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教授怒批:幼兒園非得教小學內容,超前教育培養不出真人才

2021-01-09 錦春育兒經

我第一次看到鄭強教授的視頻時,就感覺熱血沸騰的!他講話特別有感染性,從每個字裡你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緒。因為經常語出驚人,他也成為了「網紅」教授。在高等教育研究會議上,他的一番話又一次引起了熱議。

幼兒園非得上小學的內容,小學階段非得上中學的內容,中學階段恨不得把大學的課程都上了,超綱超前教學是典型的揠苗助長,不但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還扼殺了學生的潛能,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鄭強

不得不說,鄭強教授這番言論可謂是相當犀利,雖然規定是幼兒園嚴禁小學化,但是層出不窮的幼小銜接班,一些幼兒園也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樣的現象其實都反映出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焦慮。我作為媽媽的感受是,我明知道這樣不對,但又無奈必須擠進這種教育搶跑的瘋狂中。

別的孩子都搶跑了,你家孩子沒跑,那就是輸在起跑線!小學跟不上初中就更難,初中基礎打不好進不了重點高中,那名牌大學的門幾乎就是關上了,那孩子未來的路可能會走得更難!相信我這種心聲,能代表大多數人!但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家長卻忽視了這麼做科不科學!

我們的孩子為啥沒有創新能力,就是因為在基礎教育壓榨太多,孩子天天死記硬背,把天性和創造性都磨滅了!——鄭強

鄭強教授的言論並非是因為一腔怒火,確實也有科學依據的。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實驗研究發現,沒有上過幼兒園和上過幼兒園的孩子,同時作畫,畫出來的畫差距特別大。得出結論是過早地接觸超前教育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會受到損害。

超前教育的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可能學習成績很好到了,二年級危害就會爆發出來。因為總是提前學,孩子就可能因為自己已經學過了上課不注意聽講,久而久之對學習缺乏興趣,沒有探索欲望,學習成績會直線下降。其實所謂的搶跑,其實是在給孩子未來的路下絆子!

為什麼不能超前教育?6歲前的孩子骨骼發育還沒完善,你讓他寫字,他們很難寫出漂亮的字,卻在心理上產生挫敗感;孩子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還沒有發展,就讓孩子做算術題,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數學,所以很多國家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因為他違背了幼兒園建立的初衷。

這個世界的第一所幼兒園建於德國的布蘭登堡,那是180年前的事情了,這個幼兒園的創始人叫作福祿培爾。他提出的幼兒教育的概念: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以「遊戲」為主要發展方式,培養孩子廣泛興趣、健全的人格和基礎的生活能力為目標,展開的學前教育。

可見孩子在3-6歲這個階段,所謂的學前教育不應該是學習知識,而是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基礎。這與北大校長蔡元培的理念不謀而合,他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一個孩子樂觀、自信、堅毅,日後無論是在學習、生活、工作的路上都能走得更加順暢。

蔡元培還提到塑造健全人格的8大關鍵,心態樂觀、做一個感恩的人、敢於擁有夢想,能夠面對挫折、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合理使用錢財,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所以請父母們撂下手中的算術題和漢字卡,多關心孩子的人格教育吧!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也提到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家長好好引導。在這裡為所有家長分享一套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情商教育書籍,是由原創情商早教品牌編纂的《歪歪兔全情商培養注音讀本》,這套書一共8冊,包括了8大主題,恰恰迎合了蔡元培校長的8大關鍵。

《性格教育故事》引導孩子成為樂觀自信的人;《逆商教育故事》教會孩子如何直面挫折,打造強大的內心;《性教育故事》提升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社會交往故事》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財商教育故事》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學會理財技巧。

《行為習慣故事》引導孩子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品格教育故事》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格;《情緒管理故事》讓孩子學會做情緒的主人,正確認識自己。個人認為,這套書是相當有教育意義的繪本,分享給有需要的家長。

前面這套書是給孩子看的書,還有一套給家長看到《怎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6冊,這是寫給家長的書,幫助家長培養0-6歲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這些能力中包括自律、積極主動性、自尊、社交能力、情緒能力、親社會行為。

這套書是依據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基本原理,給家長一個科學的指導。書中列舉了大量的日常實例,讓家長一看就懂,每個例子都好像仿佛在自己家中出現過。書中的360個指導建議配合著360幅漫畫,看起來不枯燥,幫助家長科學養育出快樂、自信、能幹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不可教授小學內容引爭議,超前教育是否合理
    近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的教育內容事件一出受到各方面的質疑,很多家長都認為,超前教育的存在是合理的,能夠幫助孩子儘早適應升學後的生活,並且掌握更多的知識,從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 幼兒園不得超前教育,小學也應銜接上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9月7日 央廣網)孩子成長有規律可循,在幼兒園階段開展學前教育時,應遵循幼兒階段的特點,進行相應的幼教,不應搞超前教育,提前教授小學階段內容,令其承受超齡負擔,以避免拔苗助長。此前,教育部門已經多次發文和整頓,禁止幼兒園搞超前教育,但是收效不大,往往是收斂一段時間,過陣子就死灰復燃了。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 拔苗助長式教育可以休矣
    意見稿指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這再次將幼兒超前教育話題推向風口浪尖。  說起幼兒超前教育,大家並不陌生。三年前,「一個6歲孩子的學習清單」曾引發了網絡熱議。
  • 幼兒園到底該不該提前教授小學內容?部分家長:應該教
    教育部做出這一舉措,其實是看到了現在教育中的超前教育,的確,現在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學一些東西,往往會給孩子報很多超過他們本來年齡的培訓班、而幼兒園為了順應部分家長的期待,也在課程中加入了一些小學的內容。
  • 幼兒園小學化,小學初中化,初中高中化,超前教育開啟潘多拉盒子
    鄭強教授:「幼兒園非得上小學的內容,小學階段非得上中學的內容,中學階段恨不得把大學的課程都上了,超綱超前教學是典型的揠苗助長,不但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還扼殺了學生的潛能,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鄭強教授在近日全國高等教育研究會上的大聲疾呼,幼兒園小學化,小學初中化,初中高中化,高中大學化,超前教育正在全面「侵蝕」我們的各階段教育。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或寫入法律
    前幾天,一則「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的出現引起了家長群的集體震蕩。可能是現代家長飽受超前教育的折磨已久,所以《意見稿》一出,立馬引發了廣泛關注,的話題也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 隱患三:超前的即時效應難以長久維持教育界有種說法叫「三年級效應」,就是指很多超前學習的孩子步入小學一年級後,很容易因為內容已學過,且輕鬆就能拿滿分,從而養成不認真聽講的壞習慣。到三年級學習新知識時,由於缺乏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作支撐,這批孩子常常會成績急劇下滑,發展後勁不足,產生對學習的無能感。
  • 幼兒園不能教授小學知識?超前教育的「危害」,會在小學全面爆發
    執筆:筱沐定稿:筱沐《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明確:2020年9月7日開始,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就比如讓孩子接受超前教育這件事,已經讓很多孩子從小學開始就失去了一些能力。最近,終於有人意識到,孩子從幼兒園接受的超前教育,在上小學後真的會有很多危害,所以,如今我國已經提出:幼兒園不能提前教授孩子小學知識。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卻愁壞了父母,對孩子而言是減壓?
    教育部:「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家長:逼孩子上課外班
    從月薪三萬的媽媽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到5歲女孩上8個課外班,一篇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講述著中國孩子超前學習的巨大壓力。今天,教育部規定:「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想要為疲憊的孩子們減負。沒想到被家長們痛批,家長認為:這是在逼孩子上課外班!
  • 教育部:幼兒園不允許教小學內容!專家:超前學習百害無一利
    在這份《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中,第三十九條明確指出:幼兒園不允許教授小學內容!教育部已經明確了,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您如何看? 孩子們在幼兒園階段,就應該做幼兒該做的事,比如培養良好的品質和習慣,比如通過遊戲,增強集體意識,學會與人交往……在幼兒園,不應該拿起筆寫字,去學拼音和數學,這種超前學習,用處並不大!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雞娃」家長再次出動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這條新聞你看到了嗎?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北科大教授:小學到研究生縮短兩年,義務教育擴展11年,家長支持
    前段時間,在一次教育研討會上,211高校太原理工大學「網紅」教授鄭強先生直言不諱、一針見血指出當年教育存在問題,引起眾多家長共鳴和支持。鄭強教授說:「當前家庭和學校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過於急於求成,幼兒園非得學小學內容,小學階段非得上中學內容,中學階段恨不得把大學的課程都上了,超綱超前教學是典型的揠苗助長,不但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還扼殺了學生的潛能,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只能讀幼兒園快樂,讀小學焦慮?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果然,很多家長都表示了擔憂,認為這和實際情況出入很大,一年級對於孩子而言是有要求的,如果幼兒園不教任何小學內容
  • 幼兒園不學小學內容,和不超前學習跟不上小學進度,你同意哪種?
    意見稿的主旨主旨是: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幼兒園應當配備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標準的玩具、教具和幼兒圖畫書,不得使用教科書。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學前教育法草案: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家長們卻喜憂參半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教育部自7日起,就《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大家的意見,其中除了對幼兒園機構資質和管理的相關規定之外,最重要的一條是: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很多家長表示,現在的公立幼兒園的確什麼也不教,但小學錄取時,老師都會詢問拼音、名字以及數學加減法的問題。相較之下,私立幼兒園一般到了中班就會教這些知識,可以省去上幼小銜接班的費用。
  • 學前教育法草案: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家長們卻喜憂參半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教育部自7日起,就《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大家的意見,其中除了對幼兒園機構資質和管理的相關規定之外,最重要的一條是: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然而,這一政策卻讓家長們喜憂參半,主要壓力來源於上小學。很多家長表示,現在的公立幼兒園的確什麼也不教,但小學錄取時,老師都會詢問拼音、名字以及數學加減法的問題。相較之下,私立幼兒園一般到了中班就會教這些知識,可以省去上幼小銜接班的費用。
  • 北科大教授提議:小學到研究生縮短兩年,9年義務教育擴展成11年
    「網紅」教授鄭強先生直言不諱、一針見血指出當年教育存在問題,引起眾多家長共鳴和支持。鄭強教授說:「當前家庭和學校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過於急於求成,幼兒園非得學小學內容,小學階段非得上中學內容,中學階段恨不得把大學的課程都上了,超綱超前教學是典型的揠苗助長,不但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還扼殺了學生的潛能,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幼師、家長心情複雜:學還是不學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此消息一出瞬間引起幼兒園和家長的強烈反應,首先因自己所在的是一家公辦幼兒園,關於科學的幼小銜接和禁止「小學化」、「超前教育」就像教師的師德一樣,深深烙在我們的腦海中,也有家長抱怨說現在的公辦幼兒園都不教知識,孩子一天就玩,這樣上小學能跟得上嗎?
  • 教育部新政草案: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網友熱議
    另外還指出幼兒園不得使用教科書,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組織學前兒童參與商業性活動、競賽類活動和其他違背學前兒童年齡特點、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草案出臺後,在網上迅速引起了熱議,畢竟事關每個學齡前孩子教育大事。這裡面有兩個重要信息是家長們關心的。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內容,孩子跟不上小學課程怎麼辦?
    意見稿的主旨是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還有一些具體的規定如:幼兒園應當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兒童通過親近自然、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等方式獲取經驗的需要,促進兒童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各方面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