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萬有引力定律發現星體?相對論如何彌補萬有引力的不足?

2020-12-13 科學信仰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牛頓一生中最偉大的貢獻之一,而關於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不過這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萬有引力定律是正確的。

怎麼知道萬有引力定律是正確的呢?牛頓在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之後已經通過地月檢驗的方式來進行了驗證。什麼是地月檢驗?簡單來講,月球在地球的引力範圍之內,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在這一點上,月球與地球表面的任何物體都沒有不同。在地球表面,當物體從空中下墜的時候,會存在著一個加速度,而月球同樣也存在著一個指向地球的加速度,通過計算可知,月球的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物體加速度的1/3600。將萬有引力公式與牛頓第二定律結合起來看就會發現,月球月地球表面物體的唯一差異就是與地球的距離不同。

地球表面物體距離地球中心的距離為6400公裡,而月球的軌道半徑為380000公裡,是地球表面物體的60倍。

將地球表面物體與月球的半徑分別代入牛頓第二定律之中,計算出的結果就是1/3600,於是,牛頓通過計算,從理論上驗證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正確性。當然,一個理論要讓人們徹底信服,只有數據和理論是不夠的,還需要在現實之中得到驗證,於是天文學家們開始將萬有引力定律應用於天文觀測之中,效果卓然。

根據以往的天文觀測記錄,在1531年、1607年和1682年,人類分別觀測到了一顆彗星,而有趣的是,這三顆彗星的軌道是完全一樣的。牛頓的朋友哈雷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並且對攝動現象進行了計算,所謂攝動就是彗星軌道上的天體對於彗星所產生的引力作用。

哈雷計算後發現,在1531年、1607年以及1682年所出現的三顆衛星實際上是同一顆,據此,哈雷預測這顆彗星的回歸周期大概為75到76年左右,並預言了下一次彗星到來的時間。

哈雷的計算和預測是準確的,遺憾的是他並沒有親眼看到彗星回歸的那一刻,因為在此之前哈雷就去世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哈雷,就將這個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之所以哈雷彗星如此出名,是因為哈雷彗星是一個人一生中唯一一顆可以見到兩次的彗星。萬有引力定律不僅可以應用於彗星的發現,還在行星的發現上大展拳腳。現在我們的太陽系共有八大行星,但這八顆行星並不都是通過觀測發現的,通過觀測發現的行星只有七顆,最後通過觀測發現的行星就是天王星,它的發現者是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

人們在計算天王星軌道的時候,發現通過牛頓定律計算所得的數據與實際觀測數據之間存在著偏差,偏差大概在2分左右,一度是60分。

牛頓定律是經過時間檢驗的,應該沒有錯,而觀測同樣也不可能出錯,那麼問題在哪呢?一個大膽的假設出現了,那就是在天王星的外側還存在著一顆行星,這顆行星的引力作用對天王星的運行產生了影響,所以才會出現偏差,終於在1845年的時候,法國天文學家勒維列通過計算找到了天王星外側行星的準確位置,後來的觀測證明,他的計算是完全正確的。有趣的是,在人們找到天王星外側的海王星之後,發現海王星的軌道同樣存在著偏差,吸取上次的經驗,人們很快想到海王星外側也有一顆行星,於是又找到了冥王星。冥王星自己可能不會想到,作為最後一顆被找到的行星,有一天會被踢出行星的行列。

萬有引力定律雖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其本身並不完美,現在我們知道,萬有引力定律不過是宏觀低速環境下的一種特例,所以它的不足遲早會顯現。

終於在計算水星進動的時候,問題出現了。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與其它行星不同,它的軌道方向是會發生變化的,它的近日點和遠日點並不永遠在同一個位置,這就是水星進動。還是勒維列,他計算得出的水星進動速度是每100年38秒,一度是3600秒。遺憾的是,這個計算結果是錯誤的,與實際情況並不一致。最後,這個問題被愛因斯坦所破解了,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將引力的本質描述為時空的彎曲,根據相對論公式計算得出的水星進動值為每100年43秒,答案是正確的。後來,相對論所預言的現象又一一得到了驗證,比如引力透鏡效應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個,大質量天體周圍的時空會發生彎曲,光線在經過附近區域的時候會改變方向,事實的確如此。

相關焦點

  • 網友問:萬有引力定律是怎麼被發現,又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懂點數學歷史的人,會知道這個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數學家從被虛數困惑,到正式承認虛數地位,花了兩百多年的時間,而現在課本一句話帶過,不讓學生去了解一個偉大事物的發現歷程,會很難讓學生正確地學習發現新事物的方法,或許這也是創新不足的一個根源吧!
  • 萬有引力定律專題訓練(附解析)
    一、選擇題1.牛頓以天體之間普遍存在著引力為依據,運用嚴密的邏輯推理,建立了萬有引力定律,在創建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中,牛頓(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學家關於「吸引力與兩中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B.根據地球上一切物體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實,得出物體受地球的引力與其質量成正比
  • 物理總複習:行星的運動與萬有引力定律
    由第三定律知離太陽越近的行星運動周期越小,故C錯、D正確。考點二、萬有引力定律  1、公式: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與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答案】 【解析】由地球表面物體重力近似等於萬有引力 得 地球的體積 地球的密度 【變式2】一艘宇宙飛船飛近某一新發現的行星,並進入靠近行星表面的圓形軌道繞行數圈後,著陸在該行星上,飛船上備有以下實驗器材料:A.精確秒表一個 B.已知質量為m的物體一個C.彈簧測力計一個 D.天平一臺
  • 高中物理常考十大公式之萬有引力定律公式
    宇宙中的星體,都是處在萬有引力作用下的。天體運動是一種處於萬有引力作用下的典型的圓周運動。本文系統闡述萬有引力定律,及處於萬有引力作用下的天體運動。  萬有引力定律的概念  萬有引力定律是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的重要貢獻。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
  • 「高中物理難點突破」萬有引力定律應用的解題方法突破
    萬有引力定律是高中物理最常考的專題之一,幾乎年年在高考中出現,作為一個考查重點,必須牢牢掌握這部分內容。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種類有好多,千變萬化,有時不知從何入手解決這類問題,小面小編就從核心公式的角度分析一下本單元題目如何解決。
  • 非常物理《必修二》——《萬有引力定律》
    2.知道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3.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過程。4.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公式並能解答有關問題。重點:知道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公式並能解答有關問題。難點: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公式並能解答有關問題。
  •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能解釋廣義相對論三大預測嗎?
    1687年,牛頓發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其中萬有引力定律成功解釋了天體的運動。並且,萬有引力還幫助科學家發現了海王星的存在。但是,對於大質量和高速運動的物體,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不再適用,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卻彌補了這一缺憾。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黑洞的存在和水星的近日點進動。
  • 乾貨分享 | 萬有引力定律應用就從這12種典型中出題!
    萬有引力定律應用的12種典型案例萬有引力定律不僅是高考的一個大重點,也是同學們最感興趣的科學論題之一
  • 其實,不能完全說是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而是歷史選擇了牛頓!
    眾所周知,萬有引力的發現開創了人類物理學和天文學的新篇章,將人類帶入了宇宙認知的新時代。這一切,都指向了一個偉大的名字,那就是伊薩克·牛頓,是他發現了萬有引力,探索出萬物之間的力學規律,他在人類科學史上建立了永垂不朽的豐功偉績,他的名字載入了史冊,他成為全人類的驕傲。
  • 經典力學:克卜勒運動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
    2.克卜勒第二定律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近日點速率最大,遠日點速率最小)。3.克卜勒第三定律二、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1.萬有引力定律同樣,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知道,在同一緯度,物體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的數值,隨著物體離地面高度的增加而減小。若不考慮地球自轉,地球表面處有mg=GMm/R,可以得出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g=GM/R。在距地表高度為h的高空處,萬有引力引起的重力加速度為g′,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GMm/(R+h),即g′=GM/(R+h)=R/(R+h)g。如果在h=R處,則g′=g/4。
  • 牛頓的蘋果如何落地——萬有引力定律
    巴羅發現牛頓的才華,舉薦牛頓為研究生,讓他繼續在劍橋深造。1665年秋季到1667年春季期間,倫敦市區瘟疫流行,各校停課,學生被遣散回家。牛頓也回到農村老家住了18個月。表面看來,牛頓隱居窮鄉僻壤田舍山莊之中,但他的頭腦正掀起科學革命的巨浪,成為牛頓一生劃時代的創造的歲月在這期間,23歲的牛頓首先發現了數學中的二項式定理,然後建立微分學,第二年又建立積分學:他用三稜鏡研究光學,發現了白光的組成,還考慮過引力問題。
  • 牛頓,在什麼條件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在故鄉過著與世隔絕的瘟疫雖然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體命,卻給這位天才的科學家以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探索和計算,他的三項主要成就微積分萬有引力和光學都是在此期間打下基礎的,這是牛頓一生中科學發明的全盛時期,媽媽看到久別重逢的兒子
  • 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能解釋星球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嗎?
    宇宙中的星球是如何保持平衡的?當有人把這個問題提給牛頓的時候,牛頓知道他必須回答,因為當時他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也是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的發現者,實際上回答這個問題的困難之處正跟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有關。
  • 牛頓是如何統一力學江湖,發現萬有引力的?
    表面上這三個定律看起來是那麼的理所當然,所以不少網友表示牛頓做的貢獻也不過如此,但是我們仔細看第一條和第二條你就會發現,其實牛頓的打破了人類幾千年建立的一個直覺:一個物體如果沒有力的供給就會靜止。因為我把一個小推車往前一推後松後,由於沒有力的供給所以車會慢慢靜止。這非常符合我們的直覺對不對。所以牛頓其實是突破了這個直覺,建立了力和運動的真正關係。
  • 萬有引力是牛頓被蘋果砸到發現的?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久!
    從小到大,我們都覺得萬有引力的發現是當時牛頓在蘋果樹下被蘋果砸到,然後通過他的思考,總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其實小編就覺得他還是蠻幸運的,砸一下就有個萬有引力,換做是我說不定還會給砸出個腦震蕩。那麼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 對於萬有引力定律公式,我有個奇怪的觀點!
    本文有個奇怪的觀點想給大家說一下,我們先來說一下萬有引力定律和萬有引力公式先吧。    萬有引力是由於物體具有質量而在物體之間產生的一種相互作用。它的大小和克卜勒第二定律 以及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就越大;物體之間的距離越遠,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就越小。
  • 萬有引力七大題型之克卜勒定律型
    )A.克卜勒在牛頓定律的基礎上,導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B.克卜勒在天文觀測數據的基礎上,總結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C.克卜勒總結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找出了行星按照這些規律運動的原因D.克卜勒總結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 解讀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為啥是科學的?牛頓到底偉大在哪裡?
    牛頓出生於1643年,他建立了一套在人類可感知的範圍中能夠解釋世界上許多的物理現象的萬有引力理論。萬有引力定律為啥是科學的?牛頓到底偉大在哪裡?1,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的確可以有效地解釋人類在可感知範圍內的所有物理現象。牛頓將這個隱藏在眾多現象背後並支配這些現象之間的規律稱作萬有引力。他對引力定律的解釋為:所有物體彼此通過引力相互吸引,並且引力的大小與物體之間的距離成反比,與兩物體的質量成正比。
  • 金融科技之大資本萬有引力的超投必投機制
    ,還是披著科技金融外衣的網際網路平臺大資本,利用公共資源無限擴張的趨勢,並打破壟斷大資本「大到不能倒」的潛規則,故稱為大資本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其來源依據為老子《道德經》之馬太效應與張弓效應聯合運行機制。
  • 改變世界面貌的十個數學公式之五——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在那個神奇的假期裡,一個蘋果偶然從樹上掉下來,這卻是人類思想史的一個轉折點,它使那個坐在花園裡的人的頭腦開了竅,終於牛頓發現了對人類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萬有引力定律—— F=GmM/r2()其中G為引力常量,m1和m2分別表示兩個物體的質量,r為兩個物體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