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被稱為世界文豪,可是現在的小學語文課本中魯迅的文章卻很少,以前選的文章,好多都被刪除了。魯迅的文章不太適合小學生學習、閱讀和理解,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創作年代特殊,含義深刻,不適合小學生學習理解。
1、因為魯迅生活在中國社會劇烈動蕩的大變革中,也是中國社會最黑暗的年代,國家內憂外患,連年戰亂不斷,人民流離失所,朝不保夕。在民族生存的危亡中,人的生命、人身自由、言論自由等受到嚴格的限制,革命者的身心受到殘酷的摧殘。
2、魯迅在這個最黑暗的年代,拿筆做武器,他的文章像一把利劍刺向最黑暗的舊社會。反動階級對魯迅是恨之入骨,想方設法對魯迅進行迫害和打擊,魯迅以文章喚起民族的覺醒,喚醒國人麻木的靈魂為己任,與中國當時最黑暗、最反動的勢力進行著殊死的戰鬥和不屈不撓的抗爭。
3、魯迅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文學泰鬥和文化主將,他的文章立意深遠,思想含義深刻,作為和平年代的小學生是根本是無法理解魯迅文章所表達象徵性的深刻含義,所以不太適合小學生學習和閱讀。
二、魯迅關愛青年一代的學習和成長
1、魯迅在給顏黎民的信中談到關於學習和讀書,並給青年人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希望青年人讀書要全面。
2、既要讀文學方面的書,又要讀科學方面的書;既要多讀中國文學名著,還要多讀外國文學名著,還要讀其他方面的書,。就像人要吃飯一樣,只有營養全面,才能有利於身體健康成長。
3、多讀書,讀好書,魯迅曾經打過一個形象的比方,讀書猶如蜜蜂採蜜一樣,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人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吃飯長身體,讀書長精神。魯迅說過,讀書是休息的最好方式,魯迅的文章更適合知識青年和閱歷豐富的成年人學習閱讀。
三、魯迅思想激進,文章充滿戰鬥力,注重文學的教化作用,不太適合小學生閱讀和理解。
1、魯迅的文章風格獨特與眾不同,尤其是獨創性的白話文、雜文、駁論文等體裁的文章,非常注重文學的社會功用性,使文學的教化功能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如《狂人日記》以狂人的口吻指出中國舊文化的腐朽,必須打破並積極改造,進行新文化運動。魯迅的說理性文章《拿來主義》,現在讀來也深有感觸,想到前幾年中國遊客在日本瘋狂的搶購日本馬桶一事,至今記憶猶新。
2、在國人眼裡什麼貨都是外國的好,月亮是外國的圓,手機是美國的好。國人口口聲聲愛國,可是看看中國大地上到處跑的車都是洋車。
3、我們一度奉行送去主義,外國人拿我們最好的資源加工產品,卻給我們送來了洋垃圾,我們為什麼不搞拿來主義呢?我們的文化自信和愛國熱情難道只是喊口號嗎?隨著國人由送去主義到拿來主義的逐漸覺醒,對當代社會中人們崇洋媚外的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具有巨大的警示作用。
4、魯迅的文章語言犀利,文化性、思想性、藝術性極高,不適合小學生學習閱讀。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一生的寫照,魯迅棄醫從文,從事專職教育和文學創作,希望以文救國,喚起民族的覺醒、團結、進步。毛澤東稱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運動的主將,是中國最硬的骨頭,魯迅的方向就是中國文化發展的方向,魯迅是中華民族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