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柏成語故事——守株待兔

2020-12-25 聞是藝術

守株待兔出自《韓非子·五蠹》。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記得這個故事在學校課本裡學過,大家都應該知道這個故事的意思。雖然學過,可是從來沒有認真想過,兔子為什麼會撞在樹樁子上。是自殺兔,或者是只瘋兔?

為了解釋這個問題,有必要把當時的情景再現一下。

2000多年前的宋國某地,盛夏酷暑之日,農民老張看著屋子後面瘋長的野草,心裡想,地裡的草大概也長得差不多一樣高了吧。再不去鋤,明年糧食不夠就又得到處借了,於是扛起鋤頭很不情願地往自家土地方面走去。

那個時代百姓沒有姓氏,為了記述方便,暫稱之為老張。

老張的地在南荒山腳下,坑坑窪窪,高低不平,還長了許多樹,本來不適合種地。老張也不喜歡種地,可是又沒啥別的本事,只好種地。老張比較懶,不好好伺候這莊稼,風調雨順的年頭勉強能填飽肚子,一旦收成不好就只好四處借糧吃了。

鄰居老王是個熱心人,看老張這樣子總是幫幫他,有一天帶著鋸到老張地裡說,我幫你把這些礙事的樹鋸了吧。老張很高興,看著老王鋸樹,還給老王喊著加油,加油。老王本來一片熱心,看老張一點兒也不積極幹活,幹勁也減了一半。把鋸下的小樹扛在肩上後對老張說,我就幫你這些了,我回去了,你有時間把樹樁子挖出來,這地就好種了。老張說太感謝您了,連連鞠了好幾個躬,不過,老張以後再也沒想過去挖那些樁子。現在,荒草都長到腰那麼高了,哪裡有樹樁子,根本見不到了。

老張找到自己地後,默默地鋤起草來。今天,老張幹得特別賣力,一會兒身後的草就倒下了,那些莊稼也能看見了,許多螞蚱跳來跳去,引來許多鳥在老張前後嘰嘰喳喳,飛上飛下。老張有些喜悅,卻也感覺非常疲勞,幻想著如果自己也能像這些鳥一樣自由多好。正想著,鋤頭落下的地方好像有個什麼東西串了出去。老張一愣,還沒等反應過來,就聽前面咚的一聲,好像是撞擊的聲音。

老張趕緊跑過去一看,原來前面有個樹樁子,一隻兔子倒在樹樁子下面,看起來卻快咽氣了,腿還在抽搐,很明顯兔子受驚一下子撞到樹樁子上了。老張想,俗話說打草驚蛇,我這是打草驚兔子啊!今天這美味真是老天爺送來的。老張看著這肥兔子,再也顧不得打草,拎起兔子就往回走了。

老張雖然手懶,但心眼好,他最先想到的是把兔子送給老王,拎著兔子就直接奔老王家去了。老王幹活還沒回來,媳婦接下兔子很利索地就料理了。老王回來後,大家一起吃兔子肉,喝酒,老張得意地說幸虧俺沒把那樹根挖掉,不然就吃不到兔子肉了。老王說還是你了不起!懶人有懶福。

第二天,老張起得比平時都早,臉也沒洗就扛著鋤頭去地裡了。

老張一眼就發現了那個樹樁子,趕緊上前拜了拜,嘴裡念叨說,感謝你給我一隻兔子,上天保佑再來一隻兔子撞在這樹樁子上吧。老張不鋤草,就在附近等起來,看看有沒有第二隻兔子撞過來。太陽很快就下山了,老張連個兔子影子都沒見到,只好悻悻然地回去了。

第二天.老張抱著希望在樹樁子附近又等了一天,還是一無所獲,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

老張撿到一隻兔子的故事很快在村裡傳開,大家都說是老張運氣好。老張在樹樁子後面等兔子的事也很快傳開了,大家又都說老張傻得冒泡。有人說,撞樹的兔子夠傻,老張等傻兔子比兔子還傻,這就是兔崽子,於是兔崽子成為一句很難聽的罵人話。兔崽子這句話可能就是這麼來的。

不過,這事你不要全信,畢竟是我考證的,還沒有被公認。

這故事傳到韓非子耳朵裡,就用來勸誡君主做事不要固步自封,應該靈活應對。君主為了不被人罵兔崽子,韓非子怎麼說就怎麼做了。

守株待兔的故事如果是這樣的就非常有合理性了。

題外話,日語裡沒有兔崽子一詞,和兔崽子比較近似的詞是馬鹿,就是大家都知道的baga。現在株字還是木樁的意思,中國人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株的本意了。

滿柏,從事藝術和理論研究,善繪畫,善漫畫和插圖,寫作,攝影,平面設計。

相關焦點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
  • 大班成語故事《守株待兔》教案
    《守株待兔》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守株待兔」的由來。  二、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成語「守株待兔」的由來。  1、教師講述故事開頭至「等著兔子跑過來撞死」。  提問:(1)「他是在什麼地方撿到兔子的?」(樹樁旁)  (2)「兔子是怎麼死的?」(自己不小心撞死的,是碰巧,是偶然遇上的)  (3)「農人撿到兔子後,他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5)「你覺得兔子還會再來嗎?
  • 【講故事,學成語】成語故事——守株待兔
    在這裡,讓我們一起分享育兒經驗、親子理念、親子故事,還有那份獨特的親子成長體驗。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和大家一起講故事,學成語,也希望爸爸媽媽跟孩子們一起從成語中體會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啟示!一句話釋義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勞而獲,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成語故事相傳在戰國時代的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幼兒成語故事 TOP 10——守株待兔
    成語就是有道理的詞語,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意義深遠的故事。② 聽成語故事,你會知道什麼?聽一聽這些生動、通俗易懂的成語故事,你不僅可以了解歷史、學習知 識,有時還可以用這些成語說說自己的感受。③ 暑假期間,鶯媽會講哪些成語故事?
  • 繪畫|成語故事:第八課《守株待兔》
    思維探索:此故事用於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 守教條的思想方法。守株待兔能用 於褒義,只要掌握了規律,在兔子 必經之道上栽幾棵樹等兔子撞,也 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軍必經之 地,我們只要在此做好準備,守株待兔即可。
  • 守株待兔有道理
    現代漢語詞典講守株待兔這個成語的寓意,是形容僵死不知變通,墨守舊規;或坐以待成,希圖不勞而獲。這個寓意是對守株待兔的故事的語義提升和凝固。        這個成語出自《韓非子·五蠹》。原文如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 繪畫|第八課:《守株待兔》
    此故事用於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 守教條的思想方法。守株待兔能用 於褒義,只要掌握了規律,在兔子 必經之道上栽幾棵樹等兔子撞,也 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軍必經之 地,我們只要在此做好準備,守株待兔即可。 教學重、難點:運用老師講解的填彩版畫印 制畫技法繪畫作品,表現守株待兔。完成作品,並能掌握成語守株待兔的寓意,可以準確運用,體會到中國詞語的博大精深。
  • 視頻:三年級下冊語文5《守株待兔》課文講解
    《守株待兔》這篇文言文講的是一個農民因為意外得到一隻兔子之後,放下了農具,守在樹樁旁,希望再次得到兔子。結果沒有再得到兔子,荒廢了田地,成為宋國人的笑話。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比喻希望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倖心理,現在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造句:學習不能守株待兔,否則就不會有進步。
  • 一個成語一個故事,隱藏了一種大智慧!讓孩子輕鬆學成語
    說起成語故事,我們不得不說它是我們中國歷史源遠流傳的一個重要體現。古人的那些智慧通過成語故事展現給我們,讓我們從故事中學會大道理,領悟大智慧!所以成語故事在我們的教科書當中是有很高的地位的。記得小編小時候,語文課本裡經常會出現一些成語故事,因為是考試的必考內容之一,老師是強制要求我們背誦這些成語的意思。印象最為深刻的前三甲要數: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了!今天小編要跟大家推薦分享的也正是這樣一套書籍,它的是由花山文藝出版的4冊成語故事匯。每一本都包含了將近100個成語故事。
  • 《5守株待兔》知識點梳理
    部編語文三年級下冊期中期末複習分課知識點梳理《5守株待兔》知識點梳理一、字詞。
  • 把成語故事演繹成古風十足的音樂劇,杭州這所幼兒園的小伢兒不得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周琪 通訊員 王蓉蓉通訊員 陳晨 劉雨昕 丁一寧/攝 一群小個子「農夫」抹著汗水「累倒」在地,懵懂的「兔子」正歡快地蹦上舞臺,他們雙雙喊唱道:「兔子快出來」,「農夫在哪裡」……當看到經典成語故事《守株待兔》被一群懵懂可愛的小伢兒全新演繹時
  • 讀《成語故事》,陪孩子一起品讀智慧和文化
    教科社出版的《成語故事》在這方面做的非常細緻,第一輯共20本圖畫書,每一本講述了一個成語故事。尤其是在故事的選擇上,均選擇了篇幅短小、淺顯易懂,對成人來說更是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非常適合對3-6歲兒童的學習啟蒙。
  • 成語故事鬧新春,長樂幼兒園童謠傳唱迎新
    為期三日的「我愛母語」童謠傳唱迎新活動,讓孩子們在有趣的成語故事、好玩的傳統遊戲中一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古韻與精彩,為長樂幼兒園第五屆遊戲節閉幕式落下完美的帷幕,共度一場極具老底子風味的傳統新年。成語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
  • 臨澧實驗小學
    舉辦成語故事演講比賽 - 常德日報多媒體數字...
    本報訊(記者 黃媛媛 通訊員 黎松)近日,臨澧縣實驗小學隆重舉行學生成語故事演講比賽,18名優秀選手用甜美的童音、飽滿的熱情、嫻熟的表演,將一則則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搬上了舞臺,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    此次活動的參賽者來自一至三年級學生,最大的8歲,最小的只有6歲。參賽者以故事演講的形式,運用LED背景、服裝、道具、音樂等輔助手段表演再現故事情景。
  • 每個成語都有它的一個小故事
    最初認識成語是小學語文課本上的「守株待兔、拔苗助長、畫蛇添足、掩耳盜鈴……」一個個寓意深刻的故事,直到現在仍記憶猶新。再見成語是女兒六個月大時。手掌大小的方形抹角卡片,一面是帶拼音的四個黑體大字,另一面是彩色的成語故事圖畫,孩子剛能坐住就近乎虔誠地舉到女兒面前,我一張張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講給她聽,也不知道在她腦海裡能留下多少痕跡,卡片倒是已經就著口水被啃得面目全非。
  • 《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小故事大道理,讓孩子在玩中學成語
    早上送兒子上學的時候,聽他走著嘴裡念叨著什麼,走近聽:「三人成虎,守株待兔,掩耳盜鈴,胸有成竹,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等。兒子什麼時候學了那麼多的成語?記得前幾天給他購了一套《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但我和孩子爸並沒有陪他看過幾頁,那天晚上睡覺前一家四口做了兩次遊戲。大部分是哥哥講成語故事,我和孩子爸被孩子纏著猜卡片上的詞語。當時孩子對這些成語並不認得,我們猜成語的時候互動著猜了兩次,就這樣奇蹟般地記住了很多,竟然當成了朗朗上口的兒歌,這大概就是興趣的魅力吧!
  • 一不小心你可能就創造了成語
    成語,從小時候還沒上學,父母就要求我每天背成語記成語,那時候貪玩很牴觸。例如一心一意,三言兩語,掩耳盜鈴,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等等。當時覺得很不解,為什麼要記這些四個字四個字的東西呢?中國漢字那麼多,學習生字也不能這樣學呀。
  • 你才守株待兔,你們全家都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原來是個高級黑。對此,警察歐巴嚴正聲明:你才守株待兔,你們全家都守株待兔。
  • 音頻 | 讓孩子著迷的,凱叔365夜之99個成語故事,快收藏
    成語故事幾乎是每一個小朋友的必修課,那到底什麼樣的成語故事才是適合孩子的呢?在《凱叔365夜》中精選製作了99個成語故事,精心原創故事,耳濡目染的素材庫。成語故事,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文學素養。這裡的成語故事,不僅有豐富的情節,更有你意向不到的場景還原,還有各種你不知道的歷史知識。
  • 北京公開選拔領導幹部:面試模擬試題之成語、寓言、故事類
    北京公開選拔領導幹部1·"班門弄斧"是一句成語,請問你如何評價"弄斧須到班門"?2·談談你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看法是什麼?3·如何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4·請問"積水成淵"這個成語對你有何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