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險!9歲男孩突發「溶血性貧血」入院即報病危

2020-12-20 生活報

龍頭新聞記者 徐日明 文/攝

9歲男孩小宇(化名)因重度嘔吐症狀,被送進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入院時面色蒼白無血色、意識出現了模糊,經檢為溶血性貧血,血內紅細胞出現了自動破壞行為,紅細胞僅為常人的25%,連血型都無法驗出,入院即報「病危」。經過緊張的搶救,小宇病情已經緩和。

近日,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重症監護病房接收了一個患兒,該患兒是因重症消化道疾病而入院的,嘔吐情況嚴重,症狀近似消化道疾病。

該病房副主任於鑫巖表示,該患兒雖然症狀近似消化道疾病,但是面色異常蒼白,意識模糊不清,尿呈深茶色,而且脾亢進肥大,疑似與貧血症相關。因患兒身上無明顯創傷,基本排除失血性貧血的可能性,因此疑似溶血性貧血。

醫生介紹,溶血性貧血是自體免疫型的疾病,體內產生異常抗體對紅細胞進行破壞。經過檢查,小宇血液內的紅細胞僅有30g/L,而正常人血液內的紅細胞應為110g/L-120g/L,小宇血內的紅細胞僅為正常人的四分之一左右,化驗室報了危機值,重症監護室也向小宇的父母報了「病危」。正因為體內紅細胞少,小宇出現了面色蒼白,並因為貧血造成了腦供血不全而形成了意識模糊等症狀。尿色茶黃也是因為紅細胞被破壞而排出體外的表現,同時,脾作為人體造血的器官,因為突然貧血而變得亢進肥大。

「該病屬特發性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小宇體內紅細胞太少,輸血成了問題。」於鑫巖說,為了避免免疫排斥反應,醫院為小宇選擇了O型洗滌型血,即將原有抗原洗掉的血。在輸了一個單位的紅細胞之後,紅細胞仍然在41g/L,依舊處於危機值。

醫生表示,如果再過兩天小宇的紅細胞仍得不到有效恢復,那就需要用血液淨化及血漿置換,這會對小宇的負損傷加大。

該病房護士長郝麗表示,治療時產生的肌紅蛋白很可能會堵塞腎小管,因此護士們輪流看著小宇排尿,還好沒有出現排不出尿的情況,這就表明腎小管一直正常。接下來,重症監護病房持續給予對症治療,小宇體內的紅細胞穩步上升為57g/L、71g/L……慢慢接近於正常值,死亡危險也在逐漸消除。

經過緊張的治療,小宇的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體內紅細胞達到了80g/L,已脫離生命危險。醫生表示,該症復發率仍然存在,小宇家屬需要時刻關注小宇的貧血症狀。

相關焦點

  • 好險!寶寶出現急性溶血性貧血,元兇居然是不起眼的蠶豆?
    他只有三歲,因進食蠶豆製品後第二天出現全身乏力、皮膚出現黃染、唇色較蒼白、尿液呈醬油色等症狀,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明顯的症狀後,立即帶孩子到湖南旺旺醫院急診兒科就醫。 史慶玲醫生在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並詢問病史後,發現寶寶有「G-6-PD缺乏」,是一名G-6-PD缺乏症的寶寶。原來此次是家屬誤讓寶寶食用了含蠶豆的食品後,引起了急性溶血性貧血。
  • 4歲男孩差點喪命 因吃蠶豆導致急性溶血性貧血
    昨天,4歲的小俊終於康復出院了。幾天前,原本活蹦亂跳的他突然發燒了,小便顏色像濃茶。家裡人嚇壞了。送到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得了蠶豆病。  蠶豆病是什麼病,是什麼原因引起?  憑著多年的經驗,施醫師判斷,小俊得的可能是「急性溶血性貧血」,立即給孩子辦理了住院手續。
  • 13歲男孩來錫過暑假,突發高燒被醫院下了病危通知……
    但人生並非一帆風順……//13歲男孩突發高燒,醫院下病危通知//2020年8月5日,王勝超將在老家上學的大兒子王雪斌接到無錫來過暑假8月12日大兒子突發發燒,當晚被送至第二中醫醫院就診。不曾想,等來的卻是醫院的病危通知。隨後立即轉院至市兒童醫院。
  • 吃了七八顆胡豆 1歲男童竟引發急性溶血性貧血
    來源:成都商報原標題:危險的胡豆黃吃了七八顆胡豆 1歲男童竟引發急性溶血性貧血胡豆、豆瓣醬、怪味胡豆等蠶豆製品 「G-6-PD缺乏」患兒終生不能食用讓佑佑住進醫院的,是9天前吃的七八顆新鮮胡豆,引起了急性溶血性貧血。這是一種兒童血液科常見的遺傳性基因缺陷疾病。蠶豆也就是四川人常說的胡豆,是導致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的原因。蠶豆病也俗稱「胡豆黃」。值得注意的是,「胡豆黃」的全國發生率為4%到15%,個別地區甚至高達40%。而四川是「胡豆黃」高發的地區。
  • 吃了七八顆胡豆,1歲男童竟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
    4月19日,1歲多的佑佑(化名)從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出院了。讓佑佑住進醫院的,是9天前吃的七八顆新鮮胡豆,引起了急性溶血性貧血。這是一種兒童血液科常見的遺傳性基因缺陷疾病。蠶豆也就是四川人常說的胡豆,是導致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的原因。蠶豆病也俗稱「胡豆黃」。
  • 得了溶血性貧血吃什麼好?
    溶血性貧血是由於紅細胞破壞增速,超過造血補償能力範圍時所發生的一種貧血。溶血性貧血的症狀取決於溶血過程的急性或慢性。急性者起病急,伴寒顫、高熱、乏力、 噁心、腹痛,腰背肢體酸楚等。嚴重者可發生昏迷休克、 心力衰竭及急性腎功能衣竭。
  • 吃了七八顆胡豆 1歲男童竟引發急性溶血性貧血
    4月19日,1歲多的佑佑(化名)從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出院了。讓佑佑住進醫院的,是9天前吃的七八顆新鮮胡豆,引起了急性溶血性貧血。這是一種兒童血液科常見的遺傳性基因缺陷疾病。蠶豆也就是四川人常說的胡豆,是導致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的原因。蠶豆病也俗稱「胡豆黃」。
  • 82歲長沙娭毑長期吃素,重度貧血暈倒入院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16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徐術根 陳穎 實習生 孟凡佳)家住長沙市雨花區的成娭毑(化名)今年82歲,身體一直格外瘦弱。最近她的食慾更差了,精神還萎靡不振,以前還能自己到處走動,現在已經沒法下床了。
  • 狗溶血性貧血的原因
    犬多為自身免疫介入性溶血性貧血免疫介入性溶血性貧血中,抗生素等藥劑接種;接種疫苗、傳染病、潰瘍病、被分類為接連發生的外因性和不明原因的自身免疫介入性。狗多為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夾雜性溶血性貧血。對自己的紅血球進行抗體,會導致血管內、肝臟、脾臟、骨髓等損壞自己的紅血球,從而導致貧血。免疫介入性溶血性貧血容易發生的狗種?據說作為狗的種類,大多數是高加索帕尼爾和普魯多。母狗的發生率好像比公狗的發生率高2~4倍。
  • 急性溶血性貧血如何治療?
    急性溶血性貧血係指紅細胞破壞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償不足時發生的一類貧血。如果骨髓能夠增加紅細胞生成,足以代償紅細胞的生存期縮短,則不會發生貧血,這種狀態稱為代償性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貧血是血液中常見的症狀之一,由於它的出現會給大家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影響,為此大家都是非常關注溶血性貧血的治療的,那麼,急性溶血性貧血如何治療呢?
  • 山東濟南血液病醫院專家:溶血性貧血是嚴重的病嗎?
    黃疸、肝脾腫大是溶血性貧血患者的主要症狀表現,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高熱、腰背及四肢酸痛、頭痛、嘔吐等情況。   〓〓〓〓〓〓〓【點擊左側圖片,一對一諮詢溶血性貧血專家】〓〓〓〓〓〓〓  一、急性溶血性貧血的症狀危害  急性型溶血性貧血患者主要是起病急驟,還會有突發寒戰、高熱、面色蒼白、腰酸背痛、氣促、乏力、煩燥、噁心、嘔吐、腹痛等胃腸道症狀,同時游離血紅蛋白在血漿內濃度越過130mg%時就會由尿液排出,而出現血紅蛋白尿、尿色如濃紅茶或醬油樣,12小時後就會出現黃疸
  • 【康博士告訴您】患溶血性貧血該怎麼辦?
    患溶血性貧血該怎麼辦? 康博士: 我今年76歲,患溶血性貧血已3年,現血紅蛋白已達標,但雙膝仍酸軟無力。
  • 嘉興一5歲男孩患「蠶豆病」 吃幾顆後重度貧血
    前幾天,一名來自雲南的5歲小男孩就因為吃了幾顆蠶豆出現面色蒼黃、小便顏色加深等症狀,引起重度貧血,緊急送往醫院後被確診為溶血性貧血,俗稱「蠶豆病」。吃了幾顆蠶豆重度貧血5月5日,一名5歲男孩被抱進嘉興市第一醫院兒科時,面色蒼黃、呼吸急促、精神極差。據其父母描述,男孩還伴有小便顏色加深、嘔吐、肚子痛等症狀。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知多少?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常見的併發症,有時高達10%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有AIHA。除狼瘡外,其他系統性風溼疾病也可帶來AIHA。 一,什麼是溶血性貧血?
  • 溶血性貧血的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
    核心提示:溶血性貧血是一種因紅細胞破壞速率增加,超過骨髓代償能力而導致的一種貧血。溶血性貧血的臨床表現主要與溶血過程持續的時間和溶血的嚴重程度有關。溶血性貧血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其治療應因病因而異。正確的病因診斷是有效治療的前提。具體的症狀和治療,接下來,我們詳細看一下。
  • 引起溶血性貧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引起溶血性貧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了解引起溶血性貧血的外在因素,可以使大家更進一步地了解溶血性貧血,還有助於患者的治療。溶血性貧血對於患者健康的危害很大,所以患者必須要及時地更好地接受治療。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引起溶血性貧血的因素。溶血性貧血是指紅細胞破壞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償不足時發生的一類貧血。
  • 八旬老人只吃菜不吃肉 重度貧血暈倒入院
    紅網時刻7月16日訊(通訊員 徐術根 陳穎)家住長沙雨花區的成奶奶(化名)今年82歲,身體一直格外瘦弱,最近食慾差,精神萎靡不振,以前還能自己到處走動,最近卻沒法下床了。近日,成奶奶在家中突然暈倒,被家人發現後緊急送往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救治。
  • 吃了蠶豆就發生溶血性貧血?
    吃了蠶豆就發生溶血性貧血?可能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 蠶豆病是G6PD缺乏症的臨床表現之一,進食蠶豆後引發急性血管內溶血,目前暫不清楚蠶豆中的具體哪種成分引起,可能與蠶豆中某種氧化性物質有關,也有人認為是蠶豆中的大巢豆素產生自由基有關,但並非所有的G6PD缺乏者進食蠶豆都會發生溶血。
  • 11歲男童突發重度貧血生命垂危,逆行來漢求醫後獲救治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薛源河南11歲男童因慢性腎臟病出現重度貧血,急需輸血治療,面臨生命危險。疫情下,家人冒著風險帶他「逆行」來漢就醫。11歲河南男孩病危休克家住河南信陽的小錦(化名)今年11歲。因先天性基因疾病,2018年9月在武漢兒童醫院被確診為腎功能衰竭,之後進行了腎移植手術。遺憾的是,移植腎很快失去功能,無法正常排尿,小錦不得不再次進行腹膜透析維持生命,等待再次腎移植機會。
  • 6歲男孩吃蠶豆住進ICU,醫生提醒:有蠶豆病家族史的更應警惕!
    但是並非人人都能享受這種美味,長沙縣6歲男孩曉宇(化名)就因吃了半碗炒蠶豆後出現發熱腹痛,而且面色發黃適,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就診後被診斷為蠶豆病,目前因病情較重住進了兒童重症監護室。 吃了半碗蠶豆,孩子突然發病 據孩子媽媽楊女士(化名)回憶,26日下午,孩子突然說腹痛,還伴有嘔吐乏力等不適,她以為是感冒,就給他餵了點感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