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應屆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幹了不到半年就跳槽的,是一定不合適的,除非遇到了類似性騷擾、公司破產之類的非可抗力因素。
其次,應屆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應該要幹多久,我覺得以兩到三年為一個階段是合適的,這主要是決定於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到底應該有哪些收穫:
1. 勝任本崗位工作職責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
2. 職場中為人處世的學問和技巧。
3. 規劃個人職業生涯,並建立中短期人生目標。
4. 積累少量經濟、人脈資本。
而這上述的任何一條,都至少要兩到三年才會有所小成。
如果只工作了兩三個月就發現不喜歡、不適應、恐懼、迷茫,打算跳槽再換一個,那麼依然還是要進入這個套路從頭開始。
第三,如果能堅持過兩到三年的第一個階段,那麼上述四條就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基礎了,此刻所需要做的不是馬上跳槽,而是一個復盤和校正。
1. 如果發現當初選的這條路是適合自己的,無論是行業、工作內容,還是發展空間等等,那麼就應該繼續進入第二個階段。到了第二階段就開始進入明顯的收穫期了,無論是在職位上還是收入上,都將遇到跨越級的提升。
2. 如果第一個階段結束後,發現自己遇到了瓶頸,上不去又下不來的時候,就應該理清瓶頸的源頭,是行業本身不適合,還是個人能力跟不上環境的發展,又或者是工作內容不感興趣。找到源頭之後,就可以進行相應的解決:行業不合適的可以考慮跳槽換行業,能力跟不上的就馬上進修和學習,如果是工作內容不喜歡那麼也可以考慮換崗。總之跳槽與否不是最重要的決定。
3. 如果兩三年之內就感覺嘗盡了人間冷暖、職場辛酸,打算另起跑道的話,停下來考個研留個學,或者辭職創業也都未嘗不可。但不能否認的是前兩三年打下的基礎是絕對用得上的,無論是人生閱歷的積蓄,還是經濟基礎的資本。
最後送上一段莫泊桑在小說《人生》中的話:
生活永遠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
但也不會像你想得那麼糟
無論是好的
還是糟的時候
都需要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