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此前「劇透」的天津市北大港溼地申遺工作已完成前期摸底調查。
6月13日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天津日報》當天報導稱,「記者從市規劃資源局了解到,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目前已積極配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申遺工作專家團隊完成了前期摸底調查工作。」
天津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大港溼地申遺項目前期摸底調查主要開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通過對北大港溼地開展連續調查與監測,建立監測技術方案,掌握了北大港溼地保護區遷徙水鳥的群落組成、重要物種的種群數量及其動態變化;二是通過對重點區域開展植被資源、動物資源、外來入侵物種、受幹擾威脅因素及面源汙染等溼地因子的監測,全面掌握了北大港溼地影響候鳥棲息的重要生態因素;三是通過對北大港溼地相關監測人員和民間志願者開展能力培訓,培養專業人才,切實提高了北大港溼地的生態環境監測能力。下一步,將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申遺工作專家團隊要求,配合開展遺產地和緩衝區範圍劃定以及科學論證工作。
此前,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副主任尚成海2019年12月「劇透」稱,北大港溼地2020年將作為全國16個區域之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以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
北大港溼地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東南部,面積為34887公頃,其中核心區11572公頃,緩衝區9196公頃,實驗區14119公頃,是天津市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這片面積約佔濱海新區面積1/7的溼地每年都是亞洲東部候鳥南北遷徙中的重要一站。
隨著生態環境逐年改善,北大港溼地在今年春季候鳥遷徙季已迎來80多種、40餘萬隻候鳥過境,比去年同期增長10萬隻左右。尤其是珍稀瀕危野生鳥類東方白鸛在北大港溼地築巢繁殖的數量又有新突破,今春以來,已經觀測到16對東方白鸛在保護區內安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