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 供圖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人文資源是旅遊的核心資源,在新的技術推動下,新時代文化與旅遊融合大有可為。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在提案中建議,用數字時代新思維構建西南聯大文化IP,政企合力打造文旅融合經典。
「雲南已經成為全國『網際網路+旅遊』發展的『開路先鋒』和全球數字文旅新高地。」白庚勝指出,數位技術的發展為文旅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這方面,雲南省走在全國前列。
近年來一方面整合雲南文旅資源,一方面大膽運用先進的數位技術,與網際網路公司合作解決了困撓雲南旅遊業的難點痛點問題——投訴難,並以此為契機提升了服務質量,打造了一個高品質的服務體系。通過數位技術與文旅產業的融合,帶動了全省經濟與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現在,雲南首創的「一部手機遊雲南」模式已經成為全國各地旅遊景點效仿的對象,在雲南,這一模式也不斷深化,繼解決了投訴難問題後,又利用數位技術解決了誠信購物、無憂退貨等旅遊老大難問題,還提供了租車、景區導覽、找廁所、拍照識花等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站式的文化旅遊深度體驗。
西南聯大 資料圖
白庚勝認為,在雲南的數字文旅實踐中,還有一個大的IP可以打造——西南聯大。在炮火紛飛的戰爭年代,在中華民族的危難關頭,西南聯大培養出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和170多位院士,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蹟。但多年來,對這一文化IP,缺乏系統的開發思路,也沒有具體規劃和戰略,導致至今這一文旅遊資源的富礦仍然塵封在歷史中。現在,與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結合,利用最新的數位技術和平臺,以新文創的戰略思路來整合線上線下的文化旅遊資源,可以充分挖掘西南聯大所特有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有機會打造出一個數字文旅遊時代的經典。
關於如何打造西南聯大文化IP,推動文旅融合,白庚勝提出應系統總結西南聯大的內涵和精神,發掘它在當下和未來的文化價值;由國家主導,雲南地方和相關大學聯合參與,合力開發西南聯大的文化價值;文化與商業要雙輪驅動;政府企業相互配合,打造黃金旅遊線路;給西南聯大名人樹碑立傳,讓西南聯大IP活起來。
白庚勝建議,在西南聯大的IP開發中,由政府牽頭,同時發揮市場和企業的作用,以市場化的方式構建西南聯大IP產業鏈,特別要重視充分利用數位技術和數字文化的力量來深入挖掘西南聯大的影響力,讓西南聯大的IP與年輕人發生連接,成為時代精神的一部分。
對歷史上西南聯大培養的學者名家,應該摸底調查,建立完整統計,建立一個名人庫,在西南聯大的校園區裡,做一個雕塑群。給西南聯大的學者、專家、科學家和藝術家塑像。讓西南聯大精神不斷層,由一代代的年輕人傳承下去。(記者 雲仲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