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同事對我說:「職稱,就是教師的命根!」這句話或許有點偏激,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每個教師的職稱,往往都是和自己的工資收入緊緊「綁定」在一起的——職稱越高,工資越高;職稱越低,教師的工資收入就越「精緻」。那麼問題來了,高級教師(副高)和一級教師,二者之間最大的差異是什麼?二者最大的差異就是工資收入不一樣,高級教師的打卡工資差不多比一級教師多一千多元左右!答案很現實吧!
有人可能會說,高級教師和一級教師相比,最大的差異應該是綜合素質呀,工資收入方面的差距只是無關緊要的一個環節而已。真的是這樣嗎?評上高級教師的人當中,雖然不乏才華橫溢的名師,但八面玲瓏、為獲得高級職稱動用諸多「人脈資源」的老師也並不鮮見,更有甚者評上高級職稱之後便如同進了「保險箱」,從此領一門副科來教學,如「閒雲野鶴」般悠閒自在的高級教師也並非沒有。
評上高級的「硬體」:各種表彰,各種級別的職稱論文,各種場合的優質課、觀摩課,從整體上看,高級教師的實力是相當不俗的。但是,高級教師花在職稱上的時間要比花在教學上的時間要多得多。我清楚地記得,一位同行為了評上高級,於是他耗盡「洪荒之力」搞課題材料,課題材料無法做完整的,他就讓課題組成員「一條龍造假」。結果,在期末統考的時候,這位老師的課還沒教完……嗚呼哀哉,評選高級職稱,真的是教育教學之幸乎?
如果不是為了一個月比一級教師多出一千多塊左右的工資,又有幾個教師願意為高級職稱的材料如此殫精竭慮、廢寢忘食,甚至把自己的本職工作拋之腦後?一位準備高級職稱的老師不無風趣地說:「珍愛生命,遠離職稱!」但到頭來,那位老師還是繼續為高級職稱的材料兢兢業業地「拼搏」著。
高級教師和一級教師之間最大的差異,除了工資待遇方面的不同之外,還表現在高級教師在正常情況下年齡和教齡都普遍比一級教師要多一些。評上高級的教師,多得不一定會多勞,這種現象在很多學校都比較普遍。
你覺得高級教師和一級教師之間最大的差異還有哪些方面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