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龐李潔 / 編輯:於華東
華羅庚在西南聯大任教期間,所居房屋不幸被敵機炸毀,無處可去。聞一多得知後,邀請華羅庚一家與其同住,但因為住所狹窄,起居不便。聞一多隻好掛幾條花花綠綠的床單隔開,華羅庚笑道:「聞兄,你在室內掛屏風,我們兩家人好似住進賓館了。」一席調侃,盡顯其幽默與樂觀。
華羅庚一家
來到聞一多先生在西南聯大的舊居之前,他與華羅庚兩家的趣事再度浮現在我的眼前。
十一國慶假期還沒到,我便開啟了一段心靈之旅。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是因為前幾天,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騰訊影業和潤禾傳媒聯合出品的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在清華大學開機。
不久之後,騰訊影業與雲南聯手推出的「我們的西南聯大」主題遊學線路在昆明正式發布,這也是雲南省與騰訊公司聯合發起的「雲南新文旅IP戰略合作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聚焦西南聯大這個IP,騰訊計劃以新文創思路,前置性探索影視與文旅的融合。
共鳴
西南聯大曾承載著恥辱與榮光。
恥,為國恥。
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後,日軍侵入北京,北大、清華兩座頂級學府也不再安穩,南下已刻不容緩。
國難當頭,焉有完卵。南開大學在日軍轟炸之下一夜之間被夷為平地,也加入了南下的隊伍。
三所大學原本於長沙建校,奈何日軍窮追,只能再度西遷至昆明,終於在1938年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校址確定之後,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臨危受命,負責設計新校舍。然而,由於經費有限,梁林夫婦的設計稿只能一改再改,從高樓改到了茅草房。
茅草房舊址
校舍簡陋,難敵風雨。聯大師生、教授往往輾轉於街頭、茶館的「第二課堂」,專於研究。
榮,為奇蹟。
南下,西遷,一路艱難曲折,但西南聯大保存了中國教育的火種。
文以揭民生疾苦、理以研科技萬象、法以順社會秩序、工以建國民之基、師以育國之未來……各行各業的人才得以偏安一隅,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儘管西南聯大僅存在了不足9年時間,卻培育出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名「兩彈一星」功勳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9位黨和國家領導人,174位兩院院士以及100多位人文領域的名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聚集著國內頂尖知識分子的西南聯大,最終助力這點點星火,燒向全國。
國讎、家恨,是最不需要任何傳播介質就能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連接的情感。
儘管已經過了80年,但當我們站在西南聯大舊址之上時,徘徊於聞一多舊居、梁林夫婦舊居時,置身於南湖畔聽風時,歷史的痕跡所引發的情感共鳴依然會油然上心頭。
朱自清舊居
同樣,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旅遊項目,身處其中的體驗總能讓人在共通的情感之上,窺見歷史的遺憾與輝煌。
西南聯大藉助影旅聯動,給了體驗者與歷史對話的機會,所達成的情感連接也是西南聯大IP的開發潛力所在。
沉浸
抗日戰爭的特殊背景,確實使西南聯大更容易觸動用戶的情感,但西南聯大真正呈現在觀眾面前的信息並不多。只有讓更多人群深入了解西南聯大背後的一個個人、一個個故事,充分釋放其文化價值的影響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擴展潛在消費群。
尤其是在近幾年,影視文旅項目的產出規模越來越大。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現有主題遊樂園超2500個,文旅特色小鎮計劃創建數量超700個,近5年文旅項目數量複合增長率超7%。
影視文旅項目高速增長,同質化的現象也愈發嚴重。快速湧入市場造成的後果是,80%的影視基地都處在虧損狀態,缺少文化支撐的文旅項目迅速被市場淘汰。
基於此,文化價值的賦能將增強IP的獨創性,抬高複製的門檻,文化對IP的增值作用也將更加凸顯。
可以說,沒有文化的旅遊是行屍走肉,沒有文化的旅遊是孤魂野鬼。
西南聯大的開發也處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為了進一步釋放IP的文化價值,「我們的西南聯大」在線路設置上一點點加深沉浸式的遊覽體驗。
庭院情景劇《聯大往事》《我的聞先生》等以庭院情景再現的形式,強化觀眾對歷史事件的認知;參觀聯大舊址、蒙自分校以及名人舊居等,與往事隔空對話;身著聯大校服增強代入感等。
《我的聞先生》劇照
沉浸式的旅行調動起遊客的視、聽、觸、嗅等多元感官,以一個更加完整的遊覽體驗,在無形中釋放西南聯大的文化魅力,與身處其中的遊客建立深度綁定。
在旅行線路之外,影旅聯動同步的影視項目《我們的西南聯大》,也將西南聯大的文化元素串聯成更加鮮活的視聽內容,而影視作品本身具備一定的藝術性,一旦走向大眾視野,也將在文化層面為IP賦能。
隨著西南聯大IP持續釋放文化價值,將進一步充實旅行途中除了自然觀光之外的人文價值體驗,給遊客帶來更長久的記憶點和心靈震撼,進而打通IP未來的延伸渠道。
「新文創」
西南聯大的IP開發模式給行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參照。
此前,旅行與影視的關係往往是,旅遊業在被動消耗影視作品的影響力,但這種短暫的旅行高峰會隨著影視作品熱度回落而迅速下滑。
相比之下,影旅聯動、同步開發的思路,實際上是將西南聯大看作一個完整的IP。兩者之間不存在任何一方消耗另一方知名度的問題,兩者聯合起來一起為這個IP做一些建設性的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影旅聯動前置,兩者相互賦能,互不割裂。旅行路線隨著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的拍攝進度而及時調整,電視劇在劇本構思、取景地設置、宣發資源的多方面規劃上,都為旅遊開發預留了空間。
隨著電視劇的拍攝進程,旅行路線還將進一步開放電視劇劇組探班、推出劇本殺等活動,以更貼近年輕人的方式去完善西南聯大IP的構建,將前置的影旅聯動滲透到打造西南聯大IP的每一個環節中去。
去年,騰訊將「泛娛樂」的戰略升級為「新文創」,繼續強化以IP構建為核心的文化生產方式,將IP的文化價值放在與產業價值同等重要的位置,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西南聯大的IP開發即誕生在「新文創」的生態基礎之上。影視只是整個IP的一面,是整個IP開發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一個IP的放大器。旅遊也只是整個IP的一面,以線下的形式承載觀眾多元的消費需求。
對於整個「新文創」生態而言,在IP開發過程中,影視這一環節帶來的經濟效益未必是最大的,但是影視所承載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將帶給這個IP無法預計的賦能加成,帶給其他業態形式無法估量的增值空間。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