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所世界一流大學聯合組建「最偉大的學府」!委員建議重建西南聯大!
2020雲南省「兩會」期間,雲南省政協委員周昌新認為,西南聯大是中國大學的魂,中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首先要復興的就是教育,因此周昌新在提案中建議
-
42所雙一流高校組建「西南聯大」?政協委員提出提案,引網友熱議
比如清末在上海建立的教會學校聖約翰大學,73年的歷程中培養出了許許多多的國際人才,是當時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中華民國時期建立在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不僅師資實力強,而且科系設置完整,但後來經過科系的調整,主要繼承下來的是南京大學,但其有的學科院系調出建立了十多所別的學校。其實,抗日戰爭時期,我國還有一所非常著名的大學,那就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媒體:與其建一所貌合神離的西南聯大,還不如不建
日)起至22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昆明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昆明召開。昨日,昆明市政協委員報到時,民盟昆明市委建議:重建西南聯大,並將「西南聯大故裡」打造為昆明的文化標識性符號。(3月18日澎湃新聞)說到西南聯大,在國人心中,尤其是在知識分子心中,那是驕傲的記憶,也是溫暖的記憶,更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嚮往。民盟昆明市委藉助國人的這份情感,想重建西南聯大,拉動昆明科技文化發展,進而拉動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應該說,這種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
42所一流大學合建「西南聯合大學」,能行得通嗎?
近日,有位雲南ZX委員提出建議:西南聯大是中國大學的魂,重建西南聯大,打造中國大學航母。他表示,「重建西南聯大,是對歷史和精神血脈的傳承,更是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發展需要。新西南聯大的辦學基礎,可以以雲南現有的幾所最好的大學進行優勢重組,提煉出基礎教學力量,重新建設一所立足雲南,面向世界的中國最偉大的學府,打造中國大學教育的航空母艦。」
-
成為「我們的西南聯大」
例如,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提出了《合理構建西南聯大文化、IP和政企文旅融合項目提案》,講述了西南聯大能夠從歷史中跳出,成為一個在各方面彰顯價值的IP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20年1月,習主席走訪了西南聯大舊址,並從政治、經濟、文化層面對西南聯大精神作出了非常全面的概括。
-
白庚勝:用數字時代新思維構建西南聯大文化經典IP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 供圖文化是旅遊的靈魂,人文資源是旅遊的核心資源,在新的技術推動下,新時代文化與旅遊融合大有可為。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在提案中建議,用數字時代新思維構建西南聯大文化IP,政企合力打造文旅融合經典。「雲南已經成為全國『網際網路+旅遊』發展的『開路先鋒』和全球數字文旅新高地。」白庚勝指出,數位技術的發展為文旅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這方面,雲南省走在全國前列。
-
中國最厲害的大學——西南聯大
說起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大學,大家想到的是清華北大,其實,新中國成立以前有一所大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最厲害的大學,那就是西南聯大。,都是近現代中國赫赫有名的人才。歷史系的教授,馮友蘭、金嶽霖、華羅庚等等這些代表著當時中國最高能力的學者統統任職於西南聯大
-
用光影追尋群星閃耀的國家記憶——雲南省聚力打造西南聯大IP文旅...
截圖《西南聯大》贏得高度讚譽與認可之後,如何持續講好西南聯大教育救國的故事,打造西南聯大精神IP和西南聯大文化旅遊新品牌?日前,雲南省委宣傳部深入研究、持續發力,推出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紀錄電影《九零後》,開發同名主題線路產品等,形成紀錄片、電視劇、電影、文旅線路合力的產品矩陣,合奏出一曲令人振奮的聯大精神弘揚之歌。
-
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同時卻不同命的聯合大學!
西南聯合大學簡稱為「西南聯大」被譽為抗戰時期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這所屹立在西南邊陲的聯合大學從1937年開始辦學到1946年停止辦學歷時8年零11個月,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一共培養出了174位兩院院士,其中中科院163人,中國工程院13人,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獎的獲得者,黃昆、劉東生
-
兩大傳說級高校——西南聯大vs國立中央大學
要談起中國高等教育史,有兩大傳說級高校是繞不過去的話題,那就是抗戰時期只存在八年的的西南聯大和曾經的亞洲第一國立中央大學,西南聯大是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中央大學則是由張之洞創辦的三江師範學院演變而來,這兩所大學在當時甚至後來都是其他高校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那麼這兩所學校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
尋找「西南聯大」
南開大學在日軍轟炸之下一夜之間被夷為平地,也加入了南下的隊伍。三所大學原本於長沙建校,奈何日軍窮追,只能再度西遷至昆明,終於在1938年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址確定之後,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臨危受命,負責設計新校舍。然而,由於經費有限,梁林夫婦的設計稿只能一改再改,從高樓改到了茅草房。
-
「神奇的西南聯大」,中國第一的大學究竟是什麼模樣?
在中國,什麼樣的大學可以稱得上是"天字第一號"呢?清華大學?還是北京大學?抑或是突發奇想,將這兩所高校合併在一起,不就成了妥妥的中國第一了嗎?但要說咱們也不是教育部部長,這可能嗎?回答是肯定的,不光是可行的,還得再饒上周總理的母校南開大學。
-
滿江紅——西南聯大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與中國抗戰共始終的一所著名大學,系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聯合組成,簡稱西南聯大。創作背景是1938年,清華北大南開組成的聯合大學,從長沙遷往昆明後,成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馮友蘭牽頭一眾學者為西南聯大創作了校歌、校訓等。後來各大學回遷北京,於其原址設立國立昆明師範學院,今雲南師範大學,仍沿用西南聯大校歌為校歌。
-
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比較研究
與西南聯大戰時使命特徵不同的是,西北聯大的組建更多體現出國民政府經營西北、優化西北高等教育布局的戰略意圖;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都播撒了以學報國、興學求強的種子,西南聯大秉持與追求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學術獨立」,與西北聯大始終以開發建設西北為己任,自覺服務國家戰略的辦學理念,都是20世紀中國大學精神的最高表現;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兩所大學始終注重教學工作,注意「通識」人才的培養,師生之間相濡以沫;戰後無論是西北聯大的紮根西北
-
中國"神翻譯"做客西南聯大:大學英文不及楊振寧
中國"神翻譯"做客西南聯大:大學英文不及楊振寧 2014-11-27 18:05:08中新網昆明11月27日電(和曉瑩)27日,剛剛榮獲2014年全球翻譯界最高獎項「北極光」傑出翻譯獎的國際著名翻譯家、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衝做客西南聯大第十五講。
-
網際網路助力首部西南聯大題材電視劇
文/張晶雪近日,首部全面反映西南聯大曆程的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在北京開機。因人文精神背後所承載的深厚民族精神內涵,西南聯大近年來成為學術界和公眾關注的焦點。除紀錄片《西南聯大》外,這所大學的形象及其往事也出現在多部影視劇中,但還沒有一部專門以其為對象的影視作品。
-
聽過西南聯大,那你聽過西北聯合大學嗎?
我們所熟知的西南聯合大學就是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建而成的, 1937年11月1日,由在長沙組建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1938年2月學校開始西遷昆明,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而另一支中國高等教育的種子則遷向了西北地區,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天津北洋工學院(原名北洋大學)三所院校於9月10日遷至西安,組成西安臨時大學。太原失陷以後,西安臨時大學又遷往陝南,不久改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
-
後人眼中的西南聯大:國之西南有大學泱泱
翠湖的漣漪見證過烽火中的西南聯大歲月——中國歷史上知識分子集體出走的一次壯舉。平津淪陷以後,為在抗日戰爭中保存中國教育與思想的精英,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等校師生南遷長沙、又到昆明,長徵萬裡,在這裡建起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戰結束以後,三校北返,國立昆明師範學院(今雲南師範大學)在西南聯大舊址上建校,始末八年有餘。
-
梅貽琦:西南聯大獨立之精神
這,也就是馮友蘭在碑文中所提出的第三個「可紀念者」——西南聯大不僅樹立了「學術自由」的精神,而且具有著「民主堡壘」的稱號;這裡的人們不會隨千夫之「諾諾」,只會作一士之「諤諤」。 西南聯大的自由與民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具有「大學獨立」的理念,二是具有「教授治校」的傳統。
-
聊聊IP|白庚勝:用西南聯大IP與年輕人有趣連接
「過去,談西南聯大開發,大多基於傳統的辦法:旅遊、賣書、賣門票、出書、拍電影。現在,談西南聯大IP開發,除了可視可感的實物外,還應該有虛擬的、數字的、超脫時空的,而且是深度的。」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在接受記者視頻採訪時表示,構建西南聯大IP,要發揮市場和企業的作用,特別是充分利用數位技術和數字文化。「一個瓶,過去是能摸能看,到5G時代,就可以直接進到裡面去了,甚至可以分析其分子結構。表層旅遊進入到深度旅遊,遠距離的了解變為了超近距離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