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景西安的《狗十三》,讓我們理解偽善的成長!

2020-12-16 延興居

12月7號,《狗十三》正式上映,聽聞這部電影在西安取景拍攝,主題關於成長,就想去一探究竟。這部影片讓我看到了許多老西安的街景,全片瀰漫著親切的西安方言,穿插著西安十中,西安科技館等街景,真的很讓人懷念青春。

先來談談這部電影的名字吧,《狗十三》,原本我也很納悶,為什麼是這麼一個名字,心中就在想,是不是和網上常說的2b類似,這個13就是b啊,但是總覺得導演不會這樣想,當我看完這場電影,我就覺得,是狗b沒錯了,這個狗b的青春啊!順便說一下,這個電影名字,《狗十三》的英文名字是EINSTEIN AND EINSTEIN ,這個英文名字並沒有和中文名字一樣,表達這樣的一種情感,相反,英文片名貫穿的正是電影劇情的主線。

海報

僅僅通過這個名字,真的很難猜到電影想要講一個什麼的故事,本片的主人公是一個13歲未成年的少女,名叫李玩,由於父母離異,李玩從小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正處於青春期的她渴望得到了解、陪伴和愛。故事從李玩爸爸為了李玩成績優秀,強行給她選擇到英語組,不讓李玩選擇最喜歡的物理組開始,爸爸為了哄李玩,想讓李玩開心,給李玩買了一隻寵物狗,後來李玩給這隻狗取名愛因斯坦,和愛因斯坦一起睡覺,生活,直到爺爺買菜遛狗把愛因斯坦弄丟了,生活又不再平靜,李玩開始瘋狂的找狗,在找狗途中不小心將爺爺推倒,摔傷了腳,後來繼母全家人為了哄李玩,上演了一出指鹿為馬的鬧劇,經過又一次的吵鬧,被爸爸打後,從此李玩開始變得聽話,到最終面對自己丟失的愛因斯坦,卻不再相認的成長過程。

李玩和愛因斯坦

奶奶爺爺爸爸

當我看到李玩為了找愛因斯坦,把爺爺推倒在地的時候,內心真的一顫,第一時間覺得我們年輕的時候,真的很不懂事,不管怎樣,長輩們為我們也是操碎了心,但是反過來一想,就覺得,沒錯,現如今的我們,早已變成了聽話的我們,再看看李玩,心中真的是五味雜陳,成長的代價就是一步一步的走向別人想要我們變成的樣子,從來都不是自己想變成的樣子。

當我看到李玩在慶祝自己升學的宴會上,李玩的叔叔給李玩點了招牌菜燒狗肉,讓我李玩吃的時候,我心裡就在想,李玩會拒絕的吧,會表示一下自己從來不吃狗肉,沒想到的是,李玩夾了一塊狗肉,大口吃下,並表示謝謝叔叔,看到這一幕,所有的一切都崩塌了,一個那麼尊重生命,那麼愛狗的年輕人,開始吃下了狗肉,此時的李玩,就在打醒熒幕外的觀眾,你們長大了,該懂事了,要做該做的事了,成長的代價,就是這麼殘酷,這一幕,讓我更加的理解片名為什麼要叫《狗十三》了,真的是狗b的世界啊,我們都要變成不想成為的樣子。

本以為李玩聽話懂事,故事就該結束了,結果最後一幕卻是李玩碰到了當年丟失的愛因斯坦,只是這回愛因斯坦已經認不出李玩,而李玩因為怕自己給不了愛因斯坦好的生活環境,再也不敢去認愛因斯坦,當李玩走到小巷裡,看到當時自己貼的尋狗啟示,抱頭疼哭。我真的覺得,導演這一幕,尤其這個尋狗啟示出現的非常是時候,讓這個情感達到了最高潮。成長的我們一步一步的變得陌生,一步一步地開始不認識自己,曾經的我們早已遠去,可還記得那個青澀的少年。

「沒人注意到我們在什麼時候忽然就長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發生了,但那一天的到來其實是很殘酷的。我想讓大家回頭看看這一天。」曹保平對媒體說。「儘管表層敘事的動力不同,但底下的東西是一樣的,是內省的複雜,故事裡那種我喜歡的張力一直都在,這是特別觸動我的地方。」

李玩在電影裡一直提到一個平行宇宙的概念,現行宇宙內人事全非,而另一平行宇宙或許會別有一番光景,她只能給自己製造平行宇宙的幻想,現在的我們也一樣時常幻想,平行宇宙中的另一個自己,會不會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樣子成長,也許那個少年過得挺好,不會這樣讓人作嘔的成長!

相關焦點

  • 狗十三
    ——張愛玲十三歲的我們總想著長大,踏入成人的世界,而二十三歲的我們總覺得成人的世界太多複雜,在妥協中磨平自己的稜角,在虛假裡偽善自己的軀殼。我相信有平行宇宙的存在,所以另一個我一定是幸福的。影片—《狗十三》,兩隻狗和十三歲的李玩。李玩的父母離婚了,爸爸又重新找了一個,還生下了一個小男孩。她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正處於青春期的她,越來越渴望被理解和愛。李玩物理學的好,想再精修一下,但爸爸覺得她英語成績差,所以強制讓她改報英語課,好好補補可以考個好名次。
  • 《狗十三》:不動聲色的成長浸滿了殘忍的味道
    一部被稱為「最好國產青春片」的電影今天上映,這部在上映前就獲得廣大網友自來水、豆瓣評分高達8.5的影片《狗十三》以隱忍深沉的畫面撕開了成長背後的鮮血淋漓。《狗十三》的鏡頭聚焦了這些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而我們卻早已習以為常的場景,細細品來,別有一番苦澀滋味縈繞心頭。
  • 狗十三:偽善、對抗、妥協,父權籠罩下少女的孤獨成長故事
    今天小編要說的電影《狗十三》早在2013年就已經上映,電影攝製完成於七年前,時隔這麼久相見,我們仍能感受到它帶給我們的意義所在。很多人說這部電影是為每個青春期的孩子拍的,它可以讓我們的被粗暴對待的童年和青春得以釋然。
  • 任素汐1個字評價《狗十三》!網友:終於找到合適的形容詞評價了
    《狗十三》大概是眾多網友在今年看過的除了《悲傷逆流成河》,又一部讓人從電影院出來之後什麼話都說不出來的電影了!但是兩部電影又是完全不同的類型,沒有撕逼、沒有墮胎、沒有霸凌的青春之傷的題材!當小編自己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那種走出電影院之後胸中有久久不能釋懷的壓抑和悲傷、有對社會教育的悲哀、更多的是對自己成長的共鳴感!現在的我究竟就是真實的我嗎?原本的我又應該是怎麼樣的呢?我不得而知,它讓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疑惑當中,但我知道這是我應該有的疑慮。
  • 塵封五年的《狗十三》:中國式殘酷「謀殺」了青春
    網友:看不懂這部電影的都是幸運兒《狗十三》裡的中國式家庭,到底是真實還是矯情?「平淡不說,教育方式我也並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家有兒女的自然理解,不要去無病呻吟了。」「現實中碰到這種吼叫女孩,我不會在乎她的故事可能存在的電影感,她捉襟見肘的生活智慧不匹配她的善。」
  • 《狗十三》——不是長大了,而是妥協了
    這是一部青春題材的電影,與其他的青春不同的是,這裡面沒有甜甜的戀愛、沒有執著與衝動、沒有美好的校園,影片將目光聚焦在家庭教育上,只有一代又一代中國孩子的青春,是洶湧又無奈的成長,在這個故事中,很多普通家庭都能看到自己。
  • 狗十三為什麼被禁 電影狗十三是什麼意思被禁5年原因
    據悉《狗十三》講述了一個女孩童年到成年的故事,雖然這個劇情看似十分簡單,但其中反應出來的許多真實問題可能就是導致它被禁的原因。電影《狗十三》講的是少女李玩的成長經歷,從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逐漸長大的故事。電影名字的「狗十三」中,十三指的是女主角李玩十三歲,狗是李玩養的金毛,叫愛因斯坦,電影被禁多年就是因為劇情太寫實了。
  • 狗十三,悲傷,都是成長之痛
    然而,小時後的我們不能總是盡人意,來自父母朋友老師等各方面的不理解不信任,總是可以直擊我們脆弱的心靈,就像電影「狗十三」裡的小女孩李玩一樣,每個孩子從幼稚到成熟都必將經歷一個殘酷的過程。電影中的李玩因為父母離異了,一直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在逃離父親的日子裡,李玩過的恣意盎然,然而平靜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父親帶著繼母和小弟弟回來,讓李玩恣意地生活變得壓抑起來。
  • 遊光掠影:《狗十三》哪裡是青春疼痛片,這明明就是成長恐怖片
    觀眾被這些打著逆光小清新的糖水電影傷害了一遍之後也就算了,主要是這些電影的製作人還指著你鼻子跟你說,哎,我們就是這麼痛苦成長過來的。我只想說,可拉倒吧!  第一次審核被拒,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原名叫《狗B》,赤裸裸的髒話當然不會過審。
  • 《狗十三》:棍棒底下出孝子,中國家庭裡的傳統與叛逆
    文/神山上人2013年就已經成片的《狗十三》,因為各種原因一直無法在影院與觀眾見面,於是乎,我們就這樣錯過了14歲的張雪迎整整5年。影片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女孩與兩條狗的故事,這也是片名《狗十三》的由來。其實,若將片名中的「十三」換成羅馬數字,那就變成了一個罵人的髒詞。或許這原本就是導演的刻意安排,曹保平想通過這樣隱晦的方式,狠狠地對這個充斥著「暴力與壓制」的社會罵上這麼一句。
  • 《狗十三》青春不是狗血,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狗十三》青春不是狗血,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說起童年與成長,我想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經歷與過往,其中的感受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直以來有關青少年成長的影視劇也是不勝枚舉,能夠讓我看後頗為感慨的也只有鳳毛麟角,不過,就在近日,當這部剛剛熱映的電影《狗十三》走入我的視線時,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思緒萬千。首先說起這部《狗十三》是曹保平導演的第三部作品,這部影片也是曹保平優秀作品之一,但是卻還曾被列為禁片,一度雪藏了五年,可見其特別之處不言而喻。
  • 評《狗十三》:劇情簡單但故事技巧很高級,反諷象徵發出無聲質問
    《狗十三》,這是個第一眼不吸引人的片名。但若因片名而不想看這個電影,那將會是一件可惜的事情。《狗十三》的故事確實非常優秀,無論是細節反諷還是情感處理,都有其可圈可點之處,並且它可以看作是青春期成長、中國式家庭教育的一個縮影。接下來,咱們就來聊聊《狗十三》。
  • 《狗十三》貼近現實,描繪了許多青少年的成長環境
    電影《狗十三》用較為貼近現實生活的方式,描繪了許多九零後乃至八零後的成長環境,留守兒童,重男輕女,重小輕大,在孩子面前毫不掩飾的差別待遇,用自以為是的愛在不輕易間傷害著孩子。慶幸的是時代在進步,觀念也在進步,在一批受害者重複著相同行為的同時,也有一批決心改變,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成長環境,不再重蹈覆轍。本片以此回望過去,警醒未來的父母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覺得很容易共情,因為和李玩有著相似的家庭背景,同樣父母離異,同樣的青春期逆反遭到打壓。
  • 再看《狗十三》,我好像理解了李玩的父親
    前幾天在網上看了《狗十三爺爺為了追她弄傷了腿,全家人都很擔心,但她依然沒有放棄,還在到處張貼尋狗啟事。為了讓她安生下來,繼母給她找了一條一模一樣的小狗冒充,但她一眼就認出這並不是自己的那條狗,堅持讓家人送走,繼母很生氣,質問她是不是故意和她作對,說她因為一條狗鬧得全家不得安寧,太不懂事了。全家人都說那條狗就是她的愛因斯坦,就連一向理解她的堂姐也和家人們站在一邊。
  • 《狗十三》完全極端的兩種教育方式
    《狗十三》 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他就帶給我很多的神秘感,被禁五年,重回熒幕,看似和劇情關聯的十分牽強的劇名,究竟講述了什麼。但是,即使如此,我也沒有在影院完成這部影片,而是在上映許久之後,在手機上完成了觀看。
  • 《狗十三》:簡單的劇情、青春期的成長,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縮影
    當大多數人聽到「狗十三」這個名字的時候,並不會覺得很吸引人,但是如果因為這個名字不去看這個電影,那麼就是一件特別可惜的事情,因為這部電影的故事非常的優秀,不管是細節上的反思還是情感都是可圈可點,並且這部電影可以看作一部青春期的成長和中國家庭教育的縮影。
  • 《狗十三》:符號學視域下的殘酷青春
    青春與成長是電影永恆的主題之一。由曹保平導演的電影《狗十三》,在2013年拍攝完成,五年之後於2018年底上映並在柏林電影節大放光彩,影片中的現實主義色彩使這部小成本製作具有極強的批判意蘊。作為探討青春成長主題的社會性影片,《狗十三》以青春期故事發生最多的場景原生家庭為背景,以極為日常化的方式展現青春成長中十分稀鬆平常的片段。
  • 《狗十三》很真實,描述成長的無奈,對人物刻畫很到位
    《狗十三》是一部很棒的電影了,這是目前看過最好的,從這部電影裡,感覺到了生活的不易,以及成長帶來的無奈,希望大家珍惜當下吧,電影的情節以及對人物刻畫也都很到位,讓人感受到了每一個人在生活中的無奈,然後,真的很感謝爸爸媽媽。
  • 獲獎國產片《狗十三》全國將映 在回看青春中反思成長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白瀛)由曹保平執導,張雪迎、果靜林等主演的青春電影《狗十三》將於7日起在全國上映。影片通過一個女孩的青春期故事讓觀眾反思自己和孩子的成長。該片曾獲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評審團特別提及獎、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 《狗十三》終於有人替我們喊出 青春裡真正的疼痛
    文/桃妖不是妖青春電影那麼多,可只有《狗十三》真正觸動了成長的酸澀。之於那些情竇初開的靡靡之音,《狗十三》卸下唯美柔光,用最真實的鏡頭去撩撥青春裡那根最敏感的神經。隔著五年的時光,《狗十三》卻始終帶著歷久彌新的質感。張雪迎飾演女主角李玩,當時還是個高中生。16歲的年紀,演十六歲的故事,花季少女那種青春裡的稚氣,透著由內而外的青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