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廣州分所主管合伙人何國輝:中概股回歸帶來大利好見證中國...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普華永道廣州分所主管合伙人何國輝:中概股回歸帶來大利好見證中國企業飛速發展

  穩金融、穩投資是「六穩」的重要內容。2020年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繼黨的十九大將「防控化解重大風險」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三大攻堅戰之後,將「加強重大風險防控,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作為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內容。從中央到地方,2020年成為風險、內控、合規管理體系的整合之年。為此,本報推出「中國資本市場守門人」系列報導。

  自去年11月,阿里巴巴成功在港交所實現二次上市,開啟了中概股回歸的進程後,中概股回歸的熱情便不斷高漲;今年6月,網易、京東等企業便相繼在港實行二次上市。普華永道作為阿里巴巴及網易回歸港股的申報會計師,同時也參與了包括騰訊、小米、美團點評等眾多科技公司的港股申報工作,亦是眾多美國中概股如攜程、微博、58同城、前程無憂等的上市審計師。

  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了普華永道廣州分所主管合伙人何國輝,據何國輝透露,普華永道一直致力於對業務和管理流程進行數位化提升。他認為,面對疫情,我們可以更好地使用數位化手段,保證業務正常開展,而疫情之下,像5G、人工智慧、AI等科技類的企業業務需求是有增加的。「普華永道正為多家大型TMT企業回歸香港及內地資本市場提供服務。」何國輝稱。

  今年是何國輝開啟「雙城記」生活的第10個年頭了。何國輝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從2011年升任普華永道廣州分所主管合伙人起,何國輝便開始逐漸適應往返廣州、香港兩地的生活。

  過去,何國輝有相當多的時間都是在審計項目的路上。作為見證了中國審計業務30年變遷的親歷者,何國輝笑稱自己「漂」過了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他參與過的項目數不勝數,其中就包括越秀集團境外收購創興銀行、恆大集團與騰訊收購香港上市公司、中國五礦集團多次境外併購等。

  作為資本市場上的「守門人」,何國輝承擔著企業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上市的審計與策劃工作,也在財稅、風險內控和諮詢管理等領域,培養了諸多年輕的審計人才。在何國輝的推動下,普華永道廣州分所在經營收入、業務種類與規模、員工人數等方面實現快速增長。疫情發生前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兩度專訪何國輝,聽他分享對於中國經濟發展、企業管理以及人才培養方面的見解與心得。

  「我很喜歡廣州和廣州人」

  作為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在2019年給出了一個漂亮的成績單:2019年,全球融資額排名前十的IPO企業中,7家的審計師是普華永道的。在珠江新城聚集的眾多知名中外企業,其中很多都是普華永道的客戶,其「合伙人」身份的含金量可見一斑。

  「我很喜歡廣州這個城市,我很喜歡廣州人。」何國輝說,「廣州是一個包容開放的城市,歡迎不同的人來到這裡發展。市政府、天河區政府很關注我們的發展,經常來跟我們溝通,問我們業務上有什麼困難,給我們提供幫助。」何國輝說,過去10年,他與普華永道廣州分所能與廣州經濟共成長,「這是一種幸運」,未來也應當繼續如此。

  「我們在華南區服務超過70家上市公司,包括恆大、碧桂園、廣汽等企業。除此之外,我們也為遊萊互動、虎牙直播等企業提供上市前、中、後階段的專業服務與支持。」何國輝說。

  風險及內部控制服務是普華永道廣州分所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業務之一,據介紹,在廣州,普華永道廣州分所服務的對象包括廣東移動等多家大型國企。

  「率先承諾不裁員不減薪」

  剛進入會計師行業不久,何國輝便參與了國內第一隻B股「上海真空」的上市工作,該股在1992年2月21日成功上市。之後,何國輝又參與了很多國企、民企上市港股的審計和上市工作。

  「第一隻B股上市,距今也有近30年了,這也是我目睹中國企業飛速發展的30年。」何國輝說,如今的中國企業與當年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環境也在進步。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企佔大多數,民企佔少數,「當年要建立不同的專項基金用於國企不同的用途,例如當時是以專項基金作為入帳形式,與如今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的形式都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何國輝說,面對會計制度的不同,他需要不斷花時間去研究、適應:「當時我還親手編制了一本一百多頁的內部指引,解釋不同的會計準則下所做的調整。」

  「不僅如此,我最初工作的時候,沒有電腦,我們的審計工作主要是去到對方的公司處理一張張底稿,往往一單個案就有很多資料,所以需要處理的資料非常多,每次我都得拎著兩隻大行李箱來裝用於抽查憑證的底稿,感覺像是在舉重一樣。」何國輝笑著說。也正是因為如此,何國輝一直以來都格外重視信息化辦公、人工智慧審計技術的發展。

  「疫情暴發後,絕大部分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2、3月,我們面對的挑戰比較大,見客戶困難,而審計要看原件,通過發循徵函等,跟銀行獨立溝通,跟客戶口頭確認,復工復產後, 我們的業務量,總體在可控範圍」,何國輝說,「希望疫情快過去,疫苗快上市」。

  「疫情確實改變了很多:它讓人們的意識改變了,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所以對企業來講,一定要適應這個改變的過程,因為你在彎道的時候跑得快還是跑得慢,都會對企業的未來生存發展造成影響。」何國輝提出,面對疫情,企業的改變無外乎兩點:第一,公司內部上下要統一思想,需要讓每個人都認識到改變的需要;第二,公司要設定目標,怎麼改,選擇什麼樣的路線。「當然每個行業的需求不一樣,發展路線也不一樣。有的公司是突然多了許多軟體需求,一個是自動化、機動化方面的需求有所增加,另一個是『雲上』服務、『雲』儲存的業務需求提升。」

  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有的企業通過裁員來減少支出,何國輝則建議,企業應當要結合自身情況作出長遠打算:「我們已經率先承諾,不裁員、不減薪,在逆境中肩負企業責任。根據以往的經驗,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員工的流失率會增加,業務量上去了,人手反而卻不夠了;經濟形勢差的時候,一切反過來。所以我們不建議裁員,裁員會降低員工的忠誠度,忠誠度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很重要。」

  「助力網易等中概股在港上市」

  在資本市場上,提供獨立審計服務的審計師,發揮著重要的第三方監督作用。如果說市場經濟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著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那麼審計師就相當於資本市場的「守門人」,需要對公司財務狀況做出獨立客觀的公正鑑定。「所以一定程度上,我們的業務量和中國的經濟是成正比的。經濟形勢好,那我們的業務量也會上去;反之,自然也會減少。」何國輝說。

  對於疫情之下中國經濟的前景,何國輝表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但總體還算保持平穩:「國內的經濟內需還沒有完全回來,境外輸入案例還在增加;外部情況目前看來也不確定,出口受影響,病例不清零的話口罩脫不下來,所以現在內外部都會影響到經濟,下行壓力還是很大。但是相比其他國家,中國經濟的股市債市又還算可以,股市相對活躍,國內外甚至還有些資金流入來支撐股市的穩定。從投資角度來說,中國疫情控制相對平穩,是目前比較好的一個投資選擇,不少外商也會直接投資中國資產。」

  何國輝尤其提到中概股的回歸熱潮,如今,全球 IPO 市場風雲突變,從中國市場看,A 股和港股市場在不斷放寬上市限制,而美國市場則在收緊對中概股的監管要求。繼去年幫助阿里巴巴完成在香港的二次上市後,今年6月,普華永道也助力網易完成了在香港上市,「已經完成了一批科技股,後面陸續還有大企業也會落實在香港上市,這對香港市場和內地市場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何國輝說,中概股回歸,對發揮香港的上市融資功能及自身金融業發展都能帶來巨利,對於內地新經濟股上市也能發揮「保險」作用。

  同事眼中的何國輝:大方向抓得準風控把握能力很強

  謝瑩是普華永道廣州的合伙人,說起何國輝,她評價:「他是一個性格非常穩定的領導者,工作時,他總是傾聽你,從來不會發脾氣,他讓你願意跟他聊,有什麼意見也會跟你商量,讓你自己去發現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讓人心服口服地去改。」

  在她眼裡,何國輝是一個好上司:「業務上,他主要是負責掌舵,告訴你大方向怎麼走,讓你安心。作為一個領導者,他是大家堅強、穩定的後盾,這個很重要;但與此同時,他的風險把控能力也很強,把得住關,該出手時就出手,找他商量工作,他拍板會很快。」

  疫情期間,謝瑩年初四就開始電話會議了,「何總的電話會議更早。疫情期間,員工不是非回來不可的,要看項目,看溝通,而他跟人事溝通很多。他不會強求你什麼時候一定要回到廣州。所以同事們回來時積極性都很高,該做的事情也都做完了。」謝瑩說。

  謝瑩在廣州公司十幾年了,她說,這些年,何國輝來廣州後,廣州分所的業務發展非常好,無論是IPO、收入、人數還是大家的精神狀態,都很不一樣。「一路走來,我感受深刻,團隊穩定,客戶穩定,公司業績才好。員工們心定得下來,才能用心做事,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穩定團結勝於一切,我們感受蠻深的。一個好的領導人,讓大家安心,給你更多的機會。」謝瑩說。

  在普華永道廣州分所的辦公區,來往穿梭的多是身穿西裝的年輕面孔, 如今90後審計師越來越多,而這些年輕人總是被何國輝鼓勵:不要害怕犯錯,目光一定要放長遠,要全面發展。

  此外,何國輝鼓勵員工們輪崗。張清波最近從審計經理轉為質量控制部門主管,說起曾經與何國輝共事,她有一件事印象深刻。「我們遞給何總的報告,他會把意見寫在報告封面上,把問題一條一條列出來,等我們回答完反饋給他,他會用直尺在已經完成的問題上畫橫線,表示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這樣高效的工作方式,就不會漏掉任何一項內容,這讓員工們不禁效仿。」

  人物簡介:

  何國輝,香港人,自2002年就職於普華永道,到2011年升任普華永道廣州分所主管合伙人,僅用了9年的時間。更難得的是,何國輝能將專業與數位化、技術化相結合,創新人工智慧審計技術。

  何國輝是一名典型的「技術多元化合伙人」。畢業於香港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系專業的他,是一位十足的「理工男」;畢業後,他又前往英國威爾斯大學進修,研究生時主修的是管理方向的工商管理學;直至1988年,何國輝開始加入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才開始從事審計、商業諮詢及企業上市工作;2002年,何國輝進入普華永道。憑藉著常年以來多領域的專業學習,何國輝一方面研究數位化技術、人工智慧,一方面發揮他對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系統認知,培養審計人才;2016年,何國輝被評為廣州市創新創業服務領軍人才及天河區創新領軍人才,並曾擔任天河區政協委員。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DF522)

相關焦點

  • 普華永道廣州分所喬遷 員工總數有望翻倍
    普華永道亞太區主席、中國執行主席及首席合伙人楊紹信先生與當地官員為舞獅點睛今天(10月25日)上午,全球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為廣州分所新址舉行盛大揭幕剪彩活動。普華永道亞太區主席、中國執行主席及首席合伙人楊紹信、普華永道中國主管合伙人林怡仲以及普華永道中國廣州主管合伙人杜源申為新址揭幕剪彩。「廣州是中國第三大城市也是南方最大的城市,其經濟一直保持迅猛的發展。普華永道將華南區的總部設立在廣州的中央商務區,正符合廣州市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建立總部經濟的戰略發展規劃。」
  • 網際網路企業會否引領中概股回歸潮?
    京東確認回港二次上市,百度攜程正在推進2014年5月,京東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當時中國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雖然後來被阿里巴巴的IPO金額超越,但迄今,京東仍是在美上市的第二大電商中概股。截至美股28日收盤,京東股價報43.58美元,跌4.39%,最新總市值640億美元。
  • 中概股回歸多項環節需待合規
    據熟悉VIE結構拆除過程的法律人士分析,在紅籌企業回歸資本市場的構成中,監管部門審核的重點在於從投資審批、外匯監管、涉稅事項等方面確認VIE架構搭建與拆除的合規性,這也意味著中概股企業回歸將涉及多項法律技術細節,如果忽略相關環節,將可能令回歸的難度變得非常大。
  • 溫莎資本合伙人簡毅:中概股冬耕待春發 價值投資者或可入場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孟慶建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孟慶建 發自深圳在過去的2014年,陸續有15家中國企業赴美完成IPO,共募集資金304.5億美元。但中概股新貴們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卻並不樂觀,多隻中概股跌破發行價。
  • 普華永道:上半年TMT公司IPO數量55起、融資近千億 科創板上市佔比...
    8月20日,普華永道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中國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TMT)企業首次公開募股(IPO)數據。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內地TMT企業IPO數量共計55起,較2019年下半年的74起有所下降,融資總額也從2019年下半年的約1553億元下降到972億元。
  • 中概股回流,香港能否成為亞洲版納斯達克?
    一、中概股為何扎堆回歸?這樣一來,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的需求激增。中概股回歸港股市場、紅籌回歸A股市場、科創板與創業板進一步深化註冊制改革、主要股票指數優化調整等趨勢成為資本市場熱點。二、中概股回歸潮起,為何首選香港?前不久,在瑞幸事件發酵後,有人對回港上市提到一個頗為有意思的說法,「為什麼要回香港上市?
  • 中概股回A有三大懸疑
    隨著360的回歸,中概股的回歸也再度引發市場關注。在360借殼上市方案公布當日,證監會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曾公開表態,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那麼,在深化IPO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概股回A的意願、回A的方式、回A的影響等方面又產生了哪些新的變化?
  • 重慶大學:普華永道重慶分所宣講會圓滿結束
    本次宣講會以普華永道的宣傳視頻為開端,向大家展現了一個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普華永道。PART 1:Who we are?,通過技術的引進去創造變革,所以過去投資了很多資源去開發科技,用到公司工作中去提高效率,通過科技的改變領導變革,提供更高價值、更好的服務給客戶。
  • 中概股紛紛查詢來港上市
    此前有分析人士表示,阿里在香港上市會對香港市場帶來直接的正面影響,或能推動更多不同類型的科技公司落戶香港,同時亦能令香港投資者對科技股更了解,從而給予更合適的估值,或促使其他科技企業跟隨回流,掀中概股回歸浪潮。
  • 中金:京東(JD.US)百度(BIDU.US)等19支中概股有望回歸港股
    要聞 中金:京東(JD.US)百度(BIDU.US)等19支中概股有望回歸港股 2020年2月18日 09:55:03 中金研究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中金點睛」,作者:王漢峰。阿里巴巴(09988)完成在港股二次上市後,中概股回歸港股話題得到廣泛關注。
  • 兩支赴美新股普漲50%,生物醫藥突圍中概股
    這兩家生物醫藥公司首日的強勁表現,給了處於信任危機中的中概股一劑強心針,或將提振中概股的士氣。然而,許多中國企業在美國的估值依然屬於被低估的狀態,中概股們回歸的想法也在不斷演進中。逆流而上為哪般?2020年年初,瑞幸咖啡遭渾水做空,質疑其財務和運營數據造假。
  • 暴風科技連續漲停 A股喊中概股「回家」
    事實上,在沸騰行情的背後,更加吸引人的是中國資本市場正在進行的改革和即將迎來的變化。  打破格局回歸  優秀的公司不一定非要去國外上市,在國內創造好的產業、好的就業機會,同時帶給國內投資人更多的投資機會。
  • 中概股回歸另闢蹊徑 世紀佳緣聯姻百合網登陸新三板
    中概股回歸增添高效的捷徑,世紀佳緣與百合網(834214)「聯姻」後將登陸新三板。5月14日凌晨,剛剛公布2015年報的世紀佳緣宣布完成與百合網的合併,同時正式要求自2016年5月13日暫其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的交易。這是今年5月份以來第一個中概股私有化成功案例。
  • 冷眼旁觀中概股
    拼多多、好未來、百度也時不時跟回港上市的消息扯上關係。 日趨複雜的國際關係肯定促成了一部分公司的回歸。但拋開這層因素,網際網路中概股在美股待著不香麼?它們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群體?借著這一波中概股返港二次上市潮,正好捋一捋中概股在美股的情況。
  • 內外「焦灼」,中概股危機能化解嗎?
    在如此內外「焦灼」的雙重壓力下,很多人都表示中概股將迎來回歸潮,不得不進行「二次上市」。那麼中概股危機由此就能化解嗎?對比中國大陸和香港資本市場,資本最為豐富的美國資本市場能為中概股公司募集資金提供更大的可能。若中概股公司被迫全體「搬家」,其最終回歸路徑在於A股和H股。
  • 普華永道機遇之城報告:深圳房價最高 廣州第五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7日訊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今日聯合發布的《機遇之城2017》報告顯示,廣州、深圳、杭州、武漢、南京躋身綜合排名前五。在成本維度的住宅價格指數中,深圳房價最高,廣州第五,貴陽房價最低。
  • 透視中概股:阿里天貓成立房產部門攜程、飛豬廝殺升級
    了解中概股,從這裡開始!東方財富網每日整理熱門上市公司、中概股回歸、業績報告等信息供投資者參考。濃厚的梗文化不僅帶來了更多的流量,也使鬥魚的社交屬性得以凸顯。B站戰投減肥記錄工具「體重小本」!成為其第二大股東9月17日消息,B站日前完成了對減肥記錄工具——體重小本的戰略投資。顯然,這筆投資的跨度之大在過往B站的投資記錄中極為罕見。
  • 網易611、京東618,中概股為何扎堆「回家」?
    為什麼選擇回歸港股?由於近來美國持續收緊對中概股的監管,尤其是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後,讓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陷入空前困境。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6月4日表示,今年將是首次公開發行重要的一年,許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今年可能會在港交所上市。
  • 中概股回歸潮下港交所將成大贏家 中企赴美IPO或進入低潮期
    香港站上歷史潮頭,迎來回歸盛宴,成為大贏家。然而,A股在這一輪中概股回歸潮中卻顯得有些冷清,但其已在不斷推進改革,包括允許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以及推行註冊制,A股已打開大門迎接「遠方的遊子回家」。同時,這也將影響中國企業上市地點的選擇,赴美IPO或再進入低潮期。
  • 專訪普華永道首席合伙人李丹:註冊制下會計師需要始終保持「本領...
    在資本市場上活躍的會計師事務所中,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普華永道」)一直是其中的佼佼者。自2003年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發布行業百強排名以來,普華永道已連續十七年位居第一。在中國資本市場30年中,普華永道參與了第一家已在境外上市的紅籌公司在科創板上市、滬深兩市的第一家B股公司上市等多個開創性項目的審計工作。