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新聞記者 徐日明 文/攝
9歲男孩小宇(化名)因重度嘔吐症狀,被送進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入院時面色蒼白無血色、意識出現了模糊,經檢為溶血性貧血,血內紅細胞出現了自動破壞行為,紅細胞僅為常人的25%,連血型都無法驗出,入院即報「病危」。經過緊張的搶救,小宇病情已經緩和。
近日,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重症監護病房接收了一個患兒,該患兒是因重症消化道疾病而入院的,嘔吐情況嚴重,症狀近似消化道疾病。
該病房副主任於鑫巖表示,該患兒雖然症狀近似消化道疾病,但是面色異常蒼白,意識模糊不清,尿呈深茶色,而且脾亢進肥大,疑似與貧血症相關。因患兒身上無明顯創傷,基本排除失血性貧血的可能性,因此疑似溶血性貧血。
醫生介紹,溶血性貧血是自體免疫型的疾病,體內產生異常抗體對紅細胞進行破壞。經過檢查,小宇血液內的紅細胞僅有30g/L,而正常人血液內的紅細胞應為110g/L-120g/L,小宇血內的紅細胞僅為正常人的四分之一左右,化驗室報了危機值,重症監護室也向小宇的父母報了「病危」。正因為體內紅細胞少,小宇出現了面色蒼白,並因為貧血造成了腦供血不全而形成了意識模糊等症狀。尿色茶黃也是因為紅細胞被破壞而排出體外的表現,同時,脾作為人體造血的器官,因為突然貧血而變得亢進肥大。
「該病屬特發性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小宇體內紅細胞太少,輸血成了問題。」於鑫巖說,為了避免免疫排斥反應,醫院為小宇選擇了O型洗滌型血,即將原有抗原洗掉的血。在輸了一個單位的紅細胞之後,紅細胞仍然在41g/L,依舊處於危機值。
醫生表示,如果再過兩天小宇的紅細胞仍得不到有效恢復,那就需要用血液淨化及血漿置換,這會對小宇的負損傷加大。
該病房護士長郝麗表示,治療時產生的肌紅蛋白很可能會堵塞腎小管,因此護士們輪流看著小宇排尿,還好沒有出現排不出尿的情況,這就表明腎小管一直正常。接下來,重症監護病房持續給予對症治療,小宇體內的紅細胞穩步上升為57g/L、71g/L……慢慢接近於正常值,死亡危險也在逐漸消除。
經過緊張的治療,小宇的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體內紅細胞達到了80g/L,已脫離生命危險。醫生表示,該症復發率仍然存在,小宇家屬需要時刻關注小宇的貧血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