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發布的《嬰幼兒餵養與營養指南》明確提到:由於嬰幼兒群體生長發育迅速和對食物供給需求的特殊性,有幾種營養素較難滿足供給需求,易導致缺乏,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鐵、鋅等。
其中維生素D和維生素AD是最值得家長關注的,不僅因為它們對寶寶生長發育非常重要,還因為它們是嬰幼兒時期極易缺乏的營養素!
30秒讀懂維生素AD:
維生素A和維生素D是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兩種營養素。維生素A能夠參與維持機體正常的免疫功能、維持正常的視覺發育、促進寶寶骨骼、牙齒和身高發育以及有效預防缺鐵性貧血。而維生素D最主要的功能是促進人體對鈣質的吸收,維持骨骼強度,促進骨骼發育,同時也能促進免疫功能。
不難看出,補充維生素AD對寶寶身高、免疫力、視覺、智力、造血功能等等方面都有促進作用,對於生長發育快速的嬰幼兒來說,補充維生素AD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什麼孩子一定要補充維生素AD
眾所周知,母乳的營養是最全面的。但是,母乳中維生素D的含量卻不足以滿足寶寶的需求。而一旦缺乏維生素D,則會影響到寶寶吸收母乳和奶粉中的鈣,從而出現缺鈣的情況。
雖然現在很多奶粉中添加了維生素AD,但是因攝入量不足、吸收度不佳以及因存儲條件和反覆開蓋等因素造成維生素氧化失效,就會影響預防疾病的效果。所以,醫生們才會建議家長額外給寶寶補充維生素AD或D。
不吃有哪些危害?
寶寶長期缺乏維生素AD,有可能會造成缺鈣如佝僂病或者夜盲症甚至小兒抽搐。
然而,從數據來看,我們國家維生素D的缺乏問題是很嚴峻的。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3歲以內嬰幼兒維生素D缺乏發生率為21.6%,維生素D不足發生率為49.7%,即超過70%的嬰幼兒存在維生素D攝入不足的問題。
在我國,維生素A的缺乏問題同樣很嚴峻,我國屬於中度亞臨床維生素A缺乏國家,據《中國六歲以下兒童維生素A缺乏情況調查》顯示,我國0-6歲兒童維生素A缺乏率及亞臨床維生素A缺乏率超過50%,小於6個月的嬰兒更高達近80%。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2019年《嬰幼兒餵養與營養指南》建議寶寶出生要儘早補充維生素AD!而且一定是維生素AD同補!
小編提醒:嬰幼兒時期易缺乏的營養素主要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鐵、鋅等,《嬰幼兒餵養與營養指南》建議寶寶出生要儘早補充維生素AD。
如何補充維生素AD?
綜合《維生素A缺乏的診斷、治療及預防(2013年版)》《維生素D缺乏及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防治建議(2015年版)》等權威指南建議:新生兒從出生後開始每日補充維生素AD製劑,推薦口服劑量為維生素A1500-2000IU(國際單位)、維生素D400-800IU(國際單位),每日按照這個劑量補充是既有效又安全。
小編答疑
長期補充維生素AD會中毒?
錯!!!
真相:
《亞臨床狀態維生素A缺乏防治方案》、《佝僂病早期綜合防治方案》、《中國國家處方集(兒童版)》中明確建議:新生兒出生15天起應每天補充維生素AD,推薦每日口服維生素A:1500IU-2000IU,維生素D:400IU-800IU。醫生推薦給寶寶服用的維生素AD滴劑通常是OTC藥品,其配方也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標準設計的,每日補充劑量是寶寶每天必須攝入的劑量,主要用於預防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和維生素A缺乏症。
(圖片來源:醫知袋鼠)
而對於補充維生素AD中毒的劑量,以常見的維生素AD補充劑伊可新為例,一次攝入劑量30萬IU可能發生急性中毒(相當於一次性吃200粒綠葫蘆),而慢性中毒的劑量為每日攝入維生素A約5-10萬IU,連續服用6個月以上(相當於至少每天吃33-66粒綠葫蘆,連吃半年)。
了解維生素AD的推薦補充劑量跟中毒劑量後,媽媽們是不是豁然開朗了?
其實,只要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給寶寶正確補充,就不會造成寶寶維生素AD中毒,反之如果間斷補充或停止補充,則有可能因營養攝入不足而導致缺乏,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缺乏症狀,如免疫力下降、視覺發育不良、缺鐵性貧血、多汗、睡眠不安、骨骼變形等等。
每天按科學劑量補充維生素AD,能有效提高寶寶身體抵抗力,促進骨骼成長,身體更強壯。
吃了這些,還能給孩子吃DHA嗎?
當然可以,DHA俗稱腦黃金,是神經系統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一種主要成分,是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構成成分,在人體大腦皮層中含量高達20%,在眼睛視網膜中所佔比例最大,約佔50%,因此,對胎兒、嬰幼兒智力和視力發育至關重要,從懷孕時期就可以補充。
最後,兒科專家提醒各位家長
凡是需要促進身高發育的孩子,同時用維生素A、維生素D,對於身高促進的效果會更好。
想要孩子長得更高,盲目「補營養」可不夠,補對營養才最關鍵,鈣+維生素A+維生素D是寶寶長高的黃金營養公式,你給孩子補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