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江西省贛州市的彭女士產後入住當地月子會所,原本以為自己和嬰兒都會得到專業、科學的護理服務,但嬰兒身體出現異常後,月子會所根本沒當回事,以致孩子被送到醫院時已被確診為重症肺炎。而就在前不久,杭州市西湖區高端月子會所禧月閣工作人員爆料,會所內「一塊抹布擦所有」,擦地板、擦馬桶的毛巾完全是在混用;擦大理石臺面的毛巾,也被用來擦碗筷……(4月10日《檢察日報》)
在如今這個連五星級酒店都難以保證衛生保潔服務品質,時常曝出「馬桶刷杯子」等各種醜聞的時候,月子會所又拿什麼來保證衛生水平和服務質量呢?這難道不值得人們認真思考?
月子會所是什麼地方?那是媽媽們生完孩子坐月子的地方,也是寶寶們來到世間之後的第一站,哪裡都可以有問題,這裡絕對不能出問題呀!試想,五星級酒店就算再高檔,偶爾出點狀況問題最多只是影響到賓客的入住體驗,可月子會所若是出問題,也許就會直接影響到母子平安,這可是極為要命的事情!
雖然現在隨著科學育兒觀念的普及,以及二胎政策的放開,各類月子會所的確炙手可熱,吸引了不少新手媽媽入住,但也產生了不少問題,有些甚至還因此對簿公堂,鬧得不可開交。
從行業現狀和市場反映來看,月子會所行業並不如宣傳的或看上去那麼美。諸如裝修甲醛超標、衛生保潔不到位以及護理人員無資質、「金牌月嫂」證書隨便買,還有虛假宣傳、收費高退款難等問題亂象層出不窮,不僅引起廣大準媽媽們的憂慮,也飽受社會各方關注與詬病。
無論如何,月子會所不該成為「月子陷阱」。而現在月子會所炒得很火,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但實際上卻是問題頻出、醜聞不斷,這一現狀必須得到有力糾正。起碼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整改規範:
首先是制定專門規定。月子會所服務的是產後虛弱的媽媽和嗷嗷待哺的嬰兒,任何細節都不能大意,必須在衣食住行、醫療看護、食品安全、衛生保潔等各個環節制定執行最嚴格的標準要求。例如這個甲醛含量,普通居室要求不高於0.1mg/m3,而月子會所特別是母嬰房間至少要執行比這更低的標準。
其次是提高準入門檻。月子會所不是專門接待母嬰的賓館,不是普通賓館酒店換個招牌就能入行,必須要針對母嬰特殊需求規定獨立的開辦條件,明確更加嚴格的準入門檻和審核規定。無論是建設裝修、設施配套還是人員配備,只要有任一方面不符合條件者,都堅決不許開門營業。
再則是嚴格監管處罰。月子會所應是酒店等特種行業之中的特種行業,必須建立完善制度體系,運行常態監管,堅持零容忍,強化嚴監督,及時查處這一行業中存在的各種欺詐、侵權,違規經營等問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規範商家經營行為。尤其是要合理提高違法成本,提高行政處罰的懲戒效果和震懾力度,惡劣者可視情給予停業整頓和行業禁入處理。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