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人民幣在資本項下完全開放尚不具備條件

2020-12-14 每日經濟新聞

12月12日上午,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出席並對話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

「我們是老朋友了,也說話不客氣,我是覺得你說的把中國還是抬得太高。」樓繼偉在評價瑞·達利歐關於「中國的大國崛起」的觀點時表示,中國是和平崛起,但是中國本身就是個大國,所以說大國崛起也沒有錯誤。

樓繼偉表示,2020年的確是一個轉折點,很多的跨境投資,包括國內資金向香港的投資,也包括國際投資進入中國,而且是帶有流動性的配置都在擴大。「但是,(中國)什麼時候成為金融中心和真正的儲備貨幣國家,我認為還早,需要人民幣在資本項下完全開放,(當下)不具備條件。這個還是比較難做到的。」

樓繼偉介紹,中國同美國有很多相同的弱點,包括疫情之下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債務率提升隱憂、面臨著縮小財富差距問題等。「我們自己要清醒。」樓繼偉表示。

在對話中,樓繼偉表示赤字貨幣化已成為常態。「大規模發行了貨幣,沒有造成通貨膨脹,反而支持了發債。企業發債,國家財政也大幅度發債,就出現了所謂赤字貨幣化問題,赤字貨幣化是一個常態,也沒有害處,不會造成通貨膨脹,原來的貨幣政策的理論在被顛覆。」

但樓繼偉闡明,「對於財政直接向央行透支,這種理解上的赤字貨幣化我是堅決反對的」。

至於為何赤字貨幣化沒有帶來「通貨膨脹」,樓繼偉認為,很大程度上這種通貨膨脹表現為資產價格的上漲,而沒有表現為實物和服務的價格上漲。「我們相當一段時間,全球都是金融混業經營,然後貨幣政策放了水,放出流動性,給金融機構互加槓桿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首先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的上漲,然後就是房地產價格上漲,再加上收入分配,這種情況下收入分配差距肯定擴大。」樓繼偉介紹。

「沒有多少錢能夠進入金融市場的這些人,他們是受害者。」樓繼偉認為,這些人的邊際消費傾向最強,但沒有多少錢去買東西,因而赤字貨幣化跟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是連在一起的。

就中美關係問題,樓繼偉認為問題主要在美國現在的政府所採取的政策有些是反常識的,「比如說美國作為一個儲備貨幣國家,這麼低的儲蓄率必然是貿易逆差,它的政府追求貿易必須要平衡,這是不可能的」。樓繼偉表示,相信拜登政府會恢復開誠布公地溝通,但是由於目前已經造成了很多名義上的隔閡,很難輕易甩掉已經背上的包袱。

談及投資的資產配置問題,樓繼偉認為,當前仍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什麼時候疫情真正能控制住、經濟能夠復甦是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而假定明年能夠出現疫情控制、經濟復甦的情況,這時候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要退出,財政政策也逐漸地減少它的力度,怎麼退,退得不好的話也(要)出問題。樓繼偉稱,我們現在是債務的積累期,對應經濟的衰退期,而不是過去的,債務積累期對應經濟的繁榮期,這時候的貨幣政策如果退出不當的話,就會觸發一些風險。

「(投資)還是應該分散配置,我建議發達國家該配置還是要配置的,同時要增加對東亞的配置。」樓繼偉介紹,今年中國大國中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國家,可能會帶動東亞地區至少今年不會負增長,另外東亞地區受到的外溢性衝擊比較小一些。

提及人民幣國際化,樓繼偉認為這「肯定是方向」,但問題在於以人民幣來結算的貿易佔比太小。人民幣國際化首先是貿易方面結算的國際化,樓繼偉建議,一個是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還有一個是中國的銀行應該走出去,在外面建立子行和分行,多做些人民幣業務。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樓繼偉:應對資本市場龐氏化、散戶化,擴大開放重在引入成熟市場規則
    來源:一財網「雖然我國資本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明顯的進步,但也較大程度存在一級市場『龐氏』化、二級市場散戶化、會計估值操縱化等一系列問題。」11月2日,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2019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上表示。
  • 王波明對話樓繼偉、達利歐:轉折之年的全球重大變局
    2020年12月12日,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召開,在《財經》雜誌總編輯王波明對話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橋水基金創始人Ray Dalio(瑞·達利歐)環節上,達利歐給出了上述判斷。 達利歐的判斷邏輯是,當前中國的崛起是世界進行中的三大變局之一,縱觀歷史上的大國,都是貿易大國和儲備貨幣國。
  • 寧波這場重磅研討會,兩任財政部原部長亮相,給了這些提醒
    寧波這場重磅研討會,兩任財政部原部長亮相,給了這些提醒 2020-12-08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樓繼偉:極度寬鬆貨幣政策退出不當,要出大問題
    12月12日,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由《財經》雜誌、財經網、《財經智庫》、《證券市場周刊》聯合主辦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後疫情時代的應對與抉擇」上如是說。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對於仍在肆虐的疫情,經濟何時復甦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 樓繼偉:貨幣政策放水情況下 沒多少錢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
    12月12日,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由《財經》雜誌、財經網、《財經智庫》、《證券市場周刊》聯合主辦的「三亞 財經國際論壇:後疫情時代的應對與抉擇」上如是說。 對於仍在肆虐的疫情,經濟何時復甦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樓繼偉指出,如果明年疫苗能夠普遍研發成功,並且廣泛接種,經濟出現向好的局面,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就面臨退出的問題。
  • 樓繼偉重磅發聲:為防止大而不能倒,可限制數據金融平臺合作...
    此次論壇上,有不少發言和建議值得關注,我們來看重點內容: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1、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 可限制與單一平臺合作的銀行數量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今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表示
  • 「定策季的部長們」系列策劃之一:樓繼偉的3月在忙啥?
    原標題:「定策季的部長們」系列策劃之一:樓繼偉的3月在忙啥?   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論壇上發言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 攝    新華網北京4月7日電(記者 遊蘇杭)剛剛過去的3月,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可謂是忙的不可開交。
  • 樓繼偉、達利歐這樣說……
    12月12日,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中投公司副總經理郭向軍談了對後疫情時代宏觀經濟形勢的看法。在投資方面,樓繼偉建議,發達國家要增加對東亞的配置,中國要增加對東亞的配置。東亞是受此次疫情衝擊下表現最好的地區,中國今年是大國中唯一的經濟正增長,或將使東亞今年能擺脫經濟負增長。美國貨幣政策逐步退出的時候會造成全球的外溢性,而東亞地區受到的外溢性衝擊將較小一些,因為亞洲金融危機後東亞國家都吸收了教訓,在自由開放方面較謹慎。
  • 此生不愧淨無塵——財政部原部長吳波的故事(上)
    在財政部,有這樣一位老人,儘管已經離任30多年,去世10年,今天提起他,從部長到普通幹部,無論是在任的還是退休的,都深深地感念敬佩。他便是新中國財政部第五任部長——吳波。「猶愧」是自謙,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人民,忠實地完成了自己的夙願,完全擔得起「此生不愧淨無塵」。   一生肝膽如星鬥   新中國誕生前夕的一個清晨,一支特殊的隊伍,帶著辦公用品、帳本和財政文件檔案,進入了北京,日夜兼程地籌備成立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時任華北財政部副部長的吳波就在這支隊伍當中。
  • 樓繼偉:金融混業不是方向 須向分業轉型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12月20日舉行的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上表示,金融業應該進一步向分業轉型(參見財新網《樓繼偉發言全文:資本市場發展的八大問題》)。
  • 樓繼偉重磅發聲:可限制數據金融平臺合作銀行數量
    可以限制與單一平臺合作的銀行數量,比如不超10~15家,同時,按同樣條件讓多家平臺做類似業務,形成競爭。12月20日上午,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舉辦「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上,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發表重磅講話。他表示,債券市場改革的內容還有很多,要問題和目標導向加快推進,不然會是下一個風險集中爆發點。
  • 樓繼偉:各國貨幣「放水」反映在金融資產價格上漲 退出不當會觸發...
    12月12日,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就此問題作出了回應,他表示,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不斷地「放水」,反映為金融資產價格,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收入分配差距擴大,不反映為一般貨物和服務的價格上漲。
  • 每經16點丨樓繼偉:監管部門不用主動承擔指數漲跌責任;原豫章書院...
    每經編輯:步靜1丨樓繼偉:監管部門不用主動承擔指數漲跌責任 據每日經濟新聞,11月2日,在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舉辦的2019年第七屆年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以高水平開放助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中表示,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明顯的進步,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此情況下,建議監管規則穩定、透明,維護市場機制的公平和信息披露的充分,而不用主動去承擔指數漲跌的責任。
  • 樓繼偉最新演講: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還直指下一個...
    12月20日上午,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舉辦「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上,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發表重磅講話。他表示,債券市場改革的內容還有很多,要問題和目標導向加快推進,不然會是下一個風險集中爆發點。
  • 樓繼偉刷屏全文:八方面建言金融監管、債券市場、資本市場發展等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侯潤芳)在今日舉行的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上,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的演講引發熱議。以下是樓繼偉確認後的發言全文:雙循環新格局與資本市場新發展今年 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深改委第十五次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全球資本市場將進入極度泡沫化的「人造牛市」
    美銀美林認為,在此影響下,人民幣硬通貨化、華爾街國有化、全球經濟滯脹化等將成為2021年資本市場的關鍵性趨勢。這些歷史記錄是在全球經濟在疫情下出現深度萎縮的情況下所取得,可見,資本市場已經脫離了經濟基本面,如美銀美林的說法,2020年是一場「人造瘋牛」。  對於「人造牛市」,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等人也持類似看法。樓繼偉表示,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不斷地"放水",反映為金融資產價格,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收入分配差距擴大,不反映為一般貨物和服務的價格上漲。
  • 樓繼偉:貨幣政策放水,沒錢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
    12月12日,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今日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相當一段時間全球都是金融混業經營,然後貨幣政策放水,放出流動性,給金融機構互加槓桿提供了巨大的空間。樓繼偉表示,很大程度上這種通貨膨脹表現為資產價格的上漲,而沒有表現為實物和服務的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