的管理中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在遊戲的互動中,教師表現出的平易近人,能使學生感到教師是他們的「大朋友」,從而迅速拉近師生距離,促使師生融洽相處,便於教師進行班級管理。除此之外,在遊戲中,有利於加強班級內部的交流,鞏固學生與學生間的感情紐帶。特別是有利於加強學生合作互助精神和集體意識,提升班級凝聚力,形成團結一致、齊心向上的良好氛圍。
  • 幼兒園班級常規有效管理策略
    策略一:情境暗示,建立常規   實踐告訴我們,常規的建立要科學、合理,不能由成人包辦,應尊重幼兒個性發展,讓幼兒獲得充分的自由和被尊重的感覺。因此,在建立常規時,我運用了情境的暗示,讓幼兒在一日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樂於參與班級規則的制定,間接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
  • 班級管理——班級行政運行結構
    管理跨度,有利於班主任從事務工作中解脫出來,提高管理效率;③擔任中層職能工作的學生都具有一定的特長,學生之間的特長互補可提高班級管理的整體水平;④學生參與管理,不僅可以培養其組織能力、協調能力,還可以調動其積極性,發揮主觀能動作用。
  • 中小學教學中班級管理的含義、功能(作用)和原則是什麼?
    「學得小課堂」中小學教學中班級管理的含義、功能(作用)和原則一、班級管理的含義班級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則和具體要求,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 控制,以實現各種共同目標而進行的管理活動。
  • 如何實施有效的班級管理
    讓全體學生參與班級決策和管理,無論是制訂計劃、執行決議,還是監督檢查、總結評比,都要耐心採納學生的正確意見,接受學生監督,不搞一言堂。當學生在管理中遇到困難,教師要幫助但不要替代,讓學生在克服困難中鍛鍊自己獨立工作的能力。如增設班級管理崗位、實行班幹部輪換制等,學生參與管理越多,角色適應能力越強,對班級認同感也就越深。
  • 班級管理金點子
    這些現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說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教師熱愛學生,滿腔熱情地真誠幫助學生,學生理解老師的一番苦心,願意接受老師的教導,這是一種相互理解的新型師生關係,體現著心理上的相互溝通。因此,可以肯定地認為,師生心理溝通是教師打開學生心扉的金鑰匙,是教育成功秘訣之一。
  • 如何抓好班級常規管理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是教師和學生開展各項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班級管理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個班級發展的好與差,班主任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筆者在實踐發現,做好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是抓好班級的常規管理。  我們都知道,一個井然有序運行良好的班級,班主任應起主導性作用。對於各項條例的出臺,必須依據教育制度和校規校紀班級的特點來決定。班級管理條例的具體內容又可以分為學習條例、文體活動條例、出勤條例等。
  • 班級管理的核心是組織學生自我管理
    班級管理的核心是組織學生自我管理學生不是任意擺布的木偶,而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公民,他們的權利也要得到尊重。作為班主任,就應該了解和研究每一個學生發展的可能和需要,讓他們的個性獲得積極自主的發展,使每個學生在班集體中都能充分發揮作用,這是既「解放」學生又「解放」教師的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 「心理暗示」其道大光
    ,正是這一暗示,激發了他全部的潛能,使他在比賽中真的得了第一。這樣的積極暗示,起到的就是畫龍點睛的作用。相反,一個末流運動員,由於實力有限,即使暗示做得再完美、效果再佳,也難以創造奇蹟。心理暗示也有非常消極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縱、控制,成為別人或異端邪說的受害者。心理暗示發揮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
  • 科學地運用暗示所產生的心理刺激作用,從而達到增強自信的作用
    心理暗示有助於樹立自信心我們知道:「當人的心理活動達到平衡時,人的活動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暗示」這種常見的心理活動,就是通過協調無意識與有意識心理活動間的關係獲得『無意插柳柳成蔭」的效果。我們可以利用以下這些積極心理暗示方法來建立自信。1.
  • 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正向激勵孩子的成長
    心理暗示與自我暗示心理學上有個兩個概念「心理暗示」、「自我暗示」。心理暗示指:「利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威望、信任,允許把某種觀念含蓄地傳遞給自己,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自我暗示不言而喻:自己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
  • 心理暗示: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從這個觀點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勸說或指示或命令的作用大。於是,他……」在講故事的時候,注意用一種單調的疲倦的聲音,同時不斷地重複「睡覺了」、「閉眼了」等,聲音逐漸逐漸減弱,最後若有若無。受到這樣積極的心理暗示,王羲之從此重視自己、看得起自己。
  • 善用積極的心理暗示
    世界上有許多因不安、自卑而苦惱的人,他們總認為自己一事無 成,這便是負面自我暗示在起作用。人在悲傷時候就會哭泣,但常常卻 由於哭泣而更悲傷。自我暗示的正作用,是訓練怎樣增強自信心,怎樣 能由失敗中體驗成功,又怎樣克服惡劣的情緒,等等。自我暗示能使你 把麵粉當藥劑,從而治好你的病,也可使你把毒液當藥水吃,從而使你 送命。
  • 「避雷針效應」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高中階段,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學生普遍存在著較大的心理壓力。適當的壓力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學生可以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在學習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過度的壓力會阻礙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甚至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中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應用「避雷針效應」幫他們及時疏導,引導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 【班級管理】幼兒園班級管理重點,幼師須知!
    在沒有什麼能比孩子的安全更重要了,可以說,孩子的安全才是班級管理的重中之重!為了讓家長放心將孩子交給幼兒園,同時,也讓孩子安安全全的回到父母身邊,幼師們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嚴格落實晨檢工作,消除危險物隱患,注意檢查幼兒是否攜帶危險物品。2、開展戶外活動時,要提前檢查玩具的安全性,還要注意及時清點幼兒人數,避免遺漏幼兒。
  • 「節奏」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因此,班主任應重視班幹部的選拔和培養,讓他們在班集體的形成和發展中充分發揮作用。那麼,如何快速選拔出班幹部呢?通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我還是認為班幹部的選拔方式一般為民主+教師推選產生比較好。二、班級調整的慢節奏經過開學初的一些工作,班級已經初步運轉起來,但要使班級運轉的更好還需要我們用耐心做進一步的工作。在初中階段的班級管理必須有適合初中學生特點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