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課堂】怎樣培養孩子不怕困難,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2021-02-07 廣州天賜兒童劇

有人說:「如果你手裡總有一把雨傘,還擔心下雨幹嗎呢?」在人生中,如果用「晴天」代表順境,那麼「雨天」就代表逆境。「晴天」人人嚮往,但「雨天」卻總不可避免。雨天裡,手裡有傘的人可以繼續前行;逆境中,心中有「傘」的人敢於迎難而上。這把心中的「傘」就是堅強、不怕困難的品質。

一般來講,4~5歲的孩子還不能有意識地用自己的意志來支配和調節行動,往往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比如,冬天到了,一些孩子開始怕冷,不願意上幼兒園了;一些孩子彈琴,一個地方彈不好,就不願意繼續練習了……

這些都是怕困難的表現,需要家長正確引導。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不怕困難的品質呢?

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是否能成功解決自身遇到的困難,更多地取決於他的經歷而非聰明程度。

不少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年齡小,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會運用一些策略和辦法來解決問題。家長最好不要包辦代替,在孩子不需要的時候擅自幫助孩子或替孩子作決定,因為一旦失去鍛鍊機會,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退化,遇到問題就會束手無策。應給孩子足夠的機會、適當的鼓勵和具體的指導,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好孩子成長過程中這不可或缺的一課。

★ 讓孩子養成做事有目的的習慣。



目的是我們做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做事的最終追求。如果在做事時,連為什麼要做都不知道,那就只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是哪兒」了。因此,在孩子做某件事時,請問問孩子,他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鼓勵他去努力實現目標。在他要放棄的時候,可以提醒他:「你不是要⋯⋯ 嗎?」

★ 讓孩子學會忍耐和吃苦。



這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在喝水、吃東西、玩玩具這些事情上,都可以適度讓孩子學會忍耐,而不是有求「即」應。如果凡事都有求「即」應,那麼孩子就很難養成等待、忍耐的習慣,吃不了苦,今後遇到困難時就可能很難堅持。

★ 儘可能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克服困難。


當孩子做到這一點時,大力表揚。對於自己嘗試出來的辦法,孩子的印象會更加深刻,有利於經驗的積累以及能力的增長。另外,注意鼓勵孩子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一種不行換另一種,認真動腦筋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另外,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適合在遊戲中學習、成長。所以,培養孩子不怕困難的品質,還可以藉助遊戲。比如,郊遊爬小山時,開展比賽,看誰能堅持走到山頂;玩積木時,比賽完成較有難度的造型⋯⋯

★ 不要將孩子置於「無解」的困境中。


孩子有時會自己走入「困境」,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長不要有意給孩子「無解」的困境,這樣非但不能磨鍊孩子的意志,反而會挫傷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另外,如果孩子遇到的困難較大,一時難以解決,家長應鼓勵並及時給予幫助。不過,不要代替孩子解決問題,而是給孩子提供一些可選擇的方案。比如,可以對孩子說:「你試試⋯⋯ 這個辦法看看?」依然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嘗試解決問題。

就像聰明的一休一樣,小和尚一休用自己的機會和勇氣幫助貧困的人、教訓那些仗勢欺人的桔梗店老闆父女和足利將軍,解決了無數的困難問題,他鮮明的個性和充滿哲理的動人故事深深影響了那一代人,成為他們抹不去的童年溫馨回憶。

一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是怎麼做的呢?想讓孩子知道他是怎麼做的嗎?天賜君告訴你們,1月17號在番禺沙灣文化中心聰明的一休將會親自告訴你怎麼教孩子解決問題。《聰明的一休》整部劇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緊張刺激,極具教育意義,孩子在觀看的時候還能夠跟著劇情和一休哥一齊思考,共破難題,培養孩子如何與人相處和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更能開闊孩子的思維。

改變孩子一生的經典


和孩子一起致童年

(成人購票可免費帶一名1.2米以下兒童入場,兒童不佔座)

總票房訂票熱線:020-37618286 18929544418

演出:廣州蓓蕾藝術劇團

讓我們一起跟著聰明的一休和壞蛋們鬥智鬥勇吧

兒童劇像溫和的陽光和雨露,照耀和滋潤著如含苞待放的花蕾一樣的孩子,讓孩子們成為充滿自信、自我、正能量十足的個體;兒童劇或溫暖或開懷有時也有小失意,是孩子們最好的情感教育課堂,天賜文化精挑細選全世界最好的劇目,致力給您孩子的童年插上快樂的翅膀!長按二維碼識別,快速加關注
1秒鐘變天賜會員,獲取更多優惠

相關焦點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呢,我們希望家長在對某些事情感到焦慮的時候,能和孩子平等地開展交流和對話。家長們要告訴孩子,這些活動讓我們感到危險,等你大一點兒我們再做。家長也可以記錄下和孩子談話的時間內容,並約定一個下次討論這個活動的日期。
  • 在家庭中,怎樣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呢?
    例如他們會這樣思考:幫助別人的孩子是好孩子,我願意幫助別人,所以我是好孩子。那麼,家庭中怎樣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呢?在此,建議家長買一套《十萬個為什麼》或類似的書籍,家長可以根據書的問題向孩子提問,也可以讓孩子自己閱讀、自己思考。
  • 未來孩子最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5個方法提前培養
    結果:70%的學生選擇了「找父母或者別人幫忙」,只有30%的學生選擇了「自己解決」。這一結論反映了中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普遍不足。去年在貴陽的一所學校,老師發現45名初中生中,有39個孩子扔掉了早餐盒裡的雞蛋,原因是因為孩子們都不會剝雞蛋。還會有小學生不會繫鞋帶,小組作業家長代勞等等現象頻現。其本質就是:孩子的解決問題能力嚴重不足。
  • 成就孩子的重要條件之一,獨立性,如何培養家長朋友們都要注意了
    ,有成就動機,不依賴他人就能獨立處理事情,積極主動地完成各項實際工作的心理品質,它伴隨勇敢、自信、認真、專注、責任感和不怕困難的精神。幼教專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獨立性,包括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重點培養自理生活能力。獨立性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自強不息的品質,這幾個建議,家長一定要看
    自強不息的品質是孩子成長的內驅動力,但有些家長就愛一手操辦孩子的所有事情,還對孩子的期待特別高。其實沒有孩子自願,最後只會適得其反。因此家長必須重視自強不息這個品質的正確培養。,那怎樣才能培養孩子自強不息的品質呢?
  • 替孩子解決問題 vs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然而,有一個養育目標卻是所有父母共有的,甚至說大多數生物共有的,那就是,讓孩子在長大後,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可以說,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是父母最基本的養育任務,貫穿整個養育過程。而孩子的任務就是在父母的幫助和自己的練習中,學習處理和解決自己成長中遇到的問題,一點點掌握獨立生存的技能。就像小鳥在離巢前,要學會飛行和尋覓食物。
  • 邀請函|地凱育仁第一百零一期家長課堂《培養孩子主動擔責的能力·育仁心法》
    家長以為孩子要偷懶,批評他,覺得拿點東西就累,從小吃不了苦以後怎麼成長。*當孩子在小區廣場上學自行車,在學自行車的過程中,摔倒了坐在地上大哭不肯自己起來。家長見孩子大哭不肯起來,也不耐煩的認為孩子摔一下就動不動就哭,沒有男子漢的樣子。*當孩子走路不小心的撞到桌子哇哇大哭的時候,你是不是會告訴孩子,都怪桌子,媽媽幫你打它,你不要哭。
  • 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的能力是什麼?如何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
    從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發現問題的能力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的確,發現問題在先,解決問題在後,如果孩子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的問題,如此循環往復,他的知識也就慢慢積累起來了。而像題海戰術、填鴨式教學、紙上談兵不過是在有限的知識結構下增長孩子的知識罷了。而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我們就要培養他發現問題的能力。
  • 孩子一遇到問題就哭,家長試試這樣做,可以培養孩子解決問題能力
    孩子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玩總是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家長我們如何引導和教會孩子處理這些問題呢?最近在看一本幫助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技巧的書,是美國兒童心理發展學家默娜·B·舒爾博士著作的《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和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能很好的融入進去,而不是魯莽的用暴力解決問題或哭著求助父母。
  • 父母需要培養孩子的必備能力——抗挫力
    自信影響著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用放大鏡的眼光,從每一件事情裡,尋找孩子的亮點。引導孩子,通過刻意練習,每天梳理自己的成功日記,在遇到困難時,曾經的經歷,都是孩子的資源,激發內在的動力。往往,家長在面對成人世界的各種壓力時,不經意間將一部分情緒轉到了孩子的身上。表現在,他們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抗挫力的培養。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呢?0001父母需要保持情緒的穩定性,接納孩子的不足。當孩子面對挫折時,比如成績下滑。
  •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是這樣做的
    小女孩的家長找到幼兒園的老師,結果小男孩的家長照價賠償了三千多。幾天後,小女孩卻告訴父母,幼兒園的小朋友都不和自己玩耍了。而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教孩子學會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技巧》這本書裡,介紹了一種「我能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孩子遇到問題,
  • 在超市裡怎樣培養孩子的邏輯分析能力?
    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商品是對幼兒進行邏輯思維分析能力培養的好機會。邏輯分析能力,主要是指幼兒在生活中學會觀察、比較、猜想、分析、歸納總結等,會合乎邏輯地、準確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孩子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邏輯分析能力,才會非常有主見,做事靈活不死板,性格活潑開朗,對事物的認識就會非常客觀,做事嚴謹,不丟三落四。
  • 孩子培養;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會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甚至有的孩子走極端,給家庭帶來天大的災難。由此看來,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讓他們的內心變得強大,讓他們具備有抵抗來自生活的挫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 怎樣培養孩子的受挫能力?
    隨著國民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和發展,不僅是城鎮居民孩子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鄉村孩子的生活水平也是日益改善。所以,「吃苦」這件事對現在的孩子來說竟然變成了一件需要家長刻意為之的事,也成為家長和老師經常需要對孩子諄諄教導的事。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睿智燈塔專家說正確引導很重要
    「獨立解決問題」聽起來好像是成年人的事情,但是獨立解決的問題的能力,卻是要從孩子就開始培養的。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一旦遇到不會做的事情,就會尋求家長的幫助,甚至會直接選擇讓家長幫助他完成。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總以為孩子是懶,不想自己動手或者不願自己動腦去處理。
  • 書評|《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讓孩子學習獨立解決問題
    我全程旁觀了她倆交換玩具的過程,紅衣服小姑娘真得很讓人佩服,她的言行既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也很好地照顧到了同伴的需求。我原先以為這樣會交流的孩子應該是天生的(當然有些確實是),直到看了《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教孩子學會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技巧》,才明白「解決問題」是一項技能,孩子們可以通過學習來掌握它!
  • 書評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讓孩子學習獨立解決問題
    孩子們的個性都不一樣,有自己的特點,但有些小孩真是「別人家的孩子」,特別善於處理矛盾和衝突。 我原先以為這樣會交流的孩子應該是天生的(當然有些確實是),直到看了《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教孩子學會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技巧》,才明白「解決問題」是一項技能,孩子們可以通過學習來掌握它!
  • 家長這樣做,能培養孩子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得到的啟示看到問題這麼輕鬆的就解決了,兒子若有所思地說:「以後我再也不能給鋼筆喝太多的墨水了,要不然會跟我上次吃撐了一樣就會啦肚子呢!案例總結通過上面的事例我們不難看出,家長要學會機智的來解決孩子提出的問題。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要蹲下身來跟孩子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參與英語學習呢
    當孩子向家長提問的時候,就是在思考了;這也是思路的開始,是值得培養的。如果家長不給予解答,思路就斷了,這樣思考就不會有結果,所以孩子就不會這樣思考了。當家長能夠積極耐心的解答,並引導孩子通過思考,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樣,就可以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了。在生活實踐中,思路會逐漸壯大,不必拘泥於現狀,所以需要及時溝通和交流。英語口語,是在練習過去學過的知識點,更是鍛鍊應對情景的思維能力,也是在練習聽力。
  • 課程回顧|市婦聯家教微課堂第73期:怎樣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課程回顧|市婦聯家教微課堂第73期:怎樣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2020-12-19 1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