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與越人的千年戰爭

2020-12-27 騰訊網

在網上有種言論,自古以來漢人不喜歡侵略戰爭,歷史上真是如此嗎?由亞託克斯來講解漢人與越人的千年戰爭。

百越Baiyue,其領土包括今天的(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越南)這一長達七八千裡的半月圈內,整個南方都是古越人的領土,漢人發動侵略戰爭去佔領南方。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兵50萬大軍,兵分三路攻打百越,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與越人作戰1年中,戰事進展緩慢且秦軍死傷很大。秦軍陷入戰爭泥潭,主將屠睢被殺,死傷多達30萬人。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次出兵30萬大軍,第二次入侵百越,這一次秦軍很快的擊敗了越人,佔領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秦軍終於徵服了百越部落,第三次與百越的戰爭,是趙佗於公元前210年發動的甌駱之戰,很快的擊敗了百越。

秦朝二世而亡,越人很快又獨立了,建立了南越政權Nanyue。漢武帝出兵10萬四路南下攻打南越,元鼎六年冬,沿北盤江而下,漢軍攻克南越國的首都,抓獲南越王相呂嘉,南越政權滅亡。

山越部落,在百越滅亡以後,不少越人逃進了深山裡面,佔山為王的武裝勢力。

山越的復國嚴重威脅孫吳政權,於是在漢建安三年(198年),孫策與山越部落正式交戰,大合兵眾攻打東吳,被孫策大破之。孫權上臺以後,先後派出黃蓋、韓當、周泰、呂蒙等大將前去徵討山越,打敗了各路的山越。大都督陸遜建議「克敵定亂非眾不濟,而山越依阻深地,心腹未平,難以圖遠。」於是命令陸遜率大軍攻打山越部落,經過數十年的殘酷徵討,一部分越人被殺,一部分越人歸順東吳,另外一部分越人則逃到了最南方——越南。

公元602年,隋文帝楊堅徵討安南(越南),越人投降再次歸順中原。公元722年,唐朝時期越人再次獨立,建立政權梅國,「有眾四十餘萬人」越人兵力達到40萬,李隆基派大將楊思勖前去徵討,唐軍順流而下四路進攻,殺得血流成河,屍積如山,唐軍攻陷安南府(越南河內)。

公元1075年,宋朝時期越人再次獨立,建立政權大越國。越人出兵40萬對北宋廣西大規模進攻,越軍攻破邕州,屠殺10萬軍民。宋朝的反擊,派大將郭逵統領30萬宋軍一直攻打到(越南紅河),宋軍大破40萬越軍,殺死越國王子並抓獲其大將阮根,越人跪地求饒,宋軍班師回朝。

公元1406年,明朝時期朱棣出兵徵討安南,號稱80萬大軍。

」江面上百舸爭流,旌旗蔽空,鼓角齊鳴。」

明軍一路攻打到木凡江(越南河西),雙方在鹹子關交戰,大破越軍,大批兵士潰敗溺斃,攻陷越南全境,設立地方政府管理。公元1409年,越人再次獨立,朱棣再次出兵二十萬南下,督師張輔屢次大破越軍,一路攻打到乂安(越南),明軍逐班師回朝。

公元1411年,越人再次獨立,繼續稱兵作亂,明軍第三次南下。

「如不服罪,則以武力討平之。」

明軍與越軍在愛子江決戰,督師張輔用箭雨大破象兵「矢落如雨」,明軍乘勝追擊攻陷安南全境。在公元1431年,越人再次獨立建立政權,明朝在對越南統治二十年後統治宣告失敗。

越南和共和國也打了一次,可以說自五代吳權以來越人已獨立成國,一旦直屬中國管理,必然遭到越人的反抗,安南可謂從此進入多事之秋。

漢人與越人的千年戰爭,從秦始皇一直打到共和國,自古以來漢人都喜歡侵略戰爭,並且擁有極佳的戰爭天賦,並不存在漢人打仗不行,越人真是千年沒打贏過。關於中越領土糾紛,中原在東吳時期就把部分越人進行民族大融合,不少南方漢人血統裡面也有越人基因,整個南方是漢越共同擁有的領土,在大唐時期設立了安南都護府,漢越兩族曾經友好往來的不斷增長,對後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也是隨時歡迎越人回歸中國的。

相關焦點

  • 越南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為何有人會說越南人是漢人?
    中原王朝統治交趾長達千年之久,期間當地官吏基本都是由漢人充任,也有許多漢人移民當地,當地人應該是有一些中原血統。但是越南天氣潮溼炎熱,漢人視這裡為發配之地,漢人的移民數量並不多,也沒能形成對當地民族的人口優勢,因此越北地區沒能徹底漢化。而越南真正開始從中國分離出去,走獨立的道路的時間是在五代十國的那時候。
  • 越南人本質上算是漢人嗎?
    寬泛點說,越南人指的是越南國家上所有人的泛指。從狹義上講,越南人是越南最大的民族。他們也被稱為「越南人」或「京人」,屬於蒙古族。說到與漢族或中國的關係,應該指的是「京人」。今天我們一起談談越南人是否是漢人這個問題。
  • 為什麼越南語中大部分都是漢越詞,越南人算漢人嗎,可能性大
    為什麼越南語中大部分都是漢越詞,越南人算漢人嗎,可能性大所以最後總結一下。如果不獨立,真有可能成為漢語的方言,就像現在廣東一樣,照中國文化的強大能力,越南人認同自己為漢族,可能性極大。舉例中亞的東幹族。
  • 龍五是越南人,卻說普通話?究竟越南人是不是漢人,還是外族?
    在電影《賭神》中,保護高進的特種兵王龍五就是越南人,而關於越南人是不是漢人這個問題,其實說起來比較複雜,就和歷史上的湖廣平四川差不多。越南是一個移民國家,土著民並不多,而我國東南沿海很多人在古代都是移民越南的,因而,關於越南人算漢人這個問題,並不能算錯,從意識形態上來說,越南人的民族是本國的民族,算不上漢人。
  • 炎黃子孫後代,千年過去仍有三個體徵,若沒有祖先可能並非漢人?
    從漢朝之後,華夏族的人民也就叫做漢人。清末年間,中國民族主義崛起,很多能人志士紛紛打著「炎黃子孫」的旗號號召人民團結,從而有效地對抗侵略者,保護自己的國家。中國一直都有祖先崇拜的文化,這一概念在當時成為了民族凝聚力的標誌。在平時生活中,有很多人經常說自己是炎黃子孫。
  • 長篇電視劇《情越千年》人物介紹
    在《情越千年》中飾杜寸心。  ·王曉男 女,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現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  曾主演話劇《女店主》、《北京人》、《家》、《靈魂出竅》、《陳毅市長》等。  在《情越千年》中扮演寧弦。  ·郭小冬 男,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身 高:178CM  體 重:74KG  血 型:0  生 日:11月13日  曾主演電影:《玻璃情緣》(飾周偉),《密語17小時》(飾於棟)。
  • 清代明後,一位漢人請求多爾袞,讓漢人都剃髮易服
    這種孝已經傳承了千年,直到清代明後,才慢慢發生了改變。1644年,清軍入關後,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洲貴族為了鞏固清朝的統治,決定讓漢人習慣滿人的生活方式,其表現之一,就是「剃髮令」。但由於當時清軍入關不久,局勢還不穩定,加之反抗此舉的人大有人在,於是又解除了剃髮令。
  • 河南人63.74%小腳指甲分瓣 是血統純正漢人標誌?
    有人說,那是血統純正漢人的標誌。  看看四周有人沒有,偷偷脫鞋看看,你的小腳指甲是否分瓣——外側小,內側大,剪掉後,長出新的還是兩瓣。  近日,新浪微博上瘋傳這個消息。調查表明,河南63.74%的人小腳指甲分瓣。復旦大學的課題研究組研究證實這和山西移民有關。
  • 千年前漢人鐵血彪悍,為何後來卻「娘炮」了?這二人是罪魁
    漢朝軍隊把匈奴打得逃竄到歐洲,這些匈奴在歐洲又驅逐了日耳曼人,並滅掉了羅馬帝國,如此說來,秦漢時期,漢族比匈奴人和歐洲人都強悍得多!  然而,秦漢之後,漢人似乎畫風突變,彪悍剛烈之風不見,反而多了婉約陰柔的娘炮之氣。考古學家都說,看看出土的秦漢器物,就能明顯感覺到一股彪悍之風,怎麼看都覺得與現在的中國人在氣質上像兩個物種。  漢人的彪悍值為什麼會銳減?
  • 清朝改變了漢人的哪些傳統?滿人與漢人,到底是誰被同化了?
    說到到底是滿人同化了漢人,還是漢人同化了滿人,這個問題其實不太好下結論,學術界儘管也有過討論,可是也沒有一個定論,大多數人的觀點是認為漢人同化了滿人,但是滿人也確實在某些方面改變了漢人的傳統,而這也是滿人同化漢人的觀點的論據與起源。具體的方面有哪些呢?我就簡單的列舉幾個,如有不對,歡迎大家批評指正。髮型清朝對於漢人的改變,髮型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點。
  • 朱元璋是滅了元朝,但他消滅的漢人要遠遠多於蒙古人!
    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是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的民族英雄,他建立的明朝成功光復了自五代十國起就已經淪陷到北方胡族手中的幽雲十六州,讓中原重新回歸在漢王朝的統治下。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和元軍的戰鬥只打過一年,剩下的十多年裡,其實都是漢人軍閥間的內戰。
  • 《國史粗講》:什麼是「漢人」?
    在讀中國歷史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為什麼「純漢人」王朝根本無法長時間穩定地統治長城南北,反而像契丹、金、蒙古、滿清能夠做到呢?這就涉及到中原文明與草原文明的內在統治邏輯。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搞懂什麼是「漢人」?
  • 「心腹未平,難以遠圖」:山越人對孫吳政權三國鼎立的作用有多大?
    山越人是何方神聖三國時期的山越人是生活在南方山區的少數民族的統稱。由於廣裹的江南山區是古越族活動的地域。戰國時楚滅越後,越人亡入浙南、閩北山區,後來在此建立了東甌、閩越兩個政權。 東漢時期,越人爆發內亂,東甌舉國內徙至江淮一帶, 和漢人雜居。
  • 宋朝公主被金兵俘虜,路途遭多次凌辱,終被金國漢人解救
    一旦朝代動亂,女子就會成為戰爭的犧牲品。特別是容貌姣好的美女子,更容易成為戰爭勝利一方的手掌上的玩物。那些成為俘虜的美麗女子最無辜,因為一次被玷汙,終身無出路。如果要論漢人在朝政上遭受的最不齒的事件非「靖康恥」莫屬了。靖康年間金軍突然發動了對宋軍的進攻,金軍勢如破竹,形勢非常危急。
  • 毫無疑問,清順山海關之戰是進步的戰爭
    儘管清朝那時仍然是存在奴隸制經濟成分,十三漢人,八人為奴,五人為民,儘管漢人、朝鮮人和滿人的關係還有敵對,但是清朝依然是不可否認的最為團結,最為高效的統治集團。明末的全中國各大勢力中,還沒有一個能做到清朝這般軍民一體的。南明呢,南明比闖賊還要腐朽。鄭成功呢?成功比南明要強很多,但還是不如清朝。成功這個人,不簡單,背叛父親起兵之時只有六十人,轉眼間徵討臺灣紅毛番,達到三萬人。
  • 獨立了不到100年,在外蒙古的10幾萬漢人,竟然無跡無蹤!
    中原地區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恰恰中原人又善於經營,善於經商,他們將自己的生意延伸到了各個地區。在那裡有許許多多來自中原,或者中國其他各地的漢人在那裡經營自己的生意,僅僅是漢人經營的商鋪就已經達到了500多家甚至更多。而在那時做著中國和俄國兩國買賣的漢人,大概有16000左右,進行手工業以及其他精緻工活的木匠又有3500多人。專注於礦工,像金礦或者煤礦這樣的工人更是有5600多。
  • 李世民到底是漢人還是鮮卑人?史書給出答案,李世民是「混血」
    隋文帝獨孤皇后是鮮卑人。 唐代李家是中原人和鮮卑人的混合體。 長孫族也是鮮卑人和中原人的混合體,但他們已經基本中國化了。 隋唐的強大,不僅是因為它是一個宏偉開放的王朝,可以接受多民族。 在宮廷上,有各種服裝和種族,也有主要民族保持領先地位。北方遊牧民族融入隋唐,歸化的胡人渴望得到認可。 他們為皇帝而戰,這大大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
  • 客家人和閩南人是閩越人還是漢人後裔?
    經秦漢恩威並加之後,廣東和福建成規模的閩越人不復存在,特別是廣東腹地、閩北和閩東基本不再有閩越人,而處於二者之間的福建南部、廣東東部、江西南部地區則處於真空地帶,仍有大量越人活動,該區域即今閩南、客家、潮汕人聚居地。
  • 匈奴人為何要擄掠漢人,而且連俘虜都優待,讓他們在漠北安家落戶
    匈奴人俘虜漢人不殺,還優待漢人,無非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點,恢復種族人口 匈奴人生活在塞北大漠之中,生活條件艱苦,一些必須的生活物資緊張,導致了匈奴人口數量偏少,一旦遭遇戰爭或天災,人口大量損失
  • 金人與漢人文化差異很大,金世宗將金人漢化,卻也失去戰鬥力
    金人喜食茶點、蜜糕,據說沙其瑪即由此而來。金人喜歡喝酒,許多金人喝了酒就殺人,所以往往在醉後,把他用繩子牢牢捆緊,待酒醒之後再鬆綁,以免酒後亂性,鬧出人命。金人的衣服與蒙人一般,喜歡純白色,愛戴金環、銀環,通常辮髮,辮子末端用鮮豔絲緞結起。東北地方冰寒,不論貴賤都穿皮衣,所不同的是,貧者穿光板皮衣,用老羊皮製成,富人則穿貂皮、羔皮,褲、襪、鞋都以皮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