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員成為學習的主人-基於建構主義的情境教學(上)

2020-12-13 培訓愛好者

在日常的培訓工作中,時常困擾培訓工作者的一大難題是如何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我們常見的教學方法有講授式、情景式、體驗式、研討式等等,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基於建構主義教學理念的情景教學法,一個能讓每一個學員都全身心地都能夠參與進來的教學方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建立在認知心理學基礎之上的。建構主義最經典的四個概念是「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它重要概念是圖式,圖式是指個體對世界的知覺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經驗、信念和價值觀,並且這些都將影響他們學習。而學習就是讓學員對已有的信念和價值觀進行重新建構,形成新認知的地方。

學習是如何發生的?

首先我們來看孔子東遊的一個小故事。孔子東遊,來到一個地方感覺腹中飢餓,讓弟子顏回到前面飯館討點飯吃。飯館的主人說提出要求:「我寫一字,你若認識,我就請你們師徒吃飯。不然,亂棍打出」 ,拿筆寫了一真字。顏回自認很簡單:「我五歲就識此字,是認真的真字。」結果店主以冒充孔子學生將其亂棍打出,顏回就這樣回來見老師,說了經過。

孔老夫子前去答曰:「此字念『直八』。」

店主笑到:果是夫子來到,快請父子用餐。

顏回不懂,問老師:「你不是教我們那字念『真』嗎?什麼時候變 『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時候的事是認不得『真』啊。

在這個故事中,顏回看到「直」和」八「是」真「字,是顏回已經建立的圖式。圖式是指個體對世界的知覺理解和思考的範式。建構主義教學是基於學員自己已經存在的知識(圖式),如果已有的知識經驗較少,都不知道「直」、「八」和「真」是什麼,要達到理想的建構高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顏回的看到「真」並且能夠辨別出真,就是一個同化的過程。同化是個體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認知結構內的過程。

平衡是一種認知狀態,學員能用現有的圖式去同化信息的時候,他處於平衡的狀態;當圖式不能同化信息的時候(「真」不是真),平衡就會被打破,修改或者創造新的圖式(「真」是直八)的過程就是新的平衡。學習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

而顏回理解了「真」可以是「直八」,就是一個修改和重建圖式的過程。順應是個體的認知結構因外部刺激的影響而發生改變的過程。

基於建構主義的情境教學的四大要素

在建構主義中,知識不是通過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

1)情境

在情境教學中,我們以工作中常遇到的典型場景作為教學載體,結合實際工作場景,提煉並設計相應教學情境,讓學員以角色參與完成任務推動學員自主性的參與解決問題,並依次進行相應的考核、評估和復盤,將工作情境搬到培訓現場的培訓方式。用情景來激活學員已有的知識。

2)協作

協作貫穿於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培訓師與學員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的協作,對學習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假設的提出與驗證、學習進程的自我反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以及意義的最終建構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協作在一定的意義上是協商的意識。協商主要有自我協商和相互協商。自我協商是指自己和自己反覆商量什麼是比較合理的;相互協商是指學習小組內部之間的商榷、討論和辯論。

3)交流

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交流來商討如何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達到意義建構的目標,怎樣更多的獲得他人的指導和幫助等等。其實,協作學習的過程就是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想法都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交流對於推進每個學習者的學習進程,是至關重要的手段。

4)意義建構

是教學過程的最終目標。其建構的意義是指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員建構意義就是要引導學員對當前學習的內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達到較深刻的理解。

總而言之,基於建構主義的情景教學,是讓學員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和對情景信息的主動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應對方案。每個學員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的信息重新認識和編碼,構成自己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員原來的知識經驗因為新知識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

相關焦點

  • 基於建構主義的情境教學-讓學員成為學習的主人(下)
    上一篇文章我們討論了,基於建構主義情境教學的理論基礎,學習發生的過程(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和四大要素(情景、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今天我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設計一個基於建構主義的情境教學項目。我們知道建構主義情境教學包含了四大要素,情景、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對應的一個基於建構主義的情景教學項目必要包含了情境共融、獨立探索、協作學習和意義建構四個階段。
  • 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傳播學教學模式探析
    基於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研究,文章分析了傳播學課程教學中運用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案例教學+小論文模式、學生上課+教師評價模式與「演示+講授+BB平臺+微信」的立體互動式教學模式,並提出實施了傳播學課程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傳播學;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進行教學工作設計的基本思路框架。
  • 基於建構主義的五大教學模式之:問題教學模式
    一、問題教學模式的含義問題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中,圍繞某個問題,引導大家一起參與討論,共同找到解決方案的教學方式。圍繞問題教學是建構主義教學思想最基本的特點,也是建構主義教學的共有特點,有時建構主義教學也稱為基於問題的教學。
  • 一般的學習理論之建構主義與人本主義
    也就是說知識不可能以實體的形式存在於具體的個體之外,儘管我們通過語言賦予了知識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這些命題還得到了較為普遍的認可,但這並不意味這學習者會對這些命題有同樣的理解,因為這些理解只能由個體學習者基於自己的豐富的和獨特的經驗背景而建立起來,這取決於特定情境下學習的歷程。
  • 基於建構主義的五大教學模式之:討論教學模式
    一、討論教學模式的含義討論教學模式,也稱研討教學模式,是指圍繞某個主題,運用深入的討論、交流、探究、辯駁、反思等,找到解決方案並最終達成共識的一種教學模式。在討論教學模式中,學習者成為真正的學習中心和主體,通過自我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深入的建構。
  •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啟示
    建構主義本身並不是一種學習理論流派,而是一種理論思潮,並且目前正處在發展過程中。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能動性,教師是學生建構知識的積極促進者和引導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建構主義是我國現行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論基礎,是考試中頻繁出現的考點。除了建構理論的知識觀、學生觀和教學觀外,還需注意建構理論給實際教育教學的啟示。
  • 格諾威知識課堂丨建構主義教學中的4個要素和5個原則
    在進行建構主義教學的時候,需要基於四個要素進行設計。(1) 情境建構主義教學需要設計一個情境,讓大家一起更好地學習。這個情境既包括教學的具體環境,又包括文化背景、人文特徵等。除了教學內容的情境設計,還包括教學實施和呈現的情境設計。情境是建構主義教學思想但導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其典型的特徵。
  • 論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四、 答題及採分點(一)建構主義學習論是學習理論從行為主義到認知主義以後的進一步發展,受到皮亞傑、布魯納、維果斯基的影響,分為激進建構主義、社會建構主義、社會文化取向建構主義、信息加工建構主義。(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1.知識觀(1)在知識意義上,知識並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徵,而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並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2)在知識應用上,知識並不能精確概括世界的法則,在具體問題中,需要針對具體情境進行再創造。(3)在知識理解上,不同學習者對同一命題會有不同的理解,理解由個體基於自己的經驗進行建構。
  • 建構主義教學的五個特徵
    我在我的文章、著作、課堂上一直倡導建構主義。但建構主義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學習和教學呢?對於這一問題,一些研究者已經做了一些分析,認為真正的教學具有以下特徵:高水平的思維、知識的深度、與現實的聯繫、大量的交流,以及為學生的進步提供社會支持等(可理解為為學生的進步提供群體支持)。
  • 皮亞傑和他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被視為「教育界的一場革命」,創始人是皮亞傑,後來在維果斯基的推動下,得到完善。03建構主義的學習觀:1.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學習不應該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應該學生主動去構建信息。
  •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3.儘管我們通過語言符號賦予知識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這些命題還得到了普遍的認可,但並不意味著每個學生對這些命題都會有同樣的理解,因為理解只能由學生基於自己的經驗背景而建構起來,取決於特定情境下的學習歷程。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每個人的對知識的理解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的學習歷程不一樣,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三大基礎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三大基礎學習理論 教學設計中涉及到三大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1950美國掀起了一場認知革命,其中皮亞傑(Jean Piaget)有教大影響的。 Â 建構主義基礎: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認知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分為現實的建構主義與激進的建構主義。與強調刺激--反應,並把學習者看作是對外部刺激作出被動反應,即作為知識灌輸對象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不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認知主體的內部心理過程,並把學習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體。 建
  • 基於建構主義視角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討
    一、引言隨著網際網路、信息技術、人工智慧快速更新,學校3.0時代提上日程,混合式教學作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有效載體,綜合運用不同學習理論、不同技術與手段和不同應用方式,集班級授課制群體學習優勢與網絡學習個性化為一體,成為教師研究的新型教學形態。
  • 建構主義十大核心教學主張
    教學羅盤:jiaoxueluopan基於建構主義的整合教學模式本文將整合對教學實踐具有影響的建構主義理論,以建構主義世界觀、知識觀、學習觀、教學觀四個維度為框架(如下圖),進行建構主義教學主張的綜合解讀。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是一種關於知識和學習的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於原有的知識經驗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常常是在社會文化互動中完成的。建構主義的提出有著深刻的思想淵源,它具有迥異於傳統的學習理論和教學思想,對教學設計具有重要指導價值。
  • 教招備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教育心理學》學習理論一章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選擇、判斷、填空、簡答、論述都有涉及,以全題型備考。難度在中等偏上。下面將這部分知識做一個梳理,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我們所說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並不是一個特定的學習理論,而是許多理論觀點的統稱。它的出現被人們譽為當代教育心理學的一場革命。
  • 教師招聘-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的基本理論有四大流派: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是我國新課改的理論基礎,是考試中重要考點,因此幫助大家梳理一下主要內容,從而輕鬆應對考題。一、建構主義的產生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從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後,在吸取認知等理論觀點後,朝著與客觀主義更為對立的方向發展起來的。
  • 格諾威知識課堂丨如何理解建構主義教學?
    >整體上講:建構就是建立結構,結構是事物的內在規律和外在形狀,內在規律是指具有某種價值和含義,也就是有意義。其中,「老師」是教學或學習過程的引導者和指導者,學員是建構的具體操作者。老師不能替代學員建構,學員也不是完全自己建構,他需要老師做指導和幹預。有意義」是指這個建構是有含義的,即它是一種有價值的建構。
  • 建構主義:走向英語教學
    她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弊端有切膚之痛。退休之後,她把自己餘生的事業鎖定在探索一種能激發英語起步階段的兒童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並與學校的英語學習形成互補的課外英語口語教學模式。在很長時間裡,她並不知道,她那些深受學生歡迎,被拍成電視片的做法與建構主義的認知理論有何關係。
  •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在江西省的考試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考點,單選、簡答、論述都有可能會考到,所以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理解是要非常重要的,接下來就詳細解釋一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在江西省共有5個觀點,分別是知識觀、學習觀、學生觀、教學觀和教師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