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醫療界那些事,實時追蹤時事熱點
【醫健快訊】
1. 中國疾控中心專家:未發現因直接食用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
2.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落地寧夏 將建設新型高端智庫
3. 中國今年近 8000 人因誤食毒蘑菇中毒 74 人死亡
4. 中國首部實操性航空醫學救援指導手冊正式出版發行
5. 北京新發地暫停凍品等銷售和儲存,所有冷庫全部清理消殺
6. 深圳中小學生下周起免費接種流感疫苗,120 萬份疫苗已到貨
(來源:中國新聞網、新京報、澎湃新聞)
【行業動態】
推廣「醫保普通話」我國已公布 15 項醫保統一業務編碼標準
國家醫療保障局成立以來,高度重視醫療保障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工作,實行「縱向全貫通、橫向全覆蓋」,推動形成全國自上而下醫保信息數據交換的「通用語言」,實現全國醫保信息互通互聯、數據互認,為開展醫保大數據分析提供可能,為醫保籌資、待遇保障、支付制度、藥品耗材招標採購、基金監管等政策制定提供決策支撐。
截止目前,國家醫保局已發布了 15 項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建立了編碼標準資料庫和動態維護平臺。先後公布 4 項主要標準資料庫信息。其中,疾病診斷代碼約 3.3 萬條,手術操作代碼約 1.3 萬條,醫療服務項目代碼 11190 條,醫保藥品代碼 9.3 萬餘條,醫用耗材代碼 3.6 萬餘條,實際規格型號超過 1000 萬個。
各地積極推進醫保編碼貫標應用,醫保藥品編碼標準已在天津、河北、遼寧、江蘇、安徽、江西、廣東等 7 省份落地應用;醫保醫用耗材編碼標準已在天津、江蘇、安徽、廣東等 4 個省份落地應用;醫保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編碼標準已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南、四川等 9 省份落地應用。
醫療服務項目編碼標準已在天津、上海、安徽、廣東等 4 省份落地應用;醫保系統單位及人員編碼標準已應用於全國醫保信息平臺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並在河北、甘肅等地用於人事管理;醫保門診慢特病病種編碼標準已有江蘇無錫、安徽滁州 2 地落地應用;醫保結算清單已在天津市 61 家醫療機構應用,河北、江蘇、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 6 省也已應用於 DRG 或 DIP(基於大數據的病種分值)付費。
編碼標準已有江蘇無錫、安徽滁州 2 地落地應用;醫保結算清單已在天津市 61 家醫療機構應用,河北、江蘇、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 6 省也已應用於 DRG 或 DIP(基於大數據的病種分值)付費。(來源:國家醫療保障局)
全國醫保電子憑證系統在南京首家試點醫院上線試運行
2020 年 11 月 24 日下午,醫保電子憑證系統在南京首家試點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上線試運行,南京市醫保身份的參保人即日起可在寧享受「一人一碼」的「電子醫保」服務,實現「看病不帶卡,只用醫保碼」。
據了解,與實體卡或其他電子卡相比,醫保電子憑證有四個突出優點:
方便快捷:醫保電子憑證不依託實體卡,參保人可通過國家醫保 App,或者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經由國家醫保局認證授權的第三方渠道激活使用,十分方便。
應用豐富:醫保電子憑證廣泛應用於醫保查詢、參保登記、報銷支付等醫保各業務場景,一張電子憑證,可以辦理所有的醫保業務。
全國通用:醫保電子憑證由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統一生成,標準全國統一,跨區域互認,參保人可以使用憑證在全國辦理有關醫保業務,可以說「一碼在手,醫保無憂」。
安全可靠:醫保電子憑證通過實名和實人認證,採用國產加密算法,數據加密傳輸,動態二維碼展示,確保了個人信息和醫保基金使用安全。為方便參保人使用醫保電子憑證,國家醫療保障局開發了相應的國家醫保服務平臺 App,參保人可以在各大主流 App 商城、應用商店下載使用。(來源:央視新聞)
【前沿關注】
默沙東、GSK 等疫苗企業將與丁香園共建疫苗服務平臺,診所可免費接入
11 月 25 日,「丁香園·丁香醫生疫苗服務平臺生態共建發布會」在上海舉辦,正式宣布默沙東、GSK、科興控股、華蘭生物等國內外知名疫苗企業將與丁香醫生、丁香園診所發展聯盟共建疫苗服務平臺,實現非免規疫苗接種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通路,同時為大眾提供權威疫苗科普、接種預約、接種後不良反應處置等服務。此前,輝瑞、賽諾菲也已經與丁香醫生在疫苗科普領域展開合作。
這也是首家由疫苗企業、診所接種點等疫苗產業鏈角色直接參與共建的疫苗平臺,同時標誌著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平臺丁香園正式進軍「網際網路+疫苗」領域。(來源:丁香園)
日本和柬埔寨的蝙蝠冷藏樣本中發現與新冠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
《Nature》頭條新聞發布關於新冠病毒溯源工作的最新消息。 柬埔寨的一個研究團隊在一個冷藏箱裡的蝙蝠中發現了一種與 SARS-CoV-2(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與此同時,日本的一個研究團隊報告稱,他們也在冷凍的蝙蝠糞便中發現了另一種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
上述兩種病毒是在中國以外發現的首個已知的新冠病毒近親,這為世界衛生組織在亞洲各地尋找新冠大流行的動物來源提供了支持。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起源於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醫院新聞】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聯合 BRICS 承辦亞太醫學論壇
2020 年 11 月 20 日,在世界衛生組織「2020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來臨之際,由陝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檢驗分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檢驗科聯合全國血流感染細菌耐藥監測聯盟(BRICS)承辦亞太醫學論壇暨 BRICS-2020 年臨床微生物診治能力提升活動(西安站)在西安成功舉辦。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遏制細菌耐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眾所周知,耐藥菌感染是全球面臨重大威脅之一。2008 年抗菌藥物專項治理出臺,要求提高細菌培養送檢率、規範抗菌藥物合理應用,並成立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抗菌藥物使用監測網、真菌監測網等,還將培養送檢和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納入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
2016 年國家衛健委聯合十四部委頒布了遏制細菌耐藥的國家行動計劃,2020 年 10 月,《中國人民共和國實驗室生物安全法》頒布。本次大會為提高我省抗菌藥物規範使用和耐藥菌檢測能力,搭建臨床與檢驗的溝通橋梁,加強同行間學術交流。與會人員圍繞著血流感染、細菌耐藥監測、藥敏解讀、耐藥菌臨床診治等眾多難點熱點問題進行交流。(來源: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查看詳情
深圳市 2020 年婚前和孕前醫學檢查指導培訓班成功舉辦
近日,受深圳市衛健委委託,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承辦的「深圳市婚前和孕前醫學檢查指導與評估項目培訓班」順利開班。本次培訓採用了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來自全市各助產醫療機構從事婚前、孕前保健、再生育諮詢門診(二胎門診)以及孕前優生門診等相關工作的醫務人員參加了培訓。
本次課程主要圍繞相關法律法規、男性和女性婚前醫學檢查及疾病分類指導、遺傳性疾病的篩查與指導以及精神障礙等方面內容展開,使學員們從宏觀政策和法律法規層面,以及實際開展工作中的要點微觀層面,更好地理解項目實施價值。(來源: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