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記者 汪學飛)在中國的建橋史上,南京長江大橋意義非凡,一度被稱為「爭氣橋」「志氣橋』。它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開創了我國自力更生修建大型橋梁的新紀元,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後,舉國歡騰,許多人到南京參觀遊覽這座長江上的「巨龍」,與大橋合影留念。
77歲的宿遷市民旭通曾經在1969年和1982年兩次參觀南京長江大橋。他到現在還保留著兩次參觀大橋時的電梯票和大橋南堡公園門票。
12月15日,記者看到了旭通老人收藏的3張票據。1969年的電梯票面值5分錢,票的正面是一張航拍的南京長江大橋全景照片,背面是南京長江大橋簡介。1982年的電梯票面值為2角錢,票面上有「往返有效」字樣。南京長江大橋南堡公園門票為黃底黑字,面值也是5分錢,左下角印著「撕角作廢」。
撫摸著3張票據,旭通老人回憶起年輕時兩次參觀南京長江大橋的情景。
1968年底,經過9年的建設,歷經坎坷,南京長江大橋終於建成通車。那時候,23歲的旭通在宿遷一家企業上班。和全國人民一樣,他非常激動,希望能到南京親眼看一看南京長江大橋的雄姿。
機會很快來臨,1969年春天,單位派他到南京出差。完成了公務之後,他專程花半天時間去遊覽南京長江大橋。
「我乘坐的公交車直達大橋南橋頭堡下面。」站在橋頭堡下面,看著滔滔江水和氣勢雄偉的長江大橋,旭通為祖國取得這樣的成就而感到驕傲。
當時,南橋頭堡「肚子」裡有一部電梯,遊客花5分錢買一張電梯票,坐電梯可直達橋面。旭通買了一張電梯票,排隊等候電梯。「那天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非常多,大家一邊排隊一邊聊天。」旭通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
旭通排隊等了大約20分鐘,終於坐上了電梯。到了橋上,視野極為開闊。高大的橋頭堡巍然聳立,一對對玉蘭花燈柱,像等候檢閱的隊伍,站得整整齊齊;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隨波起伏……
從南京出差回來後,他一直忘不了南京長江大橋的雄姿。
1982年,他再次到南京出差。辦完了公事,還有點時間。他又想起了南京長江大橋。於是,他又一次遊覽了南京長江大橋。
這次,他乘坐的公交車還是停靠在南京長江大橋南橋頭堡下面。不過,這裡當時已經建成了公園——南京長江大橋南堡公園。要坐電梯上橋,必須進南堡公園,公園門票每張5分錢。於是他購買了一張南堡公園門票,遊覽了南堡公園後,他還是乘坐電梯上橋參觀。這時候的電梯票價格已漲到了每張2角錢。橋頭堡裡增加了一些關於南京長江大橋建設的文字和圖片介紹。
這次參觀,旭通有一個明顯的感受:人民的生活水平和13年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行駛在大橋上的汽車一眼望不到頭。
兩次遊覽,南京長江大橋深深地印在旭通的腦海裡。後來的歲月裡,他一直關注南京長江大橋。前幾年,他從電視新聞裡了解到,南京長江大橋進行了兩年多的封閉維修。同時,在大橋的南橋頭堡裡建成了南京長江大橋紀念館,展示大橋歷史背景及文物資料。
如今,旭通有一個願望:「我打算去南京長江大橋看看,參觀一下由大橋南橋頭堡改建成的南京長江大橋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