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修煉與成長:「研究自己」才是專業發展的最終之路

2020-08-27 分達教育

平常工作中的「繁雜瑣事」,自己無力靜心沉浸於自主學習中,然而,今年因為疫情,為安全與健康考慮,不能如往常假期,註定要過一個較「安靜」的暑假。


在教師專業成長裡,有一門學問最重要又最不完備,這門學問就是關於「認識自己」的學問。要認識自己、分析自己、認清自己,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博眾家之長,分析自己、反哺自己、持續栽培自己、挖掘自己,最終成長為有自己標識的老師。


暑假修煉,教師最應學習的一門課程就是「研究自己」,最後成長為「自己」。



01

職初教師:堅定信心,適應自己


職初老師在暑假最要修煉的就是:堅定信心,適應自己。


從現在起,你就是正式的社會職業人;從現在起,你就是正式的人民教師。對職業的認同、職業價值的研判、職業規範、職業素養、職業操守等都是你起步的基礎課程,而這些是需要一輩子去體會、提升、精進、吸收、轉化,不只是這一陣子職業起步的事。


從學生或其他行業成為教師角色,好多方面都要去適應和改變。


  • 適應工作生活‍


從單純的大學校園生活來到職場,你有上下級、同事的關係;你有和校園保潔共處同一教育現場的現實;你有要被考核和被表揚雙面的制度的生活;你有上下班打卡考勤等單位組織紀律……


此時,單位就是你生長的根據地和平臺,無論你的單位現實情況如何,都要珍惜與呵護。畢竟這裡是你職業啟蒙、職業起步的地方。


  • 適應職業生活‍


作為老師,必將要面對個性靈動的學生、必將面對形形色色的家長、必將面對各類性格的同事、必將面對職業的各種規範和要求……


此時,你的專業知識、學科素養、心理品質、思維品質、個性與脾氣、領導力與執行力、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危機公關能力、風險預判等綜合素養,都將在此得到檢驗和修煉。


  • 適應職業化的自己‍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但在職業裡要將自己的個性「揚長避短」,做一個善欣賞、能包容、會溝通的人。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點,但作為教師職業,我們的言談、舉止、著裝、儀態等細節都是育人的 「資源」 和直觀的「教材」,要做一個端莊、大方、自信、陽光、文雅的人。


此時,你要全面地認識和分析自己,哪些曾經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哪些方面不符合教師職業要求、哪些現在必須要調整,好好對標研究自己,適應職業化的自己。


趁這兩個月暑假,從研究自己開始,調整、修正、完善,這才能有堅定的職業信心,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的入職狀態。



02

成熟教師:尋找慧心,成為自己


成熟老師,在自己的職場裡摸爬滾打幾年後,從入格至合格,甚至已經有自己「出格」的特色或風格凸顯,對自己的職業開始有清晰的想法和規劃,此時最需要打磨的是自己、發展自己。


成熟老師應在打磨自己本人身上下工夫,而不是去成為「其他人」「失掉自己」,更應尋找到那一顆慧心,去發展自己、成為自己。


  • 有規劃‍


成熟階段的老師,處於戀愛、婚姻、成家關鍵階段,容易在工作與生活間不能平衡和兼顧。這需要一顆智慧的心,有規劃、有節奏地前行,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不管遇到什麼問題,不管出現什麼狀況,都可以應對和接納。


  • 有行動‍


成熟老師,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想法,就要付諸行動與實踐。因為做就是得到,只有做,才能成長。學歷提升、課程意識、班級創意管理、教學藝術精進、科研能力發展、專業閱讀與寫作等,只要你對某一方面有興趣,就認準它,研究它。


  • 有思考‍


成長要有明晰的方向,不能人云亦云。假期裡要和自己進行深度對話:我到底要在職業上如何發展?做一個什麼樣的教師?目前我身上的優勢是哪些?問題和不足有哪些?近期目標實現了嗎?中期目標又是什麼?長遠目標又是什麼?


我們每一個老師的起點、天賦、機遇、努力程度等都會影響老師的成長和發展。成為名師是所有從教者的夢想,但未必都要成為名師才叫目標。因此,目標可以是多元的、多維的,只要目標的定位是清晰的,那麼相應的成長路徑也就清晰可見。


只有在實踐中與成長中不斷思考、反思、追問,才能真正地成長。


趁這兩個月暑假,從研究自己開始,從閱讀自己開始,從對話自己開始,去規劃、行動、思考,這就是慧心,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的成長發展狀態。



03

骨幹教師:不忘初心,超越自己


骨幹教師是每一所學校高品質、高品相、高品位展的核心團隊和骨幹力量。這一群老師在成長中會遇到一些現實因素或影響。


去新的環境挑戰自己,這也是超越自己。


因學校的發展需要,你將在是否做中層或更高級的管理層間搖擺。我以為,只要你願意為學生服務、為老師成長服務、為家長服務、為學校發展服務、為社區教育服務、為區域教育服務,在德與才都兼備的情況,是可以去挑戰與嘗試的。


去新的崗位工作,這也是超越自己。


只想做一個一直在領域內做專業發展的老師也可以,但要切忌:千萬不要做成了「精緻的利己主義」,只求自己專業發展,沒有反哺學校、學生、團隊。


如果骨幹教師選擇了一心做專業、帶學生、帶班級、帶團隊,那就要想法用專業優勢、人脈資源去帶動更多老師和你一起成長。


讓更多老師積極、正向地成長,讓你的身邊有更多像你一樣優秀的老師,讓學校擁有更多學科或領域優秀的老師,讓你所教的學生因你的生命狀態而影響更多學生的生命。


趁這兩個月暑假,從研究自己開始,耐心傾聽內心的聲音:我的初心是什麼?什麼是我要的?什麼是我不要的?什麼是我看重的?什麼是我不在乎的?什麼是我要深耕的領域?明確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使命,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的成長超越狀態。



04

卓越教師:永葆匠心,成就自己


從我們身邊的優秀校長、同事,以及全國一些卓越教師身上發現:卓越教師們都是德教雙馨的。在我們的認知裡,他們身上有「和雅、專注、匠心、睿智、創新」的特質。每每遇到這樣卓越的教師,心生敬佩,都非常願意與之交往和親近,因為他們身上有光芒,但不刺眼。


這些卓越教師,永葆匠心,不僅成就自己,更成就了更多學生、學校、老師。也正因了這些卓越教師的貢獻,他們身體力行,在各自領域研究並發聲,才推動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創新與進步。


趁這兩個月暑假,從研究自己開始,閱讀這些名師、卓越教師,尋找成長的密碼。將自己調整到無限接近成就自己的路上。


教師成長的三個境界,猶如詩云:「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目前,無論我們在哪一個層次類別,無論我們在哪一個境界,只有踏踏實實地做好專業發展,是對學生最大的「好」,是給教師們最好的「福利」。


教師的修煉與成長,不僅要埋頭做事,更要仰望自己頭頂上燦爛的星空。通過經歷所發生的一切,領悟生命的意義,活出真正的自己。努力成長,不是為了被世界看見,而是為了抓牢腳下的土壤,以挺拔的姿態,面對風雨……


成長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這個暑假,努力學好這一門關於「研究自己」的課程,安靜地和自己相處,與自己深度對話,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耐心地等待自己,溫柔地對待自己。

相關焦點

  • 教師專業發展的五項修煉
    知識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其根本假設在於教師擁有知識就可以熟練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知識的多寡決定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素養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不僅要求教師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要求教師具備相應的教育情懷和志向,決心為教育事業而奉獻的專業態度和專業情感,並具備高尚的師德師風。基於新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訴求,教師專業化發展要做好五項修煉。內生動力。
  • 潛心研究中華文化 潤澤學生心靈的深度教學——浙江省特級教師徐軍成長之路的幾點思考
    因為,美術教師自身所具備的文化修養、歷史觀與研究、教師教學能力與科研能力,以及美術學科專業表現能力和創作能力等,實在是太寬泛的涉獵與專精,各個方面都需要美術教師自己去長期修煉。徐軍老師在上述幾個方面的成長範例,足以為我國師範大學的美術教師教育,為在職美術教師專業成長、個性發展,提供詳實的參照系。2014年,浙江省第十一屆特級教師評審前,我曾鼓勵徐軍老師,申報省特級教師。
  • 幼兒園教師專業思想的主動修煉——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讓專業理念與師德在研究提煉上生成。通過行動研究獲得對外在的教育理論或者道德規範進行踐行和重構,使之真正內化為自己內在的理想信念是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和師德生成的現實通道。幼兒園教師開展行動研究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強調在真實的教育情境中的「留心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並設法解決」。行動研究不是要求幼兒園教師在自己的保教工作之外另外進行專門的研究,而是在保教工作過程中的一種反思和總結。
  • 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路怎麼走
    他的獨特性在於將教育實踐與教育研究緊密結合,走出了一條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路。科學的教育理念是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起跑線研讀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會感慨他的教育思想是如此豐富且站在時代前沿,今天讀來仍表現出經久不衰的生命力。
  • 教師專業成長之路-公開課
    校內公開課讓每位教學老師專業成長的起點校內公開課是每一位教師專業成長的起點。沒有其它老師聽課,老師們上平時的課膽大,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比較順暢,在自己的課堂上比較放鬆。有其它老師聽課,又是同行,自己的課堂整出個學生沉悶,老師啟而不發的結果,讓同行們質疑教學水平。帶著屬於自己的榮譽也要上好公開課。
  • 教師專業成長的三條路徑
    路徑一:讓教師走個性化特色教學之路。近年來,各種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模式「你方唱罷我登場」,教師在一輪輪的培訓與推廣中,被創新、被達標、被發展。統一性、齊步走忽視了專業化的內在特性,違背了教師個人意願和教學實際,背離了人的發展規律。臨朐縣鼓勵每個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我們確立了一個理念:每一個教師都是一座高山,都有自己的亮點。
  • 教育人類學的「成長」隱喻與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育人類學在理論發展之初,分化出兩種不同的理論派別:以英美兩國為代表的「文化教育人類學」和以歐洲的德國、奧地利等國為代表的「哲學教育人類學」。前者主要從文化角度,分析研究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後者主要側重於從人的本質與發展的角度,研究教育問題。在教師研究中引入人類學的立場,必將引發教師教育研究的範式革命。教
  • 我的專業發展之路 | 網師作業
    ,我從來沒有如此認真、細緻,運用理論來分析、總結一下我的專業發展之路。讓我不得不駐足反思自己曾經的專業發展中的不足和缺憾,規劃未來十年還要走的教學之路,以期成就一個更加完美的自己。新教育實驗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線性與非線性交替的過程,一個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乃至於卓越教師,不僅僅需要漫長歲月中的潛心修煉,也需要一次又一次或大或小的遭遇。
  • 幼兒園教師專業思想的主動修煉——理論學習
    幼兒園教師科學適宜的專業理念與師德,並不能自然而然地「被動生成",而是需要通過各種途徑與方式「主動修煉」,對於幼兒園教師而言,理論學習、 實踐反思、合作研究以及榜樣模仿是專業理念與師德生成的基本途徑
  •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力築學生健康成長之路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力築學生健康成長之路2019年5月18日到5月19日,在區德育科組織下,我校教師劉小敏在浙江杭州參加了由杭州師範大學心理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學術交流論壇之
  • 特殊新學期修煉教師特別內功
    客觀來說,這必定會推動教師在特殊新學期繼續努力修煉自身專業發展的特別內功。修煉思想內功——讓技術真正為教學插上翅膀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教師只有在思想上找準定位,才能真正用好技術,體現出技術賦能教育的價值。因此,技術要為教學插上翅膀,仍有賴於教師思想內功的修煉。
  • 蘇霍姆林斯基告訴你: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路怎麼走
    他的獨特性在於將教育實踐與教育研究緊密結合,走出了一條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路。 科學的教育理念是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起跑線 研讀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會感慨他的教育思想是如此豐富且站在時代前沿,今天讀來仍表現出經久不衰的生命力。
  • 【專業成長之路】​ 成為一名教師,成就無限可能(練翠銀)
    新課程的實施,迫切地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提高專業理論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只有不斷學習新的理論、新的思想,不斷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實現自我超越。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才能實現教師素質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使教師真正走向成長之路。面對新的教育形勢,作為一名不再年輕的教師,仍然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多學習、多反思、多實踐、多總結,希望自己在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不斷改進。
  • @老師們 | 北師大顧明遠:教師成長要歷經「五項修煉
    第一項修煉是意願  你到底願不願意當教師,有這個意願你才能成長,沒有這個意願怎麼成長?因此,要對教師的職業有清楚的認識。  教師的職業到底與別的職業有什麼不同?所有的職業當然都是對人對事有自己特定的對象,但是唯獨教師職業是對生動活潑、正在成長中的兒童。
  • ...背後的修煉——讀《魅力校長的修煉》有感 烏蘭浩特市教師發展...
    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校長,會對全校的師生、乃至社會產生強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校長,必將鼓舞著全校師生向著共同目標奮進,激勵著教師獻身教育,激勵著學生刻苦學習,全面發展;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校長,會把辦出有特色、有品位的學校作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 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途徑&教師成長的方法
    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途徑以及教師成長的方法在廣西教師招聘考試中一般是以單選題和多選題的形式出現,而且大都是識記型的題型。在多選題的考察中,不少考生易把這兩個知識點混淆,所以下面以表格的形式進行對比記憶:(單選題備考)布魯巴奇等人1994年提出四種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記、詳細描述、交流討論、行動研究。布魯巴奇(Brubacher)等人提出了四種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記。在一天教學工作結束後,要求教師寫下自己的經驗,並與其指導教師共同分析;(2)詳細描述。教師相互觀摩彼此的課,並描述他們所觀察到的結果,隨後與其他教師相互交流;(3)職業發展。
  • 中學化學雙語教師專業發展狀況研究
    國際教育的發展使雙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成為重要的時代課題。因此,我們對中學化學雙語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一、問卷的設計與調查基於教師專業發展理論、教師專業素養理論和教師專業發展途徑理論,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聘請5位專家對問卷初稿進行了效度檢驗,最後根據專家意見進行調整修訂,最後形成《中學化學雙語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
  • 朱小蔓:教師的人格——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
    李力加老師在教師教育藝術專業課程與教學三年的實踐研究中,由柏拉圖創建的主題「藝術應為教育任何自然而崇高的形式」出發,到對英國著名藝術教育家裡德爵士闡揚的觀點「藝術應為教育的基礎」進行實踐性詮釋。在初任藝術(美術、音樂)教師職前專業學習與成長階段,提出「藝術成長——教育的基礎」之概念,以親和藝術(美術、音樂)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專業發展與人的成長為指向。
  • 魅力教師的修煉
    若學校的管理者們能充分發揮教師的特長,儘量為每一個教師提供展現才能的舞臺,讓教師在這個崗位上,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做一個最好的自己,那麼何愁學校沒有活力呢?誠然,做「專家型教師」「學者型教師」,應是我們的自覺追求。或許,做一個有特色的教師,是廣大普通教師最切實可行的成長之路。
  • 佛山華英學校教師陳彩雲:用熱愛堅持走專業發展之路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因為堅持,所以專業。如今,陳彩雲獲得了廣東省特級教師、佛山市骨幹教師、禪城區名教師、禪城區優秀班主任、南海區教育教學科研先進工作者等一系列榮譽稱號。這個教師節前夕,她被列入了全國優秀教師的表彰名單,獲教育部的表彰。桃李滿園、成果等身,陳彩雲用熱愛堅持走專業發展之路,得以成就了如今這一份讓自己和身邊人都從中感受到幸福的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