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憑什麼成為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

2021-01-10 佛山日報

敬業,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精益,他們在技藝上精益求精;專注,他們在術業上刻苦鑽研;創新,他們在創新之路上不懈努力。

他是資深IT專家,帶領團隊從國內起步較早的IDC企業,成功轉型升級為專業的雲計算數據中心運營商;

他是創新工作室帶頭人,15年如一日,紮根生產一線,參與15款車型的項目生產和技術攻關;

他16歲學習珠寶加工,經過6年苦學,22歲的他成為全國唯一出徵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珠寶加工項目的選手,最終獲得珠寶加工項目銀牌;

他十年如一日負責工程中心技術管理工作和公司技術革新、自動化工廠和產線的技改,現擔任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組技術專家;

她參與組建廣東省新型膠粘劑及電鍍添加劑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廣東化工新材料研究院等,參與多個行業標準審定,2019年榮獲廣東省五一巾幗獎……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最終在佛山這座中國製造業大市鍛鍊成為「佛山·大城工匠」,他們身上閃耀著鍥而不捨、精益求精、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等精神氣質。從30位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的簡歷不難看出,佛山正鍛造高素質工匠型產業大軍,抓好「六穩」、落實「六保」,向智能製造、綠色製造、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

今日,市委、市政府高規格召開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未來佛山必將湧現更多工匠,助推「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助力佛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高質量發展。

溢達紡織車間,工作人員在緊張作業。

王思明 佛山市技師學院教師

王思明是佛山市技師學院數控車工教師,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廣東省技術能手、南粵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多次帶領學生及職工參加數控比賽,躋身省賽及國賽前茅,培育出數名全國技術能手。教學之餘,積極參與企業的技術改革創新,將手工編程向自動化編程轉變,極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利用異型螺紋加工特長,解決了精譽數控加工廠在普通車床上加工的多個技術難題,得到同行的高度認可。

王道旺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汽車高壓電技師

王道旺15年如一日,紮根生產一線,參與15款車型的項目生產。作為一汽集團級創新工作室帶頭人,王道旺致力於新車型技術攻關,促人、車、社會和諧。面對汽車新四化和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MEB平臺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新需求,他通過不斷優化生產製造流程,創新思維攻關車輛電檢新技術,為公司提質增效做出重大貢獻,增益400餘萬元。他還重視技藝傳承,累計培養汽車維修工326人、技師59人。他堅持做高品質汽車的守護人,持續傳揚工匠精神,用實際行動致敬中國智造。

鄧海燕 廣東萬家樂燃氣具有限公司產品開發總工程師

鄧海燕帶領企業研發團隊進行技術創新,攻破行業難點,開發新產品,參與各級標準制定。他研發了上抽直流系列、零冷水系列、恆溫系列等多款主流產品; 主導參與不鏽鋼換熱技術、低氮燃燒技術、直流變頻高抗風技術、超靜音技術、零冷水技術、零波動技術、增壓技術、智能物聯技術等行業主流技術,在用戶使用舒適性、節能環保、可靠耐用、智能控制等維度進行大量研究及性能提升;參與國家及行業標準修訂,提高產品性能指標,促進行業升級。

葉茂盛 佛山市高明安華陶瓷潔具有限公司技改辦主任

葉茂盛主要負責工程中心技術管理工作和公司技術革新、自動化工廠和產線的技改。2009年起,配合公司推行陶瓷類產品溼改洗工藝,改善了車間作業環境;研發智能馬桶在線自動檢測包裝產線,提升生產效率;研發機器人噴釉工藝技術裝備和自動化產線投入生產,潔具產品年產能總體提升30%以上;擔任863項目《自主品牌國產機器人在衛浴行業的應用》 技術組專家。現擔任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衛浴陶瓷機器人高壓成型工藝及裝備研究》課題組技術專家。

馮堅強 佛山市大明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

馮堅強具有超20年的生產技術研發經驗,帶領團隊配合美國SWA公司對千燈湖主廣場照明方案進行二次設計和生產,獨立設計、生產出融合秦漢風格的系列照明產品,帶動國內戶外景觀照明技術水平提升。作為項目帶頭人,馮堅強在國內首先開展自主研製的美化通訊杆性能優異,獲得2項發明專利授權和7項實用新型專利。目前,馮堅強主持完成了3項市級科技立項,個人共獲得3項發明專利授權並全部順利轉化。近年引入5項市、區級高端人才團隊落地佛山。

劉炳 佛山市新石灣美術陶瓷廠有限公司藝術顧問

劉炳從事石灣陶塑創作60年。從1978年起,劉炳有意識地進一步研究、探索、繼承和發揚傳統石灣藝術風格和特色。經過多年的創作和學習,推出了《禮佛羅漢》《小禪師》《華佗五禽戲》《陸羽品茶》等優秀作品,並逐步形成自己的藝術特色,多款作品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珍藏。劉炳2003年獲評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006年獲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013年獲頒廣東省陶瓷藝術傑出成就獎,2017年被評為廣東省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麥劍 廣東睿江雲計算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工程師

麥劍擁有13年的IT行業研發經驗,善於通過實際應用來改善開發條件,為客戶提供良好的解決方案。在他的帶領下,睿江雲從國內起步較早的IDC企業,成功轉型升級為專業的雲計算數據中心運營商。他還是睿江雲多個項目負責人,他主導的「基於大數據的網絡綜合信息實時分析系統」項目、「基於大數據的產品多維度運營監控平臺」項目,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並分別獲得2016年佛山市科技獎三等獎和2016年禪城區科技獎一等獎、2017年禪城區科技獎三等獎。

杜蔚安 廣東華美眾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杜蔚安參加工作13年來,一直專注於核酸檢測技術的研究及其產業化,研製推出多個創新產品並取得良好的市場反饋。2008年,杜蔚安所在研究團隊先後攻克核酸檢測技術中螢光標記、熱啟動聚合酶、複合擴增三大難關,成功研製出國內首款商品化五色螢光免DNA提取檢測試劑盒,推動法醫DNA檢測產品實現國產化;2010年,杜蔚安還開發出犬DNA檢測試劑項目,填補國內技術空白。2015年,杜蔚安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8年獲佛山市第四屆創新領軍人才;2018年獲禪城區創新驅動發展金禪木棉獎。

李國偉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佛山供電局試驗研究所設備狀態監測班高級作業員

李國偉多年來專注於電力設備高壓試驗工作,努力做到讓客戶不停電、不斷電。作為廣東省內唯一的電氣試驗專業一級技能專家,曾獲中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二等獎等國家級榮譽7項,廣東省志願服務金獎、南方電網公司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榮譽9項。從業23年來,他發現和處理各類設備缺陷超1000次。作為技術帶頭人,他帶頭開展 GIS 局放測試選點圖繪製,為南方電網五省區帶電測試規範化提供了可借鑑樣板。

李統一 廣東聯塑科技實業有限公司集團研究院副院長

李統一是理學博士、高級工程師、佛山市創新領軍人才,主要從事塑料建材、高分子材料及加工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圍繞塑料管道高性能化、複合材料改性和綠色環保新產品研發承擔了多項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完成的各類技術創新成果先後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及其他省部級科技獎多項。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6項及行業標準1項,為行業的科技進步做出重要貢獻。

李新學 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

李新學積極參與燃氣熱水器的產品研發工作,2018年開發全新結構恆溫系列國內傳統渠道6款機型,2019年開發完成國內傳統渠道4個系列12款機型落地,並順利量產。其中一個系列的產品要求升級性能,難度較大。通過優化結構、升級產品程序,他解決了煙氣偏高等問題,在成本不增加的基礎上提升產品競爭力。李新學參加多項公司重點項目,其中產品項目開發近50項、技術項目開發近10項,申請專利13項。

吳榮開 佛山市南海旺閣漁村飲食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吳榮開經過多年打拼,將旺閣漁村從海鮮大排檔發展成在佛山乃至珠三角地區享有盛名的大型餐飲企業,每年推出約200款自主研發的新菜式。一有空,他就穿上工衣到廚房埋頭鑽研菜式,還經常到各地尋找各種新鮮食材,跟不同地方的廚師進行廚藝交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烹飪水平。2015年,他創立的旺閣醬園成為勞動模範創新室,生產的旺閣醬油榮獲佛山市南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傳榮 廣東求精電氣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總工程師

張傳榮主導企業引入國家強制性質量認證體系;主導企業引進智能開關櫃自動生產線項目,年均產值連續5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 主導企業引入產學研合作模式,與華南理工、暨南大學等高等院校開展技術合作。2019年,研發成果轉化的11個高新技術產品的銷售收入突破1.38億元。主導企業引進智能數控銅排加工機和母線槽精益生產線,為公司成功實現產業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陳奇亮 佛山市順德區裕達珠寶首飾製造有限公司工匠

陳奇亮16歲初中畢業,進入職業學校學習珠寶加工。他學習熱情高、能力強、肯吃苦,20歲參加中國技能大賽——「中金杯」第六屆全國黃金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獲得貴金屬首飾製作工學生組第15名。工作後,他很快就被破格調入了周大福大師工作室做學徒。通過省賽、國賽的層層選拔,2019年,22歲的他以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珠寶加工項目全國第一名的成績,成為全國唯一出徵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珠寶加工項目的選手,並最終獲得世界技能大賽珠寶加工項目銀牌。此外,他還獲得2019全球技能挑戰賽銀獎。

鄭立宇 美的集團機電事業部研發中心主任

鄭立宇從事製冷壓縮機研究工作15年,組建了一支學歷層次高、工作經驗豐富的1000人研發隊伍,廣泛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多級別、多功能研發創新平臺機構,突破多項行業關鍵技術。他主導承擔或督導噴氣增焓壓縮機、R290環保新冷媒壓縮機、全能耦合壓縮機、微型壓縮機等多個創新產品研究項目,指標達國際領先水平,GMCC壓縮機被聯合國授予「為保護臭氧層做出寶貴貢獻和努力的傑出貢獻單位」榮譽。他申請專利125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34項、授權實用專利52項,曾獲2018年廣東省專利優秀獎。

鄭李華 廣東多正樹脂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鄭李華一直從事高品質膠粘劑、增粘助劑、建築防水內外牆塗料的研發工作。她參與組建廣東省新型膠粘劑及電鍍添加劑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廣東化工新材料研究院等,不斷開發新產品。她積極推動本土膠粘劑產業朝高品質、環保化、安全無毒化方向發展,推動油轉水,從技術源頭助力安全生產。

她參與廣東省地方標準《水性氯丁橡膠膠粘劑》審定會,參加《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範》 系列標準編制組。她非常注重研發團隊的組建及人才培養,為研究院組建第二研究所輸送了人才。

胡軼 廣東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兼營銷中心總經理

胡軼任職盛路通信15年,從一名普通工程師成長為研發部經理、運營副總經理,獲得國家技術專利19項、科學技術成果3項。他設計升級的終端天線自動化產線,大幅提效降本,快速搶佔市場,使終端天線在一年內迅速扭虧為盈800萬元;他主導的微波天線性能升級和設計降成本改革,微波天線年度業績超2億元。他將改革的經驗和模式在公司各產品領域推廣,年度總業績超過5億元。2017年,胡軼全面管理營銷中心,帶領項目團隊在中國運營商招標競爭中中標多個標段,中標總金額超6億元。

柯善軍 佛山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研發經理

柯善軍是工學博士、博士後,作為高級工程師負責公司研發平臺的建設和陶瓷材料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完成多項技術創新,其中5項技術通過了行業的科技成果鑑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同時承擔並完成了國、省、市等10餘項科研項目,獲得省、市級科技發明獎和進步獎10餘項,申請國內國際發明專利累計30餘項,為行業的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袁桂彬 佛山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生產部長

袁桂彬多年來堅持開拓創新,從一名普通車間工人成長為知識型產業工人、生產負責人。他短時間內學會電腦編程,掌握電腦操作技能、V-700模板加工中心的操控技巧,熟練運用電腦設備進行編程、工裝夾具、刀具設計工作。2008年,企業把主要的加工產能用於承接外企訂單,面對高標準的歐標,他帶領團隊進一步優化和改進焊接成型和機加工工藝,並攻克了耐磨切片刀的焊接和加工。去年,他的團隊又攻克了整套粉碎底網的焊接與加工工藝。目前,公司與外企的合作訂單已從剛開始的一年數十萬元增長到一年1000多萬元,每年還以10%的幅度增長。

袁輝 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資深研發工程師

袁輝堅守研發崗位15年,在公司的核心產品免燙襯衫領域堅持研發和創新,其中兩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8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4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這些科技成果幫助公司在該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從2005年至今,公司免燙襯衫的產量累計超過8000萬件,深受國內外客戶和市場的歡迎。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他參與研發了可清洗重用30次的防護口罩。

袁毅凱 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

袁毅凱長期從事LED前瞻性研究工作,先後參與各級政府科研項目17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項、省級項目9項。在他主導下,開發出一系列新型非視覺LED器件產品:開發了深紫外LED器件,實現L50壽命達2萬小時以上,殺菌率達99.9%。此外,他還開發出全功率系列、多波段選擇的高效植物照明用LED、高光效紅外LED、紫光激發擬太陽光譜白光LED產品等,這些產品性能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填補了企業產品空白。

徐文華 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生活電器技術科科長

徐文華主要負責生活電器包裝管理與設計、技術管理、CPC系統管理等工作。通過刻苦學習,他入職2年就從普通的平面設計員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小家電包裝工程師。他擅長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在團隊中起關鍵作用。2016年,他在測試試驗中發現一款即將上市的新款電烤箱存在缺陷,烤制食物存在夾生現象。他帶領團隊加班加點、反覆試驗,找到了解決辦法,使這款產品成功上市並在當年銷售30餘萬臺。他還主動承擔起雲食譜、雲菜單的製作任務,兩年多來共研發、製作、發布雲食譜500多款。

郭華忠 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研發中心主任

郭華忠深耕柔性材料智能製造裝備行業20餘年,致力於為客戶的設計、開料等工序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使瑞洲科技成為國內 領 先 的 柔 性 材 料 制 品CAD/CAM/CNC設計系統與設備供應商。作為企業創始人,他通過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體系,高標準推進企業技術研發、產品營銷、質量管理等各項工作;在行業內率先引入質量管理體系、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以及客戶關係管理、ERP等管理工具,為企業打造出定製設備快速響應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獲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帶領技術團隊研發出防護服智能切割系統,助力防疫抗疫。

郭建軍 佛山市六子珠寶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郭建軍從事玉雕行業20多年,擅長圓雕、立雕、鏤空雕、高浮雕、薄意雕等多種雕刻工藝,是國家級技能大師、國家一級高級技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廣東省技術能手等。他發現傳統玉雕強調整塊成型,不僅增大了搬運難度,也造成邊角材料的浪費。為此,他將木雕榫卯技藝和玉雕技藝融會貫通,解決了大件玉雕作品只能靠膠水粘連、破壞作品品質的缺陷,也填補了行業空白。他不忘藝術傳承,先後傳授弟子學生130多名,多名弟子還成了二級技師、助理工藝美術師。

黃文錚 廣東省六建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黃文錚30年來致力於古建築保護技術研發和工程實踐工作,主持完成了佛山祖廟、梁園等各類古建築保護修復工程100餘項,其中佛山祖廟修繕工程等2項獲得全國文物保護工程最高榮譽獎——全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為地方建築文化遺產保護技術水平走在全國前列作出突出貢獻。多年來,黃文錚獲發明專利授權6項、中國專利優秀獎3項、省部級創新成果獎23項;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建設系統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2019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中國產學研工匠精神獎,入選「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百名建築工匠」和「工程建設行業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百名功勳工匠」名錄。

崔漢彬 廣東省九江酒廠有限公司首席品酒大師

崔漢彬擔任多屆國家白酒評酒委員、2014年首屆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從事白酒釀造28年以來,他創新地將傳統白酒直接勾調方式改為間接勾調方式,為公司的生產布局、工藝調整及新產品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他先後主持完成了《九江雙蒸酒系列產品的生產工序精品化》《鄉純米酒的研究開發及產品成長》《青梅酒系列新產品開發》《「崔心釀」酒工藝的小試階段研發、產品酒體設計定型》 等。他主導的產品「崔心釀4星」,更獲得2019年度中國白酒酒類新品最高獎項青酌獎。

隋旭東 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配件服務事業部總經理

隋旭東在深加工事業部期間,從普通技術員成長為事業部總經理,參與建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建築陶瓷深加工設備體系,在拋光線高耗能、陶瓷防汙等世界級難題上有重大突破,參與研發的產品銷量及技術水平居全球前列。任職配件服務事業部總經理期間,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帶領事業部由單一的配件銷售與服務經營模式向配件銷售與服務、項目承包、小產品生產和陶機再製造四業並舉轉變,銷售收入五年翻一番。同時開啟了設備服務承包新紀元,承包收入每年以30%的幅度增長。

董忠 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基礎技術研究院副所長

董忠致力於機器人關鍵技術的研究以及機器人產業化工作,在搬運機器人和移動機器人領域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他通過機器人運動控制算法培訓、導航框架培訓、調度算法及系統培訓、控制器設計指導等步驟,快速實現團隊力量的提升。他負責機器人關鍵零部件開發,如機器人控制器、伺服驅動以及電機,提高建築機器人技術支持和服務水平。他負責六自由度協作機器人的開發,為博智林餐廳和建築機器人提高智能化水平。他參與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項,在核心期刊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4篇。

 熊代利 廣東恒基金屬製品實業有限公司製造總監

熊代利探索出一套完善、可靠的短管節流閥加工工藝技術,完成了7個系列234種節流閥產品的批量生產。他開發了10種四通閥組件、77種分路管組件、20種分流頭毛細管組件。任工藝課課長期間,他開發了約1600種管路新品,編寫10份企業標準、12份技術標準、20份作業標準,新產品量產準備周期從12天縮短到4天。2019年,他帶領製造部將質量成本下降19%,效率提升10%,產量提高4%。

魏梅 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魏梅2008年進入一方製藥工作,現全面負責公司技術中心、質量中心、生產中心及工程設備中心工作的開展和協調。從事中藥研究工作30年來,負責公司600多種中藥配方顆粒工藝優化、標準提升,開發中藥配方顆粒新品種30餘個,起草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150餘個。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是「肺炎1號方」的生產企業,魏梅戰「疫」期間全程參與並主導了「肺炎1號方」的生產工作,成功獲得首個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輕症肺炎的醫療機構製劑「透解祛瘟顆粒」備案批件,為最短時間將中藥應用到疫情一線提供了堅強的技術保障和藥品供應。

統籌/佛山日報記者劉海波 撰文/佛山日報記者唐易婷、譚海琪

相關焦點

  • 2020佛山秋色賽會「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啟動,線上報名戳→
    9月18日,2020佛山秋色賽會「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啟動,並正式推出線上報名,開設佛山彩燈、佛山木雕、佛山秋色、佛山獅頭、佛山剪紙、佛山木版年畫等6個課程,通過資料圖片據主辦方介紹,「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佛山秋色賽會啟動於2016年,至今已是第個五年頭。
  • 工匠精神照亮佛山高質量發展路
    佛山迅速反應,在全城範圍發起了對優秀工匠代表的尋找和評選。   此時的佛山,正在謀劃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新方向。工匠精神,以及其背後蘊含的精神力量,與佛山的人文氣質、產業基礎和轉型追求高度契合。   同年6月,佛山在市政府舉行首屆「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發布《佛山市大城工匠人才激勵政策》,並向首批30名「大城工匠」頒發証書。
  • 南海區啟動2017大城工匠命名與品牌製造展示計劃
    凡是符合「大城工匠」推選條件的優秀技術人才均可參與評選,行業協會、企業、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和市民均可成為「舉薦者」,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推薦自己或他人。最終,南海將評選出30名大城工匠,在南海數十萬計的製造業從業隊伍中,首屆大城工匠評選出的工匠可謂「優中選優」。有別於以往的評選模式,本次活動採用「定性+定量」的評價體系。
  • 佛山:建設技工大軍 打造工匠高地
    佛山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不斷追求標準鏈的前沿、制度鏈的深度和人才鏈的頂端,為國家構建全新的人才認證體系提供佛山方案,為促進校企合作提供佛山經驗,為「大城工匠」的培養提供佛山樣本。全國輕工行業「大國工匠」、佛山「大城工匠」李白千:職業教育是「批量生產」工匠的有利途徑「佛山擁有300萬產業工人,如果這些工人都能經過程序化、標準化的訓練成為工匠,不僅能讓佛山製造邁向高質量發展水平,還會對佛山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打響城市品牌有很大好處
  • 廣東佛山:非遺走進生活 讓青少年成非遺傳承重要力量
    廣東佛山秋色是佛山人民秋季慶豐收的節令習俗,佛山手工業者製作出精美的工藝品,通過秋色賽會進行展示和競技,使他們的店號行業和個人技藝名聲大振,促進佛山手工業繁榮發展。2008年,佛山秋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秋色巡遊成為佛山市民了解、觀賞秋色民俗的一道風景線。
  • 南海大城工匠人物故事|品味匠心故事 感受拼搏人生
    他們是南海製造行業的佼佼者、創新技術的帶頭人,是勇於突破的領跑者、是傳統技藝的堅守者。是他們,以堅守賦予南海在改革開放40年勇立潮頭充足強勁的動力;是他們,努力描繪南海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在他們身上,凝聚著南海大城工匠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
  • 工藝美術大師潘柏林:工匠精神是每個人都需要擁有的精神財富
    「工匠精神是每個人都需要擁有的精神財富,是民族的追求,也是全世界的追求。」第二屆「佛山·大城工匠」稱號獲得者潘柏林這樣闡釋他眼中的工匠精神。紮根石灣陶藝領域數十年,潘柏林始終堅持鑽研學習,不曾鬆懈。高超的陶塑技藝,以及他對作品的高要求、高標準,令他成為享譽世界的石灣陶藝大師。也正是這份堅持,讓他的藝術生涯成為工匠精神的精彩註腳。
  • 成為「大國工匠」的老師,是什麼體驗?|立德樹人 築夢育人②
    近日,2020年度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獎名單公布,高等職業教育組共評選出一等獎81件、二等獎144件、三等獎209件。這是全省中高職院校教學能力比拼的主陣地,也是教師們展現教學能力和課堂風採的大舞臺。優質的教師隊伍是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沒有高水平的「工匠之師」,就沒有高素質的「大國工匠」。
  • 高水平工匠之師培養高素質大國工匠
    受訪者供圖 培養大國工匠近日,2020年度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獎名單公布,高等職業教育組共評選出一等獎81件、二等獎144件、三等獎209件。●南方日報記者 鍾哲高起點▶▷讓優秀人才成為工匠之師近日,2020年廣東省專科批次投檔情況公布,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面向深圳市外文理科投檔線分別為448分、444分,在全省同類高校中排名第一。
  • 南海大城工匠故事|臻於至善成大業 胸懷匠心勇擔當
    他們先去上海創業,最後在南海紮下了根。在南海工作的20餘年裡,他們主要以貼牌形式做外貿。這種銷售模式本來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但是一件事改變了他。「我老婆經常要外出上課,穿著高跟鞋站一天,有一次我看到她的腳又紅又腫,小腿泛酸,非常心疼。我自己就是設計鞋子的,為什麼不為她做一雙鞋呢?」他發現,穿高跟鞋覺得累主要有兩個原因。
  • 對話大城企業家鮑傑軍:成為企業家,是企業成長的關鍵因素
    2020年7月2日,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在黨的十九大明確鼓勵、支持、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揚企業家作用的指導下,廣東瀚天科技城黨委特別舉辦民營企業家交流分享會,抓好民營企業的黨建龍頭,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加強政治引領、政治凝聚貫穿民營企業發展全過程,引導企業始終與黨同心、
  • 城市三水發出人才宣言:以工匠精神引領高質量發展
    三水首屆淼城工匠即將出爐,於2016年獲得首屆「佛山·大城工匠」稱號的李天成說:「這有助於激發工匠們的榮譽感和對三水的認同感,讓更多的企業和員工在自己的技術領域潛心耕耘。」淼城工匠,他們是誰?秉承工匠精神的這些人,又因何被冠以製造業之魂?在奮進城市三水新徵程的當下,工匠精神,如何成為三水智造的精神,成為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的支撐?
  • 從百強名單讀懂佛山製造
    ■評論趙越作為中國製造版圖上的產業地標,佛山製造的風向引人關注。在2020年即將到來的節點上,佛山市企業聯合會、佛山市企業家協會以營業收入作為主要指標,制定了2019年佛山企業100強名單,碧桂園、美的、海信家電分列前三。
  • 佛山:把「全國文明城市」獎牌擦得更亮
    欠債還錢的傳統道義,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在一個平凡女子身後交織形成了「善的循環」:佛山市委宣傳部、佛山市文明辦發放慰問金; 禪城區紫南村承諾將資助魏月董後續醫療費用,幫助解決他們夫妻就業和孩子入幼;佛山嶺南醫院也表示,將全心全意幫助做好後續治療服務。魏月董故事的背後,是佛山深化「大愛佛山」建設的生動縮影。
  • 南海大城工匠故事| 堅守匠心興匠業 追求一流南海造
    他們都是業內精英,他們在各自專注的領域身懷絕技……關家華是電力搶險一線「指揮官」,智能電網創新「急先鋒」,新生代電網人的「大師傅」,新時代工匠精神的踐行者;林朗將十年芳華付諸高新技術研發,助力企業從年產量數百噸發展壯大到4萬噸,產品質量領先行業;「女中豪傑」餘劍霞聞香識酒品,把酒江湖行,一曲「九江釀」,醉倒南國君;董書生領銜研發的瓶坯模具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佛山22人、6個集體受廣東省表彰!
    快來看看佛山受表彰的名單↓↓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範(佛山21人)鄔勇才 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辦事處公共服務綜合事務中心副主任仇志傑 佛山市高明區農業技術服務推廣中心副主任年廣東省先進工作者(佛山1人)宋洪濤 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大良派出所副所長2020年廣東省先進集體(佛山6人)佛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文燦壓鑄股份有限公司
  • 2020佛山最宜居大盤,誰是你最愛?
    佛山屢屢湧現升級大作,宜居的要求不僅僅是生態環境,交通、商業、配套等因素也缺一不可。 十年生態大盤、270°湖居、2000畝航母級大城……你最愛哪一個?
  • 佛山家訓館好人館村史館揭牌 打造精神文明建設新地標
    其間,廣府家訓館、佛山好人館、紫南村史館、紫南文化大講堂揭幕,這是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盛事。四大項目也將成為佛山精神文明建設新地標,為佛山爭創全國一流文明城市提供有力支撐。作為英雄模範的表彰場所,佛山好人館整體以紅色作為主色調,營造一種熱烈、溫馨的氛圍。該館大致分為佛山好人區、中心互動區、交流發布區、大城工匠區等幾大分區。  目前,全市已有各級「好人」1300多人,「好人」已成為佛山最美的名片和最耀眼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