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才剛剛結束,但關於高考成績的爭議似乎永無止境...
據悉,南京第一中學正式發布了《 2021年高中家長報告》,這是對家長毆打學校並要求校長「下課」的間接回應。
在今年宣布高考成績之後,南京第一中學的校長被該校一年級和二年級的父母命名和批評。許多父母在雨中包圍了學校的大門,高舉抗議標語,原因是這所學校的2020年高考成績並不理想。
事實證明,南京市第一中學入學考試在全市排名第三,但高考成績並不理想。為什麼是這樣?答案是在每個人都被指控的校長中找到的。原來,校長您正在進行素質教育改革。父母們認為學校不專注於學習,輕視高考。這才讓校長可以「下課」的的戲碼。
為了回應許多家長的反應,學校採取了一系列改進措施,包括學習新的高考和明年對新的高考做出回應;加強對學生學習的要求和管理,例如將晚上的自學時間擴展到十點;加強對優秀學生的培訓,例如分層教學,組建優秀學生團隊等。
校長及其父母的意見並不統一。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是對立的嗎?
學校的回應正是對抗議父母的一種解釋。因此,一些專家批評這是向應試教育屈服的素質教育。
實際上,校長的素質教育沒有錯,但在這個社會並不適用。
因為南京第一中學的錄取分數很高,所以很明顯培養優秀學生的想法是讓許多優秀學生進入你的學校的門廳。入學後,需要進行「素質教育」。願望與之相反,而造成了這樣的情況!
但是,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任何人都沒有想到,學習和努力沒有止境。這些學生不僅要在努力工作中獲得高分,還要在全面發展中成長。沒有人能想像這些孩子能承受嗎?
高考是改變數百萬人命運的唯一途徑。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無力賭博,沒有人敢使用終生討價還價的籌碼來賭博優質教育的成敗。
畢竟,在當今社會,素質教育的「成就」不能與大學聯繫在一起。目前所謂的素質教育主要是形式上的,沒有統一的判斷標準。因此,將會有很多不公平和可操作的空間。但是,如果將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成功地納入高考範圍,素質教育就可以佔有一席之地。
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所謂的素質教育可以看作是對高考相對公平選擇機制的致命影響。
畢竟,它現在是「僅分理論」,分數的高低決定了未來的光明。理想不能決定現實,但是現實可以決定理想!在相對鞏固的高考選拔標準的背景下,盲目地實施素質教育改革以試圖使大多數考生擺脫考試成績的束縛,這是改革的烏託邦主義。最終將以考生的失敗和改革者的失敗而告終!
目前,「僅分理論」是最公平的方式。如果要促進素質教育,就沒有辦法定義質量水平,這也將導致貧困家庭的孩子在起跑線上迷路。
因此,要促進素質教育,我們只能說理想太過實在,現實太不可靠。畢竟,在這個階段,魚和熊掌確實很難兼得。
因此,素質教育應該由應試教育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