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40歲生娃,孕婦用經驗教你,想備孕成功,必須學會這3方面!
在鄰居小鎮剛剛滿40周歲的這一年,國家剛好開放二胎,再三考慮之下決定加入拼二胎的隊伍中。由於在備孕之前沒有先將身體準備好,這是小珍最大的遺憾,而在孕期的身體問題也接踵而至,甚至身體不堪重負導致臥床休養了足足172天,也就是說小珍的孕期有接近大概六個月的時間在床上躺著養胎。
而根據小珍的回憶,在床上躺著的那半年簡直就是一把辛酸淚,從保胎的第一天開始,幾乎吃喝拉撒都是在床上完成的,整天躺得全身都麻了。而每天兩次的保胎針更是遭罪,而小珍仔細地算起來,整個孕期足足打了保胎針300多針。
從小珍的經驗上來看,其實很過高齡產婦又何嘗不是如此,都是飽經艱辛才把寶寶生下來。那麼問題來了,年齡到了40左右的女性還適合生娃嗎?
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畢竟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健康狀態也不一樣。從理論上來說,女性只要仍是在正常排卵,也就是說月經沒有斷的情況下,那麼是可以受孕的。
但有一點必須明白,隨著年齡的增加,受孕的概率和受孕的質量都會下降,因為女性的卵巢的活躍性也是有期限的,在35歲開始卵巢功能就會開始下降,到了40歲之後激素的分泌水平也會開始衰退,所以高齡女性的受孕能力也會下降,並且胎兒畸形的概率也會增高。
正是因為高齡孕育有了很多不太樂觀的情況,所以對於大齡媽媽們來說,孕前做好準備就更是必不可少,科學備孕不僅僅能夠提高成功機率,更是能夠給母子的健康多一份保障。所以必須學會這3方面!
1,提前諮詢醫生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先進行婦科一系列常規檢查,尤其是評估卵巢的儲備功能,然後再根據報告與醫生詳細諮詢受孕的相關問題。畢竟是否還適合孕育是要取決於身體條件。
如果身體沒有問題,那麼就讓醫生根據檢查身體的報告結果來諮詢如何提高受孕機率,比如調整生活方式還是飲食習慣,以確保能夠為身體做好受孕的準備。
2,受孕前優先解決身體問題
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高血糖等問題也會隨之而來,而這些健康隱患也是需要在受孕之前就優先解決的。有的婦會患上妊娠期暫時性高血壓。研究顯示,妊娠期高血壓的風險隨著年齡增長逐年遞增。畢竟在孕期高血壓和高血糖都是比較高危的情況,不僅僅會造成母子的健康,甚至還會危及寶寶的發育和安危。
3,接受輔助治療
不得不承認,全球的人口都出現老齡化的危機,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在實施以經濟和社會福利上來鼓勵生育。而我國對於二胎的開放,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對於那些拼二胎的寶媽來說,圍觀上是為家庭增加了一個新成員,從宏觀上是在緩解國家人口老齡化壓力的表現。
可身體條件就擺在眼前,尤其是過了40就更是加大受孕的阻力,好在現在醫療技術發達,寶媽可以在國家正規的醫院尋找專業的醫生來輔助治療,接受服用藥物,或是做手術,來提高生育機能。
所以,35歲後高齡備孕也是有竅門的,至少這3方面都必須注意!好了,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留言,讓蘿爸陪你一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