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蠢X」、「你簡直就是個廢物,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掙的都是歪瓜裂棗,靠你只能喝西北風」、「離開了我,誰會要你這樣的,要身材沒有身材,要相貌沒相貌」、「看什麼書,再看也沒見你掙到錢」……
我無法得知有多少人經常受到自己的另一半這樣的打擊和貶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默默地忍受著這樣的精神虐待。但是我知道,即使你是一個在單位裡叱吒風雲的女強人,有著光鮮的外表和令人羨慕的履歷,長期在伴侶的貶低下,也會變得不自信,甚至懷疑自己真的是一無是處的廢物。
所謂「精神虐待」,即「心理虐待」、「心靈施暴」、「情感虐待」。精神虐待不同於身體虐待,正如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說的一樣——身體虐待的武器是拳頭,精神虐待的武器是言語。長期的語言虐待會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如喪失自信,抑鬱,甚至自殺。
我們都迷惑,為什麼結婚後,當初戀愛時的那個紳士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卻是一個事事想要控制你的男人。他不是嫌你做菜鹹了淡了,就是嫌你的出身長相不好;不是說你的朋友不好,就是說你的工作不好。總之,你無論你怎樣做都無法讓他滿意。他似乎一定要通過貶低你、打擊你、摧毀你的自信,才能找到自尊和優越感。久而久之,你不是變成他口中的潑婦,就是變得唯唯諾諾,雖然恨他怕他,但又因為經濟或者孩子而無法離開他。
作為一名精神虐待的受害者之一,我經常會閱讀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來自我療愈,並積極提升自己的生存技能和自我價值。這幾天看了蘇珊.福沃德博士和瓊.託雷斯寫的心理自助書籍《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感觸很深。蘇珊.福沃德博士是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著有《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如何識破男人的謊言》《金錢魔鬼》《情感勒索》等。她曾經在國廣播公司主持談話節目長達6年,並在美國加州成立了私人性虐待診療中心。
《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講述了有問題的親密關係的形成原因、機制;第二部分講述改善與伴侶關係的行為技巧。這本心理自助手冊旨在幫助那些長期受到伴侶精神虐待的女性認清這種有問題的婚姻生活的狀況,並採取行之有效的行動去改變伴侶的態度、擺脫精神虐待、改善婚姻生活。
我認為,了解有問題的親密關係形成的原因和機制,可以更好地認識控制型男人所具有的破壞性思想和行為習慣。然而擺脫控制型男人的精神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打破固有的思想、療愈精神創傷、重塑自我價值。
蘇珊.福沃德博士在書裡提到,任何一個控制型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類似的原生家庭,他們的父親也是一個控制型男人。他們缺乏愛和安全感,欺負女人不過是掩飾了自己的脆弱。想要擺脫控制型男人的精神虐待,必須採取積極的行動,消除負面情緒和影響,找回自信、重塑自我價值。
1.原生家庭造就了控制型男人
《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一書裡指出,控制型男人的形成原因與他們的童年經歷有關。
控制型男人在童年時期往往缺乏父愛或者母愛。
他們的父親是一個控制型男人,而他們的母親則是一個既無法保護自己,更無法保護孩子的受害者。孩子不僅得不到父愛,同時也得不到母愛。更糟糕的是,母親的無助和驚嚇更像是一個孩子,而真正的孩子卻無形地扮演了起了母親的角色,承擔起媽媽職責。這種角色和職責並不是一個孩子能夠承擔得了,因而,對女人怨恨的種子就此種下了。
作者說:「許多受過虐待的孩子往往怪罪他們的母親,而不怪虐待他們的父親。一個格外認同父親的孩子很難從父親身上挑出毛病,哪怕父親蠻不講理。挨父親打,母親卻不能袒護自己,男孩往往會遷怒於母親,因為母親是一切愛和安慰的源泉。」
蘇珊.福沃德博士還指出,不僅控制型的父親會造就控制型的兒子,同樣,強勢的母親也一樣會造就控制型男人。
事事都要管的母親,會讓兒子認為女人是恐怖的女魔頭,讓他的男子漢權利無法實現。因而,兒子長大了會與女人爭奪控制權。
除此以外,懦弱的父親、脾氣暴躁的母親和不聞不問型的母親都無法讓孩子獲得正常的父愛和母愛,都有可能讓兒子長大後成為控制型男人。
女孩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中長大,也會繼承其父母親的相處模式。
2.控制型男人靠欺負女人炫耀自己的男子氣概,同時掩飾自己的脆弱
《依戀:為什麼我們會愛得如此卑微》指出,控制型男人通常通過侮辱、批評、中傷、威逼利誘、貶低、大吼大叫、大發脾氣、罵人、橫挑鼻子豎挑眼等手段,對伴侶的進行精神虐待。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摧毀女人的自信,認為自己是個無能的、離不開他的人。
控制型男人的這些行為手段暴露了一個本質問題,那就是:他們缺乏愛和安全感,他們渴望女人的愛卻又恐懼女人,害怕女人拋棄他。
3.對精神虐待說「不」,重塑自我價值,活出自己的精彩
2019年10月9日,北大女生包麗因受到其男友牟林翰的精神虐待和控制而服藥自殺。她生前將牟某的微信備註為「主人」。
可見,這名可憐的女孩的自我價值已經完全被牟某摧毀了。
如果說一句批評或者辱罵可以忍受,那麼長期的批評和辱罵,就像蘇珊.福沃德博士說的,像滴水穿石:「最初幾滴沒什麼要緊,但久而久之、日積月累,便會在石頭上留下深深的、抹不去的溝痕。與此同理,控制型男人沒完沒了地批評和找碴,也漸漸毀掉了伴侶的自信和自我價值感。」
女人一旦接受了對方的貶低和侮辱,其實就是為進一步的傷害打開了大門。如果你一味地想讓自己忘記或者否認曾經的痛苦,以為不去記起,那些痛苦就會消失的話,其實你是自欺欺人。
那些被你壓抑的怨氣和痛苦,一旦遇到一些激發事件,便會悉數冒出來。特別是當你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的時候,你努力建立起來的自信轟然倒塌,心情極其沮喪,甚至認為自己是一個一事無成的人。對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那麼,如何重塑自我價值,擺脫精神虐待呢?
《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提到了宣洩不良情緒、設置底線、積極準備並坦然面對分手等方法。
1).宣洩情緒,擺脫負面評價
負面情緒不會自己消失,需要你為它找到宣洩的渠道,它才不至於積壓在心裡,對你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作者在書裡提到了做體育鍛鍊、列清單等方法來擺脫負面情緒和評價。
做體育鍛鍊:多做一些網球等競技類的體育鍛鍊,可以幫助你發洩積怨等負面情緒。列負面評價清單:將伴侶對你的負面評價列在一張紙上,再燒掉或者撕碎扔進馬桶衝走。另外,面對控制型男人的侮辱,採取與之對罵的方式,無法達到發洩負面情緒的目的,你可以試著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設置底線,讓他改變對你的態度
作者在書裡提到,「你給丈夫的行為設定底線,不是為了改變他,而是為了改變他對你的態度!單單定一條底線,你改不了一個男人的本性。不過,明確你的底線,什麼能接受,什麼不允許,能讓他對你好一點。」
你可以列一份對伴侶的願望清單和你不能容忍對方的事情清單,必須要詳細而明確,以此來為你們的親密關係設立一個期望值。這樣才有可能改善你們的關係。
願望清單的內容可以是「我希望他多幫我做家務」、「我希望他多照顧孩子」、「我希望能夠多陪陪朋友和家人」等等,儘量詳細些。
你不能容忍對方的事情清單內容可以是「我不允許他貶低我、我的家人和朋友」、「我不允許他沒完沒了地找茬」、「我不允許他不把我當回事」、「我不允許他對我大吼大叫」等。
寫這些清單的時候越詳細越好。
3).積極準備並坦然面對分手,分手雖痛,更是一個新的開始
判斷一份感情品質優劣的最好方法,就是看情感中的兩個人是否都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美好的關係應該是相互滋養、相互成全的。——李菁
蘇珊.福沃德博士提到,如果你千方百計地嘗試過改善你們的親密關係依然毫無效果,再留下來就是你的錯了。
誠然,結束一段百害而無一利的婚姻需要勇氣。因為總有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和恐懼讓你不敢結束它。
你害怕離婚後沒有經濟來源、害怕無法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害怕你的家人覺得你離婚給他們丟臉、害怕他離婚後纏著你報復你。但是,無論對未來有什麼樣的顧慮,你必須打消你的極度恐懼,著手安排和做計劃來解決你面臨的問題。相信自己,風雨過後終會見彩虹。
經濟問題是暫時的,相信你吃苦耐勞的品質,一定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幫你撐過最難的那個階段。
雖然他也會爭取孩子的撫養權,但是,相信自己照顧孩子比他更盡職盡責,怎麼都要爭取孩子跟自己。蘇珊.福沃德說:「沒有證據證明只有父母健全孩子才能成為一個身心健全的成年人。」相反,「如果一位母親教導女兒,別被男人掌控住,或者別讓男人虐待、辱罵,但她卻在自己與丈夫的婚姻中樹了一個截然相反的榜樣,女兒恐怕只會記住她的行為,而不是語言。」
如果家人對你說「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我們家還沒有人離過婚」「他看起來沒那麼遭,至少還沒有動手大你」等等,試圖打消你離婚的念頭,要你從一而終時,他們並沒有考慮你和孩子的利益。這時,你可以告訴他們「這是我做的決定」「就算咱們家沒有人離過婚,但我不能因此而不離婚」「我需要的是你們的支持和理解,而不是建議」。
一旦決定離婚分手,就要有計劃地從實際著手,打消離婚的恐懼。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經濟問題。你可以列一份你的優點清單,看看你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找一份這樣的工作,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培養一項技能,通過副業掙更多的錢,為你和孩子爭取更多的經濟保障。
其次,是要解決離婚後的心理問題。比如對他又愛又恨、感覺他也沒那麼壞、盼他回心轉意等等。要提醒自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留下來只要一個結果——繼續忍受他的精神虐待。
我一個親戚因丈夫家暴而離婚,離婚後帶著孩子艱難度日,娘家人不僅覺得丟人,也對她實施精神虐待,她最後還是與前夫復了婚。結果可想而知,她的丈夫照樣對她家暴,她只有帶著孩子忍氣吞聲地過日子。
第三,如實告訴孩子你離婚的原因。告訴他,當父親發火的時候,你無法保護自己也無法保護他。讓孩子明白蠻橫無理是不對的,而且這並不是他的責任。同時,你離開了控制型男人,你的心情慢慢變好了,只會給孩子正面的影響。
作者說,你的坦誠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同時也有助於孩子重塑自信。
之所以推薦大家看《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這本書,是因為我認為,作為女性,即使在身體上相對於男性而言是弱者,但是我們也有獲得尊重的權利、有說話的權利、有讓自己不受侮辱的權利、有對精神虐待說「不」的權利。
正如蘇珊.福沃德博士在書裡說的:
「做女人不必非得要唯唯諾諾、低眉順眼、抹黑自己,做男人也不是非得有傳統的陽剛氣概才算有面子。做一個有愛心、甘心付出的女性與關愛自己、保護自己的最大利益並不矛盾。你能送給自己以及與你相處的男人最好的禮物是你的自我價值感,有了它,你才能得到男人的愛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