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全國各地都在以各種方式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這舉國歡慶的時刻,在漳州高速公路ETC門架機電工程施工戰線上,有這麼一群人,地球不爆炸,他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他們不休息,他們就是漳州機電維護中心技術員。
10月底前完成101套非省界ETC門架機電設備安裝,包含109公裡鋼管和近300公裡光電纜敷設的工程量。對業外人士,這只是一連串數字日期,但對於每一個漳州高速人來說就是一道鐵打不動的「軍令」。在漳州高速公路ETC門架機電工程施工戰線上,機電維護中心技術員正奔波於各個門架施工點,搶進度,抓質量,堅決打贏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這場攻堅戰。
他們是挑刺的工匠人
上午10時,在漳詔楓林樞紐ETC門架鋼管敷設現場,兩個身著藍黑色制服和綠色反光背心的人,正在護欄外徒步檢查沿線鋼管敷設情況,他們正是漳浦機電維護站負責ETC門架機電工程的二人組:楊輝和楊小斌。
節前,他們已督促施工單位將所有鋼管布放到位,節日期間必須完成所有鋼管接頭焊接工作。「這段鋼管套接頭焊接不到位,密封性無法保障,必須返工!」「這段鋼管管口未打磨,毛刺多,線纜敷設時容易割破皮。」面對可能影響工程質量的問題,他們都積極協調施工單位解決,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忙碌的背後,是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和責任感。
他們是鐵打的排頭兵
ETC門架項目能否順利完工,機電工程起著決定性作用。從前期勘查選址,到基礎施工、門架吊裝、機電隊伍進場,楊輝和楊小斌都全程介入。門架選址工作至關重要,關係到建設成本和日後設備的正常運行。針對楓林樞紐特殊斷面的選址問題,他們現場跑了不下4趟,徒步了近5公裡才確定下來。門架吊裝期間,為了機電工程能儘早開工,他們必須與時間賽跑,全線排查土建預留預埋,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晚上回到單位,他們還要加班匯總數據、熟悉圖紙、跟施工單位溝通第二天計劃。
「工期太緊了,我們還是留下來加班吧」,組長楊輝對楊小斌說,「國慶期間不能佔道施工,我們得想辦法從其他方面推進啊!」距離國慶長假只剩2天,為了不落下進度,他們主動提出堅守崗位,跟進項目。
下午4時,楊輝和楊小斌正在趙家堡附近檢查管道敷設情況,突然接到常山施工班組負責人反饋,匝道至收費所鋼管敷設存在困難。擔心影響進度,他們立馬驅車趕赴現場。多年的維護經驗讓他們對場區內的管道路由印象深刻。只見楊輝掏出紙筆,迅速畫了一張路由示意圖,楊小斌則帶領施工班組沿著綠化帶尋找人井位置。經過一番交底,方案得以明確,節省了近100米的鋼管工程量。施工單位及時抽調班組加班作業,順利完成了當天計劃的任務。
他們是最佳二人組
在一片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氛圍中,節假日氣息似有若無,在楊輝和楊小斌的心中,更要緊的,是工期、節點。「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條通往成功的路。」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印證了這句話。這對漳浦機維站的「黃金搭檔」,工作中他們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確保每一項任務的完成;工作之外,他們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提高自身的工程管理水平。他們在平凡的崗位堅守如一,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夢想,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工匠精神」的內涵。(李捷)
(責編:林東曉、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