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苗婧、周夢濤、胡玥琪、陳心暢、徐小勁龍、劉永傑
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王湛
2019年7月24日-8月2日,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無止橋公益服務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庫依鄉各莫井村,懷著為村裡的孩子們留下一座通學便橋的美好願景,輾轉於村莊之間,開展實地調研。
在208省道旁,同學們第一次遙望了各莫井村。渾黃洶湧的河流對岸,坐落著一座座藍頂白牆的新房,在後山土豆田的映襯下格外鮮明,這是近年來昭覺縣易地搬遷的成果。
沿著進村小路,實踐團成員走訪了各莫井村的醫療點、圖書室、「道德銀行」等,這些空間保障並豐富了村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同時,為響應國家「一村一幼」政策,村委設置了各莫井幼教點,對3至6歲的學前兒童進行彝漢雙語教學。駐村第一書記石一伍達堅定地說:「教育起步我們不能輸。」
彝族同胞像他們崇拜的火一樣熱情,村支書阿的你布邀請實踐團一行人來家裡做客,端上了坨坨肉,展現了彝族人淳樸的待客之道。幾年前,阿的一家隨村民搬進了裝飾著彝族花紋的現代居室,這是昭覺住房脫貧的典型案例。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展開,各莫井村生活用水用電得到基本保障,逐漸實現「睡有床鋪、衣有儲櫃、炊有灶臺、餐有桌凳、娛有電視」「住有新居、住得安全」。
隨著基礎建設不斷推進,電視、4G網絡也得以暢通,無法使用漢語溝通的村民們在政府的幫助下,打開電視就能收看節目來學習漢語。同時,村民們還能通過手機的各類應用軟體獲取信息,分享生活。信息暢通,一座溝通彝漢文化的訊息橋梁幫助昭覺人民了解大涼山外的世界。
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無止橋公益服務暑期社會實踐團鼓勵浙大學子運用環保理念,義務為國內貧困和偏遠的農村設計和修建便橋及村莊設施。至今,團隊已成功參與重慶麻池無止橋項目和貴州謝家村無止橋項目等2項建設工作,並將於今年8月正式建成由團隊首次主辦的廣西中停村無止橋項目。此外,團隊還積極參與農村民生項目建設,為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各莫井村與無止橋團隊的緣分,始於去年冬天團隊一篇面向社會徵集潛在橋點的推文。浙大研究生支教團從中搭橋牽線,無止橋團隊與駐村縣委一拍即合。實踐團抱著建一座人行便橋,讓村中150名學生每天少走6公裡的美好願望,來到各莫井村。
村支書阿的你布在潛在橋點所在的河灘處向同學們介紹,從前住在深山裡的村民,走到公路上要耗費1.5小時,2017年政府實行易地搬遷後,58戶貧困戶和23戶非貧困戶遷入山下統一建設的新居,村民們步行至公路的時間縮短至40分鐘。如果能在各莫井村和省道間再建起一座便民橋,花費的時間就能縮短到幾分鐘。
8月4日,天氣晴好。實踐團成員們走訪河流上下遊,最終將橋址選定於2個河流跨度較小,具有較堅實地基土的位置。大家攜帶全站儀、稜鏡、腳架等測繪器材開始進行地形測繪。
在測量過程中,村裡一位叫阿的阿吉莫的小姑娘,陪伴實踐團成員在烈日下呆了2個多小時,她多次急切地問,這座橋什麼時候能修好呀?一位彝族哥哥儘管語言不通,但通過熱情的比劃,指導架立稜鏡的同學在對岸下坡,主動幫助在路況惡劣的坡地、堤岸上定點。村民們對這座便民橋的期盼與渴求,希望多與外界接觸的願望真切地觸動了實踐成員們。
目前,團隊已完成長度約70米的河堤地形測繪工作,接下來還將進行數據匯總、方案與設計呈現、架橋預算等工作。在專業教師的指導與測算下,如果橋體設計合格,並通過無止橋基金會審核,後期還將開展數次的調研跟進。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明年年末,一座連接涼山內外的人行貝雷橋就能在各莫井村建成。到那時,從家門口奔向求知脫貧的最後1公裡路,村民們將會走得更穩健,更輕快,更踏實。
是否還記得陪伴成員們測量的阿的阿吉莫?在山下縣城讀五年級的她已經下定決心,「我想去綿陽讀初中。別人學的時候我讀書,別人玩的時候我也讀書。只有考上好初中,我才能到外邊去。」
去綿陽讀初中。這個夢想是扶智脫貧播下的種子。綿陽涪城區和昭覺縣在2016年底建立了扶貧對點幫扶,將優秀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帶到彝區,讓彝區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為了能讓昭覺縣優秀學生快速成長,該區自2017年春學期起,便開始招收昭覺縣優秀的學生來涪城讀書。
昭覺縣團委書記吉葉昊鵬說:「扶貧需先扶教育,只有把最根本的教育扶起來,才有希望避免貧窮的『代際傳遞』。」
浙江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也是昭覺縣教育扶貧的重要力量。2000年起,浙大人與涼山人民的情誼已走過滿滿20年,一批又一批志願者們薪火相傳,開展了「千人圓夢」結對資助、「求是築巢」基建援建等一系列扶貧支教活動。
建工學院2014級本科生魏越是浙江大學第20屆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在他的帶領下,實踐團一行來到東晨中學。魏越說,自己剛到學校時,學生們都很內向,路上碰到老師也不好意思打招呼。他從教學生作自我介紹開始,讓學生們逐漸卸下心防。
實踐團也跟隨魏越走訪了學生莫色土落。土落曾是個不敢說話的小姑娘,她的父母臥病在家,她一度想輟學打工供弟弟妹妹上學,在父母和老師們耐心開導下返校讀書。她想要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今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昭覺縣民族中學。在交流中,土落講話很有條理,思維清晰,落落大方。提到夢想,土落說自己想成為一名律師。
實踐團的同學們向她介紹了浙江大學,並為她合唱了浙大校歌。期待著在未來的某一天,她能踏著這座助力扶智脫貧的教育橋,走向浙大,成為「莫色律師」,成為大涼山盛放的一朵索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