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具有前瞻性的社會學家不該被遺忘

2020-12-12 騰訊網

在早期中國社會學界,吳景超是一位著述宏富、學術成就較為突出的學者。在社會學界之外的思想界,吳景超也是很活躍,很有影響的。

在吳景超這裡,時評因學術而厚重,學術因時評而靈動

吳景超是當時在非專業刊物上發表文章較多的社會學家之一,他參與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思想界的一系列論爭,如關於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論爭、民主與獨裁的論爭、中國本位文化和全盤西化的論爭等。在這一系列論爭中,他的討論文章都是引起或推動討論繼續深入的媒介。他在當時幾個具有全國影響的公共輿論平臺上的發文量也相當可觀,如在《獨立評論》發47篇,在《新經濟》發69篇。

可以這麼說,吳景超的聰明才智一半用在學術探討上,一半用在引導社會輿論上。當然,這兩個方面並非涇渭分明,沒有現實針對性的社會學是沒有生命力的,沒有社會學根基的社會問題討論必將流於淺浮。在吳景超這裡,兩個方面是相互促進的,時評因學術而厚重,學術因時評而靈動。有時因兩方面的內容比重相當,竟有難分彼此之感。

總之,要討論吳景超的學術成就和思想主張,不能只有專業學術論著一個尺度,撇開那些發表在非專業刊物上的文章,我們的理解和把握必然是片面的、單薄的。

《都市意識與國家前途》,吳景超著,呂文浩編,商務印書館出版

吳景超做的許多具有建設性的、前瞻性的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和主張,有些直到今天尚處於未完成狀態

在中國社會學界和思想界,吳景超曾是領一時風騷的人物。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今天大多數中國社會學者對他的了解,僅限於「前輩」二字,對他的學術貢獻和思想見解的認識,基本停留在「中國社會學史」教科書中的簡單論述上。就數量和分量來說,相關的研究成果都大有拓寬、深化的餘地。重讀吳景超,還他一個本來的歷史面目,這是我們今天應該提上議事日程的一個課題。

吳景超為文,不喜作先驗的哲理闡述,往往從具體的事實和數據出發,結合學理做出明晰銳利的分析;他觀察問題時不取單一視角以求片面深入,往往採取綜合的立場,權衡各方面的因素再下比較穩妥的結論。

有論者認為,相對平穩順利的求學和職業生涯,以及在國民政府供職十年的閱歷,使得吳景超不像那些疏離於具體社會實踐的「獨立知識分子」,更像是「科層組織知識分子」;他對社會問題的觀察更深入、更全面,對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的種種困難也有更具體的認識,「且作為政府成員,發現問題的目的不在批評,在於如何用種種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行動的困難』,屬於典型的建設型」。

革命型知識分子和批判型知識分子都在歷史進程中發揮了他們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但在建設性地討論中國經濟社會轉型中的諸多實際問題方面,吳景超的言論和實踐無疑更為集中、更為突出。當時他做的許多具有建設性的、前瞻性的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和主張,有些直到今天尚處於未完成狀態,所以重讀他的舊作仍能時時予我們以啟發。過去因種種原因,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學術界和公共輿論中非常醒目的一位學者」吳景超被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但歷史是公正的,不該忘記的重要人物終將再現光彩,重新被人們所認識。

特別善於從具體的事實中分析出其中蘊含的理論方法問題

這本《都市意識與國家前途》主要選錄吳景超的短篇論著,選文數量雖然有限,但我們希望達到碎金文叢「輯零碎而顯真知」的宗旨。吳景超觀察問題的國際視野,始終從事實和數據出發的求實精神,在歷史和現實之間往來穿梭的視界交融,深入淺出、簡潔明快的文風,都在這些選文裡有比較充分的體現。這種又踏實又活潑的學風,既有助於糾時下浮躁學風之弊,又可成為我們取法的榜樣。

吳景超特別善於從具體的事實中分析出其中蘊含的理論方法問題。他或結合前沿學術思想問題舉例來加以闡述,或多舉其欽仰的大家碩學的治學過程及代表著作仔細剖析。他這種從具體研究實踐中總結理論方法問題的做法,可以稱為一種文獻研究方法的「從實求知」。1955年發表的《關於搜集資料問題的幾點經驗與教訓》,將個人幾十年搜集資料的心得體會和盤託出,金針度人。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可以說,籠而統之地講治學要求和原則的人並不鮮見,如此細緻地把自己幕後的具體工作過程拿出來給人看的學者依然是鳳毛麟角。

吳景超的全部著述是一宗很有價值的學術遺產,我們這裡所取的僅僅是鼎中之一臠。然而品一臠可以知肉味,從這些片段性的論述中,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吳景超留學時期即已種下的都市意識和追求工業化的強烈願望,亦能學習到他觀察社會問題的開闊視野和綜合立場。他畢生念念不忘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變中國眾多人口擁擠在有限的耕地之上的「第四種國家」的地位。都市意識和國家前途始終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兩方面不可分開單獨看待。而他分析中國問題的方法,則是既著力吸收歐美發達國家經驗教訓,又結合中國實際,這樣才可能真正探索未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道路。

吳景超作為一位勇於吸收世界先進經驗、為我所用的思想先驅,理應得到我們更多的關注。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一位不該被遺忘的前瞻性社會學家——吳景超
    該系以研究都市社區著稱,形成所謂「芝加哥學派」。數年之後,吳氏成為中國「發展都市,實業救國」最有力的鼓吹者。當時他做的許多建設性的、前瞻性的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和主張,有些直到今天尚處於未完成狀態,所以重讀他的舊作仍能時時予我們以啟發。過去因種種原因,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學術界和公共輿論中非常醒目的一位學者」[4]吳景超被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但歷史是公正的,不該忘記的重要人物終將再現光彩,重新被人們所認識。
  • 這位神職人員對科學的貢獻不該被遺忘
    但這位傑出人物卻是一位神職人員,時年29歲的他曾經入神學院學習,後接受了神職,成為了一名司鐸。在之前我的一篇文章之中,也順帶提過他,我對他的描述是「一位物理學家」,但「郭哥」認為,不應該忽略他的神職人員的身份。是得,勒梅特是一位神學院的司鐸。司鐸,在天主教中掌管文教,是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職稱。他不是神學家,但確實是一位貨真價實的神職人員,有著固定的品級。
  • 建立具有前瞻性的實踐社會科學
    中國人民大學馬小紅通過分析中國法律史研究方法指出,研究方法應當根據現實做出相應的發展和變化,不應只關注方法論而忽視現實問題,否則難以產生植根於當下的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法律史研究成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餘盛峰從法社會學視角探討了這一話題,認為法治實踐不能直接套用西方學說或盲目堅持本土主義的學術路徑,而要在社會理論層面展開更加切實而深刻的分析,並在正義和規範層面對法治發展作出前瞻性的批判、反思和引導。
  • 社會學家吳景超,他的主張是少數人在曠野中的呼聲
    從城鄉統籌發展到城鄉一體化發展再到城鄉融合發展,決策者和思想者為改善乃至消除城鄉之間的不充分不平衡發展狀況殫精竭慮。追根溯源,今天我們所經歷的問題,早在百餘年以前就開始了。20世紀前半期,有一位前瞻性的社會學家吳景超從當時中國積貧積弱的現實狀況出發,參照歐美先進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經驗,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要以城市化與工業化為龍頭,並以其帶動農村現代化的進程。
  • 陶孟和:五四運動裡的社會學家
    1958年9月1日,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組織召開全院第一次圖書館工作會議,陶孟和發言。他對倫敦感情頗深,曾於1913在倫敦經濟學院(LSE)獲得社會學學士學位,應當是中國最早的科班出身社會學家。根據陶孟和的敘述,他是在1919年5月離開倫敦前往巴黎的,這正是五四運動爆發之時。在巴黎,北洋政府派出的五人代表團剛剛經歷外交重挫,以梁啓超為首的「研究系」學人已將噩耗傳回北京,建議國內發起不籤字運動,這成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索。
  • 陶孟和 五四運動裡的社會學家
    對五四運動若即若離1949年,這位中央研究院社會學院士拒絕隨國民黨遷臺,公開跟自己的學生、中研院院長朱家驊唱反調,把麾下的中研院社會研究所整套人馬輜重留在南京,交給了新成立的中國科學院。這位原本有條件叱吒風雲的一代學人,為何對五四運動若即若離呢?社會學家的冷靜觀察陶孟和很少參與政治,習慣以學術關照民族命運,擅長從遠景探討根本問題,這是他的本色,也是他與五四運動溫吞游離的原因。1919年3月,他受「全國高等以上專門各學校全國教育會聯合會」的公推,派往歐洲和日本考察教育。
  • 葉啟政:社會學家作為說故事者
    在結構功能論之思維傳統的主導下,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默頓的說法,他認為,「未預期結果」是客觀地存在於社會體系中的一種具潛在功能作用的社會事實,乃反映著那些有助於體系的調整與適應、但卻未能為該體系之參與者所意圖、且認識到的客觀結果。在本文中,筆者則採取另類的觀點,嘗試表達如下的見解,其實,社會學家原本只不過是一個編織故事的藝匠而已。
  • 葉啟政 | 社會學家作為說故事者
    前言在20世紀40年代我念小學的時候,我父親三不五時會約朋友在家裡小酌聊天,在酒酣耳熱之際,我父親總是會發點牢騷,說著類似這樣的話:「唉!社會就是這樣,有錢就行啦!」在當下此刻正式從這個專業角色「完全」退下的時刻,對自己過去所經歷的種種,心中不免有所感慨,也對社會學作為學院建制中的一門專業領域內涵的社會意義,自然也有些自認更為深刻的想法,覺得有責任說出來,提供給後來人參考。當然,基於這樣相當單純的感性訴求作為理由來圓成寫作的動機,難以有足夠的力道說服人們接受我的作為。但是,至少我個人是懷著這樣的心境自許並且也不斷自勉著。
  • 張巍卓評《尼採與布克哈特》|一位社會學家的文藝復興
    自此,社會學家似乎很自然地將獲取最具代表性和客觀性的普遍知識當作自己的使命,以至於離韋伯所說的「文明擔當者」或大人物的精神氣質愈發遙遠。隔著厚厚的時代幕布,我們迷失在了經濟、政治以及輿情的迷霧裡。但認真追溯起來的話,知識社會學在魏瑪學界的勝利,其實既非一帆風順,也不具有必然性,反倒遭到不少有力的抵抗,只是抵抗的聲音不再為我們聽到罷了。
  • 聽聽這位臥底社會學家怎麼說
    如果說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是最偉大的美國社會學家,反對者一定不少;但若說她是最家喻戶曉的美國社會學家,卻並不誇張。《我在底層的生活》英文版問世於2001年,但時至今日,在美國任何一家書店的顯眼位置仍能看見這本書。
  • 陝西科技大學:大型儀器設備開放系統具有很高前瞻性
    2015年初,國務院連續出臺有關科研儀器深化改革的重要政策,也充分印證了陝西科技大學建立大型儀器設備開放系統的前瞻性。平臺還具有設備使用率統計、儀器設備宣傳、統計使用收費等功能,較好的解決了設備重構率高、使用效率低下等難題,管理效率和效益都得到了空前提高。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還開發並製作了收費統計軟體,與一卡通數據對接,實現了代金券到校園一卡通的轉換,使得舊的代金券收費模式將被新的一卡通收費模式所取代,完全解決了每年代金券發行總量不足、代金券容易折損、丟失、年終難以統計的問題。
  • 絞圈房子:不該遺忘的上海鄉土符號
    圖片說明:張杰小時候居住過的絞圈房子外景本版圖片/晨報首席記者李 芹圖片說明:顧氏老宅內部細節  絞圈房子是被遺忘的優秀建築,具有保護的價值。這是一種蘊含智慧的私人訂製建築,而不是批量生產。  絞圈房子這種擁有獨特風格的建築,特色非常明顯,而且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建築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保留下來是不可估量的無形資產。」他表示,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文化價值更應該受到重視。  素來關注老房子、老建築的市政協委員、交通銀行博物館館長楊德鈞則直言,絞圈房子是被遺忘的優秀建築,具有保護的價值。「這是一種蘊含智慧的私人訂製建築,而不是批量生產。」
  • ...產業發展相關聯的、具有技術前瞻性的以及可有效實現協同效應的...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將根據國家相關產業政策、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市場狀況、以及自身的業務發展水平和發展戰略,選擇合適的時機,利用公司現有的市場、技術、生產等優勢,通過股權兼併、資產收購等方式,收購與公司產業發展相關聯的、具有技術前瞻性的以及可有效實現協同效應的企業,擴大公司的市場影響力。
  • 2020 ICT 10個具有前瞻性、代表性的技術應用及標誌性進展
    2020 ICT 10個具有前瞻性、代表性的技術應用及標誌性進展 通信視界 發表於 2020-12-24 09:56:04
  • 嚴飛:如何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程千千《穿透: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作者:嚴飛定價:68.00元本月,清華大學社會學家嚴飛推出新作《穿透: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理想國)。作為一本社會學的通識書,《穿透: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從社會學家的專業視角,觀察最普遍、熱門的社會現象,剖析社會問題,重新審視我們熟悉的世界。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的意義何在?
  • 專訪|嚴飛:如何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
    本月,清華大學社會學家嚴飛推出新作《穿透: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理想國)。作為一本社會學的通識書籍,《穿透: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從社會學家的專業視角,視察最普遍、熱門的社會現象,剖析社會問題,重新審視我們熟悉的世界。
  • 《尋夢環遊記》--愛不該被遺忘
    他非常熱愛音樂,卻不明白為什麼家族裡的人都摒棄音樂,終於有一天,他知道了他的曾祖父為了自己的音樂夢想拋棄妻子,所以米格爾的曾祖母伊梅爾達才如此痛恨音樂。米格爾為了解除家族的魔咒,和自己的夥伴展開了一系列的行動,最終幫助家族的人接受了音樂,解除了曾祖父和曾祖母的誤會,也成功的讓曾祖父一家在另一個世界重聚。
  • 不該被遺忘的日系車,14萬轉向高速力壓途觀
    然而,知名度並不是衡量一個車企汽車質量和實力的標準,所以,雖然日產、豐田、本田的絕大多數日系車都有令人信服的品質和實力,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實力和品質優秀的日系車都來自日產、豐田、本田這三大日系巨頭,馬自達CX4是一款日系車,雖然不是來自豐田、本田、日產,但卻有著進口豐田的品質和大眾途觀的實力。
  • 經典閱讀 | 社會需要社會學家和社會學理論
    在男權社會裡,婦女往往是被忽略掉的,或者是不被重視的,就連成為學者也是有困難的,讀過《社會思想名家》的人都會發現,其所介紹的社會學家是沒有女性社會學家的,而《古典社會學理論》則補充了這一點,專門列出一章內容介紹早期的女性社會學家及其理論。
  • 前瞻性的英語表達
    Forward looking 前瞻性的considering future developments when making plans,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using modern methods or equipment做計劃的時候考慮到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