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碰上應試教育,到底誰該做出讓步?

2020-08-04 好集電商

素質教育碰上應試教育,到底誰該做出讓步?

2020年的高考才剛剛結束,但關於高考成績的爭議似乎永無止境...

據悉,南京第一中學正式發布了《 2021年高中家長報告》,這是對家長毆打學校並要求校長「下課」的間接回應。

在今年宣布高考成績之後,南京第一中學的校長被該校一年級和二年級的父母命名和批評。許多父母在雨中包圍了學校的大門,高舉抗議標語,原因是這所學校的2020年高考成績並不理想。

事實證明,南京市第一中學入學考試在全市排名第三,但高考成績並不理想。為什麼是這樣?答案是在每個人都被指控的校長中找到的。原來,校長您正在進行素質教育改革。父母們認為學校不專注於學習,輕視高考。這才讓校長可以「下課」的的戲碼。

為了回應許多家長的反應,學校採取了一系列改進措施,包括學習新的高考和明年對新的高考做出回應;加強對學生學習的要求和管理,例如將晚上的自學時間擴展到十點;加強對優秀學生的培訓,例如分層教學,組建優秀學生團隊等。

校長及其父母的意見並不統一。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是對立的嗎?

學校的回應正是對抗議父母的一種解釋。因此,一些專家批評這是向應試教育屈服的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碰上應試教育,到底誰該做出讓步?

實際上,校長的素質教育沒有錯,但在這個社會並不適用。

因為南京第一中學的錄取分數很高,所以很明顯培養優秀學生的想法是讓許多優秀學生進入你的學校的門廳。入學後,需要進行「素質教育」。願望與之相反,而造成了這樣的情況!

但是,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任何人都沒有想到,學習和努力沒有止境。這些學生不僅要在努力工作中獲得高分,還要在全面發展中成長。沒有人能想像這些孩子能承受嗎?

高考是改變數百萬人命運的唯一途徑。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無力賭博,沒有人敢使用終生討價還價的籌碼來賭博優質教育的成敗。

畢竟,在當今社會,素質教育的「成就」不能與大學聯繫在一起。目前所謂的素質教育主要是形式上的,沒有統一的判斷標準。因此,將會有很多不公平和可操作的空間。但是,如果將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成功地納入高考範圍,素質教育就可以佔有一席之地。

素質教育碰上應試教育,到底誰該做出讓步?

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所謂的素質教育可以看作是對高考相對公平選擇機制的致命影響。

畢竟,它現在是「僅分理論」,分數的高低決定了未來的光明。理想不能決定現實,但是現實可以決定理想!在相對鞏固的高考選拔標準的背景下,盲目地實施素質教育改革以試圖使大多數考生擺脫考試成績的束縛,這是改革的烏託邦主義。最終將以考生的失敗和改革者的失敗而告終!

目前,「僅分理論」是最公平的方式。如果要促進素質教育,就沒有辦法定義質量水平,這也將導致貧困家庭的孩子在起跑線上迷路。

因此,要促進素質教育,我們只能說理想太過實在,現實太不可靠。畢竟,在這個階段,魚和熊掌確實很難兼得。

因此,素質教育應該由應試教育取代!

相關焦點

  • 應試教育,到底危害了誰?誰最恨應試教育
    有人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在這個理論下,應試教育當然是危害了素質教育,或者說的更嚴重一點,就是,危害了中國兒童的素質養成,危害了中國人的素質。如果按照這個理論,就是說,原來都是應試教育,原來在應試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人,基本上都沒有素質,或者說絕大多數素質不高?很顯眼,這是胡說八道!
  • 到底什麼是應試教育,什麼是素質教育
    筆者針對該發言中的一些看法撰寫了一篇文章《依法治教和應試教育,教育部門最應該關注什麼》,認為地方政府教育部門最應該關注的是依法治教,在政府教育部門依法治教的基礎上,學校選擇實施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是學校的自主選擇。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到底在爭什麼?
    衡水中學辦分校風波引發的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還未停息,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教育局局長陸建國的《充分認識應試教育的政治正確性》又成為網紅文章,為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再添一把火。  在批評應試教育是政治正確的當下,一個教育局長卻大談要「充分認識應試教育的政治正確性」。雖然他的觀點馬上就引發了批判,但仍然有不少人,認為他說了實話,支持這位真性情的教育局長。
  • 我國的教育,到底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是兩種教育價值觀的根本對立。「應試教育」本質上是目標教育理念的體現。它認為教育是社會的對象,是選擇社會階層和人力的工具。在這裡,教育的選擇功能被視為終極目標和本體,而人的發展只是適應選擇的手段和選擇的「副產品」。
  •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到底誰更適合中國式教育?
    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相抗衡的情況下,很多人都開始思考,到底是什麼教育才能適合現在的孩子教育,相反,素質教育並不是更具針對性的教育,它關注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個人、個性的全面發展。如果說應試教育的目的是成"材",那麼素質教育的目的則是成"人",它不僅僅關注學生現階段的狀態,更關注學生一生的發展和幸福。舉個不是特別恰當的例子。
  • 素質教育不如應試教育?素質教育該如何搞?
    可惜家長有點急功近利,拿北清率來衡量素質教育。南京各校公布了高考戰報後,家長們把各校的成績放在一起比較,發現二流學校二十九400分以上達68人,比南京一中多出兩倍多,兩所學校的高分的差距竟如此大。於是追求清華北大名校的家長們就責難南京一中搞素質教育。
  • 素質教育就是更全面的應試教育
    博雅小學堂給孩子受益終生的人文底色文 | 灰鴿叔叔復旦大學新聞學碩士博雅小學堂新聞導師「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根本不是拳擊場上互相PK的關係,它們應該是一體的:素質需要通過應試來起到評價和選拔作用,應試需要不斷拓展和調整以滿足社會對素質的需求。
  •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
    中國是世界第一的應試教育大國,而中國的應試教育廣受國人批判。這裡就來總結下我認為中國的「應試教育」帶來的幾個最嚴重弊端:一、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正常來說,小孩子該上幼兒園就上幼兒園,該上小學就上小學,到上初中的年齡就上初中,讀完初中就上高中。孩子的學習都在學校,光學費呀雜務費這些,花不了多少錢。而在我國這種應試教育體制下,好的學校教出的學生,應試能力明顯比普通學校強,這導致許多家長都希望讓自己的孩子能讀重點學校。
  •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互撕,你買誰的帳?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孰優孰劣?孰偽孰真?這是個老掉牙的話題,也是很難落槌定音的教育領域焦點問題。「控辯」雙方各執一詞,難解難分,卻始終無法將自己的理念根植於對方的意識中,總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實際上,應該說應試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一脈相承不可分割。
  • 中國式現代教育: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博弈
    現代教育觀,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相對應試教育提出來的,也就是說正是因為應試教育有弊端,所以提出了素質教育。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提出德智體全面發展,到99年正式提出素質教育的內涵,開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更是將素質教育作為主題,作為戰略部署。2020年了,素質教育進展的怎樣了?素質教育,一個目的兩個重點四大要義。以提高全面素質為目的,也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究竟誰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近日,南京一中事件讓在中國延續了多年的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爭,成為爭論焦點。有輿論認為,這是「素質教育向應試教育的低頭」;也有人認為,在高考指揮棒前,任何脫離應試成績談素質教育的行為,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並非對立
    人民網上海6月19日電(記者沈文敏)目前,我國教育領域存在一個很大的困擾,即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似乎是一對天然不可調和的矛盾。為了提倡素質教育,必須反對應試教育,有關方面還取消了奧數、英語一年多考,引來了學生和家長的不同看法。對此,昂立國際教育總經理慄浩洋認為,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並不是對立的關係。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尷尬嗎?
    素質教育也應試,尷尬嗎?周末看到了一篇文章,是中國新聞周刊刊發的《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的尷尬》:文中提到:素質教育是反對唯分數至上的,但現在為了讓學校、學生重視體育、美育,卻只好讓「素質科目」也去考試,用分數讓學生重視該科目,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即「素質科目」,也「應試」了。
  • 走出「做題家」陷阱: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該怎樣銜接?
    雖然幾件事本身貌似離得比較遠,但回到現象背後會發現,其實我們所有人關注的都是,現在的學校教育究竟在輸出什麼樣的學生,也就是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素質教育這一「正確」的教育方式,卻終究繞不開 「分數」和「應試」的緊箍咒? 對此,教育人都有哪些深度的觀點見解呢?本周我們梳理相關好文,與您共讀。
  • 應試教育該摒棄,素質教育才是社會正統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就是在求學過程中,學習的一切行為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考試。考試分兩種性質的,一種得通過考分的考試,另一種是勝者為王的考試。所以,素質教育的結果,是不能用考試來衡量的,衡量它的結果與價值,是一個人一生中所面對的事物,包括人,所反映出來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態度和行為問題。舉個一個簡單的例子可知一二,同學A從始至終接受的是應試教育,所有求學生涯都是圍繞著考試進行,在考試方面也取得了成效,領先了許多人脫穎而出成為大家眼中的「人才」。
  • 「應試教育」該摒棄,「素質教育」才是社會需要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就是在求學過程中,學習的一切行為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考試。考試分兩種性質的,一種的通過考分的考試,另一種是勝者為王的考試。通過考分的考試,比如畢業考試,學業水平考試等等,往往只要考及格了,就算通過了。
  •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
    應試教育的優點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它還是最公平的上升渠道,缺點是應試教育分數高不代表你就真正掌握了這門學科,片面糾結應考學科,卻在極大層面上肢解了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和完整性。但有的學生接受應試教育能考上985大學213大學,接受好的教育,畢業後社會地位比較高,能找到好工作有的學生接受應試教育造成厭學,小學初中高中輟學、就算大學畢業也有好多學生去做些沒有學歷的工作、創新應變思想被銷蝕、身體素質下滑、近視,家長叫苦連天,老師無所謂這其中是有事情原因,原因不深究了,我們家長要考慮的,是孩子能力,不夠接受應試教育,不能考上好的大學,不能拿個好的大學畢業中找好工作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家長要求校長下課,高中不需要素質教育
    高考結束了,學校也放假,可是南京一中的門口卻圍滿了家長,她們手上還拿著一張列印的字,寫著校長下課,到底是怎麼回事呢?3、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這次的南京一中校方與家長之爭,其實就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素質教育從1985年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第一次提到,到現在已經有三四十年了,口號一直不斷,但是在高考制度下,素質教育真的只能是口號了。
  • 為什麼要發展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區別在哪裡?
    要了解素質教育和影視教育的區別在哪裡,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素質教育?什麼是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是基於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力潛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應試教育是指在教育實踐中偏離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追求高分和片面升學率以應對考試的教育。
  • 繼山東五蓮二中楊老師過後,當代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該何去何從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現在的教育越來越物質化、商業化?現代教育到底是教書育人,為國家、為社會培養人才,還是為社會培養了一些高知識流氓呢?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到底該何去何從呢?家庭教育我國教育現在存在著不少問題,我國的教育模式目前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向素質教育過渡,處在一個過渡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