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90年代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對皮書進行系列化、市場化、品牌化運作以來,皮書已出版900餘種,合計3700多部,研創智庫機構上千家,參與作者超過3萬人;受到中外媒體報導10萬次以上;皮書資料庫報告資源達45.6億字,累計機構用戶超過1500家,個人用戶達17.4萬人;已有232部皮書以英文、俄文、日文、韓文等12個語種在海外出版。皮書逐步發展成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應用型智庫成果,以及構建中國學術國際話語權、發揮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學術品牌。
作為皮書課題組互動交流的良好平臺,全國皮書年會自2011年起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與皮書主編單位承辦。皮書年會已成為皮書人共同的學術家園,不僅對皮書研創產生了巨大影響,也為皮書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知名的智庫成果品牌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0年皮書年會將以「高質量發展場景下的皮書研創、出版與傳播」為主題,圍繞皮書在各領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皮書的高質量發展、皮書研創的規範、數據流量與皮書傳播等議題進行討論。同時,本次年會將公布2019年版皮書評價結果,並頒發第十一屆「優秀皮書獎」和「優秀皮書報告獎」。
本次年會於9月25~26日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行。會議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雲南省、中宣部出版局、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地方社會科學院、高校等單位領導,皮書主編以及全國各皮書課題組的代表參加。
同時,《皮書手冊——寫作、編輯出版與評價指南》(第四版)電子書及預售紙書上線,本手冊是國內專門針對一個學術品牌和圖書品牌的編寫、編輯出版、評價而制定的指南與規範,是皮書乃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報告的研創者、編輯、出版者開展相關工作的重要參考。歡迎關注。
內容簡介
《皮書手冊——寫作、編輯出版與評價指南》(第四版)是「皮書規範」課題組編撰的第四本,本書在前三版基礎上,根據讀者、編輯的反饋及皮書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經驗,對部分章節進行了修訂,以便更好地為廣大讀者、智庫機構人員撰寫皮書和其他智庫報告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指導。
作者
簡介
謝曙光(筆名,本名謝壽光),1956年10月出生,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系,曾先後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任編輯、編輯部主任、社長助理、社黨組成員,主持《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社會學卷編輯工作。1997年秋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中國社會學會秘書長,二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華僑大學特聘教授。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獲「全國優秀中青年編輯」稱號;2008年被評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2009年榮獲「韜奮出版獎」;2013年起,受聘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家;2017年,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獎」。曾先後主持國家大型國情調研項目,出版「中國國情叢書——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100多卷,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科研項目,領銜國家學術出版規範研製。開創知名學術品牌「皮書系列」圖書,被譽為「中國皮書出版第一人」。主要學術成果包括《哲學百科辭典》(合著,1992)、《中國社會工作百科全書》(主編,1994)、《中國大百科全書(簡明版)》(社會學條目主要作者,1997)、《皮書手冊——寫作、編輯出版與評價指南》(主編,2016)、《學術出版研究中國學術圖書質量與學術出版能力評價》(合著,2018)、《中國學術出版:現狀、問題與機遇》(論文,2013)、《全面深化改革與中國社會學的責任擔當》(論文,2014)、《學術出版與中國國際話語體系的構建》(論文,2014)、《大數據時代的學術出版》(論文,2017)等。
前言
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徹底打破了人類原有的生產、生活狀態和秩序,這一狀況與近年國際上反全球化、保守主義、民粹主義盛行等因素疊加,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增加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和變數。
2020年,也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將開啟新的徵程。未來,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技術的長足進步和廣泛使用,又為人們精準把握外部世界、消除不確定性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和想像空間。所有這一切,都成為各行各業發展必須面對和應對的時代課題。
對於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簡稱社科文獻)而言,2020年正值建社35周年,這是一個從製作產品到創建品牌,從創建品牌再到引領規範,進而明確提出構建出版社自身文化基因的關鍵年份。8年前(2012年),我負責原新聞出版總署學術出版規範行業標準起草時,同時在出版社內部組建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學術出版手冊——寫作、編輯、出版指南》(簡稱《SSAP手冊》)課題組,旨在打造「中國版的《芝加哥手冊》」。
《SSAP手冊》的研製工作在2020年初進入提速期。在疫情防控期間,雖然業務交流不能線下進行,我們的員工在春節前後也分散在全球各個城市,但得益於出版社長期以來線上辦公系統的部署,我們迅速啟動了雲會議、雲直播等在線辦公模式。也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進一步加速推動了《SSAP手冊》的研製。2020年8月,《SSAP手冊系列·1——作者手冊》正式出版,線上線下同步發布,這標誌著社科文獻所引領的學術出版規範建設進入了制度化推進的新階段。
作為《SSAP手冊》重要組成部分的《皮書手冊——寫作、編輯出版與評價指南》(簡稱《皮書手冊》)早在2016年就率先出版發布了第一版,之後大致保持每年修訂一次的頻率。2020年,隨著《SSAP手冊》研製工作的提速,《皮書手冊》第四版也隨著《作者手冊》的正式出版而重新推出。
截至2019年,社科文獻每年連續出版的皮書近450種,皮書總字數達到12.5億字;皮書作者總數近30000人;參與皮書研創的智庫數量近千家。《皮書手冊》是服務於中國智庫成果(皮書)研創寫作、出版發布、評價推廣等全流程的工作指南,旨在「提供關於皮書研創、編輯、出版的完善、合理、有效並能經得住考驗的方案」,並幫助相關環節的專業人士正確識別並恰當地使用這些規則。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在第二十次全國皮書年會上對皮書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在如火如荼的「智庫建設」「智庫評價」的「熱浪」中,智庫成果始終是體現智庫價值的最終抓手,能否持續產出高質量的智庫成果也成為決定智庫影響力的主要因素。本次《皮書手冊》的修訂也在內容上更加突出皮書「高質量」的發展要求,重新梳理框架,並更新皮書發展中的新經驗、皮書管理中的新措施。
《皮書手冊》第四版共分為8個部分。第一部分由原來的「通則」改為「皮書導論」,進一步釐清皮書報告的類別,在皮書報告分類中,增加了「研究報告」,並對研究報告類皮書進行嚴格的界定和科學的規範,使其區別於普通的「研究論文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別是皮書研創規範和皮書編輯出版規範,這兩個部分以「皮書創意的形成→選題的策劃→編輯、出版」的時間軸為序,梳理了每個環節的重要事項、具體的操作流程,以及寫作中應當遵循的規範;第四部分是皮書發布與推廣,此次補充了皮書直播等新的發布方式;第五部分是皮書法律規範、權利責任與版權管理,本次修訂強調了皮書品牌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皮書出版方對皮書享有專有出版權,出版社對皮書相關設計申請了商標專有權,這有助於推動皮書相關品牌的保護,有助於皮書相關項目的申報,皮書研創者和出版者、發布者也有責任和義務共同維護皮書的品牌價值;第六部分是皮書評價與評獎,本次更新了皮書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第七部分是皮書數位化發展,介紹了皮書數位化發展的歷程,以及皮書數位化的類型及規範;第八部分是皮書國際化發展,在保留上一版皮書英文譯文規範的基礎上,補充了皮書國際化出版的規範流程,並介紹了皮書國際化傳播的路徑。
為了進一步控制皮書數量、提升皮書質量、優化現有皮書品牌結構,2020年,皮書正式啟動書目管理制度。依託皮書學術共同體,以皮書綜合評價指標為依據,對所有皮書品牌實施評審,通過評審的皮書方可進入皮書出版目錄。皮書出版目錄實行動態管理,每年評審、定期公布。這一版本的《皮書手冊》也補充了皮書書目管理制度、皮書目錄反饋單制度等多項為提升皮書質量而探索的新舉措。
皮書是中國社會科學界、智庫界共同打造的智庫品牌,《皮書手冊》是以皮書人命名的學術共同體的智慧的結晶。作為《皮書手冊》的主編、《皮書手冊》研製課題組的組長,我要感謝皮書的研創者對《皮書手冊》的長期關注,通過不斷提升皮書質量,把有關中國發展、中國經驗、中國道路的重要研究成果呈現給世界,並由此提升了中國智庫、中國學者的影響力與話語權;我要感謝本書學術專家、業界專家對本書的指導,使《皮書手冊》真正站在學術規範研究的專業前沿;我也要感謝SSAP項目組的成員特別是皮書研究院的同事們,童根興副總編輯對整體結構提出了極具價值的修改方案,《SSAP手冊》課題組其他成員參與了《皮書手冊》第四版的專題研討,從實踐工作角度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與幫助。
我堅信,皮書人攜手共同打造的學術共同體、智庫共同體,將通過皮書這一成果形式記錄、呈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並不斷推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及質量發展。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的皮書主編、皮書報告作者參與到《皮書手冊》的修訂工作中來,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皮書手冊》將為不斷探索皮書發展中的規範而繼續努力!
謝曙光
2020年9月於北京馬甸
圖書目錄
文前彩插
社科文獻新媒體矩陣
課題組
專家委員會
主編簡介
其他主要執筆人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部分 皮書導論
1.1 術語與定義
1.2 皮書的特徵
1.3 皮書的功能
1.4 皮書類別
1.5 要點概述
第二部分 皮書研創規範
2.1 皮書研創前的準備
2.2 研創基礎
2.3 研創主體
2.4 皮書名稱
2.5 皮書報告
2.6 附錄及其他
附2.1 皮書出版反饋單
附2.2 皮書準入申請表
第三部分 皮書編輯出版規範
3.1 皮書編輯
3.2 皮書書目管理
3.3 從原稿到出版
3.4 皮書著述方式及責任主體署名
3.5 皮書的裝幀形態
3.6 皮書技術規範
附3.1 皮書交稿自檢表
附3.2 皮書作者原創性聲明
第四部分 皮書發布與推廣
4.1 皮書的發布
4.2 皮書的推廣
第五部分 皮書法律規範、權利責任與版權管理
5.1 與皮書相關的法律規範
5.2 基本術語與定義
5.3 與皮書相關的權利
5.4 研創主體的權利與責任
5.5 皮書編輯的權利與責任
5.6 出版機構的權利與責任
5.7 與皮書傳播相關的權利與責任
5.8 版權管理
第六部分 皮書評價與評獎
6.1 皮書評價
6.2 評價指標體系
6.3 評價方法
6.4 評價主體
6.5 皮書評獎及其結果的使用
第七部分 皮書數位化發展
7.1 皮書數位化歷程
7.2 皮書資料庫
7.3 皮書電子書
7.4 皮書數位化發展方向
第八部分 皮書國際化發展
8.1 皮書國際化實踐
8.2 皮書國際化增值服務
8.3 皮書英文譯文規範
歡迎掃描下圖二維碼購買電子書
原標題:《推薦 |《皮書手冊——寫作、編輯出版與評價指南》(第四版)》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