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城也有慢生活,一家咖啡店打開成都平行空間生存之道

2021-01-19 考拉看看

咖啡雖是一種舶來物,卻已然走上成都本土化的道路,其中社區咖啡就是本土咖啡的新模式。老吉和老林回國後在金融城開了一家社區咖啡——LOCH NESS浮怪。他們渴望抓住顧客味蕾的同時,也渴望做出新的嘗試。口味多樣的飲品,不一而同的風格,讓他們在短時間內,交到了很多朋友。他們不是網紅店,每日9點開門,18點店關門,不期待遊客前來打卡,只專心服務於周圍社區的每一位顧客。在化繁為簡中,找到咖啡創新之道。

01

不知道加什麼,就要做減法

所謂「包浩斯」風格,是以簡單立體主義和幾何造型為主要造型,採用幕牆結構,並選用新興材料降低建築成本。注重建築造型與實用的統一,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色彩。

「不知道加什麼,就做減法唄!」

一對成都夫婦站在咖啡機旁,女主人叫老吉,男主人叫老林。「LOCH NESS浮怪」是他們回成都開的第一家咖啡店。店面不大,在門口就能將整個小店盡收眼底。成片的白色中只有原木色的點綴,高低錯落的卡座,簡潔利落的線條,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包浩斯」式的設計風格。這是浮怪與眾不同的風格。

/左為老林,右為老吉/

做減法是老吉說的。最初裝修的時候他們想要的東西很多,結果反而不盡如人意。他們知道這個時候,要做減法了。整個店鋪都是自己設計的,為了整體搭配的和諧感,他們還不得已放棄理想的深咖色。雖然不是最初理想的模樣,但在建成後別有一番風味。這種乾淨的白色讓老吉想到了和她和手術室一般的文身店,如果可以的話老吉希望有一天可以把兩家店結合在一起,做一家「文身咖啡館」。

那是兩人下一個目標。他們曾是高中同學,畢業之後一同前往澳大利亞留學,就讀於同一學校的同一專業。留學歸來後不久,他們便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短暫的嘗試普通上班族生活後,兩人憑藉著自己的繪畫功底,做起了文身師。而那時咖啡像是他們日常的愛好,是工作之餘放鬆和溫馨,尤其對老林來說。文身店的二樓有一臺進口咖啡機,這是可是他的心頭寶。「我就是喜歡衝咖啡」,老林說。他在咖啡上投入了很多錢,但都覺得物超所值。老林雖然不是職業咖啡師,但很享受製作咖啡的過程,濃厚的興趣加上日復一日的練習,開一家咖啡館的想法便在他們心裡埋下了種子。

因此,2020年,「LOCH NESS浮怪」咖啡開業了。難題也是接踵而至,從選什麼豆子,做什麼樣的菜單,到用什麼樣子桌椅都成為老吉和老林頭疼的事情。在眾多難以抉擇之下,老吉來了個當機立斷的果敢——一切化繁為簡。從裝修、選豆到做咖啡,包浩斯式的風格讓「LOCH NESS浮怪」走上了正軌。

02

一杯咖啡足矣,一杯咖啡而已

「國內將咖啡的高度抬得太高了」,老吉和老林說了很多次。

咖啡之於西方人,就像茶之於中國人。咖啡本土化的第一步就是要讓消費者知道咖啡也不過是大眾飲品。老吉和老林說:「咖啡和奶茶沒有什麼區別,如果非要說,可能奶茶更好喝,咖啡更能提神罷了。」雖然只開業三個多月,但「LOCH NESS浮怪」熟客不少。這些熟客大都來自周圍的小區,每日來店裡既是品嘗咖啡,也是想與店主聊天侃地。這是老吉和老林想要的經營模式。

如果只是將「LOCH NESS浮怪」當作打卡的地點,咖啡也只是在朋友圈炫耀的工具,對於一家咖啡店的經營雖然很有幫助,但老吉和老林不希望咖啡只能發展至此。飲品從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什麼時候咖啡能稀鬆平常地出現在中國人的早午餐中,則是老吉和老林對國內咖啡發展最大的期望了。

03

用最小眾的豆子,找最投緣的朋友

老吉和老林經歷了一次換豆。這要從國內咖啡口味誤區說起。

國內在咖啡領域常年存在一個誤區:「苦」是評判咖啡口味的唯一標準。實際上咖啡本質上仍是一種植物果實,所以在烘焙過後,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酸,所以帶有酸味的咖啡實際上更符合國際口味。老吉和老林偏愛這樣的豆子。

他們換掉的就是坦尚尼亞豆,它帶有濃鬱酸味。在開店初期,老吉和老林帶著滿心歡喜,打算將這絲「絕味」分享給每一位來到「LOCH NESS浮怪」的顧客。可很多顧客未飲幾口後便草草離桌後,二人除了心痛以外,更多的是一種感傷。

如今,店裡的咖啡單品所用的豆子已經換掉,可是老吉和老林依舊渴望找到「口味相投」的人。他們用酒精和水果做了酸調咖啡的特調,期待著一個驚喜的眼神和欣喜的肯定。這就像他們起的名字——「LOCH NESS浮怪」。

Loch Ness 指的是尼斯湖水怪,因為單詞太長,就只保留了Loch Ness(尼斯湖),而用「浮怪」二字代替了Monster(怪物)。「浮怪」看似難以理解,但只要用四川話讀一遍湖怪,想必便能會心一笑,明白其中的緣由(註:『湖怪』用四川話讀起來就是『浮怪』)。這種在漢字與英文的碰撞中,帶著咖啡本土化的趣味。

最後,老吉和老林說到,浮怪的咖啡不是老派的傳統咖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們還是想做出更具新意的咖啡。這種創新單純地調色改味,而是以咖啡為基底,在特調上下功夫。相比大街小巷流行的風味咖啡,浮怪的咖啡會更為純粹。在「LOCH NESS浮怪」點一杯特調,聽著老吉和老林給你講述奧白和拿鐵之間細微的差別。滔滔不絕的二人,和他們的咖啡一般最為純粹。

蓉漂人物問卷

老吉&老林

LOCH NESS浮怪

Q:你來成都多少年了?

A:土生土長本地人

Q:你最喜歡的一道成都菜?

A:宮保雞丁

Q:你最喜歡去成都哪個地方?

A:玉林

Q:你最欽佩的人是誰?

A:爸爸媽媽

Q:你最喜歡的一本書或一部電影是什麼?

A:《焦點》

Q:現在的心境如何?

A:佛系

Q:如何用一句話形容自己?

A:又焦慮又快樂

一切有關成都的有趣的人與事

探索成都的首選

「蓉漂」 中國知名內容創作與運作品牌「考拉看看」旗下機構,是一個內容事務團隊,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記錄和推動成都的美好。「蓉漂」公眾號持續分享成長和有趣成都的人與事。「蓉漂」場景中心持續宣傳成都文化,並以此開展書籍、雜誌和圖冊的策劃、採編,以及趣味活動的組織、策展等。「蓉漂」的撰稿人、活動和策劃人,活躍於多個領域。

出品人 | 康成 Dawson

主編 | 馬玥 Yue Ma

運營 | 陳蘭 Celine Chen

監製 | 張奕 Yi Zhang

主筆 | 李柯薪 Rachel Li 夏浩譯 Haoyi Xia

編輯 | 侯佳欣 Jiaxin Hou 李曉玲 Jane Li

視覺 | 云何視覺

協作機構 | 書服家

【本文圖文版權歸」蓉漂「獨家所有】

未經許可機構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相關焦點

  • 遇見成都高新這些特色咖啡店!品味城市生活之美,感受綠樹蔭濃夏日長
    遇見成都高新這些特色咖啡店!在這個季節裡,請你來成都高新的街頭巷尾,遇見這些獨具特色的獨立咖啡店,品嘗一杯城市生活之美。unlock coffee被網友評價為「人間很值得」的一家咖啡店。
  • 奢侈品在成都:悠遊慢生活中隱藏的兇猛消費
    來源:秦朔朋友圈奢侈品在成都:悠遊慢生活中隱藏的兇猛消費· 歐家錦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抖音有一條熱門視頻,文案很有意思——成都這座城市由兩個平行世界構成,一個是三環內的老城,一個是城南新城。兩邊人的生活完全不在一個世界,太古裡的人們似乎不用上班,軟體園的人們似乎不用下班;人民公園裡的人更愛喝蓋碗茶,環球中心的人更愛喝星巴克;玉林的人吃飯在樓下蒼蠅館子,二街的人吃飯要開車去大商場;建設路全是正宗的四川話,天府三街全是標準普通話;住浣花溪的人穿著背心拖鞋去散步,住金融城的人穿著西裝革履見客戶。
  • 一家名叫「食堂」的咖啡店,成了成都潮人的聚集地
    入口處從籌備期間的Pop-up Café開始,「三聖蓋碗咖啡」就已經在成都掀起了一股打卡熱潮。幾個月後,新開業的「Sunset Café」便成了成都常日最多潮人聚集的咖啡店之一。對於「Sunset Café」來說,簡約、工業、復古、潮流、混搭都悉數化成一個個小的元素,用設計之手糅合在空間中,變成空間使用者真實的體驗。
  • 成都首次發布公園城市指數體系我們在金融城活捉了這些指數級樣本
    擁有地鐵1號線、18號線、6號線、9號線及30號線的金融城板塊,在地鐵線路逐步成網的同時,金融城站、環球中心站等重要節點上的地下立體交通網絡空間也已進入到建設實施階段,將軌道交通與其它交通方式進行更高效的無縫接駁,金融城板塊始終領先城市一步。
  • 不好意思東門的小夥伴,這次把你們私藏的咖啡店曝光了……
    不好意思東門的小夥伴,這次把你們私藏的咖啡店曝光了……B姐有個胖朋友住在東門幾乎所有的周末在她的朋友圈都是獨享靜謐的時光這麼(gao)精(bi)致(ge)的生活讓同為社畜的我不禁羨慕起來所以,在我拷問之下
  • 李如儒高秋梓馬劍越尋找成都慢生活,享受愜意慢時光
    而本周李如儒、高秋梓和老朋友馬劍越將組成閨蜜團,來到成都市區,體驗這裡的「慢」生活。,叫做到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尋一段慢時光。」串串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這道四川著名的「慢料理」以竹籤串各種肉類、豆乾、兔腰、蔬菜,在滷鍋中燙熟,蘸上麻辣調料,「好吃嘴」們可以邊走邊吃,也可以圍坐在⼀起聊著家常、熱絡著感情,逍遙自在。
  • 新成都 綠色公園城市畫卷徐徐打開
    成都金融城將建築融入綠色之中,路邊、房頂,綠色植物隨處可見。成都天府大道旁有些新建小區綠化率高達68%空中俯瞰成都中國—歐洲中心的屋頂,綠植與樓梯如同音符在跳躍。6月22日,從金融城高處遠眺,交子公園如一片「綠毯」延綿開去。
  • 成都南門藏了一家三百平米的ins風咖啡店
    南門,雖然是成都房價最貴的區域,但生活在這個富貴圈的人,卻又總是在吐槽「南門,洋氣的店,太!少!了!」(不知道是不是跟這裡上班族的穿衣風格有關係??? ) 其實,在我們大南門,早就開了茹絲葵、大蔬無界、園裡……這些洋氣的餐飲。
  • 有一種慵懶,叫做成都慢生活……
    有一種慵懶,叫做成都慢生活。這樣的懶,不是好吃懶做,而是一種儒雅的閒適,是在庸碌的鬧市中,一種難能可貴的生活閒趣。古言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就是說,溫柔鄉是英雄冢,年少時該志在四方,萬不可到這川蜀之地,被好山好水帥哥美女給迷了眼。等到功成名就,再在這天府之國樂享晚年,也算是一種幸福。
  • 山本耀司在成都開了首家咖啡店
    山本耀司在成都開了首家咖啡店 2020-08-26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成都一日遊旅行攻略,享受成都人悠閒的慢生活
    本次向大家分享一下成都的旅行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前不久,音樂人趙雷,一首《成都》,讓這個城市徹底火了。成都是一個生活節奏很慢的城市,當你來到這裡,會不由自主地追隨它的腳步。所以,我將將成都定義為「最適合發呆的聖地」。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成都一日遊的旅行攻略,適合於家人和朋友自駕遊。
  • 善哉善齋,慢生活由此打開
    善哉善齋,慢生活由此打開 善哉善齋坐落於姚江邊青林渡的北岸 一座歷經千年風雨的古剎——寶慶講寺的西側 一整面的白牆搭配素雅的綠植 推開木門 城市裡的「慢生活
  • 成都VS倫敦,你喜歡哪個?
    編輯部之前在馬家花園的Let's pu 璞團建,店內的泰式熱帶雨林氛圍,公共空間和私人區域都極具社交屬性。吃完飯後還能看到很多家庭在街區裡慢悠悠地散步。 一樣的歷史悠久,一樣的富有文化,一樣的適合生活,倫敦和成都還有什麼相似之處?
  • 成都金融城幼兒園今秋開園 計劃開設不少於9個幼兒班
    昨日,記者從成都交子金控集團了解到,由該集團下屬金融城公司承建的成都金融城幼兒園,正式如期完工。據悉,該幼兒園計劃開設不少於9個幼兒班,每班30人。隨著幼兒園建設的全面完工,將滿足2020年秋季開園需求,有效緩解高新區學前教育學位緊張問題。
  • 成都4000+咖啡店各有滋味
    小小咖啡店,是城市的縮影。 店的熱鬧, 是城市創新活力的映射。 店的風景, 是城市生活之美的出口。 ↑坐落於成都寬窄巷子景區的星巴克咖啡店 由成都人撐起來的門店數量眾多的星巴克,讓成都成了「星巴克指數」(星巴克在一個城市的門店數量,也成了一個城市消費能力的可比指標及一個城市商務的活躍度)位列全國前茅的城市。 事實上,%Arabica和星巴克只是成都咖啡店一隅。
  • 一家專營舒芙蕾的咖啡店、刷爆了朋友圈!
    專營舒芙蕾的咖啡店則從去年年底開業至今 ,只因一款單品舒芙蕾,便吸引了眾多食客慕名而來。牆面上的裝飾畫也採用手繪風格講述咖啡的歷史,整體空間的歐洲藝術風悄然呈現一個咖啡藝術殿堂就此展開在眼前卡啡那的主理人張文龍深諳攝影之道,
  • 成都一家非常安逸的川菜館,邊吃飯邊聽評書,這才是成都的慢生活
    成都人喜歡休閒,喜歡打牌,喜歡打個盹,喜歡吃飯喝酒,喜歡聽評書,活得自由肆意,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一首《成都》不知道唱出了多少人對成都慢生活的嚮往。在成都井巷子裡面,有一個可以體驗成都慢生活的安逸館子。
  • 「快耍慢活」再造成都商業地產
    針對項目宗地上留存的六座古建築,成都遠洋太古裡還特別邀請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作為古建顧問,在遵循古建築原本比例的基礎上,融入更多文化創意以及對建築保護的新理解,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延續了它們的歷史文化價值。   快裡和慢裡的市民生活   儘管現代都市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但「慢生活」仍然是成都人不可忽略的重要特徵。
  • 成都錦江東岸自行車專用道金融城段對外開放
    人民網成都1月15日 近日,由中國五冶成都金融總部商務區三期濱河兩帶及截汙幹管工程項目部承建的成都錦江東岸自行車專用道金融城段對外開放,配套的綠化和景觀工程正在加緊施工。成都市自行車專用道是全國一流的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自行車專用道。
  • 快活慢耍,悠悠閒閒玩轉成都(組圖)
    記者 羅斌 攝成都遠洋太古裡。 記者 謝智強 攝  成都人的悠閒,是日常生活之中的舒適和骨子裡的閒散氣質。要想體驗這樣的慢生活節奏,不妨乘坐地鐵2號線在人民公園站下車,從一碗蓋碗茶開始——這個周末,如何在朋友圈裡曬自拍?當然是來一次說走就走的城際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