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詳細介紹行為句型和多重狀語的語序定位;行為句型就是有謂語動詞的句型,也就是我們說的主謂賓結構。
一、有動作也就是有行為動詞的句子是行為句型,也就是主謂賓結構。
學英語的人一般都是先找固定的語法結構來學習熟記,其實結構是固有的,如果沒有注重概念上的分析理解,那麼死記硬背結構是無法掌握語法的淵源的。把語法概念理解透徹才是觸類旁通的鑰匙!英漢之間除了發音的不同,語序是最大的差別。
行為句型的結構:
主語 + 謂語(及物動詞) +賓語(必須有賓語)
主語 + 謂語(不及物動詞)(一定沒有賓語)
二、漢語的主謂賓結構的語序是,先說主語,然後是把所有的其他成分表達完後才是謂語和賓語。英語的主謂賓結構的語序與漢語正相反,先說主語,然後是謂語和賓語,最後才說其他成分 。依據以往課堂老師的講解,狀語裡時間的排序是確切的時間在前,大時間在後,小地點在前大時間在後,時間和地點我們知道把時間放在地點之前,如果狀語的成分更多怎麼辦?
狀語是用來說明謂語動詞所發生的時間,地點,條件,程度,原因、目的......
1、他每天和湯姆在操場上踢足球。
He plays football( with Tom on the playground every day).
2、他每天和湯姆一起去上學。
He goes to school(with Tom every day)。
例題1裡的狀語部分包括Tom、地點、時間,那麼去踢足球在這三個條件裡,首先是跟誰踢足球,然後呢,依次的關係也就是有個地方才能踢足球,最後說的是時間,就是這這個句子裡時間跟踢足球的邏輯關係是最遠的,所以時間在最後。
兩個例句括號裡的是狀語部分,狀語中各種成分的排列順序應該遵循的是,動詞(謂語)與狀語部分各個成分的邏輯關係的遠近(也就是謂語動詞與狀語裡的時間、地點、人物...的邏輯關係的遠近來排列)來排列順序的。
謂語動詞與狀語裡各個成分的邏輯關係的遠近決定它們的排列順序!如果單詞掌握的還不錯,但是英語的口語、聽力、閱讀、寫作有困難,應該是語言結構掌握的不好,也就是所說的語法不通。所以,語法在單詞做基礎的情況下,是對單詞的拼讀加上單詞多義詞性的掌握的前提下,對語法應該系統透徹的學習。
概念清楚了,就來理理結構
主語+ 謂語(動詞原形)+賓語
主語 + 謂語(動詞第三人稱單數s)+賓語
主語+ 謂語(動詞過去式ed)+賓語
三、用例句的形式,把行為句型的特殊疑問句掰開了揉碎了的進行詳細的分析!
特殊疑問句是特殊問詞加一般疑問句
I write with two pens.
例句的一般疑問句:Do you write with two pens?
對主語I提問:Who writes with two pens?
對two pens提問:What do you write with?
對with two pens提問:How do you write?
對write提問:What do you do with two pens?
對數詞two提問:How many pens do you write with?
下面這兩個例句就不能用特殊疑問句的結構來套用了,而是特殊問詞加上肯定句。
例句:我不知道你在哪呢。
I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我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
I don't know what your name is.
熟知了狀語裡各個部分跟謂語動詞的邏輯關係以後,那麼狀語的排列順序就順理成章了。劉曉亭教授說:語法是先依靠後脫離的拐杖!有了語法體系的建立,那麼聽說讀寫譯的水平會有個質的提升,英語成績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