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科普:什麼是快肌和慢肌?這對你的運動表現很重要

2020-12-16 DJoefitness

其實最初並沒有想要做這個健身科普系列文章,因為健身中涉及到的知識太多了,要說科普何止幾篇文章可以介紹的。健身中涉及到的知識數不勝數。不過已經開始,那麼今天先暫時「告一段落」,就是以快肌和慢肌作為這個系列的結束。但關於健身知識和分享不會停止。

言歸正傳,我們來說說今天的主題。

你們感覺會不會有人可以完成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循環,卻幾乎跑不了幾公裡?或是,如果一個馬拉松運動員連跳箱都不會跳呢?雖然這麼說有些誇張,但如果真的這樣那麼區別可能在於他們骨骼肌的構成。

你的身體有兩種類型的骨骼肌纖維:慢收縮(I型)和快收縮(II型)。

慢收縮肌肉給你耐力去完成像長跑這樣的耐力運動。人們用快速收縮的肌肉做爆發力動作,比如短跑、跳躍等等。

當你在訓練或比賽時,我們將了解這兩種類型的肌肉如何起作用。還將一起學習如何鍛鍊快肌和慢肌,使自己達到最佳狀態。

快收縮肌肉vs慢收縮肌肉

在跑步或遊泳等有氧運動中,慢肌纖維最先收縮。但當你在使用沉重的壺鈴或做一些快速運動時,你使用的是快收縮肌肉。

慢肌不會給你太大的力量,但他會提供足夠的能量來完成不斷重複的運動。

而快速收縮肌肉可分為兩類:中度快速收縮(IIa型)和快速收縮(IIb或IIx型)。

中度快速收縮肌更厚,收縮更快,消耗較最快。這類似於在5分鐘內讓自己疲憊不堪運動方式

快速收縮肌肉是最有力的,但不適用於耐力。當身體盡其所能地在活動中等待使用快收縮肌肉時,就會激活這些神經,並在最後時間「奮力一搏」,比如我們常說的1次最大重量,也就是1RM。

這些肌肉並沒有哪一種比哪一種更好。相反,你可以學會幫助他們一起工作來提高你的綜合運動表現。

快速收縮肌纖維的作用是什麼?

訓練到接近極限的程度,比如做一個快速HIIT鍛鍊或增強式訓練,可以幫助你確保你的快肌纖維發揮作用。

如果你想要獲得發達的肌肉和提高你的力量,使用和發展快收縮纖維是唯一的方法。在槓鈴上再加一些重量,再做幾次,就會見到自己想要的變化。

另一方面,主要使用慢肌纖維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加你的耐力和肌肉對氧氣的使用,讓你更長時間燃燒能量。

你看到的那些花45分鐘在橢圓機上或爬樓梯的人正在鍛鍊就是他們的慢肌纖維。

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快肌比例越高的人,血壓越高。這項研究背後的科學依據還表明,擁有更多慢肌的人恢復得更快。

性別差異。

2015年的一項綜合研究大量關於不同人種和性別差異的研究,雖然研究了肌肉行為的很多方面,但特別有趣的是注意到男性和女性肌肉收縮方式的不同。

睪酮是一種男性性激素。根據這項研究,睪酮水平較低的動物(包括大多數雌性動物)傾向於產生更多的慢收縮肌肉,而失去快收縮肌肉,它們的總肌肉量也較低。

這意味著女性通常不會像男性那樣練出同樣的肌肉力量或質量,但她們會從鍛鍊中更快地恢復。

訓練你的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

你能改變你的肌肉類型嗎?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沒有什麼研究可以確定這件事。

2012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通過增加耐力或耐力訓練,有可能將快肌纖維轉變為中度快肌纖維。研究結果還表明,情況可能正好相反。

最近的一項2019年對22名身體健康的老年人的研究也發現了一種新型肌肉纖維的存在:混合纖維。

研究發現,22名久坐不動的老年人擁有介於快肌和慢肌之間的混合纖維。這些發現表明,這些纖維可能處於過渡可變過程中,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無論如何,要記住,隨著年齡的增長,快收縮肌肉比慢收縮肌肉消耗得更多,所以增加肌肉力量在年齡增長之後變得更加艱難,所以很多訓練要在年輕時就開始。

由於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肌肉纖維可以從慢肌纖維轉化為快肌纖維,反之亦然,我們建議對肌肉分別進行訓練。只要你有不同的鍛鍊,混合力量和耐力,不同的肌肉纖維類型將保持相對良好的平衡。

總結

一般來說,當你強迫你的肌肉以不同的方式工作,走出你的舒適區,你得到了更好的鍛鍊。繼續混合你的鍛鍊來刺激所有類型的肌肉纖維,你將獲得更好的運動表現。

謝謝閱讀,敬請關注本頻道。

相關焦點

  • 釋疑|什麼是快肌和慢肌?它們結構特點和呼吸方式怎麼樣?
    試題:人的肌肉組織分為快縮纖維和慢縮纖維兩種:快縮纖維負責劇烈運動如舉重、短跑,易產生酸痛感覺;慢縮纖維負責慢跑、遊泳等有氧運動。兩種呼吸的共同點:第一階段相同和實質相同。快肌和慢肌是兩種不同的肌纖維類型,快肌又稱為白肌或II型肌,慢肌又稱為紅肌或I型肌。慢肌纖維周圍的毛細血管網較快肌纖維豐富,含較多的肌紅蛋白(肌細胞中運輸氧的色素,是一種結合蛋白,與血紅蛋白的一個亞單位相似),慢肌纖維中的線粒體體積大而且數目多(如圖)。
  • 【健身常識】什麼是肌氨酸?為什麼我們需要它?
    能夠增加肌肉無氧力量和爆發力、改善運動表現、力量、恢復時間。經常健身的你肯定會經常聽到這個詞,但你知道為什麼我們這麼需要肌氨酸嗎?加強你的肌肉耐受力你是否在進行增肌訓練 ?並且進行著高強度的練習?你已經到達訓練瓶頸了嘛?
  • 想要有效提升肌容量,就必須了解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
    相信絕大多數的健身者都希望提升自己的肌肉容量,但是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提升呢?眾所周知,肌肉是由肌肉纖維而組成的,肌肉纖維可通過運動來達到收縮的目的,通過收縮鍛鍊肌肉、促進肌肉提升容量,這就是肌肉成長的原理。而我們在進行健身鍛鍊的時候,可將所有的運動有效劃分為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
  • 健身教練臥舉380斤失敗 胸大肌被生生撕脫
    「我們健身鍛鍊的往往是骨骼肌,它是一個梭形細胞,兩頭細、中間粗。而細細的兩頭,分別和兩處骨骼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李劼若表示,骨骼肌附著在骨骼上且成對出復現,一塊肌肉朝一個方向移動骨頭,另外一塊朝相反方向移動骨頭,於是就有了更好的運動功能。以胸大肌為例,它一頭連接著肱骨,一頭連接著鎖骨,是配合上肢運動的重要肌肉。「陳先生的情況是,右側胸大肌,已整個的從肱骨上撕脫下來。
  • 嬰兒頸部肌張力高 嬰兒頸部肌張力高表現
    如何判斷寶寶肌張力高1、可以通過「抱」的姿勢檢查:通過抱起嬰兒的手感,可以初步了解患兒肌張力的情況。肌張力低下的患兒,抱起時會感到困難,有下沉的感覺,患兒易從測試者手中滑下。而痙攣的嬰兒,抱起時會有強直感和抵抗感。2、通過對身體姿勢檢查:超過3個月的正常嬰兒,如把他放置於仰臥位,他會自然躺著,並不斷地對抗重力進行運動,自如地保持一定體位和姿勢。
  • 盆底肌訓練時的呼吸方法科普
    很多人看到這篇文章第一個就會想呼吸都要教的嗎?訓練盆底肌猶如練瑜伽呼吸方式很重要!最近有媽媽向我們說在訓練盆底肌時好像呼吸不上有種胸口悶漲的感覺其實是呼吸方法不對!特別多新媽媽都不太會盆底治療的時候配合呼吸。相信困擾過很多剛開始鍛鍊盆底肌的孕媽們,有些媽媽們甚至有鍛鍊了一段時間還未找到適合自己鍛鍊的呼吸方法。
  • 不要忽視小肌肉群,前鋸肌也須訓練,這幾個動作幫你
    大家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放鬆緩解壓力,當然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健身來緩解生活的壓力。健身這件事大家並不陌生,而要說到訓練前鋸肌想必有許多人就完全懵了。許多人並不明白這是身體上的哪個部位的肌肉,這大概也只有專業的健身人士才能懂得這樣的專有名詞。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下什麼是前鋸肌,並且如何集中精力去訓練?
  • 健身大師的胸肌訓練技巧,帶你鍛鍊完美壯碩的胸大肌
    所以這篇文章會以胸大肌為例子告訴小白們我們健身一次需要多長時間,總共要做多少訓練動作,每個動作多少組,每組怎麼選擇重量,手把手的教你鍛鍊肌肉!幫助小白們真正開始訓練!一:胸大肌鍛鍊基本的訓練動作!槓鈴臥推在胸大肌的鍛鍊中必不可少!這是所有健身者的共識,所以無論是在最基本最簡陋的健身房,還是健身大佬們用的健身房,槓鈴臥推是必不可少的訓練器械。
  • 產後盆底肌修復,比我們想像中重要的多!
    你有咳嗽打噴嚏漏尿的困擾?你有體會不到性高潮的抑鬱?你有性生活時陰道漏氣的尷尬?你時常感覺下體有下墜的感覺?這一切都告訴你你可能已經患上了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現在我們得益於網絡的發展,生活中科普知識的廣發普及,所以很多年輕媽媽都非常重視產後方面的康復,但對產後盆底康復並不太熟悉。事實上,產後修復盆底尤其重要!01如何判斷盆底肌彈性是否良好?
  • 背肌練得好有什麼好處?幫你糾正圓肩駝背都是小事
    我們現在基本所有人都有背部肌肉力量不足的情況,最典型的情況就是現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都有圓肩駝背的情況,但是對於健身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圓肩駝背只不過是背肌力量和胸肌力量不均衡導致的小問題而已。我們健身的時候鍛鍊背肌好處是非常多的,但是真正喜歡鍛鍊背肌的人是非常少的,剛開始健身的人基本上都是為了腹部的腹肌,男性也可能是為了胸肌,女性更喜歡鍛鍊腿部和臀部。那麼我們堅持鍛鍊背肌有什麼好處呢?第一點,氣質會變好。我們經常鍛鍊背肌的時候,可能短期並不會有非常快的肌肉增長,不可能你鍛鍊一兩次就出席明顯的倒三角。
  • 懷孕時,在家做最安全的核心運動,防止腹直肌分離
    很多人認為懷孕時就該老老實實靜養,運動頂多就是去散個步。這種老思想早就該摒棄了,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需要安胎、保胎),適當的運動不管對孕婦,還是寶寶都是非常有益處的。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逐漸意識到這點了。我們有時可以看到,以前有健身習慣的準媽媽還會堅持舉鐵。見到這樣的很多人也會有點害怕。
  • 盆底肌是什麼肌?產後盆底肌應該如何修復?
    很多產後媽媽去產後修復機構做的時候,都會選擇做盆底肌、骨盆的修復。據說盆底肌修復好了,能避免很多婦科疾病,對女人還是很重要的,那麼盆底肌到底是什麼肌呢? 盆底肌,確切的來說是盆底肌肉群。它附著在骨盆的內側緣,起著承載身體內子宮,卵巢,直腸,尿道等臟器的作用。一旦盆底肌發生鬆弛,都會影響各個器官,導致移位。
  • 盆底肌是什麼肌?產後盆底肌應該如何修復?
    很多產後媽媽去產後修復機構做的時候,都會選擇做盆底肌、骨盆的修復。據說盆底肌修復好了,能避免很多婦科疾病,對女人還是很重要的,那麼盆底肌到底是什麼肌呢?盆底肌,確切的來說是盆底肌肉群。一旦盆底肌發生鬆弛,都會影響各個器官,導致移位。比如很多媽媽在產後會發生漏尿的現象,就是因為盆底肌過於鬆弛, Hold不住尿液,從而出現尿失禁的現象。如果盆底肌受損不是很嚴重的話,可以做一些鍛鍊。比如說凱格爾運動,再配合腹式呼吸,可以促進盆底肌的恢復。但是小編這邊提個醒,這個僅限於盆底受損比較小的媽媽們。
  • 什麼是「王字肌」與「川字肌」?
    著名模特吉賽爾•邦辰(Gisele Bundchen)也是太極拳迷男人練腹肌的最高境界是王字腹肌,女人練腹肌的最高境界是川字腹肌。  腹部肌肉是有腹直肌(身體前屈時會運動到的肌肉,覆蓋於腹部表面)、腹橫肌(上身向前面或向側面屈身時使用到的肌肉,位於腹部外側面)、腹外斜肌(上身左右扭轉時會使用到的肌肉,覆蓋於側腹部表面)和腹內斜肌(覆蓋於腹部內側面)組成
  • 十字交叉挑戰卷腹,幫你深度刺激腹內外斜肌,讓腹部更加緊緻
    想要使腹肌明顯的鍛鍊出來,就要針對腹部肌肉有計劃地進行鍛鍊,腹部肌肉實際上是一個大的肌肉群,它是由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組成的,健身的效果的好壞,就是由這4塊肌肉表現出來的,我們平時鍛鍊腹直肌和腹內外斜肌主要通過卷腹練習,而腹橫肌主要是平板支撐,如果沒有效果,那問題主要出在以下幾方面。
  • 鑽石腿,一頭肌,蜜桃臀,聖誕樹,來數數你知道多少個健身黑話!
    一個通過自重訓練減掉20斤脂肪的徒手健身愛好者,追求「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精壯型身材一直是我的目標。如果你也是這種體型而遲遲無法改變,那麼關注我是最明智的選擇。:健身黑話。其實就是在健身過程中,為了更加形象地形容某個部位而衍生出來的詞語,比如A4腰,馬甲線,人魚線等,我掐指數了數,一下子數出了十幾種。
  • 【運動科學】比較肌力、爆發力、肌耐力的區別
    在肌肉收縮時所發揮的最大肌力(MVC),是由以下幾項所決定:  肌肉的截面積  肌纖維的動用率  白肌纖維 (快速收縮肌纖維) 的比例  肌力並不是和肌肉量成正比,而是和肌肉的截面積成正比。  所謂爆發力,是以可用多快的肌肉收縮速度發揮出多大的力量來表示,例如在投擲物體時,較輕的物體可以用較快的速度投出,較重的物體就沒辦法用同樣的速度投出。  換句話說,當肌力輸出越少,相當於物體阻力越小的時候,速度會越快。而當肌力輸出到最大肌力,相當於物體阻力最大的時候,速度也就會降很低,請參考圖1棕色的「力量-速度曲線」。「肌力×速度」=爆發力。
  • 健身新手,若做好壺鈴的這個動作,則可以提高你的肌耐力哦
    我們的健身新手經常會出現運動10分鐘以上的時候,就會出現氣喘籲籲的情況。身體就會出現疲勞的感覺,這是因為你的肌肉耐力不足造成的,如何提高我們的肌耐力,壺鈴的1個經典動作訓練,對肌耐力的提高有很好的幫助。它就是我們平時接觸到的壺鈴擺蕩動作訓練。
  • 為什麼要練背肌?這3大好處,對你健身意義重大
    很多人在鍛鍊的時候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得很大的胸肌,似乎健身的時候,鍛鍊胸肌和手臂以及腹肌就是健身的全部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練背肌呢?這3大好處,對你健身意義重大!第一點,鍛鍊背肌可以預防駝背。我們身邊有很多小朋友,很多人學業壓力比較大,經常背著個書包走來走去,身體日久天長就變成了駝背的情況。
  • 腹橫肌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什麼是腹橫肌,如果你有看過我關於腹肌肌群詳細描述,那一定知道是怎麼回事。具體地,整個腹腔壁分為兩部分獨立的結構,當然它們的作用是不同的。腹前壁包含一種肌肉,這正是位於我們體表的,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腹肌」,實際上它叫腹直肌。另外一部分為腹外側壁(腰上部身體兩側),實際上它包含了三層肌。最外層是腹外斜肌,中層是腹內斜肌和最內層為腹橫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