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同時卻不同命的聯合大學!
西南聯合大學簡稱為「西南聯大」被譽為抗戰時期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這所屹立在西南邊陲的聯合大學從1937年開始辦學到1946年停止辦學歷時8年零11個月,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一共培養出了174位兩院院士,其中中科院163人,中國工程院13人,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獎的獲得者,黃昆、劉東生
-
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比較研究
4月3日,教育部以命令轉知兩校:奉國民政府行政院令,並經國防最高會議通過平津滬地區專科以上學校整理方案,規定:「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及私立南開大學。現為發展西南高等教育,推進邊疆文化起見,擬將長沙臨時大學移設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其院系仍舊。」
-
你可能只知道南渡北歸的西南聯大,不知道還有一個西北聯大
1937年9月10日,國民政府教育部令:「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的師資設備為基幹,成立長沙臨時大學;以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這兩所大學,一個向南,一個向西。後來隨著戰局的變化,長沙臨時大學繼續遷徙到昆明,改名西南聯合大學;西安臨時大學繼續南遷到漢中,改名西北聯合大學。
-
今日一校:西北聯合大學
對此,國民政府教育部於1937 年 9 月 10 日發布第 16696 號令,以國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等院校為基礎合組長沙臨時大學,遷設長沙。以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等院校為基礎合組西安臨時大學,遷設西安。前者後來遷往昆明,成為著名的西南聯大,而後者則為我們今日要講述的主題:西北聯大。
-
今日一校:西北聯合大學
以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等院校為基礎合組西安臨時大學,遷設西安。前者後來遷往昆明,成為著名的西南聯大,而後者則為我們今日要講述的主題:西北聯大。,1938年4月3日,西安臨時大學接到命令:「現為發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邊省文化起見,擬令該校各院系逐漸向西北陝甘一帶移布,並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院系仍舊。」
-
你不知道的西北聯大,僅存在一年,但意義同樣重大
文/行走的大學 圖/網際網路抗日戰爭時期,為躲避戰亂,當時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遷校至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一時間大師雲集,成為我國當時的學術高地,不少後來為共和國做出卓越貢獻的專家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
-
西南聯大80年③|為什麼是西南聯大:三校八年何以合作無間
雲南師範大學校內西南聯大博物館大門。雲南師範大學校園西北角,復刻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門牌匾,昭示著這裡的文脈傳承。一塊「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立在蔥榮草木間,聯大老校友每每「歸來」,必會走到碑前駐足。西南聯大研究學者、雲南師範大學教授吳寶璋曾回憶,1978年楊振寧首次回母校,就攜家人在聯大紀念碑前唱起校歌。
-
西北聯大與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聯大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曾經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她在抗戰時期所孕育的辦學理念和文化傳統,對我國高等教育當時的走向和布局,以及今天我國高等教育取得的輝煌業績,都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作為與西北聯大以及從西北聯大分立出來的西北工學院有著直接源流的西北工業大學,如今已是「211」、「985」高校,從國內這所名校身上,還印證著西北聯大的這種影響力。
-
西北聯大的文化傳統
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是國民政府同時決策組建的兩個大學共同體。1937年9月10日,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的師資設備為基幹,成立長沙臨時大學;以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
-
【西北聯大研究專欄】張豈之:西北聯大與開發西北:中國高教史上的重要篇章
【核心提示】西南聯大的「南渡北返」與西北聯大的「紮根西北」,都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大學精神的「最高表現」。西北聯大師生所展現出的中國優秀知識分子對祖國西北開發使命的崇高自覺,十分寶貴。今天我們應當發揚這種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抗戰全面爆發後,日本將中國大學列為破壞目標,大學損失慘重。
-
「西北聯大」因何名聲甚微 存在時間僅一年
本文所描述的是與「西南聯大」同時誕生的「西北聯大」! 如今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師範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東北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等院校,都與「西北聯合大學」有直接或間接的傳承聯繫…… 與「西南聯合大學」相比,「西北聯合大學」的名聲不為多數人所知。
-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否存在被神化現象?西南聯大到底有多厲害
今天心安想和你們聊一聊一所只在中國存在8年的一所大學——西南聯大。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於1937年組成。在戰爭的時代,西南聯大保存了抗戰時期重要的科研力量,培養了大批卓有成就的人才,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做出來傑出的貢獻。很多專家都說過:西南聯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更是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
滿江紅——西南聯大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與中國抗戰共始終的一所著名大學,系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聯合組成,簡稱西南聯大。創作背景是1938年,清華北大南開組成的聯合大學,從長沙遷往昆明後,成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馮友蘭牽頭一眾學者為西南聯大創作了校歌、校訓等。後來各大學回遷北京,於其原址設立國立昆明師範學院,今雲南師範大學,仍沿用西南聯大校歌為校歌。
-
西南聯大的校長們
西南聯大的畢業生裡一共出了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一共出了177位院士;8位兩彈一星的元勳。鄧稼先、朱光亞、郭永懷、黃昆等都是西南聯大的學生,林家翹、陳省身則是西南聯大的老師。很多專家、學者都寫了很多文章,探討西南聯大在培養人才方面的奧秘。
-
西北聯大:抗戰烽火中的一段傳奇
「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的師資設備為基幹,成立長沙臨時大學;以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這兩「兄弟」,一個向南,一個向西。後來隨著戰局的變化,長沙臨時大學繼續遷徙到昆明,改名西南聯合大學;西安臨時大學也繼續南遷到漢中,改名西北聯合大學。
-
中國科學報:回歸高等教育的使命——從西北聯大看「雙一流」建設
《中國科學報》 (2016年11月17日07版) 當抗日戰爭的戰火湮滅之時,中國高等教育史上也悄然地留下了兩座豐碑,它們分別是西南聯合大學和西北聯合大學。 事實上,只存在了一年零幾個月的西北聯大,與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合作鑄成西南聯大的輝煌歷史不同。西北聯大後分立成西北工學院、西北農學院、西北醫學院、西北師範學院和西北大學5校,但並未因分立而縮小,反而得以擴大發展,為西北地區的文、理、工、農、醫、師範等較為完整的高等教育體系奠定了基礎。
-
雲南有座大學,出身名門,其前身是「西南聯大」
你知道嗎?在美麗的雲南,至今還有一所大學, 其前身是西南聯大,可以說是名門出身, 到底是哪所大學? 請跟著筆者一起去看看吧。上圖中看到的這張照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構西南聯合大學的舊址,在雲南師範大學的校園裡,這是非常珍貴的遺蹟,要知道在那樣困難的時代,生存還不容易, 更不用說運營學校了,臨時成立的西南聯大在那樣困難的時代,依然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人才,如楊振寧、李政道等, 圖為雲南師範大學學生,穿著當時的舊制服,這裡提到的雲南師範大學,其前身,西南聯大!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微·思政】西南聯大:中國教育史上最偉大的長徵!
追尋那未曾消失的西南聯大,今天回望,更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在昆明,長沙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於5月4日開課,一直到1946年5月4日北上,整整8年時間。聯合大學在昆明城西北地臺寺附近購得124畝荒地(今雲南師範大學校址),梅貽琦請梁思成夫婦設計校舍。由於經費困難,校舍一律建成平房,宿舍為土牆茅草頂,教室和辦公室為鐵皮頂。
-
永恆的西南聯大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這是電影《無問西東》的經典臺詞。西南聯大可謂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傳奇,從那裡走出的一批曠世奇才更是光照千秋。觀罷這部電影,近距離瞻仰西南聯大校址的渴望越發迫切。 去年初夏去昆明,第一個念頭就是前往西南聯大。
-
中國最厲害的大學——西南聯大
說起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大學,大家想到的是清華北大,其實,新中國成立以前有一所大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最厲害的大學,那就是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的校舍是由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設計的,馮友蘭、金嶽霖、華羅庚等等這些代表著當時中國最高能力的學者統統任職於西南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