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到鄭強教授的視頻時,就感覺熱血沸騰的!他講話特別有感染性,從每個字裡你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緒。因為經常語出驚人,他也成為了「網紅」教授。在高等教育研究會議上,他的一番話又一次引起了熱議。
幼兒園非得上小學的內容,小學階段非得上中學的內容,中學階段恨不得把大學的課程都上了,超綱超前教學是典型的揠苗助長,不但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還扼殺了學生的潛能,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鄭強
不得不說,鄭強教授這番言論可謂是相當犀利,雖然規定是幼兒園嚴禁小學化,但是層出不窮的幼小銜接班,一些幼兒園也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樣的現象其實都反映出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焦慮。我作為媽媽的感受是,我明知道這樣不對,但又無奈必須擠進這種教育搶跑的瘋狂中。
別的孩子都搶跑了,你家孩子沒跑,那就是輸在起跑線!小學跟不上初中就更難,初中基礎打不好進不了重點高中,那名牌大學的門幾乎就是關上了,那孩子未來的路可能會走得更難!相信我這種心聲,能代表大多數人!但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家長卻忽視了這麼做科不科學!
我們的孩子為啥沒有創新能力,就是因為在基礎教育壓榨太多,孩子天天死記硬背,把天性和創造性都磨滅了!——鄭強
鄭強教授的言論並非是因為一腔怒火,確實也有科學依據的。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實驗研究發現,沒有上過幼兒園和上過幼兒園的孩子,同時作畫,畫出來的畫差距特別大。得出結論是過早地接觸超前教育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會受到損害。
超前教育的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可能學習成績很好到了,二年級危害就會爆發出來。因為總是提前學,孩子就可能因為自己已經學過了上課不注意聽講,久而久之對學習缺乏興趣,沒有探索欲望,學習成績會直線下降。其實所謂的搶跑,其實是在給孩子未來的路下絆子!
為什麼不能超前教育?6歲前的孩子骨骼發育還沒完善,你讓他寫字,他們很難寫出漂亮的字,卻在心理上產生挫敗感;孩子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還沒有發展,就讓孩子做算術題,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數學,所以很多國家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因為他違背了幼兒園建立的初衷。
這個世界的第一所幼兒園建於德國的布蘭登堡,那是180年前的事情了,這個幼兒園的創始人叫作福祿培爾。他提出的幼兒教育的概念: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以「遊戲」為主要發展方式,培養孩子廣泛興趣、健全的人格和基礎的生活能力為目標,展開的學前教育。
可見孩子在3-6歲這個階段,所謂的學前教育不應該是學習知識,而是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基礎。這與北大校長蔡元培的理念不謀而合,他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一個孩子樂觀、自信、堅毅,日後無論是在學習、生活、工作的路上都能走得更加順暢。
蔡元培還提到塑造健全人格的8大關鍵,心態樂觀、做一個感恩的人、敢於擁有夢想,能夠面對挫折、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合理使用錢財,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所以請父母們撂下手中的算術題和漢字卡,多關心孩子的人格教育吧!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也提到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家長好好引導。在這裡為所有家長分享一套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情商教育書籍,是由原創情商早教品牌編纂的《歪歪兔全情商培養注音讀本》,這套書一共8冊,包括了8大主題,恰恰迎合了蔡元培校長的8大關鍵。
《性格教育故事》引導孩子成為樂觀自信的人;《逆商教育故事》教會孩子如何直面挫折,打造強大的內心;《性教育故事》提升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社會交往故事》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財商教育故事》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學會理財技巧。
《行為習慣故事》引導孩子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品格教育故事》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格;《情緒管理故事》讓孩子學會做情緒的主人,正確認識自己。個人認為,這套書是相當有教育意義的繪本,分享給有需要的家長。
前面這套書是給孩子看的書,還有一套給家長看到《怎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6冊,這是寫給家長的書,幫助家長培養0-6歲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這些能力中包括自律、積極主動性、自尊、社交能力、情緒能力、親社會行為。
這套書是依據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基本原理,給家長一個科學的指導。書中列舉了大量的日常實例,讓家長一看就懂,每個例子都好像仿佛在自己家中出現過。書中的360個指導建議配合著360幅漫畫,看起來不枯燥,幫助家長科學養育出快樂、自信、能幹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