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詩詞中的詞類轉換與欣賞

2020-12-10 騰訊網

【雲帆詩友談創作】第29期

盧盛莽:格律詩詞中的詞類轉換與欣賞

格律詩詞語言簡潔、凝鍊、生動,含義深刻。最常用的藝術手法就是善用詞類轉換。這是格律詩組詞造句的語法特徵之一。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欣賞,從而提高我們格律詩詞的鑑賞和創作水平。

一、名詞動用

名詞動用,即把名詞性的詞語轉化為動詞用。例如:

例1:子能渠細石,吾亦沼清泉。(杜甫《五律·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其三)》)

解析:「渠」,名詞,意謂「水道」;「沼」為名詞,意謂「水池」。在這裡,分別做動詞用,意謂「挖渠」和「蓄水」,從而使句意凝練。翻譯:你在細石間開渠引水,我也使清泉流蓄為池沼。

例2:遼陽春盡無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白居易《七絕·閨婦》)

解析:「『西』是方位名詞,在此它具有了動詞的語法特徵,意謂「向西」。作『日』的謂語,『日又西』是太陽又西下的意思。一個「西」字動用,使文字增色。

例3: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

解析:「『雨』,名詞用作動詞,意謂『下雨』,東邊的太陽出來了,西邊還在下雨。雨字動用,是神來之筆。

例4:寧問春將夏,誰論西復東。(王維《五律·愚公谷三首(青龍寺與黎昕戲題其一)》。

解析:「春將夏」中的「夏」是名詞轉換為動詞 意謂「變為夏」;「西復東」中的「東」,是名詞化為動詞,意為「變成東」,使詩句簡潔明快。

二、名詞形用

名詞形用,即把名詞轉換成形容詞。例如:

例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七律·酬樂滅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解析:有人認為,「『春』,名詞,用作動詞,誤。應為形容詞,意謂『茂盛』。在沉船的旁邊千帆競發,在病樹的前頭萬樹茂盛。依據:《古代漢語詞典》解釋,「春」字中有「比喻生機勃發,生長」義。一個春字動用,使詩句形象生動,耐品。

例2: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七絕·別董大》)

解析:「『曛』,名詞,意謂日落時的餘光。這裡化為形容詞,是『昏暗』的意思。遼闊的天宇黃雲密布,遮天蔽日,太陽失去了光輝,北風越刮越勁,吹送著殘雁南去,大雪漫天飛舞。一個曛字動用,把千裡黃雲之下的意境寫到了極致,令人想像無邊。

例3: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餘。(杜甫《五律·登兗州城樓》)

解析:「秦」專用名詞,指「秦國;「魯」亦是專有名詞,指「魯國」,在此作形容詞用。兩句分別意謂:秦代的和魯國的。「秦」和「魯」用作形容詞,使詩句簡潔達意。

例4:春城回北鬥,郢樹發南枝。(杜甫《五律·元日寄韋氏妹》)

解析:名詞「春」和專名「郢」此處均作形容詞用,使詩句簡潔明快。兩句分別意謂「春天的」和「郢都的」。

三、名詞副用

名詞副用,往往是指把時間名詞作為副詞使用。例如:

例1:老馬夜知道,蒼鷹秋著人。(杜甫《五律·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其一)》,

解析:名詞「夜」和「秋」分別作時間副詞用,意謂「在夜間」和「在秋天」使詩句十分簡潔。

例2:帟幕宵聯事,壇場曉降神。(儲光羲《五律·祭風伯壇應張太祝作》,帟:讀yì,意謂小帳幕,亦指幄中座上的帳子:「

解析:名詞「宵」和「曉」分別作副詞用,意謂「晚上的時候」和「早晨的時候」,同樣使詩句簡潔明快。

例3:春遊歡有客,夕寢賦無衣。(儲光羲《五律·漢陽即事》)

解析:「春」和「夕」為名詞作副詞用,不僅使詩句簡潔順暢,還使對仗工穩。

例4:小院迴廊春寂寂,浴鳧飛鷺晚悠悠。

(杜甫《七律·涪城縣香積寺官閣》)

解析:「春」和「晚」亦是名詞作副詞用,同樣使句子簡潔,對仗工整。

四、動詞形用

動詞形用,即把動詞作形容詞使用。例如:

例1、祖席依寒草,行車起暮塵。(王維《送二孫》)

解析:祖,動詞,意謂「餞別」、「承襲」;「行」,動詞,行進得意思。此處均作形容詞用,意謂「送別的」和「運行的」,言簡意賅,對仗工整。祖席,又稱「祖餞」。古代餞行的一種隆重儀式,祭路神後,在路上設宴為人送行 。

例2、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鹿柴》)

解析:返,動詞,意謂「回來」,這裡是形容詞,意謂「回來的路上」,詩句簡潔。

例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解析:飛,動詞,意謂(鳥、蟲等)鼓動翅膀在空中活動。這裡是形容詞,意謂「飛快的」,把瀑布下洩的速度表達得栩栩如生。

五、形動轉換

形動轉換,即把形容詞變為動詞用。例如:

例1、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解析:「窮」字,是形容詞,意謂「徹底的」。此處轉化為動詞,意謂「看盡」的意思,簡潔明快達意。

例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解析:「綠」是形容詞,表示顏色。此處作動詞用,意謂「使…發綠」,一字生輝。

例3、疏鍾清月殿,幽梵靜花臺。(唐儲光羲《外至龍興院作》)

解析:「清」和「靜」分別是形容詞,如,清清的,靜靜的。這裡是動詞,意謂,疏鍾使月殿更清,幽梵使花臺更靜。二字動用,既寫境入木三分,又對仗工整,是傳神之筆。

例4、商人重利輕別離 。(白居易《琵琶行》)

解析:「重」和「輕」分別是形容詞。這裡轉為動詞,分別意謂,看重 和輕視 。一重一輕動用,言簡意達。

六、其他類

1)不及物動詞作及物動詞用: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解析:「濺」和「驚」是不及物動詞,這裡轉為及物動詞,意謂:花使淚濺,鳥使心驚,言簡意賅,生動傳神。

.

2)副詞作動詞用:

同調嗟誰惜,論文笑自知。(杜甫《贈畢四(曜)》

解析:嗟是副詞,意謂嘆息;此處作動詞用,意謂感嘆,與動詞「笑」對仗,簡潔生動,寫出了人物的音容笑貌與心理狀態。

作者簡介

盧盛莽,男,網名:崑崙lsm、遼寧崑崙、莽崑崙。遼寧鳳城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模範教師,遼寧省特級教師。丹東市詩詞學會、鳳城詩詞學會理事。

聲明

作品由投稿作者提供,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讚賞不返還作者,部分圖片轉自網絡,僅為欣賞、交流、分享使用,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版權人有異議,請聯繫編輯刪除。

相關焦點

  • 新聞與格律詩詞
    黃溫侯  新聞學與格律詩詞,是屬於兩個不同範疇的。新聞學是人們研究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的新聞現象,在社會生活中進行新聞訊息傳遞、輿論宣傳和文化傳播的學科;而格律詩詞是屬於文學範疇,是古典文學中一種文學體裁。
  •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當然可以。格律是個什麼東西?「格」指格式,「律」指音律,「格律」是指在漢字音韻學發展到較高層次的時候,唐人為了避免大家寫詩的時候出現語病、音病而開發出來的一套平仄格式和規則。
  • 網絡詩詞格律檢測大調查
    大可以在網絡上搜索「格律檢測」就可以「很輕鬆」的識別平仄以及格律是否出現了問題。首先我拿出了一首在《如何描寫眉清目秀的姑娘》裡面的詩來進行檢測那麼網站檢測情況是是什麼樣子的呢?是否可以代替詩詞格律的學習?
  • 詩詞格律零基礎,怎麼自學?
    有朋友問:詩詞格律零基礎怎麼自學?這個問題有兩個重點,都不是在詩詞格律上。
  • 詩詞格律簡便入門(一)
    導讀:本文的目的,是為想要學習詩詞格律的人,提供一條準確而又簡捷快速的途徑。詩詞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塊絢麗的瑰寶。
  • 詩詞微刊_藍水河詩詞大會:談詩詞格律同題詩
    藍水河詩詞大會:談詩詞格律同題詩發起:藍水河主題:就詩詞格律寬嚴之主張,以詩詞的形式表達個人觀點17何思奇步錯愛也談詩詞格律漢韻唐音奏古風,萬千騷客困城中。詩詞國萃何光大,開拓傳承是正宗。21童麗君和楊大猷老師談詩詞格律詩詞格律越千年,萬鬥文詞任意編。筆底朱黃精典續,曲中聲韻妙音傳。華章自古工夫出,絕句從來斧鉞研。
  • 學習吟誦之詩詞格律
    學習吟誦之詩詞格律之前的課程裡,講到了吟誦的讀書規律和基本知識點,準備工作做完了,現在可以帶領大家接觸詩詞格律了。我將用接下來三篇文章的內容,給大家介紹詩詞格律。格律是一個專有的名詞,它是指唐朝以後出現的一種詩的形式結構的一個固定模式。它正式出現在武則天時期。
  • 詩詞格律的原因分析
    詩詞格律的原因分析上一篇文章講到了詩詞格律,武則天時期出現了格律,但是格律不是法律,不靠國家強制性推行,而是很自然的國家所有的讀書人都遵守了這套章程。從唐到清、到近現代,如果寫格律詩,就要守格律。為什麼要發明這麼一套東西要大家來遵守呢?
  • 倡格律詩詞 傳承音韻美
    翻開序言,看到是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編輯研究的林東海所作,序言中指出:「平仄乃律體之柱石,柱石摧則大廈傾。」  為業格律者楷式  基於「大廈傾」的呼籲,本報記者追訪了受其讚譽「是亦可為業格律者之楷式也」的《此身未忍負流光││默緣堂二十年吟草》詩詞集作者周奉真。
  • 十分鐘搞定詩詞的格律
    然後,真正懂得詩詞格律的人卻很少,多數人只是字數對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韻等,一概不對。很多人也不願看書,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覺得書上講得太複雜。那麼,這裡是一個以前的講座,現稍加整理重發,目的在於針對零起點人群,以最簡明的方法,教會大家詩詞寫作的基本格律。詩詞的格律看似很難,實際上很簡單,只要堅持把這篇文章看完,不出十分鐘你就能搞定它,哪怕你以前沒有任何基礎。
  • 三天學會詩詞格律,詩詞愛好者必讀
    對一個幾乎不懂格律、智商在90以上的人來說。詩詞格律有三天時間就足夠了。這個三日通蓋源於此。因此。這裡所寫的可能會在今後的某一天作一些修改。以便更切合一點實際。2、我的三天的概念。實際上準確地說應該是三個課時。但是我相信一個人一天中如果全部都沉浸在平平仄仄中。對大腦是會有損傷的。我可不想看到有人因此而變得神經兮兮。所以我覺得每天上一節課。然後自己再花點適當的時間去消化一下。
  • 英漢翻譯中的詞類轉換技巧
    很多時候,需要我們對語言中的詞類進行轉換,然後再翻譯,方可使譯文顯得通順、自然。一般來說,詞類轉譯技巧的運用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注意。 1、轉譯成動詞。英語中的某些名詞、介詞、副詞,翻譯時可轉譯成漢語中的動詞。
  • 十分鐘搞定詩詞格律
    詩詞,很多人都喜歡寫上幾筆,博客上、微博上就有不少。然後,真正懂得詩詞格律的人卻很少,多數人只是字數對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韻等,一概不對。很多人也不願看書,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覺得書上講得太複雜。那麼,這裡是一個以前的講座,現稍加整理重發,目的在於針對零起點人群,以最簡明的方法,教會大家詩詞寫作的基本格律。
  • 不講平仄就不叫格律詩詞:細嚼慢咽學詩詞(一)
    平仄 所謂格律,就是寫詩詞的規律和規矩。格律詩詞講平仄,是格律詩詞的特點之一。不講平仄就不叫格律詩詞了。古風不講平仄,騷體詩不講平仄,漢樂府也不講平仄,現代新詩也不講平仄。但是,由于格律詩詞講平仄,它的音樂性就是其它不講平仄的詩所不具備的。當然,也不否定其它詩體也有其內在的音樂性。既然我們要學習格律詩詞,那就必須掌握平仄及其規律。
  • 當代古典詩詞,平仄格律該取消嗎?《中國詩詞大會》的創新是亂來
    說穿了,在他們的主張中,詩的「現代化」其實就是「西方化」。圖:《二十世紀詩詞名家別集叢書》—我以為功德無量的一套書在如此時代背景下,白話體「新詩」開始在中國出現並紮根,蔚為主流,而古典詩詞被排斥為「舊詩」,墮為「盲流」,在「文學改良」的風潮中,平仄格律的存續當否自然也不斷引發爭論。
  • 英漢翻譯中的詞類轉換技巧指導
    很多時候,需要我們對語言中的詞類進行轉換,然後再翻譯,方可使譯文顯得通順、自然。  一般來說,詞類轉譯技巧的運用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注意。  1、轉譯成動詞。  英語中的某些名詞、介詞、副詞,翻譯時可轉譯成漢語中的動詞。
  • 詩詞格律基礎知識簡述——冷子瑜
    詩詞格律基礎知識簡述冷子瑜在我的詩詞學習過程中,一直認為格律是最容易學的東西,然而經常看到網絡上的很多文章
  • 格律詩詞入門知識講座
    格律詩詞入門知識講座(之一) 秦敬國 該視頻是清華大學 東南大學的教授,也是著名的詩詞大師王步高先生就韻及韻書的由來所講的公開課。內容充實易懂,對《平水韻》的前世今生,尤其是為什麼格律詩至今還普遍都用《平水韻》,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看過的就會很清楚了,沒看到的請務必聽一聽,看一看。在這裡不再贅述。 對有些韻部裡為什麼會有不同韻腹、韻尾(geng這個拼音裡,eng是韻母,en是韻腹,g是韻尾。
  • 陝西省詩詞學會2020年格律詩詞培訓班(中級班)招生簡章
    陝西省詩詞學會2020年格律詩詞培訓班(中級班)招生簡章 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詩詞文化、更廣泛地普及詩詞知識,切實提高廣大詩詞愛好者的詩詞創作水平,應詩友們要求,經學會同意,陝西省詩詞學會學術部培訓中心自2020年起,持續舉辦格律詩詞培訓班。
  • 考研英語翻譯技巧:詞類轉換
    詞類轉換就是把英語中的某種詞性,轉換成漢語中的另外一種詞性來表達的翻譯技巧。由於英漢語言的差異,在翻譯時,需要進行此類的轉換,本文重點介紹以下四種常考的詞類轉換技巧:  【解析】此處涉及到抽象名詞具體化以及名詞的詞類轉換。此處possession為名詞,翻譯中為了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翻譯成動詞。  【參考譯文】他說自己並不像著名的赫胥黎那樣擁有極好的理解力和敏銳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