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抑鬱症患者的故事:我和抑鬱症相伴的這9年

2020-08-29 楊炳如醫生

我患抑鬱症主要是因為遺傳因素,我的父親是一位重度抑鬱患者,後來我漸漸長大,再加上外界環境的影響,我開始一步步走上了父親的老路。


我們家裡是從沒有人討論抑鬱這個話題的,因為我對這個疾病感到羞恥,並且這種病恥感如影隨形的陪伴了我九年。


我的青春期一直被一種莫名的傷痛折磨著,我沒有告訴身邊的朋友們,我怕他們因為我而感到羞恥,從而遠離我,怕對他們造成困擾。我每天佯裝的很開心,幽默,快樂。努力像正常同學一樣,每天有說有笑,但除了父母,沒有人知道我的內心,其實難過到想要去死,並且這種想法很強烈。

在我18歲那年,我辛苦埋藏在心底的秘密,終於瞞不住了,因為我的病情加重不得不休學,接受住院治療,當時在學校裡,我被貼上了「神經病」,「瘋子」的標籤。


我原以為,我這輩子無法改變對吃藥的抗拒心理了,但我有幸的遇到了一位值得信任的醫生,她告訴我「在我抑鬱症時期服用抗抑鬱藥物,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能減少很多痛苦。」


開始使用一種叫艾司西酞普蘭的抗抑鬱藥,我覺得主治醫生給我找到神藥。因為在我服藥之後,抑鬱症的痛苦緩解了不少,有那麼兩年的時間我的重度抑鬱症都沒有復發過。我自以為找到了對自己有用的神奇療法,但不幸的是在我上大學期間,我再次崩潰了,因為我的抑鬱症復發了,我不得不嘗試更換新的抗抑鬱藥物。

迄今為止,我停止藥物治療已有一年半的時間,我在自己的主治醫生的幫助下一點點擺脫了對藥物的依賴。


在第一次接受電休克療法之後,我覺得「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了」,整個人有一種靈魂被剝落的感覺,因為它在我的太陽穴都放了電極,醒來的時候感覺自己的大腦都是空白的,記憶完全喪失。但在幾天後的某天早上,我會感覺自己的抑鬱全部都消失了,感覺自己的人生能重來。


鍛鍊在我治療抑鬱的過程之中也發揮了很關鍵的作用,我是從慢跑開始的,現在是慢跑和打網球交替進行。我把運動和自己的生活結合在一起,這是我的小竅門。我的目標是一直堅持下去,我每天都會去鍛鍊,運動使我的體內產生了內啡肽,讓我的身體獲得了快樂感和穩定感。

做一些具體的事情對我來說真的很有幫助,在家裡做家務,工作,讓我保持忙碌,做一些讓自己感興趣並且自己也能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強迫自己和朋友外出。


其實在我抑鬱症狀態,我還是能成功的給自己帶上面具。在我不抑鬱的時候還是比較自信的,我在上大學期間還拿了雙學位。畢業之後也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但是抑鬱症總是在我身上來來去。


我不會感謝自己得了抑鬱症,因為它真的是一種十分可怕的疾病,它讓人感覺自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但是當我得病之後,只能接受自己,承認這是自己的一部分。不逃避自己患抑鬱症的事實,不要自欺欺人 。而是努力的去接受它,克服它,戰勝它。

相關焦點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得高血壓冠心病,吃東西總是要先考一下,這些都是一輩子的病,為何這我們就能接受它,甚至可以允許它們和我們相伴一生,抑鬱症就不行呢?所以接受抑鬱才是走出抑鬱的正確態度。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總是自稱一無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認識你自己。
  • 一位抑鬱症8年的重度患者:抑鬱症把我折磨得不成人樣了
    "抑鬱症的症狀可能相似,病因和患者性格卻是各有不同。抑鬱症帶來最大的折磨就是讓我一無是處,沒有優點也做不好任何事情。從初中開始就整晚整晚睡不著,以前是因為體質不好怕死而焦慮。現在抑鬱症已經不給我一個失眠的理由了。
  • 我是如何從抑鬱症中恢復的:來自一位已康復抑鬱症患者的治療建議
    最近有一位已經康復了的抑鬱症患者匿名接受了採訪,他詳細介紹了自己是如何患上抑鬱症、如何在抑鬱症中掙扎、以及最終是如何康復的,這篇文章將會著重講解他與抑鬱症的故事,文章中的「我」均指代這位抑鬱症患者。我是如何患上抑鬱症的?我是一名退伍軍人。
  • 我是如何從抑鬱症中恢復的:來自一位已康復抑鬱症患者的治療建議
    最近有一位已經康復了的抑鬱症患者匿名接受了採訪,他詳細介紹了自己是如何患上抑鬱症、如何在抑鬱症中掙扎、以及最終是如何康復的,這篇文章將會著重講解他與抑鬱症的故事,文章中的「我」均指代這位抑鬱症患者。我明白這很痛苦,但你需要嘗試把自己暴露在新的環境中,接觸新的人和事。這會給你帶來大量的刺激和經驗。這些經驗可能會挑戰你原有的思維模式,幫助你質疑抑鬱症給你帶來的扭曲的思維認知。好好睡覺。
  • 抑鬱症患者親筆漫畫:與抑鬱症鬥爭了20年,我終於康復了!
    我是一名「70後」大叔,幾乎與動漫絕緣。但最近我一口氣看完了一部漫畫作品——《能改變我的,只有我自己》。這篇短小精悍的漫畫作品記錄了作者罹患抑鬱症20年的親身經歷。作者從小遭受了大量來自原生家庭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尤其是父親的粗暴教育。
  • 「抑鬱症的前因與後果」一位抑鬱症患者的獨白
    篇首語:爸爸說,我這是太矯情了。媽媽卻說,小時候我那麼聽話那麼乖巧為何現在就變成了這個樣子!是呀,我也不知道為何會變成這個樣子。或許我本來就是這和樣子。原本不想在寫這篇文章,可最近持續一個月不斷推薦抑鬱症話題,因而決定在夜深人靜時提起筆,將抑鬱症的來龍去脈重新在敘述一遍。
  • 一位「陽光型」抑鬱症患者的自述:可以抱抱我嗎?
    「陽光型」抑鬱症患者從表面上看,他們是非常快樂和充滿激情的,所到之處有如陽光,讓周圍的人燦爛快樂。但當他們一個人的時候,卻有著突然收斂的笑容和心中剎那的隱痛。在這段日子裡持久性情感低落,抑鬱悲觀,「抑鬱性木僵」等一切典型的抑鬱症症狀席捲而來,可能初次患抑鬱症者並不了解是從什麼時候或者是某件事開始患上抑鬱症的,其實在你二次抑鬱症復發的時候,你就會明白,不會因為某件事或者某段時間,但是你就是能清楚的感覺到它來了,來得很突然,就在一普通不能再普通的閒暇下午。
  • 抑鬱症患者背後的「燃燈者」
    一年後的同一天,中國首家關注精神健康和抑鬱症防治宣傳的基金會成立,創始人正是毛愛珍。在國內,精神心理領域醫療端和資訊端的供給仍處於早期階段,社群求生通道閉塞,這是任可的判斷。走出抑鬱症的「小黑屋」後,她創立了已有6萬抑鬱症患者和家屬的線上社群。10月10日是精神衛生日。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世界範圍內預計有超過3億人飽受抑鬱症的困擾。
  • 這9句話,別再對抑鬱症患者說了!
    讓你忘記快樂它不是字面理解的「傷春悲秋」而是一種內心的停滯有些抑鬱症患者表面還在和你說笑但內心仿佛已趨滅亡這時候如果身邊人再表示出不耐煩可能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統計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2.64億人[1]對於抑鬱症,局外人有太多太多誤解下面這幾種說法非常常見但抑鬱症真不是這樣……1
  • 一位抑鬱症患者的重生之旅
    【按】抑鬱症是一種比較難以治癒的神經症。作為一位心理諮詢師,幫助患有抑鬱症的求助者儘快走出黑暗,既是職責更是應該承擔的社會義務。本文用紀實的方式真實地記錄了一位抑鬱症患者是怎樣擺脫病魔的困擾,並宛如鳳凰涅槃重生一般,成為一個生活中的強者。希望能讓其他飽受抑鬱症折磨的人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出於保護求助者隱私的需要,本文隱去了有關他的一切個人信息,並且已經徵得其本人的同意發表此文。
  • 這9句話,別再對抑鬱症患者說了
    說到抑鬱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矯情」、「軟弱」、「想太多」事實上,抑鬱症被誤解太多它不會讓你發燒、打噴嚏、拉肚子但能帶來痛苦,讓你忘記快樂它不是字面理解的「傷春悲秋」而是一種內心的停滯有些抑鬱症患者表面還在和你說笑但內心仿佛已趨滅亡這時候如果身邊人再表示出不耐煩
  • 答一位抑鬱症患者問!
    雪蓮花哈 一 一名中學高級教師,一名剛剛走出抑鬱症焦慮症的患者。樂於分享生活感悟,致力於幫助全人類心理精神困苦的人們徹底擺脫病苦,獲得健康幸福人生!相遇是緣,點右上角關注作者後閱讀▲今天的頭條號上一位朋友問我: 你康復了,你是閉著眼睛走出抑鬱症的,還是張著眼睛走出抑鬱症的?還問我: 是否寫寫你在抑鬱症期間怎麼應對抑鬱症狀的文章對人更有幫助?
  • 抑鬱症患者背後的「燃燈人」
    在國內,精神心理領域醫療端和資訊端的供給仍處於早期階段,社群求生通道閉塞,這是任可的判斷。走出抑鬱症的「小黑屋」後,她創立了已有6萬抑鬱症患者和家屬的線上社群。這曾經是任可很需要的。2017年,任可拿到了北京安定醫院「重度抑鬱症和嚴重自殺傾向」的確診單。她形容像被一桶黑油漆,從頭到腳淋透。
  • 抑鬱症患者「殺人事件」
    嫌疑人滕某被鑑定為抑鬱症患者。 2019年1月18日, 在濟南市天橋一居民小區內,一名男子在殺害父母,妻子以及兩個兒子之後,跳樓自殺身亡。根據警方調查,該男子曾經服用過精神類疾病的藥物,頻繁瀏覽抑鬱症相關網頁,並且記錄了自己強烈的厭世想法,以及自己不在的話,對家人未來生活的擔憂。
  •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從患者的角度真正認識抑鬱症
    我們都不認識那位學姐,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會逼著她走這一步。後來一個同學說,學姐得了抑鬱症,已經休學一年了,現在她媽媽全程陪同上學,前一天不知道為什麼媽媽不在,學姐就出事了。還記得當時自己和同學們都很感概,好不容易考進這所不錯的大學,有什麼事值得抑鬱呢?
  • 中國現有抑鬱症患者達9000萬 抑鬱症真的是病嗎?
    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9月23日訊 小夏是我去年初秋接訪的一位少年重度抑鬱症患者。當時她初三開學不久,這是她一個月內第二次入住精神衛生中心,就在接受治療的同時還在嘗試自殺。她自訴兒童時代遭遇過性侵,進入青春期後逐漸被羞恥感淹沒,只想一死了之。我與她交談時,對她自訴的那段經歷進行了重新解讀,解除了她的羞恥感,並教給她以後自我保護的方法。她當下釋然,露出笑容。
  • 讓抑鬱症患者和折磨抑鬱症患者的患者都顛倒三觀的《多餘的話》
    心理學讀書會發起人,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人之將走,其言也善。我不能講太多,因為有良知的先知者、又懂心理學的人,還有反詐騙能力的人會被人嫉妒恨,不能在公眾範圍內說太多。前面我講了許多對抑鬱症患者(考拉)說的話,連結在這裡:病急亂投醫的抑鬱症朋友多保重!
  • 如何與抑鬱症患者談戀愛
    楚木生導語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與抑鬱症患者戀愛的話題。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我的心裡感冒了,雖然我平日裡看起來安靜迷糊,但其實我的眼裡全是灰色。我問過他和我在一起後有沒有後悔。我說那你在了解之後會覺得自己被騙了嗎?他說不啊,我只是很心疼你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故事的開始總是美好的。只是後來故事的發展不如人意。
  • 了解抑鬱症,關愛抑鬱症患者
    ,微笑著的抑鬱症患者往往背負了更多的壓力,一直到情緒崩潰,抑鬱症不是簡單的情緒抑鬱而是失去了快樂的能力。他的《祁連山下》一經發表就受到廣泛的好評,1978年他在《人民文學》發表聞名全國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為他贏得了極大的聲譽。但是在經歷愛妻徐松癌症離世、二次婚姻破裂等一系列的打擊之後,熱情和樂於助人的徐遲變得孤僻、沉默,幾乎足不出戶:不讀書、不看報、不下樓、不會客。
  • 中國抑鬱症患者近億,以後體檢也要篩查抑鬱症了?
    前幾天,國家衛健委表示: 抑鬱症篩查可能成為體檢的固定項目,納入大中學生、孕產婦和老年人體檢項目。 這源於幾個讓人驚訝的數據。 而一項對雙胞胎研究發現,如果其中一位為抑鬱症患者,另一位患抑鬱症的機率為80%。 另一方面,抑鬱症也與成長經歷和外界環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