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眾媒介素養 正確應對危機信息

2020-12-27 華聲在線

趙智

習近平總書記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控好整體輿論,努力營造良好輿論環境」;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提高新聞輿論工作有效性」——為我們在疫情暴發等公共危機事件中構建社會輿論生態提供了指導思想、根本遵循、行動指南。

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後,如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一方面,各級黨委、政府應加強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維護社會穩定;另一方面,公眾應不斷提升媒介素養,在紛繁複雜的危機信息面前保持正確態度和行為,為團結一心戰勝危機、繼續前行奉獻正能量。

公眾媒介素養指公眾面對各媒介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能力、思辨性反應能力等,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良好的公眾媒介素養表現為公眾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端正,在面對各種危機信息時,能做成熟、冷靜、獨立、理性的「責任人」,能做全面、客觀、科學、辯證的「思辨人」,能做守法、文明、有道德、有敬畏的「明智人」,能夠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能夠不焦慮、不恐懼、不失措。反之,則是媒介素養低下的表現。在全媒體時代,公眾媒介素養關乎「國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

公共危機事件尤其是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人們在敏感、恐懼、焦慮心態下的信息感知、判斷很可能發生變形和扭曲。此時,更需要公眾具有良好的媒介素養,在信息發布和傳播中堅守真實性、秉持科學性。然而,從近些年的公共危機事件尤其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看,我國公眾的媒介素養整體上還比較低,許多人對撲面而來的信息尤其是網絡信息缺乏正確思考、判斷能力,因此傳播了大量謠言和不良信息,幹擾了疫情防控、影響了社會穩定,其危害性不可低估。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通訊社、手機就是傳播平臺」的當下,全面提升公眾媒介素養,為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夯實基礎,需要政府、社會和個人協同發力——

政府應加強自媒體監管,推進信息公開。政府應儘快完善自媒體監管制度,規範其信息發布、傳播,對於惡意編造、散布謠言和有害信息的行為堅決依法懲戒。與此同時,應進一步加大信息公開,儘可能消除謠言、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間。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危機事件中,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2月3日提出的「要多層次、高密度發布權威信息,正視存在的問題,回應群眾的關切,增強及時性、針對性、專業性,引導群眾增強信心、堅定信心,著力穩定公眾情緒」。當公眾在信息獲取上有了「主心骨」「定盤星」「闢邪劍」,就更容易形成良好媒介素養。

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多層面教學。美國媒介教育研究專家凱薩琳·泰納認為,「當代媒介素養的培養應側重於教育而非媒介」。一些發達國家早已將媒介素養教育落實到中小學教學中,我國也應儘快將其納入各級各類教學中。中小學可專門開設媒介素養課程,也可將媒介素養教育融入文化課當中,比如在思想品德課中融入媒介信息發布、傳播的道德要求等知識;高校可開設媒介素養選修課,還可把媒介素養教育加入到思想政治系列課、人文素質教育課和校園文化建設當中;針對老年群體、低學歷群體媒介素養相對不高的現狀,可通過老年大學、職業培訓機構、主流媒體等傳授媒介素養知識。

積極發揮社區、社團作用。可將媒介素養教育融入社區教育活動、文化活動中,開展社區媒介素養講座、案例學習、居民交流會等。大學生社團等可開展志願活動,給敬老院老人、福利院孩子等講解新媒體知識,讓他們具備一定的信息辨別能力;中國青少年媒介素養網、中國傳播學會等社會性團體,可通過走進校園和社區開展媒介素養知識講座等活動,推動公眾媒介素養提升。

強化個體責任、注重自我提高。提升公眾媒介素養,公民個人責無旁貸:一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道德要求,肩負起個體責任,在信息發布與轉發中當好「把關人」;二要增強理性思維,提高識別信息優劣的能力,防止不實信息、不良信息通過自己擴散;三要拓寬接受信息的渠道,及時關注官方和主流媒體信息;四要培育積極健康心理,在信息傳播中多發出好聲音、多傳遞正能量。

(作者系湖南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相關焦點

  • 「信息疫情」之下如何應對 需提升公眾媒介素養
    專家們都不甚了了的科學知識,普通人對有關信息的真假更加難以辨認。而從主觀原因來說,能否正確判斷信息,與個體的媒介素養有關。解放周末:什麼是「媒介素養」?公眾媒介素養不是「口紅」這樣的裝飾品,而是社會發展的剛需解放周末:沒有人天生就具備較高的媒介素養。那麼,媒介素養究竟從何而來?張濤甫:媒介素養的獲得方式,一種是自得,也就是受眾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提升。舉個例子。
  • 聚焦信息「爆炸」時代:提升兒童媒介與信息素養
    活動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瓜瓜龍英語籤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展開深度合作,促進中國兒童、家長以及教師的媒介與信息素養。 本次籤約聚焦信息爆炸時代,兒童面臨的網絡信息安全挑戰,致力於幫助孩子們提升正確看待和使用媒介的能力,正確、適度地使用網絡。
  • 在疫情防控中提升公眾媒介素養
    在這樣一個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衝擊著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時代,媒介素養成為現代社會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素質。媒介素養是指人們對信息的獲取、解讀、評判、傳播的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所用的能力。
  • 為青少年補上媒介素養教育課
    該研究提出,應將媒介素養培養教育體系下移至小學課程體系,並注重面向家庭開展媒介素養教育。(11月28日 《光明日報》)   這的確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現象,一邊是手機等移動產品快速普及,一邊卻是媒介素養教育長期缺失,這種極不對等的發展狀況,不僅導致「00後」對信息缺乏必要的甄別常識和判斷能力,也容易導致青少年沉迷於網絡,成為「手機控」「低頭族」「刷屏族」,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健康。
  • 布局啟蒙教育,瓜瓜龍英語還要幫學生提升媒介與信息素養
    根據他的理解,媒介與信息素養包括對媒介生產過程中方法、技術、機構的審查,批判性分析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受眾在這些有意義的信息之中的角色認定。簡言之,媒介與信息素養核心為對媒介信息的判斷以及分析能力。隨著大眾傳媒的發展進化,微博、微信等多種新媒體平臺的興起,媒介與信息素養教育也已成為現代公民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
  • 馬上評|提高科學素養媒介素養,莫讓謠言蝙蝠滿天飛
    戰「疫」越激烈,輿論關注度越高,信息激流就越洶湧。形形色色的疫情信息湧動、起伏、對衝、反轉,時刻牽動公眾神經,攪動公眾情緒。在這過程中,公眾除了科學素養外,也要增強媒介素養,要有識別有害、有毒信息的意識和能力,明辨真偽、是非、良莠、善惡,避免有害有毒信息給當前抗疫帶來不利影響。信息是經過媒介管道輸出、傳播和觸達的。
  • 地方政府官員要提高媒介素養
    深度分析(一)整個事件暴露出來的問題:1.個別地方輿情應對、危機公關水平、媒介素養存在問題。2.存在非正常操作、管理不力、保護新聞採訪工作失職的問題。2.各地政府應正視和正確對待輿論監督,尊重輿論監督,善待輿論監督,把輿論監督當成改進工作的契機,當成提升能力的推動力。3.各地政府規範公務人員的行為準則,遏制推搡記者、搶手機等暴力行為,對違法者嚴厲懲處。4.領導幹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
  • 2020北京高考作文:如何辨別一條正確信息,與你的媒介素養有關
    作為傳播者,如何守好自己的媒介素養,傳播一條正確的信息;作為受眾,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辨別一條正確的信息,並對信息做出正確的反應,這是每個網民都需要學會的技能。因此,媒介素養有哪些,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媒介教育中如何加強素養培養,是這篇文中想著重表達的。
  • 面對網絡風險 青少年媒介素養如何提升?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5月13日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網際網路。在新媒體時代,媒介素養,即使用、解讀、評價各種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識、技巧和能力,尤為重要。當下青少年的媒介使用面臨哪些困擾?背後有哪些深層次問題值得關注?又該如何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養?針對上述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 面對網絡風險,青少年媒介素養如何提升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5月13日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網際網路。在新媒體時代,媒介素養,即使用、解讀、評價各種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識、技巧和能力,尤為重要。當下青少年的媒介使用面臨哪些困擾?背後有哪些深層次問題值得關注?又該如何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養?針對上述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 ...媒介素養高峰論壇:聚焦數字時代媒介素養教育的社會擔當與人本...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15日電(記者 楊月 張瑞玲 通訊員 莊瀟)面對數字智能科技的迭代發展,面對網絡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公眾日常生活以及思想行為的深遠影響,如何正確接觸使用媒介、辨析理解媒介信息、科學理性傳播與分享信息,成為數字時代社會公眾共同面對的問題
  • [金山]蒙山中學:專家講座助力教師媒介素養提升
    [金山]蒙山中學:專家講座助力教師媒介素養提升時間:2020/1/6 10:32:54 來源:上海市蒙山中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徐甦敏 網際網路時代的持續進步、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進,對教師的媒介素養提出了新的挑戰
  • 瓜瓜龍英語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夥伴,共同提升兒童媒介與信息...
    本次籤約聚焦信息爆炸時代,兒童面臨的網絡信息安全挑戰,致力於幫助孩子們提升正確看待和使用媒介的能力,正確、適度地使用網絡。此次合作將覆蓋教與學雙端,學生端層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聯手瓜瓜龍英語,聯合開發10套媒介與信息素養在線繪本與10節配套課程,課程聚焦個人信息保護、真偽信息辨別、防止網絡沉迷、積極運用網絡獲取信息四大主題,且將全部免費開放學習;教師端層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瓜瓜龍英語專業教師媒介與信息素養課程培訓及認證提供支持,提升教師自身的媒介與信息素養,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媒介與信息素養。
  • 公眾期待視野下地方政府媒介形象建構
    在場性的線上線下互動、政務公開情境下的輿情應對、政務新媒體廣泛運用,都是地方政府媒介形象建構的重要切入點。但最根本的問題是,政府媒介形象的建構必須在與公眾深度溝通和有效服務中展開。 (三)政府媒介公關與信息整合傳播 政府媒介公關是在公眾期待視角和議程設置的基礎上,將政府形象信息準確地傳遞給媒體,達到對地方政府媒介形象建構的效果。 河南民政大走訪大調研是政府媒介公關和信息整合傳播的成功案例。一是善用媒體,建立良好的媒體溝通關係。
  • 工作案例丨融媒體語場建構與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提升
    (一)案例設計與實施1.緊扣一個目標——提升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網絡媒介素養是指正確地、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能力,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進步。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實踐存在網絡信息稂莠不齊、多為碎片式信息,學生缺乏對錯誤思潮信息免疫、質疑的能力。
  • 「屏媒時代」更需提升媒介素養
    「屏媒時代」更需提升媒介素養 2020-11-10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與倫理道德提升-光明日報-光明網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青少年網絡依賴程度的增強,媒介素養問題成為繞不開的話題。媒介素養是指人們對各種媒介信息解讀、批判以及有效使用的能力,具體包括對媒介信息進行選擇、理解、質疑、評價和創造的能力;媒介倫理道德則是指人們在媒介學習與批判創新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倫理道德行為。
  • 媒介素養成為青少年教育的「必修課」
    新興媒介吸引力強大,傳播環境複雜和多樣,傳播過程不可控,對於涉世不深、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的青少年而言,如何正確理解分析媒介信息,提高分辨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生產能力,產生對負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是必須掌握的行為要求。強化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提升媒介素養水平,意義重大且迫在眉睫。
  • 網絡公關如何正確預防和應對網絡負面信息
    打擊造謠傳謠企業怎樣正確的應對負面信息。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傳播很快,當網上出現企業網絡危機公關的負面信息後,企業就要進行負面處理,運用技術手段讓搜尋引擎結果頁的前面不出現企業的負面信息,這樣做雖然只是暫時性的,但是卻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像一般企業做這些工作時,都會尋找專業的公關公司來幫助自己。
  • 沉迷與輕信、網絡暴力低齡化 媒體聚焦青少年媒介素養如何提升
    新華社發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5月13日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網際網路。在新媒體時代,媒介素養,即使用、解讀、評價各種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識、技巧和能力,尤為重要。當下青少年的媒介使用面臨哪些困擾?背後有哪些深層次問題值得關注?又該如何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