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封閉式學校對網絡成癮的因素總結分析

2020-12-17 三亞導遊小羅

對導致網絡成癮的因素有大量的研究,這些研究一般都是通過相關分析的方法完成的。

(一)網絡本身因素

Kandell研究發現,網絡本身存在導致成癮的技術特點,他歸納出四個方面的特點:計算機的使用越來越容易和方便;更加容易負擔計算機和網絡的費用;競爭導致網絡的市場越來越豐富多彩;社會期望電腦和網絡能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

社會對網絡的期待越來越高,期待通過網絡實現現實中的任何功能,因此開發商為了滿足這個需求不斷開發新的網絡功能。在此基礎上,大量的應用軟體在網絡世界湧現,這便導致這樣的問題出現:不僅新的網絡用戶出現成癮行為,而且大量的網絡熟手對網絡某些新的功能成癮,如很多網路遊戲成癮者就是由於某個具有特殊功能的網路遊戲出現後才成癮的。

(二)環境壓力

Armstrong認為網絡成癮者至少在現實生活或工作中存在五種失敗的一種或幾種。它們是:社會方面的失敗(social);職業方面的失敗(vocational);教育方面的失敗(educational);財產方面的失敗(financial);身體方面的失敗或損失(physical)。

對失敗的逃避是沉溺於網絡的主要原因。

很多研究支持了這個理論,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研究發現,家庭壓力是造成其成癮的主要社會因素。父母的文化水平、教育方式與青少年成癮行為有關。父母教育水平低、給孩子的壓力大或溺愛孩子的家庭,子女出現網絡成癮的傾向明顯;父母關係和父母婚姻狀況都影響到子女的成癮行為,父母關係越差,子女的網絡成癮傾向越明顯,而且單親家庭的子女更容易成癮。青少年的網絡成癮中,家庭關係失衡和學業失敗是其成癮的關鍵因素,對於這種類型的成癮者,除了對症狀本身的治療之外,對其家庭和學校背景的了解也是十分必要的。很多網絡成癮的治療失敗,主要原因是人們只是治療成癮症狀本身,而嚴重忽略起關鍵作用的背景因素。當他們回到這個無任何改變的環境中時,原來的心理狀態再次被誘發,因此很快再次陷入網絡中去。

對於成人而言,工作和婚姻失敗是成癮的主要因素。成人的成癮者中,已婚者佔55%,單身者佔30%,分居、離異者佔10%,其他婚姻狀態者佔5%。對於已婚者而言,對婚姻的滿意度降低是成癮者的主要特點。

(三)生理因素

網絡成癮者之所以沉溺於網絡不能自拔,主要的生理原因是成癮者的身心系統的平衡遭到破壞,這個特點與賭博、吸毒成癮行為類似。對於一個正常人而言,興奮性的刺激之後,神經內分泌系統分泌相應的物質如多巴胺、內啡肽等,這種物質同時對人的情緒起到調節作用。但是,成癮者一旦對某種物質或行為成癮之後,只有這種物質和行為才可以導致這些激素的分泌,其他行為無法促使其興奮。因此,他們對日常生活缺少激情,甚至非常冷漠,只有賭博、網絡或藥物才可以使他們興奮,原本的神經內分泌系統遭到破壞。這種新的生理系統建立之後,恢復原來的平衡一般都比較困難,這也是成癮行為戒除困難的主要生理原因。

成癮之後,成癮者生理喚醒水平的閾限提高,只有比原來刺激強度大很多的事件才可以使他們保持一般的興奮水平,因此對日常事件的興奮水平降低了一個或幾個水平等級,而他們必須通過成癮事件來保持一般的興奮水平。

(四)人格因素

很多研究者對成癮者的人格特點進行了相關分析,結果發現,網絡成癮者的人格特點有很多共性。

1.社會退縮與孤獨

成癮者一般都有社會退縮的人格特點。1996年,Young就指出,成癮者多為年輕、內向、社會迴避的男性。這種社會退縮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習慣性的退縮和逃避,屬於社會迴避的性格,這樣的人一般習慣於遠離社會的環境和行為,而網絡滿足了他們的這個需求,因此容易沉溺於網絡;二是情景性退縮,當遇到壓力、緊張和挫折情景的時候習慣於逃避,而網絡是很好的逃避方式,後者更易於成癮。和其他成癮行為一樣,逃避成為對待問題的唯一方式,他們上網的目的基本上是三個:逃避心理問題、逃避問題情景、逃避困難。他們的固定思維定式是「我必須擁有它」(I must have it)、「沒有它我什麼都做不了」(I can't go without it)、「我需要它」(I need it)。退縮總是和孤獨密切聯繫的,如果一個人離開社會環境,必然產生孤獨感,因此他們總是要使用不同途徑消除這種孤獨感,對於成癮者而言,網絡是消除孤獨的最佳方式。

2.人際敏感與焦慮

成癮者對社會化的環境和刺激特別敏感,對他人的反應和評價很警覺,有研究指出,成癮者的神經質特點明顯,同時對自己的行為給他人的影響很在意。因此,在社會環境中,他們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緊張。另外,他們又有強烈的社會交往的需求,網絡的匿名性則可以使他們通過網絡自由表達。

3.不良自我概念與自卑

有研究者發現,網絡成癮者的自我概念有這樣的特點:自我評價消極。這種評價涉及自己的外表、環境和能力等方面,因此他們傾向於使用消極的應付方式。成癮者認為網絡是表達自我的最好方式,這種方式比現實生活中的自我表達方式更加適合自己,81%的成癮者都沉溺於雙向溝通的行為。他們之所以沉溺於這種匿名的雙向溝通行為中,主要原因是他們可以平等的心態和對方溝通,而這種平等的心態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的。//一八二{貳玖玖叄}0688。

4.責任迴避與冷漠

不少成癮者存在責任迴避的人格特點,他們迴避或不履行現實中的責任,這些責任包括對學習和工作的責任、對家庭和朋友的責任等,因此,他們對待現實態度冷漠。

來自荊門封閉式學校長沙英高特

相關焦點

  • 青少年網絡成癮及相關物質因素的淺析
    本文認為,網絡成癮是一種異常的心理現象,也是一種特殊的心理危機。心理危機的出現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不僅有精神層面的原因,還有其賴以產生的物質原因。本文著重從物質層面的角度來分析導致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原因,並提出解決該問題的相應對策,以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以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 嘉定區疾控中心數據分析顯示:男生網絡成癮率高於女生
    嘉定區疾控中心數據分析顯示:男生網絡成癮率高於女生 2020-12-11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成癮需綜合治療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組織專家分析了當前我國青少年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制訂了《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網癮不少原因在網外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說,近年來,青少年網絡成癮比較普遍,即青少年對於網絡的過度依賴不能控制,或者反覆使用網絡,最後導致學習和社會功能出現問題,持續一段時間出現學業和社會功能障礙,就是網絡成癮的症狀。網絡成癮包括遊戲成癮、色情成癮、信息收集成癮、網絡關係成癮、賭博成癮、購物成癮等。
  • 當網絡成癮被列為一種病
    陸林:的確如此,我們在臨床上接診的因網絡成癮比如遊戲成癮的青少年患者越來越多。關於發病狀況,目前我國還沒有詳實的數據,但一項涵蓋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89281名受試者的薈萃分析顯示,網絡成癮的全球患病率約為6%。
  • 關注網絡成癮情況,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隨著現代化網絡的普及,網絡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兒童青少年也開始過早的接觸網絡,我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 《2015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中指出,我國青少年網民佔青少年總數的 85.3%。兒童青少年如果毫無節制的過度上網,則會產生對網絡的依賴,形成網絡成癮。
  •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專家:家庭是重要因素
    廣州白雲心理醫院青少年成癮行為科主任葉堅分析,這些青少年大多從小學四年級以「學校作業布置在手機上」為由開始使用手機,剛踏入初中時,容易出現與老師同學難以相處、成績波動下滑等問題,從而產生厭學心理,沉迷遊戲。
  • 什麼是「網絡成癮」?權威判定標準來了
    如今青少年過度使用網絡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但什麼樣的行為是網絡成癮?網絡成癮與一般網絡使用的區別在哪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發布《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對網絡成癮的定義及其診斷標準進行了明確界定。
  • 網路遊戲成癮=精神疾病?
    造成網絡成癮的原因,一般分為外因和內因。外因即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包括網吧的出現,網路遊戲的流行等等;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家長忙於工作沒時間管理孩子,導致他們對網絡產生依賴等。外因只是被動因素,是形成網癮的誘因。
  • 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網絡成癮」?
    愛玩兒手機、愛打遊戲的孩子不一定就是「網癮」患者「網癮」是「網絡成癮症」的簡稱,我國將「網絡成癮」界定為「無成癮物質作用下對網際網路使用衝動的失控行為,表現為過度使用網際網路後導致明顯的學業、職業和社會功能損傷。」
  • 北京安定醫院網絡成癮門診開診:確診為遊戲成癮比例低
    9月24日下午2點,北京安定醫院成癮門診室副主任醫師盛利霞坐在門診樓2樓專家門診的18診室,準備接診她的「第一位病人」。 這是網絡成癮專病門診開診的第一天。
  • 孩子為什麼會網絡成癮?
    1 家庭決定是否網絡成癮 孩子對網絡的過度沉迷其實僅僅是一個表象,背後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問題,他們的心理問題由主要來自家庭的傷害。 2 網癮孩子是痛苦的 成癮是解決痛苦的一種方式。所有的成癮都是人感到痛苦後,想要找個東西依附,或者是依附人,或者依附物。所以有的孩子選擇菸酒,有的孩子選擇早戀,還有的孩子就選擇了網絡。
  • 網絡成癮機制的五個理論支撐
    針對網絡成癮的科學研究給教育研究帶來什麼啟發?對此,哈佛大學博士嶽曉東提出—— 網絡成癮機制的五個理論支撐   「就像火一樣,電腦和網絡是人類的好幫手。也像火一樣,它們是人類的壞主子。」  哈佛大學博士嶽曉東在發言中指出,網絡成癮是一種心理障礙或者心理疾病的表現。精神分析理論認為,網絡成癮是「本我實現」。「本我」代表人類的本能需求,網絡成癮是不成熟的精神防禦機制的積累,是童年期不幸經歷的鬱結。成癮者往往否定自己網絡成癮,把上網看作自我調節。
  • 性成癮是病 如何判斷是否患上「性愛成癮」
    其二,由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所導致的過於頻繁的性愛行為。「有研究報告指出,在童年遭受過傷害(包括肉體上的體罰過度、性侵犯或遭受親人遺棄等)都會容易導致發展成心理病。」  整天愛泡色情網,也是性成癮  說起性成癮,很多人都會首先想到「多性伴」、「一夜情」。其實,醫生告訴你,即使在生活上你過得很檢點,但你若是天天不看「黃網」不安心的話,小心,你也許就是得了性成癮。  現在隨著網絡的廣泛使用,網絡性成癮者倍增,據估計,美國約有890萬男女網絡性成癮。
  • 「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廣州白雲心理醫院青少年成癮行為科主任葉堅分析,這些青少年大多從小學四年級以「學校作業布置在手機上」為由開始使用手機,剛踏入初中時,容易出現與老師同學難以相處、成績波動下滑等問題,從而產生厭學心理,沉迷遊戲。
  • 網絡成癮研究的新進展︱19北大滙豐深財真題解析07
    網絡成癮的學理性分析成癮(Addiction)一詞最初僅用於藥物依賴,類似的成癮標準被用於一些行為障礙,如賭博成癮、電子遊戲成癮等。「網絡成癮」一詞最早由美國精神病學家Goldberg首次提出,他借用關於藥物依賴的判斷標準,提出「網絡成癮障礙」(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AD)這一概念。網絡成癮主要是指由於過度使用網絡而導致的社會心理損害的一種行為現象。目前,大多數的「網絡成癮」一般是指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大的不良反應和表現之一。
  • 家裡孩子上網成癮怎麼辦?專家給你分析、支招!
    (1)網絡成癮是指中學生由於過度和不當的使用網絡而導致一種難以抗拒再度使用網絡的著迷狀態,並影響到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2)網絡成癮的表現:網絡成癮者自身有一些軀體症狀,如頭暈、心煩、胸悶,緊張性興奮、懶散等,並且與家長、朋友打電話或與朋友聚會減少,下網後空虛、失落,不願與人交流。可見,網絡成癮傾向影響了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學業進步和人際責任感。
  • 我國網絡成癮中80%以上為遊戲成癮和網絡關係成癮
    新華網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在於此間舉行的網絡成癮高峰對話視頻會議上了解到,目前我國的網絡成癮可分為遊戲成癮、網絡關係成癮、網絡色情成癮、網絡信息成癮、網絡交易成癮五類,其中遊戲成癮和網絡關係成癮高達80%以上。
  • 科學生活:有哪些症狀才算患上網絡成癮病?
    對網絡成癮的並非只有沉迷於《魔獸世界》的人,最近就連一些白領也深陷開心網不能自拔。「現在如果有人上網成癮,到了難以區分虛擬與現實的程度,這也算是一種病。」日前北京軍區總醫院網絡成癮治療中心主任陶然教授表示,由北京軍區總醫院制訂的我國首個《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剛剛通過了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的專家論證,玩遊戲成癮被正式納入精神疾病的範疇。
  • 青少年要認識網絡的危害及網絡成癮影響
    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強調,青少年要認識網絡的危害及網絡成癮對自己的影響。  陸林指出,近年來,我們中國青少年或者世界上其他國家也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網絡成癮比較普遍,所謂網絡成癮,就是青少年對於網絡的過度依賴不能控制,或者反覆使用網絡,最後導致學習、職業和社會功能出現問題,持續一段時間出現學業和社會功能的障礙以後,就成為網絡成癮的症狀。
  • 網絡成癮與抑鬱有什麼關係
    網際網路的發展對社會和發展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而深入的影響,網絡發展的同時也產生網絡成癮,這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群體,他們的行為模式,心態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影響了他們的心身健康和社會功能,已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