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2020-09-11 下雨天遊園

養育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常常令父母們心力交瘁,心力交瘁的父母常有,能輕鬆把問題解決的父母卻不常有。當孩子哭叫、喊鬧、打人或咬人時,苦惱的父母們是否知道,這其實是孩子表達內心世界的方式?當父母們採取措施幫助(懲罰、鼓勵)孩子時,是否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不能對症下藥的努力,反而會加重孩子的症狀。《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與不開心的孩子聊聊內心衝突》打開了一個問題解決的新思路,書中提供的成功案例,也許能讓更多困擾的父母們從無效努力中解脫出來。

本書作者是英國國家健康中心的心理諮詢師布拉夫曼博士,從事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諮詢達50年之久。來到他這裡進行諮詢的孩子,大都是經介紹從其他處轉診過來的,布拉夫曼博士可以說是很多問題的終極解決者。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與不開心的孩子聊聊內心衝突》主要針對的是有軀體症狀、卻沒有生理病因的孩子。很多孩子去醫院查不出病因,卻顯示出恐懼、過度害羞、嘔吐、尿床、疼痛、行為怪異等現象,布拉夫曼博士指出,這些身體症狀是其內在情感困擾的外在表現。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帶來的困擾通常可以歸為兩個方面:

第一, 孩子對外部世界的認知衝突

一個不肯上廁所的小孩,原來是不明白自己身體裡發生了什麼,對排便這件事感到害怕。一個對蜘蛛感到恐懼的小女孩,經過諮詢與診斷,被發現其實是她將蜘蛛與姐姐的病聯繫了起來。一個十二歲卻在尿床的少年,其實是承擔了家庭過多的憂慮。他們內心的困惑無法用語言表達,而作為一種潛意識顯現在行為上。如果這種行為沒有被理解,孩子們會感到焦慮和苦惱,並且不斷重複某種行為,直到讓自己和父母都非常沮喪。

第二, 父母的不良情緒反作用在孩子身上

小女孩格洛裡亞非常害羞,不肯去學校,一提到上學就苦惱、說自己全身都疼,在排除病理性原因後,格洛裡亞的父母找到了布拉夫曼博士進行諮詢,博士發現格洛裡亞的問題在於父母的過度保護,讓她覺得父母非常需要她,她媽媽的對這個孩子非常重視以至於唯恐失去的焦慮傳遞到格洛裡亞身上,讓她認為自己無法從父母身邊離開。

面對這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布拉夫曼博士給出的解決方案並不難:父母應當跳出自身的局限,試著去理解孩子的真正意圖。可以通過畫畫、耐心交流、詢問等,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而不是想當然。當孩子們能意識到自己在憂慮什麼,換句話說,當他們潛意識中擔心的事被說出來時,這些事所帶來的情感壓力就會迅速消失。

除此之外,父母們還應當正視自身的情緒問題,因為情緒會影響和傳染,當父母們意識到,孩子的行為問題很可能是自己的不良情緒造成的,他們就已經給了孩子一種暗示:我知道你在為我擔憂。父母對自身行為進行調整時,會讓一切都向更好的方面發展。既要看見孩子的內心,也要看到內心真正的自己,這大約就是《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與不開心的孩子聊聊內心衝突》想要告訴我們的事。

相關焦點

  • 張宏偉:重新認識教材,看見「沒看見」的
    我們只看見最後篩選出、所謂最優的、單一的數學,沒看見別樣的數學、完整的數學、豐富多彩的數學我想和在場老師一起從一道題開始,看看教材當中通常沒看見的學習內容、方式、過程等。我們品味一下,小數Decimal中,Deci是十分之一,mal是微小的、不足的,原來Decimal是在訴說:小數是從1開始,十分之一、十分之一地變小……1 → 0.1 → 0.01 → 0.001 → 0.0001 → ……於是乎全景數學開始引領學生遊歷中外,博覽廣採,追根溯源,我們陪著孩子在東西方文化之根中穿行。
  • 特級教師張宏偉:看見教材中那些「沒看見」的……
    01我們只看見最後篩選出、所謂最優的、單一的數學,沒看見別樣的數學、完整的數學、豐富多彩的數學我想和在場老師一起從一道題開始,看看教材當中通常沒看見的學習內容、方式、過程等。筆算兩位數乘以兩位數,我們通常看見的是「從個位算起」的豎式;
  • 【啟蒙者】看見遊戲 看見兒童 看見自己
    偶爾面對超負荷的環境創設、文案工作,公開課展示活動,時常生出一種無力又疲倦的感覺,也讓我開始疑惑,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到底為何而存在?我又該何去何從?幸運的是,我遇見了遊戲。在遊戲中,我看見了不同兒童個性化的真實成長, 滿足了最初對兒童的「好奇」。
  • 冰山下的「小宇宙」——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丨讓我們一起看見
    冰山下的「小宇宙」——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丨讓我們一起看見 2020-09-25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與「情緒」和解,從看見內在小孩開始
    我們沒能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但感受到的痛苦卻是明顯又深刻的。只要他不順我意,我便開始在他不清楚原因的情況下對他冷暴力,如果他遲遲不來哄我,我就會在心裡埋怨他,不夠在乎不夠體貼,還會故意做出一些不尋常的事兒來引誘他跪舔,求和。
  • 解決問題的五步流程(原創)
    解決問題要做什麼?解決問題要具備什麼能力?解決問題有流程嗎?解決問題能力可以學習和訓練嗎?在研究了相關科學發展進程以及個人與組織解決問題的實際案例後,我們編撰的《解決問題教程》(許湘嶽、吳強等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試圖給你一個最簡單的描述,讓你明白如下一些東西:1、什麼是問題並如何描述它;2、如何分析問題;3、如何得到不止一種可行的合理解決方案;4、如何選擇出最佳決策;5、如何通過監控實施最終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
  • 我們能看見 你的希翼 Dream Catcher 捕夢小組
    首先在這裡代表我們中國周支教小組—Dream Catcher小組的全體成員,前來感謝你的耐心等待和守候,因為你的存在,我們才能夠被更多人看見。            什麼是【中國周】「中國周」活動自廣東碧桂園學校2004年開展以來,已有超過2000名學生分赴中國26個省市自治區,在貧困地區的鄉村學校開展各類支教,進行著大山深處的愛心傳遞。
  • 逃避,永遠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改變不了過去,我們就從改變現在開始!改變不了事實,我們就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不了環境,我們就是改變自己;總要學會與時俱進。在黎明之前等待新的曙光,天亮之後又是新的一天,新的開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面對自己的逃避,有時候無可奈何。很多時候,問題本身並沒有那麼可怕,只是因為人們內心的怯懦,讓這個事情顯得很恐怖。直面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 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
    《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將解決問題分為六個系統的步驟,然後每個步驟用一章進行非常詳細地介紹,實操性極強。然後,他開始了自己的烹飪實驗,第一種實驗用的食物是爆米花,結果他成功了。微波爐就這麼誕生了。我曾經推薦過稻盛和夫的《幹法》,稻盛和夫在松風工業工作時,為了攻克鎂橄欖石,吃住在單位也沒能突破,有一次在經過一個過道時踢翻了一盒松香,他張口要責問誰這麼缺德把松香放過道時,突然意識到具有粘性的松香正好可以用來粘合鎂橄欖石,就這樣,他取得了科研成功。
  •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從出生開始,就會面臨各種問題:念書的問題、成長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工作的問題、人際關係的問題、夫妻關係的問題、孩子教育的問題、財務的問題等。簡而言之,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面對問題,有的人把面對問題稱其為受苦,所以會選擇逃避,用一些讓其感覺舒服的方式裝作視而不見,所以這些問題會成為他一生的問題。
  • 優秀四年級小數報杯論文推薦:結合實際解決問題
    優秀四年級小數報杯論文推薦:結合實際解決問題   一天,我在回家作業上做到這樣一個題目:一根木材,鋸成4段用了6分鐘,另外有同樣的一根木材以同樣的速度鋸木材,18分鐘可以鋸成多少段?   讀過一遍題目後,我覺得這個題目簡直太簡單了。
  • 高效解決問題之思維技巧四:解決問題(上)
    經過前面的發現問題、描述問題、分析問題三個階段,我們終於來到了本次「旅程」的最後一站: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又可分為兩大步驟:決策和執行。決策和執行分別解決的是什麼問題呢?因此,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不是立刻執行而是決策思考。那如何進行有步驟的決策思考呢?第一步,明確決策目標。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家企業經過幾年的積累,現金儲備很充足,於是高層管理者想通過投資新項目,以實現用富餘的資金創造更高收益的目標。
  • 外企解決問題的solutions
    問題可以用單詞problem來表示,在外企針對工程問題一般用issue,但解決問題的短語卻是problem solving, anyway, 解決問題就要有方案.解決問題的方案: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A solution to the issue.
  • 如何鍛鍊寶貝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是指人們運用觀念、規則、一定的程序方法等對客觀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因此孩子失去了很多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得不到發展。從而導致交往能力差、合作意識不強等不好的方面,因此,從小培養幼兒解決問題能力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利用同伴的影響力,從而激發幼兒願意自我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 解決問題的關鍵 思考問題「核心」是解決的關鍵
    思考架構是幫助大家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思考能力等。有了框架之後如何使用才是重點,因此在每個思維架構後又提出了思考方式,讓大家有更多反思跟練習的機會。有框架的人勝於有模糊的慨念,而有順序的人又更勝於只有框架的人。
  • 在職場中,有效解決問題的六個步驟
    因此,對每個員工來說,了解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培養解決問題的技能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正在尋找晉升到管理職位的職業,你必須掌握這個過程。什麼是解決問題?幾乎所有的僱主都重視解決問題的技能,並尋求擁有具有這些特質的員工,以便在公司的日常運作中幫助決策過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 創造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
    1. 解決問題的方法,通常不會只有一個途徑。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從問題的確認、原因分析、對策擬定、決策分析、執行對策,最終評估與追蹤,持續改進與不斷學習的模型。
  • 《怎樣解題》:解決問題的三個層次
    它之所以神秘是因為一開始你並不知道如何解決它,如果一個問題缺乏趣味性,你就不會願意去思考,但如果問題非常有趣的話,你一定會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解決它。這本書將有助於你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戰略層次:掌握如何入手並分析問題的數學思想與心理策略;戰術層次:掌握解決問題的不同階段所使用的數學方法;工具層次:對特定的情形,注重特定的技巧和「竅門」。1.2 解決問題的三個層次很多數學分支都有悠久的歷史,並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數學符號和語言。但解決問題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
  • 麥肯錫筆記術—職場人士解決問題的思考武器
    麥肯錫公司的成功源於他們高效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高效的工作方法成為人們爭相學習的職場技能,金字塔寫作原則、MECE分析法都源於麥肯錫公司,而《麥肯錫筆記思考法》則是介紹的麥肯錫筆記術,一個能解決問題的筆記。 《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作者大島祥譽,麥肯錫頂尖諮詢顧問,美國杜克大學福庫商學院MBA學位。
  • 華為員工吐槽:考試自費2000元,解決問題從拉動內需開始,絕了!
    考試要自費近2000元考(第一次據說打三折),部分人考預備級不繳費,考點和華為雲分成員工考試費,解決問題從拉動內需開始,絕了。另據說阿里、騰訊也有考試,但不繳費。這樣的吐槽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