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得到」課程《萬維鋼·精英日課4》的學習筆記。(書名號裡的是課程標題,突出顯示的部分是摘錄的原文,原文後面跟著的是我的筆記。)
《科學思考者19:「公平和正義」的難題》:
1.「要實現公平和正義,我們必須明確判斷一件事情的因果關係,找到它是誰的責任。人們做這樣的判斷經常會犯兩個走極端的錯誤。
一個錯誤是認為凡事必有原因。」
「早在上世紀 60 年代,心理學家梅爾文·勒納(Melvin Lerner)就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公正世界謬誤(just-world fallacy)』。人們默默地假設這個世界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如果好運發生在某人身上,那一定是因為他做過什麼好事或者有個什麼美德,如果壞事發生在他身上,那他一定有自身的原因。」
「而事實是有些事就是無緣無故發生的。
世界上很多事情是隨機 — 或者至少相對於當事人來說是隨機的事件。」
「人們常常會低估隨機性,強加因果關係。」
關於隨機事件,萬老師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中彩票,一個是生活方式很健康的人卻得了癌症。我原本是想自己也想幾個例子的,卻發現,我在想到中彩票時,一瞬間就想到了一個中彩票的理由——因為長期買彩票,所以才有機會中獎。而在想到好好一個人卻得了癌症時,我是沒想到什麼理由,可腦子裡卻閃過一個念頭——肯定還是有什麼沒注意到的原因導致了癌症。其實我理智的思考一下就能明白,無論買多少次彩票,每次都是獨立事件,互相之間沒有半毛錢關係,每次的中獎概率都是差不多的,就是隨機事件。而細胞的癌變,也是隨機事件,細胞在分裂的過程中,就是有可能分裂成癌細胞,接觸致癌物或其他事物確實會增加細胞癌變的概率,但即使什麼也不接觸,細胞癌變的概率還在,只是比較小而已。你看,我明知道這兩件事的隨機性,可還是在潛意識中,為它們加上了因果關係。這就是「公正世界謬誤」,認為凡事必有原因的錯誤思想啊。我們很難克服自己不那麼想。
2.「一個勞累的程式設計師猝死了,就說這一定是過勞死,這個邏輯不對。科學方法要求你不但要知道有多少程式設計師像小趙一樣勞累並且猝死了,還得知道有多少程式設計師一樣勞累但是沒有死,有多少程式設計師不勞累但是也猝死了,以及有多少程式設計師不勞累也沒猝死 —— 把這四個數值都統計到,你才能知道猝死和勞累之間的『相關性』。
而且相關性還不一定是因果性。」
科學的思考,是排除所有可能的影響因素後,剩下的才是二者之間的——相關性。當我們下意識的認為凡事必有原因時,我們想到的各種原因,可不都是這樣「排查」出來的,自然也就是不科學的。進一步的,如果想得出二者之間有沒有因果關係,那還得另外證明。而有時還未必證明得了。
3.「另一個錯誤就是試圖用科學方法解決公正的問題。」
「腦神經科學家羅伯特·薩波斯基(Robert M. Sapolsky)在他的《行為》這本書中反覆強調,人只是一種動物,人的一切行為 —— 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 本質上都是生理現象;人沒有自由意志。」
「事實上,科學不但不相信人有自由意志,而且不相信事情有『因果關係』。」
「可是別忘了除了數學之外,一切理論都只是你的信念而已。我們從世界中看到的只是各種現象,科學理論是對這些現象的、規律的、信念。純粹理性只能告訴你相關性,所有因果關係都是人的想像。」
首先,科學認為人沒有自由意志,我吭哧吭哧的在這寫學習筆記,其實就是一種生理現象——各種激素和腦電信號共同作用的結果。進一步的,就算人有自由意志,科學也說我們說不明白事情的因果關係,因為所有的用來證明因果的道理和理論,不過是我們的信念,也就是一廂情願而已。嚴格的用科學思考去看所有的科學理論,比如物理定律之類的,都沒辦法肯定放之四海而皆準,到什麼時候都肯定成立。因此就沒辦法得出確定的因果關係。
4.「有些老百姓認為一切事情都必有原因,有些強硬的哲學家則認為任何事都沒有原因。這兩種思維都不能用來思考公平和正義的問題。為了公平和正義,科學思考者不能走這兩個極端,我們應該從『公正世界謬誤』往理性的方向進一步,從『純科學』往信念的方向退一步。」
老百姓有「公正世界謬誤」的天真,而科學思維又嚴苛到什麼也說不準,那還怎麼得出公平正義的因果關係?只能兩相綜合一下,比老百姓思維理性一點,接受有些事就是隨機發生的;也別用純粹的科學思維去較真,相信大多數的事總是能找到原因的。
5.「我們必須假設事情有因果關係,假裝人有自由意志。因為如果不這麼做,你就無法回答『為什麼』。
事實上就算你相信因果關係和自由意志,也無法回答為什麼。」
因為沒有什麼果,是單獨一個因導致的。
6.「因果關係也好,責任也好,都不是絕對的『是』或者『否』,而是一個基於概率的數值。」
「絕對意義上的是非曲直是無法斷定的,我們最多只能指望『有效的』公平和正義。」
因為一個果,是由無數個可能的因導致的,所以我們就得不出一個確定的因果關係。而我們其實並不需要一個確定的因果關係,我們只需要一個最大概率的,大多數人都認可的因果關係就足夠了。因此我們所追求的公平和正義,其實就是個大概率的公平和正義。而這,就是「有效的」公平和正義。有效就行了,沒必要較真,也別太天真。
7.「我們明知道人沒有自由意志,也明知道純邏輯無法客觀地確定事物的因果關係。但是為了讓世界有效地運行,我們假裝人有自由意志,並且主觀地假設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
這麼做只是為了實用。除此之外,在給人斷完了是非曲直之後,在夜深人靜獨處的時刻,你得承認『科學思考』的邊界。」
就算是科學思考,也得不出絕對意義的公平和正義。科學思考,自有它的邊界。
推薦:
筆記:這是我看到的對未來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最好的描述
筆記:培養「綜合了解」事物的能力
題圖基於CCO協議 來自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