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除了南京外,江蘇其他城市的長江大橋那麼少

2020-12-25 朝說天下
南京長江大橋

一、目前江蘇省已有過江通道15個,其中南京9個,其他城市6個,為什麼數量差距那麼大?

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1.江面寬度不同造成建橋的難度差異

長江南京段的寬度較窄,建造橋梁或者隧道比較容易。再往下遊,尤其是過了江陰之後,江面寬,基本都在5公裡之上,而且還有沿岸的地質問題的影響,並不是每一處都適合建造大橋,技術難度比南京的大。從幾座橋梁的建造時間和長度也可以看出來。

長江幾個大橋處的大致江面寬度

2.城市是否跨江帶來的流量差異

過江的需求主要來源於兩部分:城市內部交通以及過境交通。城市跨江就必須考慮分流兩股流量,各行其道。對於一個城市而言,關注的是城市內部過江流量,基本維持在一個穩定水平,天天堵著誰也受不了,因此需要過江通道的數量就多。

長江從江蘇省南部由西向東穿過,沿線的地級市中除了南京佔江北、江南外,其它地市基本上是分布在長江的一邊,與另一個地市隔江相望。揚州對鎮江,泰州對常州,南通對蘇州。2020年之前建成的大橋也基本是兩個城市一座橋,分別對應潤揚大橋,泰州大橋(從泰州到鎮江的揚中市),蘇通大橋。

題外話1:鎮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實際上在長江以北也有一部分。

題外話2:過江需求中,過境交通為什麼次於市內交通?大家吐槽的江陰大橋和蘇通大橋的大流量主要來自節假日的集中車流量,並不會持久。隨著經濟發展,城市間交往越來越密,日常的過境流量也不容忽視,幾座位置關鍵的大橋的堵車也有日常化的趨勢。

3.江北鐵路建設滯後與過江通道的關係

歷數除南京外的2020年前建成的過江通道,都是純公路大橋。公路交通雖然不用繞南京,但是這麼多年僅依靠潤揚、泰州、江陰、蘇通四座大橋。這種情況實際上也與之前江蘇省長江以北地區鐵路建設落後有關係。

江北出行的三個主要目的地南京、蘇錫常、上海均在長江以南,南北相連的鐵路只能通過南京的長江大橋和大勝關鐵路大橋過長江。這輪鐵路建設之前,江北僅有兩條鐵路,寧啟鐵路通過京滬鐵路走南京長江大橋過江,奇葩的新長鐵路靠輪渡過江,現在也停用了。它們實際上都沒有獨立的過江通道,依靠著連鎮和滬蘇通,長江下遊才新增了五峰山大橋,滬蘇通大橋。

隨連鎮鐵路建設的五峰山長江大橋

4.國家對長江過江通道的限制

大橋不是想建就能建。長江是我國的黃金水道,沿岸有很多大型港口,建造橋梁和隧道必須要考慮到對航運船隻和港口的影響。《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指出在下遊繁忙河段過江通道建設要堅持「少橋多隧」「宜隧則隧」的原則。

5.城市地位的差異

南京是省會城市,同時也是副省級城市,地位比下遊的一票城市高多了,在這種大工程面前,南京的優勢是壓倒性的。

二、未來將會有更多長江大橋和隧道

江蘇鐵路的新一輪建設,以及既有高速公路流量的飽和倒逼新線路的建設,南京下遊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過江通道,而且必然有隧道形式的通道出現。

長江下遊過江通道規劃

相關焦點

  • 江蘇繼南京長江大橋後,又一大橋火了,長達6409米,月底投用
    江蘇省是我國的南方省份,位於長江經濟帶之上,是全國百大城市中唯一一個地級市,國內 GDP、民生指數均居全國之首,綜合發展水平居全國之首,建築地標水平居全國之首,同時江蘇也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作為一個具有強大綜合國力的省份,江蘇的建築地標建設和發展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強大,說起江蘇地標建築
  • 南京長江大橋即將通車 「看大橋了麼」成當地問候語
    儘管當天南京氣溫低至零下,橋上寒風如刀,但是熱情的人們從城市各處趕到橋上,希望能親眼目睹大橋新貌,同時也以熱舞歡歌、拍照留念等方式,為將在明天度過50歲「生日」的大橋慶生。記者獲悉,當地的公眾委員會,希望能設立一個「南京長江大橋公共藝術節」,讓這座廣大民眾喜愛的大橋真正成為一座親民橋、百姓橋。當地民眾在橋上熱舞歡歌,慶祝長江大橋以新面貌重新回到城市生活中。
  • 南京長江大橋遊記
    母親來到南京,問她對南京有什麼印象,想去哪裡玩?她張口就說想去南京長江大橋去看看。這也難怪,母親年輕的時候,課本上讚頌著建設大橋的豐功偉績、獎狀上描繪著大橋的傲然雄姿。南京長江大橋承載了父母一代人的特殊情感與記憶,參觀南京長江大橋是母親的一個夢想。
  • 南京長江大橋怎麼修 要求嚴苛:清洗外立面用秘密配方
    「草原牧馬」浮雕淳慶供圖去年10月,南京長江大橋和公眾說「再見」,正式封閉維修改造。一晃8個多月過去,南京長江大橋維修進展如何?作為相對年輕的不可移動文物,南京長江大橋又是如何修繕的?7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文廣新局了解到,儘管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到現在不足50年,但由於是第一次大動手術,各項工作都考究。橋頭堡的水刷石、大橋上的欄杆和浮雕……這些公眾再熟悉不過的構件,都要先在「實驗室」裡多番試驗,找出最接近的原材料原工藝才行。
  • 江蘇建了那麼多大橋隧道 為何過江擁堵又成常態?
    幾十年前,南京長江大橋通車,天塹變通途。發展至今,430多公裡長江江蘇段上已建成跨江通道14座。然而,眼下江蘇省的過江通道已經出現了新一輪「不適應」。擁堵成常態現有過江通道捉襟見肘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江蘇過江通道現實狀況捉襟見肘,已經顯現出新一輪「不適應」。2018年清明假期前夕,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通過大數據分析出,4月5日—4月7日,江蘇全網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預計將達到292-305萬輛,南京長江二橋、江陰大橋、蘇通大橋等過江通道和每次節假日一樣,又被列入特別擁堵路段。
  • 委員建言|長江大橋有3種翻譯?南京規範地名導向標識
    一個是長江大橋,另一個竟是揚子江隧道?街頭這些標誌標牌(俗稱「路牌」)太讓人困惑了!正在召開的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由民盟南京市委社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的委員們帶來了一份集體提案,建議規範南京市地名導向標識系統。南京街頭路牌還有哪些不規範?1月7日,現代快報記者跟隨參與提案的南京市政協委員、江蘇寧嘉律師事務所主任汪雯進行調研,確實發現了不少不規範的路牌。
  • 首探新坐標,電信5G賦能江心洲長江大橋
    》刷屏了,近180個南京坐標地點的來回閃回,讓我們沉迷於這座城市的魅力。其中,被南京人稱為長江五橋的江心洲長江大橋也精彩出現。這座橋,橫跨江心洲,連接南京河西和江北新區兩個主城區,即將在這個歲末全新開通,成為江蘇的又一新坐標。
  • 江蘇舉行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暨滬蘇通鐵路開通新聞發布會
    到今年底,實現各設區市到南京2小時以內通達,其他設區市之間2.5小時通達;到「十四五」末,實現各設區市到南京1.5小時直達,其他設區市之間2小時通達,南京至我國所有中心城市5小時通達。年底江蘇將基本建成「三縱四橫」高鐵網,全省鐵路通車總裡程將達到4204公裡,其中高速鐵路2215公裡,將實現各設區市到南京2小時通達,其他設區市之間2.5小時通達。  媒體朋友們!
  • 南京長江二橋三橋四橋改名了 大橋還是老名字
    12月20日,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南京市交通部門公布了南京已通車過江通道的改名方案,其中,南京長江大橋不改名,其他都改了。為啥叫這名依據地理位置、歷史文化取名據介紹,南京長江二橋更名為八卦洲大橋,是因為長江二橋穿越八卦洲。八卦洲為長江第三大洲島,曾名為草鞋洲。
  • 「新華日報」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明起通車
    昨日,隨著312國道龍華到張店改擴建工程、寧馬高速改擴建工程油坊橋互通、浦儀公路上壩夾江大橋、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具備通車條件,與八卦洲長江大橋(長江二橋)、繞城公路、江北大道形成南京繞城公路環線。圖為寧馬高速改擴建工程油坊橋互通主線。
  • 非凡中國,成長地標,有一種奇蹟叫南京長江大橋
    在南京市鼓樓區下關和浦口區橋北之間,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不只是這些,南京長江大橋還有更多的身份。南京長江大橋作為兩用橋梁,上層是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並行;下層是雙軌複線鐵路橋寬14米、全長6772米,連接津浦鐵路與滬寧鐵路幹線。長江大橋不僅僅是南京的標誌性建築、江蘇的文化符號,更是我們橋梁史上重要的裡程碑。
  • 南京長江五橋樹起擁江發展新坐標
    近日,全國交通重大工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通過交工驗收,計劃年底通車,將有效緩解過江交通壓力,極大便利市民出行。12月7日,部分中央新聞媒體、全國性行業類新聞媒體記者齊聚江蘇南京,實地領略南京長江第五大橋的風採,發掘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生動故事,敬請關注。
  • 「南京長江大橋通車我去看了,現在看到五橋我很開心!」
    「南京長江大橋通車我去看了,現在看到五橋我很開心!」  交匯點訊 12月24日10時,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五橋)開通儀式正式舉行。14時,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正式開通運行。通車後,從河西江山大街到江北五裡橋只需不到10分鐘。
  • 南京長江大橋封閉27個月大修:橋面全拆全換-南京,長江大橋,封閉...
    大橋怎麼修橋面全部拆掉換成鋼面板,開車更舒暢位於兩大橋頭堡中間的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正橋1576米橋面維修是此次大橋大修的重點部位。近半個世紀的風雨侵蝕後,大橋橋面「屢壞屢修、屢修屢壞」。究竟什麼時候開始修尚未最後敲定,力爭10月開工自南京長江大橋確定要封閉維修以來,大橋啥時候開始修一直受到廣泛關注。此前,無論是從交通分流方案的組織,還是從設計部門的計劃來看,都將開工時間節點指向了今年10月,但這個時間並未最終敲定。
  • 江蘇很受期待的一座長江大橋,是公鐵兩用懸索橋,預計2020年開通
    現在的中國建設長江大橋的水位是巨大的,很多自己的長江大橋沿江城市,在過去的長江大橋建設成熟度相比,現在沿江大城市來說,簡直就像重慶和武漢,它們擁有的境內長江大橋的人數在不斷增加,為了在當地城市的發展完善的,這也是當地的城市發展價值的地方,但是,中國的許多長江大橋的內部,其他省的城市發展崛起
  • 3D技術讓南京長江大橋缺失浮雕「重生」
    南京長江大橋上的雕塑 趙傑/攝 經過26個月的大修,南京長江大橋即將恢復通車。此次大橋都修了哪些部分?有了哪些新變化?其中遇到了哪些技術難點?運用了哪些新科技?12月22日下午,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百餘位學生來到大橋,上了精彩的一堂課。南京長江大橋三面紅旗的設計者、90歲的院士鍾訓正和南京長江大橋文物保護設計負責人淳慶副教授,邊走邊說,來給大家講述「修橋那些事兒」。 缺失的浮雕圖案這樣克隆 修繕大橋是否遇到難題,這些難題又都是怎麼解決的?
  • 我國最「爭氣」長江大橋,曾因超負荷而修補不斷,已經重新開放
    在我國長江大橋建設中,許多長江大橋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但這種社會意義不僅是一些具體的經濟收入,而且是無法統計的意義,這種意義也是當初我國建橋時就能預測的,在我國南方 要以橋的形式促進城市的發展,但隨著我國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快,現在一些小沿江城市也有自己的長江大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哪些城市的發展
  • 南京的發展之路,就從連接江南和江北的跨江大橋收費站都裁撤開始
    南京,作為江蘇的省會城市,這些年的發展是越來越好了, 它雖然比不上北上廣深那些超一線城市的繁榮,但是這些年的發趨勢是越來越好了。 除了「地鐵一響,黃金萬兩」的地鐵,南京的公路大動脈也是非常的優秀,在江蘇人的印象中,江南一直是真正的富庶之地,而江北也一直是經濟落後的代名詞,江南江北的差距也不是一日就可以消弭的
  • 風雪下的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守衛者:雪夜不再寒冷,因為有他們暖心...
    29號南京的午後,一場大雪如期而至。風雪中,開通不到一周的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第一次迎來惡劣天氣的「考驗」。作為大橋道路的管養單位,南京長江隧道公司的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堅守一線。雪夜不再寒冷,因為有他們的暖心護行。
  • 南京再添兩座「武漢造」大橋 其中一座是長江最寬大橋
    12月24日,由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南京市兩項重點工程——江心洲長江大橋、上壩夾江大橋同日通車。江心洲長江大橋:橋梁裝配化施工比例高達80%江心洲長江大橋。通訊員陳嘉倫供圖江心洲長江大橋又名南京長江五橋,是南京第7條過江通道,起於南京浦口區五裡橋,以三塔斜拉橋形式跨越長江主江,途經梅子洲落地,在長江夾江以隧道形式順接建鄴區江山大街隧道,路線全長10.33公裡,其中跨江主橋長約4.4公裡,主橋兩個主跨均為600米,總跨徑1796米,設計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時速100公裡。江心洲長江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