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工作中的「繁雜瑣事」,自己無力靜心沉浸於自主學習中,然而,今年因為疫情,為安全與健康考慮,不能如往常假期,註定要過一個較「安靜」的暑假。
在教師專業成長裡,有一門學問最重要又最不完備,這門學問就是關於「認識自己」的學問。要認識自己、分析自己、認清自己,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博眾家之長,分析自己、反哺自己、持續栽培自己、挖掘自己,最終成長為有自己標識的老師。
暑假修煉,教師最應學習的一門課程就是「研究自己」,最後成長為「自己」。
職初老師在暑假最要修煉的就是:堅定信心,適應自己。
從現在起,你就是正式的社會職業人;從現在起,你就是正式的人民教師。對職業的認同、職業價值的研判、職業規範、職業素養、職業操守等都是你起步的基礎課程,而這些是需要一輩子去體會、提升、精進、吸收、轉化,不只是這一陣子職業起步的事。
從學生或其他行業成為教師角色,好多方面都要去適應和改變。
從單純的大學校園生活來到職場,你有上下級、同事的關係;你有和校園保潔共處同一教育現場的現實;你有要被考核和被表揚雙面的制度的生活;你有上下班打卡考勤等單位組織紀律……
此時,單位就是你生長的根據地和平臺,無論你的單位現實情況如何,都要珍惜與呵護。畢竟這裡是你職業啟蒙、職業起步的地方。
作為老師,必將要面對個性靈動的學生、必將面對形形色色的家長、必將面對各類性格的同事、必將面對職業的各種規範和要求……
此時,你的專業知識、學科素養、心理品質、思維品質、個性與脾氣、領導力與執行力、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危機公關能力、風險預判等綜合素養,都將在此得到檢驗和修煉。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但在職業裡要將自己的個性「揚長避短」,做一個善欣賞、能包容、會溝通的人。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點,但作為教師職業,我們的言談、舉止、著裝、儀態等細節都是育人的 「資源」 和直觀的「教材」,要做一個端莊、大方、自信、陽光、文雅的人。
此時,你要全面地認識和分析自己,哪些曾經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哪些方面不符合教師職業要求、哪些現在必須要調整,好好對標研究自己,適應職業化的自己。
趁這兩個月暑假,從研究自己開始,調整、修正、完善,這才能有堅定的職業信心,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的入職狀態。
成熟老師,在自己的職場裡摸爬滾打幾年後,從入格至合格,甚至已經有自己「出格」的特色或風格凸顯,對自己的職業開始有清晰的想法和規劃,此時最需要打磨的是自己、發展自己。
成熟老師應在打磨自己本人身上下工夫,而不是去成為「其他人」「失掉自己」,更應尋找到那一顆慧心,去發展自己、成為自己。
成熟階段的老師,處於戀愛、婚姻、成家關鍵階段,容易在工作與生活間不能平衡和兼顧。這需要一顆智慧的心,有規劃、有節奏地前行,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不管遇到什麼問題,不管出現什麼狀況,都可以應對和接納。
成熟老師,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想法,就要付諸行動與實踐。因為做就是得到,只有做,才能成長。學歷提升、課程意識、班級創意管理、教學藝術精進、科研能力發展、專業閱讀與寫作等,只要你對某一方面有興趣,就認準它,研究它。
成長要有明晰的方向,不能人云亦云。假期裡要和自己進行深度對話:我到底要在職業上如何發展?做一個什麼樣的教師?目前我身上的優勢是哪些?問題和不足有哪些?近期目標實現了嗎?中期目標又是什麼?長遠目標又是什麼?
我們每一個老師的起點、天賦、機遇、努力程度等都會影響老師的成長和發展。成為名師是所有從教者的夢想,但未必都要成為名師才叫目標。因此,目標可以是多元的、多維的,只要目標的定位是清晰的,那麼相應的成長路徑也就清晰可見。
只有在實踐中與成長中不斷思考、反思、追問,才能真正地成長。
趁這兩個月暑假,從研究自己開始,從閱讀自己開始,從對話自己開始,去規劃、行動、思考,這就是慧心,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的成長發展狀態。
骨幹教師是每一所學校高品質、高品相、高品位展的核心團隊和骨幹力量。這一群老師在成長中會遇到一些現實因素或影響。
去新的環境挑戰自己,這也是超越自己。
因學校的發展需要,你將在是否做中層或更高級的管理層間搖擺。我以為,只要你願意為學生服務、為老師成長服務、為家長服務、為學校發展服務、為社區教育服務、為區域教育服務,在德與才都兼備的情況,是可以去挑戰與嘗試的。
去新的崗位工作,這也是超越自己。
只想做一個一直在領域內做專業發展的老師也可以,但要切忌:千萬不要做成了「精緻的利己主義」,只求自己專業發展,沒有反哺學校、學生、團隊。
如果骨幹教師選擇了一心做專業、帶學生、帶班級、帶團隊,那就要想法用專業優勢、人脈資源去帶動更多老師和你一起成長。
讓更多老師積極、正向地成長,讓你的身邊有更多像你一樣優秀的老師,讓學校擁有更多學科或領域優秀的老師,讓你所教的學生因你的生命狀態而影響更多學生的生命。
趁這兩個月暑假,從研究自己開始,耐心傾聽內心的聲音:我的初心是什麼?什麼是我要的?什麼是我不要的?什麼是我看重的?什麼是我不在乎的?什麼是我要深耕的領域?明確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使命,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的成長超越狀態。
從我們身邊的優秀校長、同事,以及全國一些卓越教師身上發現:卓越教師們都是德教雙馨的。在我們的認知裡,他們身上有「和雅、專注、匠心、睿智、創新」的特質。每每遇到這樣卓越的教師,心生敬佩,都非常願意與之交往和親近,因為他們身上有光芒,但不刺眼。
這些卓越教師,永葆匠心,不僅成就自己,更成就了更多學生、學校、老師。也正因了這些卓越教師的貢獻,他們身體力行,在各自領域研究並發聲,才推動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創新與進步。
趁這兩個月暑假,從研究自己開始,閱讀這些名師、卓越教師,尋找成長的密碼。將自己調整到無限接近成就自己的路上。
教師成長的三個境界,猶如詩云:「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目前,無論我們在哪一個層次類別,無論我們在哪一個境界,只有踏踏實實地做好專業發展,是對學生最大的「好」,是給教師們最好的「福利」。
教師的修煉與成長,不僅要埋頭做事,更要仰望自己頭頂上燦爛的星空。通過經歷所發生的一切,領悟生命的意義,活出真正的自己。努力成長,不是為了被世界看見,而是為了抓牢腳下的土壤,以挺拔的姿態,面對風雨……
成長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這個暑假,努力學好這一門關於「研究自己」的課程,安靜地和自己相處,與自己深度對話,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耐心地等待自己,溫柔地對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