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工作時只要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常常會發現很多公司應聘信息上寫著幾個字:「35歲以下。」正是因為如此,35歲成為了大家眼中的中年危機,這也是所有人逃不過去的一道坎。找工作時只要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
我,35歲程式設計師,沒想到今年找工作這麼難
文/ 鄢子為 楊松 編輯/ 譚璐跳槽變難「終於找到工作了。」王暢感嘆道。王暢剛滿30歲,從深圳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已換過七份工作。據他描述,找工作的時間均不超過1個月,兩份工作的間隔時間很短。過完年後,騎驢找馬,王暢著手準備換工作。他的工作需要經常加班,身體有點吃不消。而且,他剛結婚,在寶安中心買了一套小房子,希望跳槽拿到更高的薪水。找了三個月工作,四處碰壁,王暢已心灰意冷,OPPO、平安產險、眾安保險等公司在面試完後,都沒有任何消息。半年過去,靠同學內推,王暢在2019年年底拿到了一家銀行的offer。工資和上一份工作差不多,但加班少,福利好。
-
30歲前在職場混日子,35歲失業找不到工作,有你嗎?
有一個朋友,直到32歲前還一直不停的換工作,前段時間更是因為覺得沒前途工作量大斷然辭職,過完國慶便踏入35歲的中年行列。一休息就是大半年,手裡的存款也花得差不多了,又想起了工作,準備投簡歷。本來以為找工作很容易,沒想到三個多朋過雲了,卻仍然還在待業,不是能力不符就是工資太低。
-
35歲以後還靠投簡歷找工作,丟人嗎?
怎麼還要靠投簡歷苦哈哈去面試來找工作呢?我雖然一開始有點驚訝,但後來一想就理解了,這種觀點顯然是還沒有被社會毒打過的孩子,被雞湯洗禮的結果。同時,這個觀點也是某些自媒體販賣焦慮的新手法,本質上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毫無區別,暗示你要是三十多了還在靠投簡歷找工作,而不是有了自己穩固的人脈,或者一想跳槽就被高端獵頭電話打到爆,那你就是被同齡人淘汰了。
-
35歲以後失業,到底還有哪些出路?
面對自己為之奮鬥很多年的企業要我們離開,很多人總有一番不舍的滋味在心頭,也不知道將來該往哪裡去發展?其實,35歲至45歲這個年齡段,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段。因為,你跟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相比,你更加成熟了,交際能力更強了。而你們與那些在等待退休的50歲以上的老職工相比,卻顯得非常年輕。那麼,35歲過後,我們應該做什麼行業更好呢?
-
38歲博士感嘆:過了35歲,在網際網路行業找份工作難上加難
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時候都會設置一個年齡的門檻,大部分都是選擇不超過35歲的人。所以很多人都會在35歲之前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不但需要穩定,還需要要上升空間,這樣才能安下心來打拼。但是世事無常,即便你做了萬全的準備,以為事情會朝著你預想的方向發展,偏差卻總如鬼魅一般,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
-
35歲很多人會失業,究竟是危言聳聽,還是真實存在的?
對於失業,很多人會陷入迷茫與焦慮之中,尤其對於35歲以上的中年人來說,失業對他們來說,如同「天塌了」,不僅綜合能力拼不過年輕人,勞動力和思維創新能力也大不如前,而且35歲這個年紀橫梗於職場生涯中的分水嶺,很多企業已經明確規定不招35歲以上的求職者。
-
女人年齡超過35歲的怎麼找工作?
圖:網絡只要到求職網站一搜,人才市場一遛,你就發現,只要稍微體面一點的工作,招聘女員工裡就有一項年齡不超過35歲。讓將要面臨35歲的年輕人看後不免有些後怕。從學校畢業到社會就業基本就是二十多歲了,一路走來,到35歲,是一個工作積累的過程。在這十多年裡,你可能在許多地方從事過許多過工作,也可能就在一兩個單位工作。但是只要工作,你就要用心工作,遇到問題不迴避,自己解決問題,或是學習別人解決問題的辦法,漸漸地,你的工作越來越順手,能力越來越強。2、學習工作之外的東西。
-
35歲成職場生死線,35歲是找工作的坎,如何面對職場生死線?
導讀:如何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大多數職場人士到了35歲,就會遇到所謂的職場生死線,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方法還是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能力,防患於未然。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到了35歲左右,就很容易離開原單位。
-
35歲中年博後失業,決定給找教職的後浪一些建議
2018年年初,剛回國,還一心奔高校,失業期長達半年才找到工作。目前已經虛歲35,是簡歷立馬被扔垃圾桶的年紀,是個無法申請青年基金的年紀。進了35失業怪圈:不管曾經再牛,35失業跑滴滴。看百度搜索指數,流量最大的,就是國內博士後有必要去做麼?說明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我見過很多人問,「985高校的師資博士後與211大學的講師選哪個?院士手下的博士後與普通大學的副教授選哪個?」今年有你的坑,明年就沒了。政策一年一變。
-
職場」35歲門檻「,怎麼邁?
轉型的困惑 「今年我35歲了,我很怕離開現在的公司和崗位,因為一旦離開,自己很難找到同等薪資的同類崗位。」在北京一家合資企業從事銷售類工作的範曉婷說,「大公司有個問題,每個人負責的工作都特別具體,其實你對整個業務全貌並不了解,工作幾年,從事的還是很細微的事務性工作,不可能帶去別的地方用。」
-
35歲離開網際網路,Feel damn good!
我被動選擇了一種更好的生活Bulma 39歲 原汽車平臺產品經理大學畢業後,我先後在汽車之家、愛卡汽車和搜狐汽車做過編輯、頻道主管和產品經理,在網際網路行業是一條比較正常的路徑。離開搜狐之後,我去了一家保險公司做行政經理,這也是我最後一份「打卡」的工作。
-
零經驗的人都是怎麼轉行的?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知乎上一個熱門問題:零經驗的人都是怎麼轉行的?問題有2萬多人關注,400多萬閱讀。底下一堆人都在講轉行網際網路運營的經驗。看完以後有3點感受:運營門檻真低人人都是運營專家呵呵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談談零經驗轉行這件事,也許會刷新大家對轉行的認知。01 只靠培訓班很難轉行,HR不是傻子。
-
35歲以上先別找工作,看看怎麼一回事再找也不遲!
這篇文章寫給正在找工作的你!現在什麼都難找,尤其是工作,就更不用說!如今這年代,稍微年齡大點,再出來找工作,就等於你被判死刑!都說找工作要趁早,那麼什麼年齡階段最合適呢?記得之前我看過一篇文章這樣寫道:同事有個朋友,是名企大集團的HRD,他們有個各大公司的HR群專門用來分享資源,我看了看群裡的聊天記錄,都是行業內心照不喧,卻又不能直說的秘密。「中層以下,35歲肯定不要,30歲以上最好也別要,除非帶資源,帶流量,帶可估量的收益」。
-
35歲以後找工作是不是沒人要了?那還能做什麼,怎樣提前做好規劃
最近經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35歲以後就找不到工作啦,人到中年沒人要」是真的嗎?阿胖只能說不全對,有一部分人35歲之後確實找不到工作,沒人要了,有一部分人哪怕到了40歲,還有人搶著要。一、我那個40多歲還被搶著要的阿姨我有一個阿姨,現在是註冊會計師兼高級會計師,她的註冊會計師是30歲以後才考上的,在這之前她的工作完全和會計無關,也就是到現在,她做會計的年限僅僅只有10多年左右。前段時間她因為身體出了點小問題,所以準備退居二線,回到家鄉的小城市去悠閒度日,把自己特別不錯的工作給辭了。
-
95後還沒找到工作,就開始為「35歲失業」慌了
「35歲以上的職場人去哪了?」,這個問題又雙叒叕被搬了出來,引發了新一輪的集體焦慮。起因是某帖子爆料,某網際網路大廠的HR在大學招聘時宣傳公司平均年齡低、工作氛圍年輕陽光,結果被學生反問:「那你們公司年齡大的都去哪了?」
-
35歲後,不可能有更好的工作了
有十年時間沒找過工作的他,此後才意識到,面臨35歲的關卡,想要找到合適的工作,需要滿足各種苛刻的條件。一年間,熊斌面試了幾十家企業,卻因為年齡、跨行業等原因碰壁。如今,他一人住在廣州郊區的城中村,每月固定開支控制在2500元,沒有多餘的社交活動。到達35歲的年齡關口,就業障礙、年齡歧視應約而至。
-
IT行業,程式設計師35歲危機如何救贖?
有些好心的獵頭告訴他,很多崗位限定在35歲,只有部分管理崗可以放寬到40歲,但是卻不適合小劉。小劉也考慮過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但也還是同樣限定在35歲。35歲,似乎成為了程式設計師跨不過去的一道坎。一、什麼是程式設計師的35歲危機?在網際網路行業有一種現象,35歲之後找工作會越來越困難,而對於本公司的35歲員工,因為太「貴」,激情和創新力不足,所以很多公司選擇進行「優化」,也就是裁員。而且,很多技術驅動型公司,會把程式設計師崗位的招聘年齡也限制在35歲。
-
三十而已,35歲想「轉行」該怎麼做?
很多人將35歲當做職業生涯的一道坎,因為各種原因開始對現有工作產生倦怠,想突破、想轉行,但此時轉行是不是意味著過去所有的經驗都將被放棄?這時候轉行真的還來得及嗎?到底是該做出改變,還是應該認清現狀?如果想清楚了真的需要轉換行業,找出每個行業都通用的知識技能:如項目管理,策略分析等,然後找需要這些技能的工作去找機會,能夠更大的增加轉行的機會。
-
00後都已經開始找工作了,突然明白,原來35歲法則是這麼回事?
為了工作的需要,我現在要招聘一批員工,所以在刷簡歷的時候,刷著刷著突然看到99年2000年的孩子已經開始應聘工作的,雖然說他們都是一屆應屆生畢業是大的衝擊,這個衝擊來源於原來真的要要來工作了原來00後真的已經進入社會職場想想我這個80後如果還不努力,有什麼資格去跟00後去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