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量大卻記不住?繪本閱讀,很多家長都「忽視」了這一環

2020-12-15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孩子越來越喜歡讀書了,尤其最喜歡讀《我爸爸》《我媽媽》《小馬過河》《永遠和你在一起》《三隻小豬》。我們看到孩子樂此不疲地讀繪本,就帶著孩子去書店買了很多繪本回來。

有一天,朋友來家裡做客。我開心和朋友分享了孩子喜歡讀書這事,自己看著滿滿柜子的繪本也不禁自豪起來。不料,朋友問我:"你家孩子看那麼多,記住了嗎?"這一問讓我有點慌張。朋友見我面露難色笑了起來:"哈哈哈,我家孩子可是看一本忘一本。"

朋友走後我立刻問孩子最近他讀的繪本講了些什麼,孩子支支吾吾並沒說出個一二三來。我又問問了其他朋友,他們家孩子也是如此。孩子閱讀量大但記不住,似乎成了普遍現象。

但是鄰居家孩子麗麗可以在大家面前繪聲繪色地講自己看過的繪本,為什麼我們家孩子就不可以呢?

於是,第二天我就到麗麗家請教他們教孩子閱讀繪本的技巧。

正好,麗麗在讀繪本。

我一看,這繪本內容正是上次麗麗給大家講故事的內容,我就問麗麗:"麗麗,這書你好像看過了怎麼還看呀?"

麗麗說:"好看呀!而且媽媽說,讀書要讀多幾遍,才能真正理解書裡的意思。"

我問她:"真棒!那你讀了幾遍呀?"

麗麗說:"我現在在讀第五遍!"

這時候麗麗媽從廚房走出來,告訴我,孩子之所以能把故事稍微完整地講給大家聽,是因為多讀了幾遍繪本。

我問麗麗媽:"那不就等同於讓孩子死記硬背嘛?!"

麗麗媽神秘地笑了笑:"當然不一樣啦,我們這叫做'重複閱讀'。網上說,重複閱讀就是孩子反覆讀自己喜愛的繪本,或者我們反覆讀給他們聽。這並不是我們讓她背書,不過一開始麗麗也是不肯多讀幾次的,所以還是需要家長稍微引導引導。"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主動重複閱讀呢?麗麗媽給我們支了五大妙招。

讓孩子保持對書的新鮮感,不要一套書每天都讀

孩子總會被比較新鮮的事情給吸引住,看過的書對他們來說已經不夠新鮮了。所以沒看過的書,對他們來說是十分有吸引力的,越多沒看過的書,他們對讀書就越是保持新鮮感。

因此,首先要保證孩子讀書的種類涉及的比較全面。例如涵蓋故事類、科普類、數學類、思維類;中文、英文......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家長幫孩子挑選多一些繪本。

接著,每一天的閱讀涉及的種類不要單一,不用涉及所有種類,但至少要涉及兩個種類。這裡要堅持兩大原則:一是每天必定有中文和英文;二是科普和數學最好交叉閱讀,就是一天涉及到科普,一天涉及到數學。

其次,如果種類連續幾天一致,那麼同種類的讀物可以換著來讀。如果某天讀了故事繪本《哪吒鬧海》,第二天就不要再拿這套書了,可以選擇其他故事繪本來閱讀。即使孩子喜歡的某套書也不要連續一周都在讀。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如剛買回來的某本書,孩子本來就很喜歡讀,讓他持續幾天閱讀也沒有關係的。

總之,得有很多書供孩子選擇。麗麗媽建議我們每兩個月選擇一大批書,然後讓孩子重複閱讀,這樣孩子也不用每天都在讀同一些書,就會對讀書會保持新鮮感。

多和孩子互動,讓孩子體會重複閱讀的樂趣

麗麗媽說,孩子閱讀就像我們炒菜,炒菜炒得好吃炒得開心我們就願意繼續炒菜,所以想讓孩子願意自己重複閱讀就要讓她讀得開心。

除了讓孩子讀自己感興趣的繪本之外,家長與孩子的互動也是讓孩子體會重複閱讀樂趣的關鍵所在。我們都說,親子閱讀讓孩子更喜歡閱讀,而多和孩子互動也是一種親子閱讀。

互動的方式多種多樣,本身就能給重複閱讀帶來很多樂趣。例如一起和孩子探索故事中的細節,引導孩子對細節的關注,吸引孩子對讀過的繪本再次產生興趣。

另外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預測、猜測故事的結局,讓孩子有不同的閱讀感受;使用不同的角色語氣,讓孩子有"觀賞感";做表演劇、畫畫、唱歌、做實驗等等。

總而言之,就是讓孩子每次讀同一本繪本的時候,都要有不同的感受,這樣子孩子自然而然就感受到樂趣。

不提供新書,達到理想預期再下架

如果要讓孩子願意重複閱讀,必然少不了對書的管理。因為經常有新書放在孩子眼前,孩子肯定更願意讀新書;只有舊書放在眼前,孩子也沒有興趣再去翻閱舊書。

但是在一定時間內,孩子對讀過一次兩次的繪本依舊會翻一翻。所以,當孩子已經重複閱讀了一批繪本兩次或者兩次以上的時候,可以在這一批繪本中放一些新書,而孩子讀了五遍以上的舊書就可以考慮收起來(如果是孩子特別喜歡讀的,也可以考慮晚一點收)。這樣當孩子每次閱讀的時候,就可以挑幾本舊書幾本新書一起讀。

如果家裡購買新書的速度很快,也不要將新書全部都擺在孩子眼前,可以圍繞親情、生命等某一個主題將書提供給孩子選擇閱讀。

另外,為了方便管理書,可以規定一個閱讀計劃,比如每天讀什麼書、一本書讀多少次、分開什麼時間來讀等等。這個計劃可以與孩子協商一起定製下來,也可以我們規定好閱讀範圍讓孩子選擇,畢竟對孩子而言,選擇權還是在他手裡,他還是主動者,不要強行剝奪這種自行選書的快樂。

或者設置一個讀書卡,孩子每天讀了什麼了、一本書讀了多少次可以記錄下來,方便上新書收舊書。

將讀書納入生活,讓孩子在生活中感受讀書樂趣

讀書如何不覺得枯燥?記得我們曾經讀書的時候,當老師只講理論的時候我們覺得無味,但老師在課堂上結合生活例子來講或者拿出實物又或者做實驗的時候,我們覺得有趣並且印象深刻。

同樣,孩子閱讀繪本也需要結合生活實際,這裡的生活不一定都要有實際用處的,也可以是有趣的。

以讀橋梁書《小妖怪童話》為例,你可以買一套廚房玩具,再次激起孩子回憶書中做飯的情節,然後每次都提示一下小妖怪的義大利麵條是怎麼做的?讓孩子在操作中重溫故事,有時候對於細節的模糊,會讓他立刻翻書重讀來尋求答案。

再如魔法類的書,裡面都有魔法咒語,你可以專門把咒語都總結出來和孩子說著玩,像繞口令一樣,如《女巫溫妮》裡的"阿布拉卡達布拉"!這也是幫助孩子做縱向閱讀,梳理閱讀思路,同時激發她再次閱讀的欲望。

顯性地尊重孩子,隱形地引導

平常孩子對一些不喜歡讀的書讀得少,有些家長會對孩子說:"快來讀這本書,這本書可好看了",又或者是:"買的這些書都不讀,以後都不買了!"

但其實可以不那麼明目張胆地引導孩子讀那些他不喜歡的書,可以把孩子讀的太少遍的一些書故意放在他面前。讓從這些書當中又選幾本相對喜歡的,那正合了心意;有時候孩子真的一本也不選,那也沒關係,就再挑其他的。這個"伎倆"對於孩子來說是不知道的,選書的主動權還是操作在他/她的手中。

又或者把孩子讀了太多次數的書收起來,這樣他就能從不太喜歡的書裡面再選出幾本多讀幾遍;那些實在不喜歡的,也可以順帶著多讀幾遍了。

另外,就是很多孩子到了睡覺的時間,還是沒讀夠,那麼我們就可以獎勵孩子再讀一本,這時候他沒有選擇權了,可以拿出一本他不大熱衷的來讀。

當孩子選擇了之前不太喜歡讀的書來重複讀的時候,就要引導孩子在書中發現細節發現樂趣,一旦孩子體會到樂趣就會大愛這本書。

總之,就是我們在給孩子選書的權利同時隱形地引導孩子選擇不太喜歡的書來重讀,並且在重讀的過程中,我們又引導孩子喜歡上這本書。

我曾以為孩子讀得開心就好,畢竟讀書是一種樂趣不是一種任務。聽了麗麗媽乾貨後,不料自己曾經太隨意,沒有注意要讓孩子讀得"精緻"。雖然讀書要快樂要尊重孩子,但是我們也要悄悄引導孩子,讓孩子在重複閱讀過程中悄悄地提升能力。我們不能幫孩子記憶不能幫孩子閱讀,但是我們可以幫孩子喜歡上重複閱讀,在重複閱讀過程中體會更多的讀書樂趣。

我是尼莫媽媽日記,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小時候讀了很多繪本,上學後卻不會閱讀?可能是缺乏3大能力
    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都開始關注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於是媽媽們早早就買好了繪本,孩子三四歲以後家裡的繪本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不過慢慢的有一個問題出現了——雖然孩子小時候讀了很多繪本,可上學後卻不會閱讀甚至對閱讀本身絲毫不感興趣,孩子在繪本之外的閱讀能力幾乎為零,這是為什麼呢?事實是:不是每天花大量時間陪孩子刷繪本,看到別人推薦的書單就去買書把書架塞滿,就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的。
  • 在繪本中泡大的娃暗藏危機,上學後竟不會閱讀,原因和這一點有關
    這讓不少父母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他們原本還期待著孩子在親子共讀繪本幾年之後,能在閱讀能力上大有作為,但實際上孩子在繪本之外的閱讀能力讓人慘不忍睹,不少孩子比繪本閱讀難度稍高一點的書都無法閱讀或不愛閱讀,閱讀思維還停留在學齡前階段。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其實這要從繪本的形態去尋找答案。
  • 英語繪本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家長一定不要忽視
    在母語學習中,大家都有過這樣的切身體驗:我們最早接觸的書本絕對不是一本正經的文本,而是畫滿了圖畫的繪本。同樣,較之白紙黑字的英文經典文本閱讀,學生更傾向於感官性的繪本閱讀材料。談繪本閱讀的重要性之前,先澄清一些家長對繪本的一種誤解:認為繪本就是孩子看過笑一笑就算了,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像作文書、詞彙書這種讀物才對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更有幫助。並不是這樣的,繪本閱讀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大有幫助,同時也是學好英語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 Luka Hero繪本閱讀機器人,在薰陶中提升孩子閱讀量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是電子產品使用頻次的增多,讓家長們格外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量。
  • 繪本閱讀 家長講 孩子看
    近年來,繪本閱讀在國內的熱度持續上升:年輕父母們開始認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不少幼兒園開展繪本閱讀課程,兒童繪本館也陸續出現,在剛剛過去的「雙11」,繪本也是不少家長「囤積」的重點。不過,繪本買回家了該怎麼給孩子讀,卻讓不少家長困惑。
  • 步步閱讀、伴魚繪本、呱呱閱讀實測英語閱讀大比拼?
    其中步步閱讀是精讀課程,其它二個都是泛讀類APP。步步閱讀聚焦牛津樹分級閱讀,呱呱閱讀和伴魚繪本則引入多套分級閱讀體系牛津樹作為咱們娃學英語都不可能繞過的書,必須是最棒的英文原版書分級讀物!步步閱讀使用的是大名鼎鼎的牛津樹,一本分級讀物分三個階段,基礎、進階、挑戰,每個階段又有好幾項任務,有單詞預習、看圖預測、聽讀、導讀、跟讀、閱讀理解、朗讀、課後練習等,所有環節做完,一本讀物會讀8遍。接觸過牛津閱讀樹的家長都知道,這套書的閱讀體系實在是太龐大了…13大系列、20個級別、800多本主題讀本構成的參天大樹…安排孩子的閱讀計劃是否合理是我們家長必須考慮的問題。
  • 全英文繪本閱讀的11大好處!
    下面告訴大家孩子堅持閱讀全英文繪本有11大好處,總有你意想不到的!1、閱讀英語繪本可以培養英語語感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如果具有足夠的閱讀量,對語感的培養幫助是非常大的。
  • 為什麼閱讀比上語文課更重要?這6大好處,很多家長不知道
    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曾說過:閱讀的力量,能夠影響孩子的終生家長一直都比較重視孩子閱讀方面的能力,就算覺得閱讀再重要,也還沒有達到和語文課相提並論的程度,殊不知自己正在讓孩子喪失能夠擁有一生的財富。說有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由於走人的生病,請假在家中閱讀書籍,讓她感到比在學校裡上語文課更加快樂,這種閱讀的愉快感覺帶來的是讓她不斷請假、不斷曠課,從而換取課外閱讀的時間,這是一個讓所有語文老師都感到心酸的案例,這孩子從小學二年級到初中一年級寫了100多張病假條,但令人意外的是,她的成績一直是班中最突出的
  • 閱讀繪本的正確姿勢
    文/《環球》雜誌記者 喻珮 胡豔芬 姚依娜  幾乎所有的受訪專家和繪本從業者都有一個共識:雖然當前越來越多的繪本應用於兒童教育,一些功能性繪本在創作和開發時就主要針對兒童教育目標,但無論是這類繪本,還是將文學故事類繪本包括經典繪本應用於教育目標或課程,都要考慮兒童讀者的年齡及他們的閱讀興趣。
  • 請停止「低效」的繪本閱讀,孩子繪本閱讀的正確方式,應該是這樣
    繪本是一種趣味的畫冊,但是很多父母卻沒有掌握繪本教育的正確方法,對於繪本的選擇、使用其實都是有著很多的誤區,父母不要以為就是簡單地買幾本就好,隨便給孩子念念就算完成了。繪本教育不是簡單的角色,好好利用能夠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帶來很多好處,那麼,怎樣才是打開繪本閱讀的正確方式呢?來,各位父母隨我們一起來進行詳細地了解。
  • 深度文章 | 為什麼很多在繪本裡泡大的孩子,上學後卻不會閱讀?
    最近有讀者觀察到一個現象,很多從小在繪本裡泡大的孩子,上學以後卻不會閱讀。明明早期花了很多時間來帶孩子讀繪本,希望培養他們好好閱讀的習慣。然而,結果卻事與願違,孩子上學後不愛閱讀,這是為什麼呢?2歲左右的孩子,對車標、符號、字母已經開始感興趣,家長可以順勢而為,帶他們認識漢字;如果對此不感興趣,不會追著問各種字怎麼讀,那就靜待花開,在4~5歲的幼小銜接階段再開始就好。很多孩子喜歡看繪本,是因為能看懂圖;但是識字量不足,國內的中文分級讀物也比較匱乏的情況下,直接看字書容易受挫,也就會不喜歡看字書。
  • 家長如何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
    家長如何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可以有以下幾個思路:1、選繪本:好多答主已經給出了優秀答案,並有大量繪本推薦,就不再多說了。個人感覺就是根據孩子的年齡,80%的繪本可以結合孩子年齡買,另外20%可以選擇超出孩子1-2歲的年齡買。持續購買繪本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孩子的接受程度和感興趣程度,由圖多字少逐步向圖少字多過渡。
  • 「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學會正確的「繪本」閱讀方式
    「繪本」成了近幾年幼兒識字、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讀繪本」成了熱詞,也成了眾多家庭教育的靈魂。但是,對「繪本」的錯誤理解,以及一味地追求閱讀量,卻給孩子和家長套上了「枷鎖」:快樂的情緒變成了機械閱讀。這種誤讀會讓圖書離孩子越來越遠。對此,專家提示:對於孩子來講,「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而非閱讀能力。
  • 孩子幼小銜接識字量少怎麼辦?繪本閱讀助力孩子適應新學期
    我可以利用他對神話故事的興趣,來激發他對閱讀的興趣。於是我趕緊給孩子買了一套《中國經典獲獎童話》。當我把《大鬧天宮》的繪本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興奮的跳了起來,對我說:「媽媽,謝謝你,我最喜歡孫悟空了。」他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很快他就開始不由自主地閱讀了起來。是的,雖然他的識字量不多,但是並不妨礙他的閱讀,因為這套繪本的每一個漢字上都有拼音。
  • 不識字的孩子應該怎樣去閱讀?正確的繪本閱讀方法了解一下
    繪本和漫畫不是一樣的嗎?對孩子學習有什麼幫助?孩子都上小學了,繪本還是不要讀了…………但是,繪本閱讀真的像很多家長想的一樣嗎?繪本對孩子閱讀真的沒有幫助?孩子上小學以後,繪本就要「摒棄」嗎?低年級學生識字量比較低,閱讀那些純文字的書籍會令他們望而生畏,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極為不利。而繪本是圖畫與文字一起述說故事,即使有些字不認識,也不會對低年級學生理解繪本而產生影響,他們可以通過圖片來了解故事,從圖片中捕捉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
  • 各位家長你陪伴自家孩子閱讀繪本嗎?繪本閱讀孩子探索世界的開始
    繪本,圖畫也,看圖說話,或者看圖識字,或者以圖表情。繪本,是嬰幼兒認識和探索世界的一種途徑;繪本閱讀,是嬰幼兒與家長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一種不可或缺方法。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早起閱讀是促使幼兒獲得口語,使用書面語言的基礎,能提高嬰幼兒讀寫技能,積澱文化素養,擴展見識;家長讓自己的孩子繪本閱讀能使孩子處於豐富的智力環境中,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思維能力,促進嬰幼兒情感和心理社會能力的發展。美國心理學家推孟做過研究,有42%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在5歲以前都有持續閱讀繪本的習慣。
  • 呱呱閱讀讓英語閱讀繪本更智能化,讓孩子在英語閱讀中找到樂趣
    身處在學習資源豐富,但是學習焦慮泛濫的時代,大幅增加了對家長的教育能力的要求,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規劃各個方面的啟蒙教育,而英語更是重點方向之一。
  • 幼兒園寶寶閱讀:這三類繪本最適合
    以」繪本+親人稱呼「為關鍵詞搜索,可以得到很多結果,同伴關係 :這類主題的繪本也不少,不乏優秀經典之作,如《小藍和小黃》、《11隻貓》系、《小老鼠和大老虎》、《愛花的牛》、《在森林裡》、《三個和尚》……自我發現:孩子需要理解社會規則的意義,並逐漸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這些東西需要孩子自己去感悟和理解 ,從而養成自覺、主動的守規則
  • 忽視了「精讀」的孩子,在無效閱讀上浪費了多少時間?
    最近在一個小學家長群裡,大家交流起來孩子課外閱讀的問題,就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有個媽媽在群裡道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兒子閱讀速度非常快,讀本的每個字都認識。但要命的是,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他經常說不清楚自己讀過什麼。文本的主旨、脈絡,甚至人物線之類或大或小的問題,通通是語焉不詳。
  • 親子育兒:學會正確的繪本閱讀方式
    「繪本」成了近幾年幼兒識字、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讀繪本」成了熱詞,也成了眾多家庭教育的靈魂。但是,對「繪本」的錯誤理解,以及一味地追求閱讀量,卻給孩子和家長套上了「枷鎖」:快樂的情緒變成了機械閱讀。這種誤讀會讓圖書離孩子越來越遠。對此,專家提示:對於孩子來講,「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而非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