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昨天94歲生日!第一份工作竟是「字幕組」翻譯

2020-12-13 廣州日報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說,這14個字,便是他的整個青春。這14個字,其實也是很多讀者的青春。每一個字代表一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書名首字,金庸1955-1972年的17年間寫下了15部武俠小說(《越女劍》不在這副對聯中)。

2005年金庸成為英國劍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昨天3月10日是金庸94歲生日,網友們紛紛給「金大俠」送上生日祝福,掀起了一波武俠江湖回憶殺。

金庸頗有淵源的導演張紀中,發表了微信長文《賀金庸先生94歲大壽有感:記與金庸先生二三事》:「親愛的査先生,祝你生日快樂,我永遠愛你!」

他在文末放出了很多與金庸的合影,其中還有2014年那會,張紀中攜黃曉明、胡軍拜訪金庸,席間兩位明星向金庸先生敬酒的照片。

他同時在文中回憶了幾件與金庸交往的趣事。比如拍攝電視劇《神鵰俠侶》期間,兩人同行杭州,坐在西湖的遊船上,張紀中問金庸「什麼是浪漫的定義」?金庸的回答相當哲學:「不大常見的,就是浪漫……比如說兩個人可以坐在家裡看月亮,也可以站在水裡看,那肯定站在水裡就比家裡邊看得浪漫一點……」

那麼,94歲的「金大俠」身體和近況究竟如何呢?昨天,都市快報記者特地採訪了和金庸有著二十多年交情的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徐岱。

1

金庸近況

精神狀態相當不錯

依然看書看雜誌

熟悉金庸的都知道,這幾年,他已經基本不接待訪客和媒體。去年香港「金庸館」開館,他也沒有出席。

金庸是我們浙江人,他出生在海寧轄下袁花古鎮的一個名叫赫山房的大家族裡。徐志摩是他的表哥,女高音歌唱家蔣英和「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是他的表姐和表姐夫。金庸和杭州的淵源同樣頗深,他曾在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擔任長達8年之久的院長一職。直到今天,浙大師生依然親切地稱呼金庸為「大師兄」。

年輕時的金庸

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徐岱和金庸是忘年交,早年金庸到浙大期間,徐岱經常以「全陪」的身份照顧其左右。後來,他不僅陪金庸多次遊覽西湖,還走了國內很多地方,如去太湖邊探訪「笑傲江湖」,去朱家尖海灘領略「神鵰俠侶」,去少林寺感受中國寺廟文化等。

「這十年來,我基本每年都會去香港探望金庸先生。」徐岱說:「最近一次去金庸先生家裡看他,是去年暑假。一來應香港『金庸館』之邀,他們開館前,來杭州、來浙大拍攝了不少採訪視頻;二來也是應金庸太太的邀請,她邀我和太太一起去和金庸先生聊聊天。」

在徐岱看來,金庸的健康狀況還是非常不錯的:「我很負責任地講,以一個94歲老人的身體來看,他的精神狀態是相當不錯了。」徐岱回憶,那次他去金庸家中看他,金庸非常開心,「有人講他現在說的話越來越少,但我觀察,他對熟悉的、有過交情的人,還是很願意多聊聊的。我那次去,他還是聊了很多。」不過,徐岱說,畢竟年紀大了,金庸目前出門走動已不太方便,但在家裡,金庸依然會看看書,翻翻雜誌,也看電視。

上個周日,也就是3月4日,浙江大學原黨委書記、浙江省政府原特邀顧問張浚生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杭州舉行,享年83歲。金庸秘書從香港前來參加追悼會。「金庸先生的秘書帶來了他的近照,我看了照片,金庸的身體依然很好。和我最近一次去他家中看到的一樣精神。」徐岱說。

上周金庸派秘書來杭州

參加故友張浚生追悼會

金庸當年到浙江大學任教,這場「姻緣」的促成,實際上就是應好友張浚生的邀請和牽線。

金庸曾說過,兩個最要好的朋友,其中一個就是張浚生。1985年,張浚生到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第一個拜訪的香港名人便是時任《明報》社長的金庸。讓他記憶深刻的是,當時金庸招待他的並非尋常待客的一杯清茶,而是在一寬口大肚的玻璃杯裡倒上的一小杯白蘭地。從此兩人成了莫逆之交。

1998年,62歲的張浚生離開香港回到杭州,主持浙江四校(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合併工作,並出任新浙江大學黨委書記。當時他得知金庸已有封筆不再寫小說、擬到北大或浙大做學問的意願。他隨即與潘雲鶴校長商量,聘請金庸為浙大人文學院院長。有人說,正是張浚生,把金庸引回了家鄉浙江。

2014年3月,在金庸90周歲的壽宴上,張浚生提出想在杭州為金庸出版一本書的想法,金庸爽快接受了這一邀請,並提出希望張浚生來把關文稿內容。張浚生於是扛大梁,成了這本書的主編,並親自挑選了三位得力寫手。這三人都很熟悉金庸在浙江、浙大的情況,他們保留了許多金庸在杭州、在浙江的珍貴影像資料。一位是應忠良,原浙江省海寧市的市長;一位是盧敦基,金庸的博士研究生;一位是何春暉,金庸在浙大人文學院任職時的助手。2015年,該書由紅旗出版社出版,書名為《鄉蹤俠影——金庸的30個人生片段》。

金庸好友張浚生主編的《鄉蹤俠影》

2

金庸浙江往事

最愛杭州

曾想在西湖邊養老

2015年5月,《鄉蹤俠影——金庸的30個人生片段》新書出爐時,曾在浙大辦過一個金庸資料圖片展,披露了不少金庸鮮為人知的往事。快報做過相關報導(詳見2015年5月22日《浙江大學金庸圖片展 披露「大師兄」好多囧事》)。

算起來,金庸真正在杭州待的時間並不算長,但西湖可是金大俠筆下的御用地盤:像《射鵰英雄傳》裡的武穆遺書;《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與乾隆西湖賞月,紅花會群雄與御前侍衛夜鬥西湖;《倚天屠龍記》中殷素素與張翠山相遇在西湖邊;《笑傲江湖》中令狐衝曾被困於西湖底後學會吸星大法;甚至《鹿鼎記》第一章就提到西湖……

主編張浚生在書中提到,書籍醞釀期間,金庸太太林樂怡就曾透露金庸本人的心思:他一生最喜愛的城市的確是杭州,確實有過在杭州終老的念頭。為此金庸很早就在九溪玫瑰園買過一套別墅,但因生活香港長久、醫療服務較為方便等原因,最終未能成行。而且當年金庸打算裝修別墅時,曾讓施工負責人前往浙大探詢教授們的意見。原來他想騰出一間作為客房,在與浙大教授坐而論道、用餐品茗後,不要讓他們趕許多路回家,索性可以下榻於他的家中。

第一份工作是在杭州的報社

居然是苦哈哈的「字幕組」

在浙江省檔案館館藏的「東南日報社」全宗檔案裡,有金庸1946年與《東南日報》籤下的一份「東南日報社職工保證書」,還有金庸離開《東南日報》的「辭呈」。

那年金庸22歲,從海寧來到杭州,進入《東南日報》擔任「記者兼收英文廣播」一職,這是他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具體任務是收聽外國電臺,如美國之音、大英電臺(BBC)的英語廣播,並擇要翻譯出來,偶爾也選一些英文報上的短文翻譯備用。

一般情況,金庸晚上8點開始工作,一邊收聽英語廣播,一邊把重要的關鍵詞記下來,再憑著記憶將收聽到的新聞即時翻譯成漢語。

是的,有點像今天的美劇字幕組,而且還是不能重播重聽的字幕組,必須一條過的那種,這也證明金庸的英文很棒。

不到一年,金庸覺得做外交官才是他的夢想,向報社提出辭職,前往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後併入華東政法大學)攻讀國際法。至此金庸離開杭州,到上海學習並後來獲得作為《大公報》記者赴港工作的機會。

都市快報記者 潘卓盈

相關焦點

  • 字幕組:網絡社會的翻譯「義工」
    他們以論壇為核心,靠MSN/QQ聯繫,彼此之間自發形成一個相對嚴密的組織,從片源、時間軸、翻譯、校對、壓片,到最後的P2P發布,每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他們勤力工作,效率奇高,卻分文不取,行事低調,很得網民的敬重。  其實,國內稍具規模的字幕組,在國外都有自己的組員,以當地的中國留學生為主。他們最重要的工作不是錄電視劇,而是錄片中的英文字幕。
  • 字幕組的翻譯大神們
    崇尚興趣和分享精神的字幕組,在歐美電視劇和漫畫文化薰陶下成長起來,又反哺網民,讓更多人的生活更有樂趣和滋味。什麼人才能進字幕組?字幕組組員的翻譯水平有多牛?記者帶你走進字幕組翻譯大神們的朋友圈。「你也在字幕組!」「哈哈,字幕組很二。」6月13日,在英國倫敦還沒倒完時差的26歲山東女孩張婷,說起字幕組忍不住笑了。
  • 字幕組的翻譯大神們(組圖)
    崇尚興趣和分享精神的字幕組,在歐美電視劇和漫畫文化薰陶下成長起來,又反哺網民,讓更多人的生活更有樂趣和滋味。什麼人才能進字幕組?字幕組組員的翻譯水平有多牛?南都記者帶你走進字幕組翻譯大神們的朋友圈。  「你也在字幕組!」  「哈哈,字幕組很二。」6月13日,在英國倫敦還沒倒完時差的26歲山東女孩張婷,說起字幕組忍不住笑了。
  • 94歲武俠小說泰鬥金庸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
    觀察者網10月30日報導   據香港文匯網10月30日報導,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原名查良鏞)30日下午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年94歲。金庸筆下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查良鏞1924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寧縣袁花鎮,在8歲左右開始接觸武俠小說,初中三年級時初涉寫作,與同學合作出版《獻給投考初中者》。
  • 金庸先生91歲生日近照曝光 露微笑精神矍鑠
    原標題:金庸先生91歲生日近照曝光 露微笑精神矍鑠   金庸先生91歲生日(1 /9張)   10日是金庸老先生的91歲生日,凌晨,金庸吧官微通過微博送上生日祝福,並曬出金庸先生的照片。照片上,金庸老先生戴著眼鏡,頭髮近花白,抿著嘴微笑,看上去精神很不錯。
  • 甄嬛、梅長蘇、楚喬出國翻譯有得有失,《哪吒》字幕組有前車之鑑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一句詩詞就能難住字幕組。翻譯得好,都不一定完全表達那些深奧臺詞的全部意思,而翻譯的方法不對,更是阻礙理解劇情。也正是因為太難翻譯,也才有了譯者、網友那些天馬行空的神翻譯。而《琅琊榜》《花千骨》《楚喬傳》等民間字幕組、草根字幕組主導的翻譯,則效果要好一點兒,更接地氣,貼合大眾審美。
  • 國內字幕組現狀曝光:翻譯人員幾乎是「義工」
    他們一般精通外語或特效,工作之餘追追劇、做義工,從幾人發展到幾百人,也就有了我們經常說的「字幕組」。  目前,從事韓劇翻譯的字幕組有好幾家,大致分為純興趣愛好的公益字幕組和傾向於商業化的字幕組,比如鳳凰天使韓劇社和夢想字幕組,都是純公益的字幕組;而人人影視韓劇精靈組,會在頁面上打些廣告,屬於偏商業化的字幕組。
  • 翻譯比劇情好看多了,現在的字幕組都這麼皮的嗎?
    正當我糾結為什麼這麼翻譯時,一圈看下來,才發現擁有段子手靈魂的字幕組遠不止這一個。   就拿中英互譯這個來說,有中國式的英語,也有把英語直接音譯為中文的。   譬如,把「going down」翻譯成「夠淫蕩」,字幕小哥絕對是個悶騷的老司機。
  • 揭秘「字幕組」:翻譯不盈利 支撐靠愛好
    工作日的白天,24歲的李敏是供職於五道口一家媒體的女白領,根據每天的時事熱點撰寫評論文章。而在80%的業餘時間裡,李敏是一個日劇字幕組的負責人,身為組長的她指揮上百名成員,分配和追蹤一部部日本晨間劇的翻譯進展。  兩種生活本無交集,但隨著知名字幕網站「射手網」宣布關閉、「人人影視」論壇宣布暫時關閉清理內容的消息引發關注,李敏隱藏在黑夜中的B面人生成為日光下的焦點。
  • 94歲金庸逝世,一生著書15部,最多一部被翻拍了12次……
    導語:94歲金庸逝世,一生著書15部,最多一部被翻拍了12次...金庸應該是幾代人的集體回憶,金庸先生覺得可以稱得上武俠小說界響噹噹的人物。因為古龍的英年早逝,幾乎沒有人能撼動他在武俠小說界的地位。金庸先生的心態很好,雖然成名立傳,但面對金錢和地位的超然態度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 翻譯過《老友記》的「聖城家園」被起訴!字幕組是如何工作的?
    聖城家園曾翻譯過《老友記》、《哈利波特》等經典影視作品……不過估計以後再難看到他們的翻譯作品了。追英美日韓劇,看外國電影時,那些翻譯字幕的字幕組是怎樣的組織,他們又是怎麼完成一部影視作品的臺詞翻譯的呢?
  • 人人影視首次試水圖書翻譯 國內字幕組轉型路漫漫
    26日,記者輾轉聯繫上人人影視字幕組一位化名「饅頭」的成員,他告訴記者,他們大部分都不願意面對媒體,因為字幕翻譯有時會牽涉到版權問題,所以一直以來字幕組對觀眾來說都比較陌生,他們在影視劇最後署名時也僅僅打上字幕組的名字。 「饅頭」告訴記者,一般的字幕組成員都在百人以上,有在校學生,也有工作人員,而且絕大多數成員都不是英文專業,但大家的英文水平都非常高。
  • 字幕組帶頭大哥往事:白天是警察晚上做翻譯
    字幕組是一幫隱匿於網絡的人,他們無償地投入到對國外影視劇、娛樂節目的翻譯事業中,是他們令《迷失》、《越獄》等劇在國內爆紅,使得通過網絡追看劇集成為一種最潮的生活方式。解散傳言橫行網絡,一時間,無數網友「含淚向字幕組告別」。  此時,作為破爛熊字幕組的創始人「酒囊飯袋」在廣東的家裡也了解到BT被封殺的消息,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和字幕組的關係不大」。
  • 美劇字幕組新突破 轉型翻譯國外大學課程
    網絡字幕組「轉型」翻譯大學課程引網友追捧  藉助「神秘朋友」的幫助,可以進入另一個世界。字幕組為網友做的就是類似的工作。  南都訊記者戴樂最近一段時間,經常到著名下載索引網站Verycd瀏覽的網友們突然發現,在首頁的推薦位置,突然出現了美國名校耶魯的名字,點擊進去,原來是耶魯大學名師主講的課程錄像。
  • 杭州很多大學生熱衷翻譯字幕 一些字幕組開始發工資
    4年的「戰友」卻只知道彼此代號  小陳與字幕組結緣於2006年,當時他剛剛高中畢業,由於迷上了《高達seed》,他申請加入了當時小有名氣的漫遊字幕組。從打雜開始,他堅持了四年,這期間字幕組中幾乎所有的角色他都擔任過。如今他在杭州一家日企工作,因為工作繁忙,他不得不退出字幕組,而這段經歷也已成為他人生重要的回憶。
  • 網絡字幕組「轉型」翻譯大學課程引網友追捧
    字幕組為網友做的就是類似的工作。  記者戴樂 最近一段時間,經常到著名下載索引網站Verycd瀏覽的網友們突然發現,在首頁的推薦位置,突然出現了美國名校耶魯的名字,點擊進去,原來是耶魯大學名師主講的課程錄像。這些全部講英文的課程已由內地著名的美劇字幕組聽譯了中文字幕,很多網友為之欣喜,因為可以零距離接觸世界級名校名師的風採,而身份地位模糊的網絡字幕組也因此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中。
  • 潮語滿天飛字幕笑爆肚 揭秘「字幕組」工作幕後
    但很多人還不明白,自己心愛的外劇之所以可以快速地被翻譯成又新潮又貼切的中文,完全歸功於網上一個叫「字幕組」的網友群體。他們常常夜以繼日地工作,以翻譯國外電視劇並與大家分享為樂,網友的認可和追捧成為他們工作的動力。
  • 翻譯了《越獄》《老友記》《哈利波特》,14年的字幕組,被端了!
    另一個,就是字幕組工作,把「生肉」翻譯成「熟肉」。講道理,鮮姐一直覺得字幕組裡都是大神,聽譯迅速準確,還能在充分了解劇情背景的情況下翻譯成適合國人理解的接地氣的話,太牛了!SCG家有特色的藍字,陪伴了不知道多少人。現在看來依然覺得很親切。
  • 日媒評中國「字幕組」:無償翻譯只為愛?
    原標題:日媒評中國「字幕組」:無償翻譯只為愛? 劇集動漫迷的北京女傭餐廳  網易娛樂3月13日報導據日本媒體報導,「字幕組」是網友們非常熟悉的,他們無償為大家提供日本動漫以及各國影視劇的中文字幕,而且各字幕組還會比試翻譯的速度和質量,日本《產經新聞》對此進行了相關報導,稱字幕組沒有報酬堅持翻譯只因為愛。
  • 金庸逝世,享年94歲,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瓊瑤是他的表外甥女
    香港媒體報導,武俠小說家金庸逝世,享年94歲,他除了是武俠小說家,還是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曾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庸一生寫了15部武俠小說,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等。這些武打小說基本上都改編成影視作品,成為大家追捧的娛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